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文学网整理的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1
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孩子喜欢阅读胜过纯粹的学校教育,亲子阅读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愉快的享受和情感的交流。亲子阅读时注意:顺应孩子的心理,精心挑选图书;提供自由阅读环境,创造轻松学习氛围;观察阅读爱好,学习事半功倍;提倡亲子共读,关爱孩子心灵。下面具体谈一谈,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天生喜欢玩具,并非天生就爱看书。阅读的兴趣与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爱不爱看书,喜欢不喜欢阅读,如何培养是件技巧的事。在阅读的初期,家长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色彩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在孩子看来,花花绿绿的昆虫、活泼可爱的大小动物要比大人心目中的A、B、C、D和1、2、3、4有趣和有意思得多。因此尽量给孩子挑选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
二、提供自由阅读环境,创造轻松学习氛围。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样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看完。表现为孩子总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那本。在上小学前,对此不要太在意。通常,在学前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
三、观察阅读爱好,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家长除了对不健康的读物进行控制外,不需要对孩子所读书籍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所以每次在书店选择图书以及为孩子征订各类杂志时,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书本,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卡通动画类书籍,但是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应该是范围越广越好。为了避免阅读上的"偏食",在她选择书本的时候适时的给孩子推荐一些其他读物,给其介绍这些书籍的内容、特点,以提起孩子对这些书本的兴趣,而不对孩子的选择进行简单的干涉,尽量做到不影响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四、亲子共读,营造阅读氛围。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亲子阅读"是以阅读为纽带,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为孩子的心带去更多的关爱慰藉: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且尽可能做到多和孩子一起看书,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与孩子分析、讨论。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变得更加浓郁,同时阅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样既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又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还让孩子体会到了学习的满足。
好的读物能丰富孩子的心灵,扩展孩子的视野。实际上我们在亲子阅读上做的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希望能过这些努力能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塑造自已良好的人格。以上就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2
寒假里,与硕硕一起开展读书比赛活动。每天中午、晚上,都可以看到娘俩或坐或卧于床上看书的身影,那一刻,家里安安静静地,心中却是满满的踏实。我喜欢读书,硕硕也喜欢,也可以说,硕硕爱读书,给了我读书的动力,让我每天可以把读书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每一天不放弃。能够从每天的繁忙工作、日常琐事中抽出时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品味着那一句句充满着爱的文字,或者思索着一段段人生的体验,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喜欢读书,喜欢读小说,那种细细流淌于字里行间的动人情愫,总是可以拨动我柔软的心房;喜欢读散文诗,精雕细琢的语句中的脉脉温情,文辞俱佳的篇章,总是让我沉醉,不由自主地再三咀嚼文字的芳香;喜欢读《明朝那些事》,在作者的幽默调侃中,一个个故去的历史人物就这样形象鲜明的浮上我的脑海。但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和儿童作品为伍,在一本一本的.儿童读物中流连,并要时刻搜集问题的答案:舒克驾驶的是什么?埃米尔闯了什么祸?面对着硕硕狡黠的问题,我只能在一次次的细细翻阅后,然后和他进行非常严肃的“深度交流”,诸如:埃米尔为什么会把头塞到罐子里?埃米尔一共雕了多少个老头?埃米尔最喜欢干的事情是什么?每次我们娘俩都会针对一个个问题进行认真地交流,然后在书中翻阅答案。这样的游戏让硕硕乐此不疲,而我也很配合地完成着一次次比试。
有时候想想,觉得妈妈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职业,她不仅仅需要爱心、耐心、健康的身体,还需要智慧的大脑,唯有此,才可以震住那个虽然属于自己制造却让自己大吃一惊的孩子,才可以保护那个如小牛犊般尥蹶子却伤人伤己的宝贝,才可以在众人都将他拒之门外的时候,充满微笑地对他说:“来,到我身边来”。
《淘气包埃米尔》这本书是我和硕硕在寒假中完成共读的一本书,文中埃米尔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值得尊敬的母亲。在整本书中,埃米尔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用一次次变本加厉的淘气,成功地让周围的人讨厌自己,而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爸爸因为他的淘气几次发飙,庄园里的人们因为他的恶作剧而对着他连连感慨:“天哪,天哪”,似乎他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坏事,女仆丽娜也希望他可以早点消失。只有妈妈始终认为埃米尔以后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妈妈每天为他记日记,哪怕是那些淘气的事情,妈妈记住的是孩子受到的惩罚会不会感到委屈。虽然文中对妈妈的笔墨不多,但每一个小细节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妈妈对埃米尔的爱。
妈妈的爱就是黑暗中的那缕阳光,它让埃米尔保持着善良的心,它让埃米尔成为一个虽然淘气,却努力帮助身边人的孩子。面对别人的嘲笑、厌恶,埃米尔始终是阳光的、快乐的。因为他有一个在他受惩罚时,将他藏在木工房里的妈妈,坚信他长大成人后可以很厉害的妈妈。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母亲,不论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始终对他抱有信心,始终用坚定的语气对他说:孩子,你很棒,我相信你!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拥有这样的一位母亲,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呀!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3
在“亲子共读”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贵在坚持。每日为工作和家务劳碌的我几乎没有陪孩子看过课外书。后来,在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后,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我不得不忙中抽空,每天固定了一个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使之成为习惯。我是利用晚饭后,家庭作业完成后的时间,每晚20分钟至30分钟,双休日每天早晚共同阅读一小时左右,就这样经常去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讲出来,然后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发表看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以下是我对近段时间亲子共读的几点体会: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
选好孩子爱看的.书,是孩子对书产生好感,除了老师要求的读刊外,可根据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书。
二、不易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的太死。
我家孩子缺乏耐心和持久力,不专心,一般都是我读他听,过几天习惯了,他就会自己产生兴趣了,主动读书。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教给孩子。
家长只需观察、了解、引导,不宜过多干涉,如果让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那注定是不会长久的,要让孩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榜样。
和孩子一起读书时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说一下,然后和他一起讨论、分析,会发现他每天的阅读水平都会进步。
我发现,通过亲子阅读,也让孩子在平时讲话和理解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有的时候,他的一番讲话能让我们大吃一惊,从来没想到他的话里能够迸出一些不常用的语句,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他总是很自豪地说是从书里。总之,作为家长,陪孩子多玩多读是提高孩子素质的一种方式。我很感谢学校组织了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亲子阅读使我与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儿童文学的魅力,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孩子也将在知识的海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4
从幼儿园开始,妈妈就慢慢培养我的阅读能力,从带插图的连环画到带拼音注读的寓言故事。起初,爸爸妈妈读,慢慢地从图画插画自己编故事.到幼儿园毕业,我可以看着一副图片简单的编故事,我想:应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这样成长的。
20xx年9月开始,妈妈说:"田悦,从现在开始是小姑娘了,不再是儿童。"虽然我有些还不懂这两个词语的区别,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要识字了,再也不是那个看不懂就拿着书跑到爸爸妈妈面前,指着不认识的字,让他们教的那个小朋友啦;不再是围着爸妈旁转的小女孩。我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书桌,自己的台灯……
20xx年4月份,老师布置作业:亲子阅读。我有些不耐烦,我讨厌看很长很长的故事,因为要读很长时间,一直看拼音。妈妈说:"那从简短的故事开始吧。"在某个星期六陪我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了《中国经典寓言故事》,《格林童话》。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每天睡觉前,时间充裕就读3篇左右,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提问题,让思维得到更大的拓展,非常有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可以开阔眼界,让我知道了更多在生活中,不知道的世界。
我爱阅读!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5
孩子是一块玉石,而这块玉石终将成为一件精美的作品还是成为更小的石头,关键取决于父母手中的雕刻工具——教育方法。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中前言部分的一个极其恰当的.比喻。尽管教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阅读能力的强弱比学历的高低更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在职场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其实,在子涵出生前我们就已经认识到了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也买了很多书读给她听,可是我并没有长期地坚持下来。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么在网上神游,要么沉迷于那些肥皂剧,每天都让她在那里自顾自地玩耍。就这样,多年来养成的读书的习惯被彻底地抛在了脑后,更不要说陪孩子一起看书了。直到幼儿园开展了亲自阅读专题讲座,我才恍然间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很多。这是我必须做出检讨的地方。
现在每天晚饭后是我们专用的读书时间。每当夜幕降临,子涵都会自己选上几本书让我陪她读,读到精彩的地方两个人还经常交换一下看法。而在她画画的时候,我也可以看一看自己喜欢的书,给自己重新找回心灵的栖息之地。
另外,子涵还经常会在看完书之后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些发生在学校的趣事,并且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她的内心世界。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知识无尽,学海无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充满了无穷智慧与深邃思想的书籍来开启孩子的灵魂,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是夜,喧嚣归于平静,狂躁止于宁和。一盏灯,两个人,几本书,这一刻幸福得到了最简单的诠释。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6
儿子小成在莒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学习。作为家长,他很高兴学校组织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学习方法。阅读习惯是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习惯。俗话说:读书破万卷,写作如有神。多读书,多读书,能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课外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多得。
亲子阅读是引起和提高孩子兴趣的关键。我记得有一个故事,可能是犹太人在孩子出生后把蜂蜜涂在书上,引导孩子过去,从而在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留下了好东西的印象。这与我们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金屋有点相似。所以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带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不是商场、游乐园,而是新华书店。在新华书店,面对如此多的儿童读物,儿童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提高。
亲子阅读,其次是家长的参与。如今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尤其是日夜相处的父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家里,如果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玩游戏、打牌,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好印象?相反,如果我们在家仔细阅读报纸和阅读,孩子们会不会潜移默化?古人孟母为孩子三迁,现在我们是否也应该为孩子实践?
亲子阅读,以及父母的坚持。众所周知,孩子的注意力和注意力有限,做一件事不能持续太久。此时,细心的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灵感,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这个好习惯自然会让孩子保持下去。
亲子阅读,最后,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启发和指导。有些孩子的数学不是很好,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读更多的大脑急转弯、智力游戏、左右大脑发育等书;如果中文不是很好,读更多的儿童故事、童话故事和其他书。记住,一定要找到适合孩子的书,否则会适得其反,现在书好坏混合,父母必须区分。
当然,如果孩子很喜欢这本书,那就买吧。父母少抽几盒烟,少用化妆品,多给孩子买好书,多买书。他们可以考虑给孩子买一个儿童书柜,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更强。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7
寒假里,我和孩子阅读了名著《西游记》。虽然书中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可是进入不惑之年阅读却另有一番感慨。
《西游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吴承恩那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让我们惊叹不已。书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在小时候我最喜欢最崇敬的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了,就如同今天的儿子。悟空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我小时候天天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变成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能上天入地、惩恶扬善、扶危济贫……偶尔还想到我如果那么厉害,就不用每天听老师的无聊的"谆谆教导"了吧。唉,现在想想,儿子的表现和我当时的幼稚不是一样吗?
今天再读这本书,我发现唐僧更令人着迷,他的精神更值得学习。唐僧取经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游记》中,唐僧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的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多少人为之学习,真可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希望儿子能够像唐僧一样做事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可他还是喜欢神通广大的悟空啊,为此和我争得面红耳赤,不分胜负,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最后只能我喜欢我的唐僧,他喜欢他的悟空了。
通过和孩子共同阅读辩论,我们家长不但增长了阅历,而且也加深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亲子阅读,是我们快乐生活的添加剂。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8
"多读书、读好书长大了才有出路" 这是儿时母亲对我的勉励。年少时便痴迷于读书,父母把大人读的书与小孩看的书分的特别清楚,小孩的书开放着,大人的书被锁在柜子里,直到小学4年级暑假的某一天母亲忘了锁柜子,被我一次性"偷"出10几本书来。至今依然很清楚的记得那些书名《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杨家将》、《玉娇龙》、《七剑下天山》这几本该是我后来爱看武侠小说的启蒙。用了一个暑假啃完《红楼梦》,书中最喜爱的人物是探春。《西游记》配合着电视看的津津有味。读《聊斋志异》使得自己晚上通常一个人不敢睡。《三国演义》因为是繁体字版本所以没能啃下来,却也因此促使我后来自学繁体字爱上甲骨文,自习篆刻。非常喜欢那句在《聊斋志异》里读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自宋皇帝赵恒)当然对我来说它的寓意非美女与金钱,而是知识与快乐,在那个家教非常严厉的年代,读书无疑是我精神的粮食,快乐的源泉。
读书是现代人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基础,足见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自觉读书对我受益匪浅,绮绮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我们总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她,把最好的习惯给她。一周岁多的绮绮在语言能力方面特别的突出,记忆力也非常的强,听觉方面更是十分的敏感,一首唐诗给她念个三四次后便能一字不漏的背诵,让全家人很是兴奋。对于不识字的孩子来说,能听能看的碟片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读书方式,《三字经》、《弟子规》、《唐诗》、《温州童谣》、《巧虎》等便是她读的第一批书,对于小小年纪的她我们没想过让她读这些书就必须了解些什么掌握些什么,只希望用其"耳濡目染"的方式养成其读书的能力。
现在的少儿图书美观而精致,然而相对于好动、没耐性、不识几个字的三岁小儿而言"看书"与"听书"都是枯燥的,时间一长便乏了,厌了。古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与"听"结合"行动"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读书方式。
最深刻的例子,是一次给绮绮读一本《认识水果蔬菜》的书,我对她讲解草莓,甚至在讲解后给她放《巧虎》里的《水果歌》,她却总很固执的回过头来又把草莓叫成葡萄让人无语。尽信书不如无书,光看平面的不如给她来一次实际体验,于是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带她到永嘉的草莓园切身体验了摘草莓、吃草莓接触大自然的同时感受其劳动的乐趣,从此后她不但正确认识了草莓,更是在所有水果中最喜欢的便是草莓。
读书宜早不宜迟,从小给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将终生受益。
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9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对孩子关心的很少,但是自从一小发出亲子共读倡议以来,我发觉我也能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地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