读《蜻蜓眼》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蜻蜓眼》有感(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蜻蜓眼》有感 篇1
这个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使我深有感触,就是这本——《蜻蜓眼》
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国丝绸之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偶遇了法国女子奥莎妮,两人一见钟情,相爱,拥有了六个儿女。而老五在十年后生下了奥莎妮最疼爱的孙女——阿梅。二战时期,杜梅溪携法国妻子回到上海的蓝屋定居。不幸的是,蓝屋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艰苦,饥荒在中国的大地上四处蔓延,城市、乡村,都在饥饿中一天一天地煎熬着。战乱连绵不断,当年一派兴旺的家业已经摇摇欲坠。当年的富人家也过上了精打细算的生活,尽管如此,蓝屋还是过着精致优雅的生活,奶奶奥莎妮也用她灿烂的微笑和美好的心态支撑着蓝屋。
最让我感动的并不是阿梅爷爷奶奶之间的爱情,而是一家人风雨同舟,勇敢面对生活,并给家人的关怀和体贴。就算腰包里的钱已经仅剩无几,但却永远不会低头,永远不会被这不幸和困难打倒,心中永远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怀着这样美好的心态。
有最感动的当然也有最悲痛的。我不明白,这世界为什么要让奥莎妮和她的家人们遭受如此大的罪,就因为奥莎妮奶奶是外国人吗?那些坏人就仗着这一点,一次次私闯民宅,到处破坏,把阿梅爷爷奶奶拉到外地做苦工,甚至,把爷爷的腿打断。这还不算什么,那些恶人居然狠心地剃去了奶奶那一头美丽的金发,以致把奶奶逼死,爷爷也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难道你们就必须得这样铁石心肠吗?我真的不明白……
读《蜻蜓眼》有感 篇2
捧起《蜻蜓眼》这本书,我就像穿越到战火纷飞,满是生离死别的旧上海。我崇拜的曹文轩叔叔用细腻的笔触,向我娓娓讲述杜梅溪一家三代的传奇……
杜梅溪的爷爷是丝绸商的儿子,奶奶是金发碧眼的法国人,他们一见钟情后回上海定居。因为战争,他们经济拮据,不得不典当东西维持生计,包括传家宝石“蜻蜓眼”。奶奶的异国血统,让她无端地成了间谍,不停地被审问、拷打。甚至,爷爷奶奶还被抓去搬砖,爷爷的腿遭打断……但是,比黄莲还苦的岁月里,爷爷奶奶、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没有变,让人感到温暖。即使最后,象征着爷爷对奶奶爱的杏树枯萎了,爷爷随即去世—洋溢着的都是暖意,而非忧伤。
我喜欢这个故事,喜欢故事中遭遇苦难、贫穷不离不弃的真情,喜欢故事中经历千难万险依然坚强不屈的精神。 “宝石有价情无价”,阿梅爷爷奶奶、家人之间的情意比“蜻蜓眼”更珍贵,苦难与挫折磨不灭它,土匪与强盗也夺不走它!
比宝石更珍贵的真情,每个人都拥有,我就被幸福地包围着:爷爷、奶奶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爸爸风雨无阻送我上下学,妈妈节假日送我去杭州看眼睛,外婆费心给我准备好吃的,小姨和妹妹有好吃的都不忘带给我……我想我也该给予爱我的人一份真真的情,回报我得到的,表达我对他们的爱:为早起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倒上一杯温水,为迟归的爸爸放好足浴盆,陪外婆去菜场买菜时多拎会儿篮子,每个周末都回家帮奶奶收拾碗筷……可以做的很多,我要从现在开始,争取将来可以给他们送上更大的“礼物”。
书中自有“蜻蜓眼”,《蜻蜓眼》中有生活的真理。我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这本书,在杜梅溪的故事里一次次感动,回味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甜蜜!
喻言
我是七小五(1)班的喻言,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爱好看书,爱好天马行空的想象,爱好捧着心爱的竹笛四处“演奏”的男孩。在学校,我既不是学生干部,也不是学霸,只是一个偶尔名列前茅一下的“潜力股”。不过,知道我大名的人也不少,因为我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被鱼钓到湖里,被妈妈丢了,穿着一黑一红两只鞋上学,养了一匹马,捡了一只猫……与人分享生活,我和朋友都很快乐。我很愿意做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
读《蜻蜓眼》有感 篇3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中国丝绸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偶遇了法国女子奥莎妮,两人一见钟情,相爱,结合,并生下四个儿女。二战期间,杜梅溪携法国妻子回上海定居。此后,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她给这个中国家庭带来了优雅与温润,然而她的异国血统亦在这个特殊年月中成为这个家庭灾难的来源。
看完故事梗概,我就在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故事?故事中的奶奶什么样?阿梅什么样?这一切在开读前都让人感觉好神奇。带着好奇心打开这本长篇小说。
《毛衣》一章中,奶奶为了给10个孩子每人织一件新毛衣,想尽了办法,最后拆掉了自己和爷爷的几件毛衣,小姑姑不忍母亲为毛线的数量发愁,也拆掉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件毛衣。毛线的数量终于凑够了。那是多么艰难的岁月啊!这一件件美丽的毛衣中都包含了奶奶对孙子孙女浓浓的爱。读到这,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穿的毛衣,这也是妈妈亲手织的啊!妈妈那满腔的爱意都通过那一针一线蕴藏在毛衣中。
在读《油纸伞)一章时,我仿佛也随着作者的描述回到了那个下雨天,奶奶和阿梅一人独撑一把红色的油纸伞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伞下有属于她们祖孙的小秘密。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对阿梅来说,也是最幸福的童年时光。
读《蜻蜓眼》有感 篇4
“你爷爷呀,是个放风筝的人,你奶奶呢,就是那个漂漂亮亮的风筝。那条项链呢,就是风筝线。线一旦断了,风筝就会掉下来,掉到尘土里……”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让我终生受益的书名叫——《蜻蜓眼》。
书名怪怪的,我一直以为这本书讲的是跟蜻蜓眼睛相关的有趣故事。原来蜻蜓眼是杜梅溪爸爸送给奥莎妮的结婚礼物,是两枚战国时代用琉璃制作而成的价值连城的珠子。故事凄美感人,读着读着,人物在眼前不停地晃动着,我的眼泪也不争气地跟着流下来。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丝绸商之子杜梅溪在马赛偶遇法国女子奥莎妮,两个人一见钟情,相爱、结合后生下四个儿女。二战时期,杜梅溪带着妻子回上海居住,奥莎妮渐渐融入了中国的生活,给家庭带来了温暖。在那个动荡年代,她的异国血统也给这个家带来了灾难。小说以奥莎妮的孙女阿梅的成长为线索,并勾勒在那特殊年代一家人相扶相帮、相濡以沫的动人情景。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打劫》这一章。当时上海有许多人都变得没脑子,成天喊着“打倒”的口号,打倒那些他们认为的外国间谍,奥莎妮成了他们打倒的对象。而阿梅的爷爷永远会用他那宽厚的胸膛去阻挡这一切;奶奶依然给了阿梅最幸福最快乐的童年;阿梅将一只纸折的小船放到缓缓流动的江水上,那是一封感恩的信。
到底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这世间最温暖的东西又是什么?
——亲情!我该怎么去形容它?终于在《好词好句》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话:亲情,是一个火炉,给饱受风霜的人送去温暖;亲情,是一把风扇,给炎热的人送去一丝丝凉意;亲情是人间最为牵挂的情。
我想:今后也要像阿梅那样,体贴、关心家人,懂得感恩!
读《蜻蜓眼》有感 篇5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兴奋、开心至极,扫了一眼这本书的名字“蜻蜓眼”,我还傻傻地认为这本书讲得是蜻蜓的眼睛。但是,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与我想得大不相同。
中国丝绸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偶遇到了法国女子奥莎妮。这俩人一见钟情,相爱、结合,他们到上海定居,并生下四个儿女。而这“蜻蜓眼”是太爷爷送给奥莎妮的礼物。“蜻蜓眼”看上去像眨巴着并闪动着目光的眼睛。把它接近光源时,那珠子似乎是活的一样,一只只眼睛,都在不住地眨巴着,就像有蜻蜓停在树枝上,在转动着脑袋。
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女,渐渐地融入了中国的生活。但是,奥莎妮毕竟是异国血统,而这异国血统却给这个中国家庭带来了两次暴风雨。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是气愤的。我特别恨那个谣言的主人(谣言最开始出自谁的口中),如果没有他的话,“杜梅溪是资本家,经常剥削穷人的生活,奥莎妮是外国特务,是间谍”。那么,爷爷和奶奶就会多活几年了。
书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月光下》这一章。主要讲了阿梅,奶奶的孙女要去参加学校的钢琴比赛。比赛那天阿梅穿的干净、漂亮。当她走到化妆老师面前,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化妆老师告诉她自己的节目被取消了,而且新校长又上阵了,因为那句谣言,所以阿梅的节目被取消了。阿梅只是个小孩子,不能因那句谣言就把她的节目取消了呀!阿梅她为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难道,她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吗?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不要成为谣言的主人,更不要成为谣言的传递者;要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更要学会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读《蜻蜓眼》有感 篇6
快放暑假时,老师送给了我们一本叫《蜻蜓眼》的书,拿到书的时候,我开心极了,一扫书名,还傻傻以为是一本写蜻蜓眼睛的书。当我打开之后,却发现这里所谓的蜻蜓眼,原来是战国时期琉璃制成的两颗如同蜻蜓眼睛一般的宝石。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小说讲的是一个小姑娘阿梅一家人相互扶持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阿梅的爷爷在法国遇见一个法国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回国后阿梅的太爷爷对这个洋媳妇很是满意,于是就把在祖辈相传的两颗蜻蜓眼宝石送给了奶奶。然而,蜻蜓眼和奶奶的外国血统却成为家庭的灾难,奶奶被造谣成国际间谍,宝贝被人夺走,还遭人陷害。这使得年少的阿梅在学校中的学习生活遭遇挫折。她的好朋友们不再理她,同学直接无视她,而老师也不再因为她优秀的表现而表扬她,甚至准备很久的演出比赛都不让她上场。然而阿梅并没有放弃,坚定不移的做最好的自己。回到家里的阿梅不但没有嫌弃奶奶,还加倍的孝顺奶奶,她虽然对学校的事情很伤心,但对奶奶总是流露出高兴的一面。爷爷奶奶一边做苦力一边寻找蜻蜓眼,蜻蜓眼终于失而复得,而爷爷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奶奶因此一病不起,临终时把蜻蜓眼作为家族的传承交到了坚强孝顺阿梅的手里。
在读完这本书时,我好像成为了那个被一直拒绝表演的阿梅,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还是被取消了。但是阿梅并没有放弃,坚持本心,更加努力地练习钢琴,因为相信只要努力,金子总会发光发亮!而在生活中的我们呢,学习遇到困难总会像躲避,将学习的责任都转嫁到父母身上。从阿梅身上我看到了懒惰,不努力,没有担当的自己,不过我知道知错即改,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美好,有一天,我们都会拥有阿梅一样如同蜻蜓眼一般宝贵的.精神品质。
读《蜻蜓眼》有感 篇7
“多读书,读好书”!今年寒假我就读了一本好书,书名是《蜻蜓眼》,作者是曹文轩。他是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获奖后首部长篇力作。
这本书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时空跨度极大,全文充满浓浓亲情,堪称佳作。这本书主要写了渴望自由的爷爷抛下家业做了一名水手,在法国遇见奶奶并与她相爱,两人在法国定居、结婚、生儿育女。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奶奶毅然带着孩子们跟着思国心切的爷爷回到中国上海。他们一家人相依相伴,在战争、饥荒、贫瘠中艰难却又温馨地生活着。这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阿梅那么小,就在练习钢琴,每次练习的时间都是一个多小时,在比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之后,钢琴当了,她还去寻找钢琴。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
寒假里,老师要求我每天拉一个小时二胡,为的是能在十级考核中得优秀,能有个圆满的结尾。一开始,我信心十足,认为不就拉一个小时嘛,没什么难的。第一天,每个音符都拉得很认真,旋律不清楚的,再去听录音。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还行。第四天还凑活。第五天,拉红了的虎口和印在指尖的弦印子让我想要放弃。一个不经意间,我眼角的余光瞄到了《蜻蜓眼》这本书。这让我想起了阿梅在没有任何光亮的情况下弹琴,而且一个音符也没有弹错,一个音符也没有弹跑调,弹的是那么流畅。这让我惭愧极了,毫不犹豫地拿起了二胡……
《蜻蜓眼》这本书,让我深刻了解了阿梅对钢琴的执着和热爱!正是这种执着和坚持,才让她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虽然经历了很多不堪痛苦,但依然坚强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蜻蜓眼》有感 篇8
这个暑假我看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蜻蜓眼》,收获颇多。
《蜻蜓眼》主要讲述小女孩阿梅和她爷爷、奶奶的故事。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蜻蜓眼是两颗像蜻蜓眼睛的珠子,是太爷爷送给奶奶的,也是爷爷和奶奶爱情的象征。
爷爷杜梅溪,曾经的水手,粗矿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无比温柔的心,与法国女子奥沙妮相识、相恋最后结成夫妻,并且生下四个儿女。当第二次战争爆发,奥沙妮毅然带着孩子们跟着回国心切的杜梅溪回到中国上海定居,她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温润和优雅。奶奶奥沙妮就是他永远的“码头”。蓝屋里有他们一家人的笑和泪,钢琴的典当与赎回,蜻蜓眼的失而复得,最后一瓶香水的艰难拥有的一连串事件,都载满了爷爷对奶奶真真的爱,汇成了一首雅致、纯美、感动之歌。
奶奶奥沙泥一别故乡几十载,直到去世前也没有机会看看故乡和亲人。在给阿梅过完生日后,她选择一个人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只是在手心里写下“我要回家”。这是优雅的奥沙妮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看到这,我的心里堵堵的,是难过?是同情?是气愤?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为奥沙妮惋惜,还为她的遭遇感到同情。命运为什么要让奥沙妮与她的家人遭受如此大的罪?只因为她是一个外国人吗?那些恶人仗着有权有势就可以胡作非为?害得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我仿佛看到了在那硝烟四起、人心惶惶的特殊年代,奥沙泥一家人相扶相帮,艰难而又温馨地生活着。要是他们一家人不是生活在当时的乱世,那他们该多幸福!我为自己不是生活在乱世,而是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
这本书我最喜欢和佩服的就是奥沙妮了,她善良、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总是感动着我。她是个贤惠的妻子、伟大的母亲、和蔼的奶奶,“即使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也要永远保持微笑”。
读《蜻蜓眼》有感 篇9
读完曹文轩爷爷写的《蜻蜓眼》,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说,包含了世上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亲情;这也是一部凄美的小说,泣诉了人间的沧桑。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亲情,是这世间最伟大的感情,它能产生无穷的力量,让一家人风雨同舟,勇敢、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居里夫人曾说过:“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这部小说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时代背景,以小孙女阿梅的成长为主要线索,从孩子的视角勾勒出特殊岁月里一家人相扶相帮、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阿梅是一个善良、坚强、孝顺的女孩。爷爷杜梅溪勇敢正直、认真负责。奶奶奥莎妮是一个法国人,她勤俭节约、善解人意、乐观向上。奶奶离开法国和亲人,陪伴着爷爷和孩子们漂洋过海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为蓝屋撑起了一片天。她对阿梅浓浓的爱在文字间流淌。她不断典当自己与家中的珍贵物品,虽然艰难地维持着蓝屋的生计,但她却永远微笑着面对生活,让阿梅快乐地成长。
当我读到《钢琴》这一章时,我不禁被深深地触动了。奶奶生病了,需要做手术。全家人千方百计为奶奶凑手术钱。万般无奈之下,爸爸妈妈只好把一直陪伴阿梅的那架钢琴当掉了。奶奶如期做了手术,也如期出院。回到家后,奶奶发现钢琴不见了,了解事情经过后,她把当年结婚的嫁妆——一枚镶有钻石的戒指当掉了,把钢琴换了回来。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爸爸妈妈对奶奶无微不至的爱,奶奶对阿梅无私的爱,正是这伟大的亲情,给一家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香水》这一章也让我记忆犹新。奶奶是一位优雅的法国女士,香水是她的“命根子”。香水用完了,爷爷为了让奶奶快乐,他想尽办法,拿出自己从不离身的玉石,从一位法国女子那里得到了一瓶珍贵的香水,却被巡逻队误认为特务,遭到拳打脚踢。爷爷的勇敢和对奶奶坚贞不渝的爱再次深深地打动了我。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阿梅一家人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追求美好的事物,用浓浓的亲情温暖家人。
生活中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困难的一面。爷爷奶奶命运多舛。一群丧失人性的年轻人污蔑爷爷为罪恶累累、剥削穷人的资本家,污蔑奶奶为潜伏已久的间谍,肆意破坏蓝屋的物品,还押走了爷爷奶奶。奶奶被送去砖厂劳动,爷爷被送去养猪厂干活。阿梅不顾危险,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陪他们聊天;爷爷怕身上的臭味熏到阿梅,总是“撵”她走。在这艰苦的条件下,阿梅一家人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在苦难中锤炼出真正的亲情。
读着这本书,我既为阿梅一家人相濡以沫的亲情而感动,又为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造成的苦难而感到惋惜。我不禁想起外公曾经对我讲起他年少时的故事。他小时候家里条件非常艰苦,外公的弟弟放弃了读书,全家省吃俭用,供外公读到了大学。但无论生活多么困难,外公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相扶相帮,用亲情支撑着整个家庭。
书中,阿梅一家人和我的外公当年一家的这种亲情深深地打动了我。阿梅一家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依靠着亲情赖以生存,他们是多么不易啊!现在我生活在蜜罐之中,每天有外婆为我做可口饭菜,还有外公为我辅导功课,丰衣足食。比起阿梅的生活,我的生活不知好上多少倍,而我却已经习惯蜷缩在厚厚的“乌龟壳”里,吃一点点苦头就放弃,事情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就悲观,累一点的事情就不愿干,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我以后一定要以阿梅一家人为榜样,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磨难,与家人一起微笑着面对生活。
蓝屋里的人们乐观向上、相濡以沫、同舟共济,每个家族成员都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享受着亲情带来的快乐。冰心奶奶曾说过:“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厚度。”读了《蜻蜓眼》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亲情是伟大的,它能给人带来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我要用实际行动珍惜、呵护伟大的亲情。
读《蜻蜓眼》有感 篇10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很温情的故事,苦涩又甘甜,暖暖的。*这个故事首先吸引我的是它融入了异国风情,因为我喜欢通过文字来了解我未知的世界。1925年,上海丝绸工厂主的儿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偶遇法国女子奥莎妮,娶其为妻。然而法国又是一个浪漫之都,一段一见钟情的美丽爱情故事又是如此迷人,自然有了无限的阅读兴趣。*小说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时代背景,那是一个离我们不远,但是我又很陌生的年代,很喜欢听那个时候的故事,却少有人可以为我讲述,“苦”囊括了我对那个年代所有的印象,所以更是珍惜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的一开始,出场的便是太爷爷,这真是一个祥和的,可爱的称呼,很喜欢这样的大家庭的感觉,很温馨。蜻蜓眼是太爷爷送给儿媳奥莎妮的礼物,文中:“当太爷爷将手抬高,更接近光源时,那手中的珠子似乎活的一样,一只只眼睛,都在不住地眨巴着,就像有蜻蜓停在树枝上,在转动着脑袋。”一份珍贵的礼物。临终前,太爷爷对奥莎妮说;"拜托了。”,这是最后的嘱托。遇见了奶奶奥莎妮,爷爷便有了港湾。*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小钢琴家,时常是家里或是舞台或是学校的小公主,懂事,善良,大概也是因为向往而特别喜欢这个角色。
我不太会讲述浪漫的故事,生怕我粗糙的辞藻破坏了这样暖心的爱情。咖啡馆的邂逅,杏树下的轻吻,街道上的影子,调皮的斗嘴.....这样平凡,这样甜美。
阿梅,是一个懂事又令人心疼的孩子。看似稚嫩的外表早已慢慢读懂大人们的苦楚。
我喜欢里面一个个温情的画面。
读《蜻蜓眼》有感 篇11
《蜻蜓眼》是我国江苏著名小说家曹文轩写的。这本书主要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丝绸之路经商者的家从繁华变清贫的故事。
小女孩阿梅小时候过着十分繁华的生活,从小继承奶奶四分之一法国血统的她,一直被别人夸赞。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心变坏了,世道乱了!原来富有的一家人,开始变得不堪。一些混混还四处传谣言,说阿梅的奶奶是间谍。正因为这个事,弹钢琴弹得十分好的阿梅,在学校的一次演出中,节目被迫取消了,她悲伤不已!
可是,最艰难的日子还是来了。奶奶生了场大病,家人无奈,只好把阿梅的钢琴卖了换钱给奶奶治病。天无绝人之路,奶奶的病终于好了,可那些混混要让奶奶在大街上游行,奶奶中途逃走了,日后她一直裹着蓝丝巾。
爷爷先走了,但过了不久,奶奶也要走了,没人知道她是如何走的,大家都默默无语。在送奶奶上路时,那些混混又来了,见到奶奶走了,还有点觉得没劲似的散开了。大伯说:“送妈妈上路。”阿梅站在一旁呆呆的看着,她把奶奶送给她的小皮箱以及红油纸伞放在奶奶的身旁,送奶奶上路......
最终恶人有恶报,那些小混混被打了下来。又过了几年,上海终于平静下来。
这本书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人性。虽然看不见,但却是隐秘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