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

2025/05/23心得体会

文学网整理的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 篇1

3月4日冬残奥开幕式,朱颖佳早早就来到鸟巢,迎接观众的到来。不久之前,也是在这里,她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观众进退场引导工作。但这一次,迎接的观众有所不同——她所负责的8位观众都是残障人士。

朱颖佳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此时是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服务保障指挥部工作人员。她要与30多家观众归口单位联络,确定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了解是否有陪同人员、是否需要提供轮椅或其他特殊服务,从而规划好残疾人观众座席安排、进退场预案,准备器械与陪护工作。

即使对于鸟巢观众席和走廊已烂熟于心,但开幕式前,朱颖佳仍不厌其烦地确认所有流线,还亲身体验残疾人观众的进撤场流线。从下车开始,一直走到鸟巢的看台就坐,观察整个流程是否顺畅。每次踏勘下来,要走3万多步。

3月4日刚过6点,朱颖佳就提前守候在11号电梯前。随着电梯数字的变化,电梯门缓缓打开,她迎接到了第一位残疾人观众。从电梯到看台,一路上她和陪同人员确认流线及时间,确认观众的身体情况,指引观众和陪同人员到指定位置,然后再返回迎接下一位残疾人观众。开幕式当晚,她将自己所负责的8位肢体残疾人观众顺利送达看台,临走时还反复嘱咐每位观众及其陪同人员,如果需要提供帮助,可以随时联系她。

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看台多了一位残疾人观众,朱颖佳沟通得知,原来他们是好朋友,想坐在一起观看,于是朱颖佳及时协调座椅,不仅满足了两位观众的需要,还让陪同人员也有地方可坐。

一直忙到5日凌晨1点,朱颖佳才回到办公室。开幕式观众进撤场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朱颖佳和伙伴们又立即投入到闭幕式的准备工作当中。朱颖佳说:“我很幸运能在现场见证,并且参与其中、奉献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 篇2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仍在战寒冷、冒疾风,争分夺秒完成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代表团,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带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国旗”进行调整。

“万国旗”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鸟巢“万国旗”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主席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近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总包单位之一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近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大风,连续奋战近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万国旗”的悬挂,并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 篇3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中国国歌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 篇4

感动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心中拂过一丝温暖。——题记

5岁的感动在幼儿园时,无忧无虑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从秋千上摔了下来,其实也没有摔伤,只不过是有点疼而已,便扯起嗓子哭起来。老师走过来,把我扶起来,一句安慰的话像一股暖流般涌进我的心房。我便停止了哭泣,灿烂的笑容又挂在了我的脸上。那时我还不知道这股暖流是什么。

12岁的感动已经六年级了,小学的同学就要各奔东西了。我心中多么舍不得,舍不得与我一起欢呼,一起懊恼的朋友。当同学们对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时,我的心洋溢着幸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共同守望我们永恒的六年级岁月。

13岁的感动13岁的我爱上了读书。我从文章中学会了感动。懂得了有爱便有感动。只要你打开心窗,你的心便可以容纳一切。碧蓝的天空中浮着一丝白云,这是天的感动。蔚蓝的大海里卷起一滩海浪,这是海的感动。我的嘴角上扬,眼睛里藏着一丝幸福的泪水,这是我在感动。感动无处不在。

多少人多少是感动着你,而你又感动了多少人呢?正如你被楼下的人所感动,楼上的人也被你所感动。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 篇5

温暖,那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你,曾感受过吗?

去年十一月,记得,是期中!那天考完试,心急如焚地回家要复习下一门功课。车开得飞快,路上人也不多,更为我提供了空间。可是,忽然前面迎面而来了一辆电瓶车,我立刻将龙头调转,可是,还是听见“砰”的一声响,我和车都飞了出去,我被车子压住了一只腿,不能动弹,手上的皮手套也都磨坏了。此刻的我竟然那样无助与不知所措,没有说话,没有责骂那个在一旁愣愣的男青年。看来,他没什么事,却也不来帮我把车从身上扶起来。旁边有了行人的注目,这时,忽然感觉压在身上的车被拿开,“你没事吧?”一个声音探问着,“站得起来吗?”我转头看向说话的人,这不是我们班同学吗?这个男生在班上默默无闻,我甚至没和他说过话,然而此时,他却帮助了我。瞬间,鼻子一酸,泪,在眼眶里打转,“起来吧,我扶你!”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 篇6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 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96名中国选手将亮相,追逐梦想、挑战极限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让我们一起关注,北京冬残奥会赛程,为残奥运动员们加油!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 篇7

雨又来了,带来了春的暖意。

它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夜,小城被洗得万物皆新。草坪里的小草饱饮春水,低着头呢喃细语。草坪凹陷的地方积了一些雨水,孩子们在丢石子玩。邻居开玩笑说,这就是青海湖,没必要去青海了。街上湿漉漉的,空气里微微湿润,车来往得多了,地上黑泥随处可见。我却没有一点心劲,木然下楼。

我陪着妈妈走进菜市场,这里刚开业不久,菜很新鲜,也便宜,小贩们很卖力,顾客自然多。我在作业里爬了好久,不免困倦,一想起还有好几座“作业山”,心情就有些烦闷。迎面吹来的暖风让我没有舒适感,反而愈发烦躁了。

我站在一个摊位前,等着妈妈买菜。一个小女孩在地上摇摇晃晃地迈步,显然还不到三岁,站在她身后的年轻人应该是她爸爸,宠溺地看着她,眼里柔情似水。小女孩非常不稳,看她的架势马上就要跌倒了。她左摇右晃,终于倒了,年轻的爸爸一步跨过去将她扶起来,轻轻拍拍衣服上的土。小女孩很懂事,不哭不闹,温柔地看着爸爸,眼神软绵绵的,很像棉花糖。是啊,春可真是个甜甜的季节。我的心里也轻松了一些。

她爸爸将她抱到我面前的摊上,这个菜摊其实是个支起来的预制块。她站着依偎在爸爸怀里,扭头瞧见了我,就慢慢地向我走来。这小家伙真不怕生,还向我笑呢!我也笑着看她,她竟然“咯咯”笑出了声,这是专属于春天的笑声。她脸上仿佛有阳光,有彩虹,任何冰冷的东西都可以瞬间融化。这无邪的笑容治愈了我的烦闷,我简直要溺在里面了。梨涡浅浅,童笑声声,最天真的笑不过如此。

这时候,她爸爸将她举起来,架在了脖子上,她那美妙的声音又传来了——“咯咯咯”,这父女俩好有爱。对,他们感动了我。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以爱,可以被爱,已经足够幸运了,为什么我不学着知足,学着感恩呢?整日的抱怨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多一点时间去珍惜,去回报,去爱那些值得我倾注感情的人呢!

这温暖的一幕,像春雨,滴进了我心里,感动了我。

妈妈唤我回家。我接过她手里沉甸甸的袋子,挽着她的手。妈妈的手不再是纤纤玉手,粗糙的皮爬上了手背。岁月无情,怎么忍心在她的手上留下痕迹呢?

我欲语无言,心中轻愁不解,唯有迎面春风送暖,我们乘暖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