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
文学网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 篇1
童心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它可以让黑白的世界变得绚丽,可以让复杂的思维变得简单,可以让沉闷的时间变得风趣。描述童心很容易,保持一颗童心却很难。每个人的初始都是单纯的,对世界充满好奇,随着点点滴滴的成长,许多人被世态的变迁磨灭了童心,变得世故,也逐渐遗忘了曾经那个充满欢笑与无知却令人倍加珍惜的童年。
童心是充满欢乐的。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借着自己对童年的回顾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童心,唤醒人们对童年欢乐的记忆。在小豆豆眼中,每一天的阳光都是崭新的,每一秒的生活都是无比幸福的,尽管她是一个刚读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她从不对世界有任何抱怨。看着小豆豆的一言一行,每个读者都会流露最温馨的笑容,因为在小豆豆身上有每个人童年的影子,看到她就像看到了幼年的自己。小豆豆与燕子对话时投入的模样,小豆豆丢失公交卡时焦急的神情,以及她遇到问题时迷惑的样子,还有各种各样的怪表情都让读者捧腹大笑,笑容就像童年时那样灿烂。
童心是充满想象力的。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成功的校长,是一位和蔼的长辈,更是一位永葆童心的教育家。我很羡慕小豆豆,羡慕巴学园所有的学生,因为他们遇到了最懂孩子心的老顽童校长。小林先生将废旧的电车改为教室,每一节课想学什么科目由学生自己决定,每次吃饭前都会合唱一首歌或讲笑话。这些看似另类的教学方式,正是童心的体现,一个没有童心的人,是不会有如此标新立异的想法的。
童心是充满相互关爱与尊敬的。在小林先生看来,给孩子们最好的爱就是尊重。每个小孩子都有自己对世界独到的见解,有时会让大人感到荒谬,甚至会遭来谴责,而小林先生永远尊重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哪怕它不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
小豆豆是幸福的,因为小林先生,她拥有一个别样却丰富多彩的童年,拥有一颗不会随童年的消逝而消逝的童心。太过紧密的逻辑思维会麻木我们的思想,童心却可以让我们以孩子般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很多我们曾经从未关注过的新奇。所以,童年虽然消失了,但别让童心也就此驻足。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 篇2
我轻轻地打开一本名叫巜窗边的小豆豆》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
这本书讲述了小豆豆在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淘气,不爱学习被原来的学校给退学了,后来来到了巴学园,就这样,聪明活泼、顽皮淘气的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电车教室里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小林校长用他的爱心、耐心和童心把巴学员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小豆豆就在巴学园里一天天快乐地成长,从此上课也专心不走神了,那里有小豆豆和同学们快乐的身影,开心的笑声。书中还讲了“他们每一天都要在小林校长的带领下去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陷入了回忆,自己小时候也像小豆豆一样为了一件小事就开心得不得了,有什么烦恼,只要一颗糖就能解决了,对每件事都非常好奇。
如果至今还有巴学园或像巴学园一样的学校的话,我想那些讨厌学习的孩子应该也会爱上学习吧。我觉得这本书里最杰出的就是小林校长,因为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绝对不要超过30人,而且倡导自由教育,贯彻尊重孩子个性的教育方针,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上课,如果上午完成了学习计划,那下午就该多放松放松,那是我们多么向往的事情啊。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不已,就像我一样,以前我们数学顾老师还在教我们的时候,不认真听课,顽皮捣蛋,后来顾老师也被我们气走了,现在想想还是以前的时候快乐,但是现在不管怎么伤心,她也不会回来教我们了,我真心希望顾老师能再回来。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如果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还是一个好人,只要知错能改。小豆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原来的学校不努力学习,转学后,他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成为一个好孩子。我也要做这样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 篇3
当我把第一、二章看完后,深深地陷入了沉。看这精彩的故事,想想着精彩的画面,小豆豆仿佛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一个活波可爱调皮的小女孩的形象立刻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没有继续看下去,我想猜一下故事的结局。小女孩一定在这所破旧的学校有所作为。因为那有她值得向往的教室和校长,我想也一定有一个十分幽默的好老师。
国外教育与我们当前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教育固然有自身的长处,毕竟已有五千年的文化史。纵观历史长河,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并不是长久不衰,放眼世界,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的在体制上存有问题还值得商榷。面对小豆豆的所作所为,老师能够容忍吗?可能在中国的课堂上根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中国的小学生在刚刚上学的时候已经不敢这样言论自由了。不单单一个“怕”还有一个“师”。有几个一年级小学生感在教室里的窗户边上和小燕子对话。国外这所学校的老师忍无可忍,但毕竟还是给了她自由,但我们的教育是否给她自由呢?敢给她自由吗?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式,即使我们给了她自由,当我们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权力将她劝退。答案是肯定的,不可以。因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既是他的义务也是他的权利。我们无权干涉。
让我们再来谈谈小豆豆在国外的两个学校。一个完全可以理解为贵族式的学校,一个则相反,连教室都没有。有的只不过是几辆破车。然而聪明活波的小豆豆却被学校劝退。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那位老师能够向第二所学校的校长那样理解小豆豆、关心小豆豆,小豆豆能不好好学习吗?
校长一次认真地倾听却能够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时刻以学生为主,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虽然我们不能把握他们的命运,但我们却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一言、一行包括一个善意的眼神,都可能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 篇4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它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书中小林校长与小豆豆初次见面的情形被视为经典。从校长一开始的态度,如“立即从椅于上站了起来”,“把椅子施到小豆豆跟前,和小豆豆面对面坐下来”一直到耐心的听小豆豆絮絮叨叨的讲了四个小时。这期间,校长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直到后来爱讲话的小豆豆都没话好讲了。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因为小豆豆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听自己讲话。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投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情。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等她把话讲完。通过这初次的见面,让小豆豆感受到了校长对她的尊重,更让她开始喜欢校长,喜欢学校,喜欢上学。
书中提倡生态式教育,其目标是生态的。正如生态农业中,只有充分关注土壤、水分、温度等是否适宜,才能实现庄稼的丰收。在生态式教育中,若想求得学生智能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对学生其它相关方面的培养,如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的培养等等。
文中小林校长的教育目标,引其原话就是“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印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的人。”在巴学园中,处处体现了小林校长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的良苦用心。他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社会情理等方面的塑造。这样,才可以培养出“完整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 篇5
最近爸爸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名叫《窗边的小豆豆》,听说是日本第一畅销书,所以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它完完全全地读了下来,读完后,它立刻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读完后的感觉吧!
《窗边的小豆豆》主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校长小林先生的爱护和指导下,普通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塑造了她人生的基础。
刚刚开始读时,我十分奇怪,为什么她原来在上课时不厌其烦的打开课桌盖,问小燕子在干什么,课间请街上的宣传员演奏音乐等等,为什么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后,变成了一个聪明、大胆、惹人喜爱的女孩了呢?我越多越明白,原来是因为巴学园与别的学校不同呀!巴学园什么都与普通的小学不一样。比如教室是电车,校门是两棵树,每天带的盒饭里要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更有趣的就是巴学园的教学方式,一般的学校都按照每个时间段按部就班、有序地上课,第一节是语文,就上语文;是数学,就上数学。可巴学园却截然不同:老师会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把当天要讲的内容和每门课的重点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说:“开始上课,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学生们会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学语文可以;先看数学也行;喜欢作文的在写作文;爱好英语的在读短文;擅长美术的在画画。这样,老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对老师来说,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基础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了。巴学园的课大都是自习,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讲解。这样学习,学生们不会出现心不在焉、上课走神的情况,锻炼了学生的好的能力,好希望我们也能如此学习!
巴学园一直都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如果它没有被炸毁的话,我一定想办法到那里学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 篇6
暑假期间,我每天爱不释手地捧着《窗边的小豆豆》这书津津有味地读。生动、曲折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
瞧!那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睁着乌黑明亮的眼睛,依靠在窗口,眺望着远处的风景……她就是主人公小豆豆。原先的小豆豆可没有这样规矩,看!别的同学在认真地上课,她却漫不经心的站在教室的窗口和宣传艺人打招呼;和屋檐下的小燕子谈话,又好像在自言自语。美术课上,把绘图纸画满,还有书桌也被她用蜡笔涂得满满的。这可是小意思,还有更大的动作呢!上课时,她还把桌盖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一节课中,足足有上百次,让她周围的人不能认真听讲。班主任老师对小豆豆的行为也是无可奈何。
是什么让小豆豆有了如此大的转变,那就得从小豆豆退学后,进了巴学园从头说起。校长先生还与小豆豆亲切地谈话,一谈就是四个小时左右。小豆豆觉得那里的生活真可谓是多姿多彩的。小豆豆在一次上完厕所时,一不下心把心爱的.钱包掉进了厕所,她便跑进工具房拿来铲子到出口把脏东西一点一点地挖出来,不时弄开脏东西看看钱包在不在,不多时,在她身边堆成了一座小山,累得她满头大汗。这时,校长先生正好路过,如果是别的校长的话,一定会斥责小豆豆,不该把这些东西挖出来,又脏又臭的。而校长先生却笑眯眯地走到她身边,和蔼地摸了摸小豆豆的头,小豆豆干得上气不接下气,把事情的起因说了一遍,“找到了,把这些东西放回原处。”小豆豆对校长先生乖巧地点了点头。在小林校长教育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我深深地体会到,人遇到困难总要乐观、勇敢地去面对,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让每一天都充满阳光!正确的教育,使调皮捣蛋的小豆豆转变成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孩子,正确的教育,使小豆豆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和主持人,这正是培养人,成就人,当然这些成果也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才能来自勤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小豆豆,那种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精神。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00字 篇7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
小豆豆是幸运的,虽然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她在一所学校没呆多久就让教师忍无可忍,最后不得不劝其退学,但后来却碰到了一个让她终生难忘的小林宗作校长,这个小林校长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让这个调皮的小孩子顿时喜欢上了他;当小豆豆为了捞起自己掉在厕所里的一个钱包而把粪坑里的东西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时,小林校长只说了一句"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让小豆豆愉快地完成了后面的恢复工作……小林宗作校长曾到欧洲考察了不少学校,吸纳了很多教育精髓,对儿童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他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课程来学,他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散步”,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他让每个孩子都愉快地接受“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哪怕是像高桥君那样的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当高桥君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而不知所措时,小林校长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加他的信心;当高桥君在游泳池中赤裸着身体游泳的时候,一开始感到非常害羞,但随着一件又一件衣服的脱落,害羞心理也一层一层地脱落了……当高桥君一次又一次地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时,当时年龄尚小的他也许不会意识到,原来这都是小林宗作校长的良苦用心。像小林宗作这样的校长怎让人不喜欢?
我喜欢巴学园,喜欢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喜欢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形象,甚至喜欢顽皮可爱的小豆豆。“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学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想。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心中向往的巴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