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生态学实习心得

2025/06/21心得体会

文学网整理的生态学实习心得(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生态学实习心得 篇1

之前就听过大三要到野外实习,我们都很期盼这一天的到来。终于我们09生科专业的学生踏上了这次的实习之旅。实习的地点是南靖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它是我国现存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被世界林业会议定为“珍贵稀有的亚热带雨林”。无疑是我们实习的最佳基地。在那里我们开始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实习活动是按组进行的,我们组的生态学实习安排在实习的第一天。一大早,我们准备了采集工具、测量工具、干粮、水等准备上山。经过近几小时的步行,我们终于到达实习基地乐土雨林。大家顾不上吃午餐 ,就满腔热情地跟随张老师踏进这片神奇的土地。一进入雨林仿佛走进了一个阴凉、绿色的世界里,抬眼林木遮天蔽日,苍藤攀附其上。在林间行走,有一种物我两忘,返璞归真的感觉。 张老师选定一块典型的样地,让我们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首先是划定区域大小,我们用绳圈起10m×10m的样方,并将10m×10m的样方划分为5m×5m的四个网格的小样方。然后我们小组安排任务分工合作,有两名记录员,一名信息员,其余为工作人员。各个成员各司其职。期间,遇到不懂的树种,由信息员采取植物样本,请教老师,记录员则仔细记录工作人员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等相关信息。

首先,我们做乔木层数据调查,在每个5m×5m的小样方内识别乔木层树种的数目,目测出样方的总郁闭度。然后统计每个树种的株数,测量胸径、树高以及目测每个树种的郁闭度。接着做灌草层数据的调查,在同样的`5m×5m的小样方内识别灌木层中的物种数,目测每个灌木种类的盖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在10m×10m的样方中随机选取5个1m×1m的草本植物样方,然后进行草本层每个植物物种的盖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有调查。最后做地理数据的测定,运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每个样方的经度与纬度。GPS给出的海拔高度误差较大,所以再用海拔表校正海拔高度。用坡度仪测出样地山体的坡度,并测出坡向。判断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地形以及群落内人类活动等情况。

测定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我们大家都已经饥肠辘辘。于是,我们停下来,找块空地享用我们的午餐。吃完午餐后,我们继续上山测定植物群落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是能包括一切恒有种的面积。在某一地段对某一群落调查时,记录到的种的数量会随样方面积扩大而增加,但增加到某一面积时,种的数量不再变化,这一面积即最小面积。我们采用成倍增长法。即从面积为1m×1m,扩大到1m×2m,依次类推,最后到10m×10m。记录种数量的变化。

经过几个小时的步行与测量,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招待所。吃完饭后,我们小组成员聚在一起整理资料,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每个人都筋疲力尽,但没有谁不是高兴的,虽然累在身上,却乐在心里。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的提高了。实习的最后一天,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第二个典型的样地。在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很娴熟地对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调查记录和数据采集。

这是一次增长知识的实习,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基本掌握了野外实习考察、实验数据的采集、室内分析和数据处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识,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开拓。此外,在这次生态学实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基本调查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在一个队伍中团结合作,默契配合,收获了友谊。其间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同大家的细心交流,更是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谊。相信这次实习一定会成为我们大家在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生态学实习心得 篇2

这一天,我们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盘龙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内设有奇趣瓜果园、一丘田生态餐厅、会所、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厅、无公害蔬菜种植采摘园、无公害蔬菜露地种植和绿化区域。其中,温室大棚8000平方米,露地种植和绿化区域12亩。园区种植有达百余公斤的南瓜;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五彩番茄、迷你黄瓜、紫色苣菊、红珊瑚、火焰菜、苦苣等。目前,园区内已种植各种绿化苗木2万余株,50余个品种;80多种观赏食用瓜果品种,特色蔬菜和野生蔬菜品种20个,成了云南省可食用瓜果蔬菜品种最多的一个园区。以下几种品种是我记忆犹新的并且查找资料后总结:

1、巨型南瓜是观光农业园区的重要瓜类作物之一,巨型南瓜瓜型巨大,可达100 kg以上,外形美观,集食用和观赏为一体。南瓜悬挂在大棚上方,很是壮观,据相关人员介绍,这种南瓜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品种。

2、树形番茄即按树的形状来栽培的番茄,属一年生草本,和植物学上所说的番茄树(又名木本树番茄,属多年生茄科,四季常青灌木)不同。由于其生长期长,枝叶繁茂,每株可结上万个果实,从播种到收获结束长达9~10个月,观赏期长,省工,深受农业观光区种植者欢迎,近年来在全国一些省市均有不同面积的种植。仅秋季产量就可达14吨。

3、长丝瓜又名蛇形丝瓜。挂长120—150厘米,最长可达220厘米,上端直径2—2.5厘米,下端直径4.5厘米,绿色。果肉柔嫩,纤维少,品质较好。蔓长4—5米,7—8节开始着生雌花,以后常每节着生雌花。其中又分木把和铁把两种,木把即瓜柄部肥嫩可食,品质好。铁把品质较差。杭州的葫芦青丝瓜,合肥长丝瓜均属于此类型。

4、无土栽培的红薯。只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吧红薯的主根放入营养液中培养,藤蔓和块茎则悬挂于空中的架子上,以达到观赏的效果。产量也是很可观。它长出的红薯很多都很像人形,第一次看的'时候真觉得很神奇,一眼都没认出来,后经介绍才知道。

5、无公害蔬菜。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该园区使用的用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两种,为了能有更好的观赏效果,他们还设计了循环式的无土栽培法,用水1车的方式,即达到了补充营养的效果,又更美观。据相关人员介绍,该园区内大多都使用生物农药,尽量减少有机农药的使用。

6、绿色鸡蛋。不吃合成饲料,没有添加剂,一般在山上放养的鸡下的蛋。其营养价值也比较高。

7、吸毒草。吸毒草(学名:柠檬香蜂草或者皱叶薄荷,拉丁名:MelissaOfficinalis,英文名:Lemon balm)是唇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南岸。耐寒耐阴耐干旱,也耐修剪。冬季能耐低于0°C的低温,夏季30°C以上的高温生长受限,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20°C之间。株高50厘米左右,茎叶具有雕牌肥皂香味,轮伞型花序,唇形白色花,花期7—8月。香蜂草繁殖容易,可以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专吸室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甲醛、氡气、苯气、氨气、二氧化硫、以及烟味、异味、二氧化碳释放负离子速度快、消毒杀菌。

8、苦瓜酒。据园内人员介绍,他们园内的苦瓜酒是只供观赏而不出售的,因为它的制作工艺有点特殊,他们的苦瓜是一整个的放入到酒瓶里的,由于口径太小,在苦瓜小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放入酒瓶里培养。常饮苦瓜酒,可促进食欲、清热解毒、泄热通便,而且还具有预防和治疗感冒、扁桃体炎、咳嗽等作用。

9、川穹。园内的无公害大棚里种植了很多川穹,使用的是我前面所说的无土栽培技术。川穹的功效主要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据介绍,奇异瓜果种子来自国内外不同的地方,且有的还是太空种子。

空中长出的红薯是运用无土栽培的方法培植出来的,打破传统的种植方法,充分发挥空间的作用,因而也就摆脱了土地的约束。

据介绍,他们实施以园养园的运行模式,在养殖上,用养鸡是产生的粪便来给蔬菜施肥,用种植出来的蔬菜中质量差的由喂养即,质量好的在餐厅使用或是出售。在经营上,以生态餐厅为主,以绿色超市、蔬菜采摘、科普示范休闲度假、商贸等多元化经营方式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每年春天,顾客还会来园区选购各式各样的奇异瓜果的秧苗回家去栽种。众多的游客来这里享受小桥流水、瓜果长藤满情绕的都市田园风光。

生态学实习心得 篇3

一、 实习目的与内容。

1.1 实习目的:

1五甲塘湿地公园是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城市之肾”,对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都起着重要作用。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五甲塘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点,更是滇池流域的一项截污工程,具备滇池景观科技示范的作用。采用具有修复性的人工或自然湿地来进行根治,这不仅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成为市民休闲、生态旅游的佳地。

2洋浦校区环境中各种自然条件的.测量对于生态学研究十分重要,其中涉及到多种仪器的使用及测量方法,在该次实习中要在学校选取不同的地点对其经纬度、海拔、光照度、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和记录。

3西山森林公园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昆明市的一个天然氧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典型群落,有极大的生态学研究价值。开展对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植物生态特征,如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的调查,通过采集土壤,了解西山土壤状况。

1.2 主要内容

1)五甲塘湿地的实习为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巧和创新能力,我们来到昆明五甲塘生态湿地公园进行野外实习,让同学们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现实社会去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初步观察五甲塘湿地公园的植被形态特征,了解湿地都有些什么物种,了解湿地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昆明五甲塘生态湿地公园建成的情况,湿地公园规划总占地1392亩,将有效调节当地径流、净化水质和空气。五甲塘湿地公园位于官渡镇六甲乡和小板桥境内,南至宝象河,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主要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占地约1300亩,该工程项目投资为5.3亿,分两期进行。五甲塘湿地公园是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五甲塘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点,更是滇池流域的一项截污工程,具备滇池景观科技示范的作用。

2)洋浦校区的实习是利用仪器测量所处的地理位置、温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等各种自然条件的数据。在该次实习中要在学校选取不同的地点对其经纬度、海拔、光照度、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和记录。目的是对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观测,比较。

3)西山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系统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山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少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

二、 实习地自然地理及生态系统概况

2.1 地理位置

1)五甲塘湿地公园位于官渡镇六甲乡和小板桥境内,南至宝象河,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

2)洋浦校区昆明学院位于昆明市区东部、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洋浦车场旁边,云大知城东边,汽配城北部。

3)西山森林公园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 之称的滇池湖畔,距市区15公里,北起

碧鸡关,南达灰湾,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拔2507.5米,最高的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2.2 自然地理状况

1)五甲塘湿地五甲塘湿地公园是处于亚热带,是人工改变的一个为了恢复滇池的人工湿地,公园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

2)洋浦校区校园占地2100余亩,地势开阔、环境优美,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物种齐全,多种多样,气候温和、绿化率高,校园内有人工湖,因依山而建,所以校园海拔高低变化还是有差距。

3)西山森林公园西山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西山临滇池西岸,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2.3 生态系统状况

五甲塘湿地五甲塘湿地公园拥有茂盛的水生陆生植被:岸边垂柳依依,成片的美人蕉、蔷薇、翠竹、薰衣草点缀其中,水面上芦苇丛生,睡莲、菖蒲、浮萍、茭草连成一片,长长的亲水栈道在塘边环绕,静静的林间小道蜿蜒其中,幽幽的荷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让人心旷神怡。

生态学实习心得 篇4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高兴的完成了这次的生态学实习,在这期间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在农大小树林我们学习测量种群的密度,在梅岭我们学习各种生态系统,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我们亲临其境,效果很好,我们了解的更彻底,让我们对理论知识理解和运用有了用武之地,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各方面的运用能力。同时在实习中克服了许多困难,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增进了师生关系和同学的`友谊。

我们这次的实习分了几个层次,大体分为对草本植物种群数量的测量,对乔木数量的测量,以及到梅岭听老师沿路的讲解,让我们陶醉在美景中学习。

实习我们分为几组,对自己圈的样方内的草本进行辨认并记录种群的种数,我们都蹲在地上数数,很投入。对乔木数量的测定我们选择的是10mx10m的样方,我们一组五个人用尺子测量圈定样方然后大家一起数数,此外我们还测定了灌木的种群数量,我们选取的地点依旧是江西农业大学的小树林,我们选取的样方是5mx5m,一群人很仔细的数着灌木的数量。另一个实习是徒步爬梅岭,梅岭是南昌一个不错的景点,风景优美,沿途见到了各种植物以及各种生态系统,老师就结合实际和我们讲解,我们有不懂的就请教老师,一路虽辛苦但我们很开心,我们了解了很多,像水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陆地生态系统。老师结合实际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组成,我们好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去参加生态学的实习。

就整体而言,这是一次增长知识的实习,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以实物实地为例,又进一步向我们讲解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给我们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让我们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希望学校以后能够安排更多的实习机会,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实际锻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

生态学实习心得 篇5

第一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前往北九水旅游景区的征程。由于在雨后登山,老师嘱咐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在领略北九水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要观察北九水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并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解释。随着大部队不断向九水方向进军,我们不断地在分割,最后三五成群。

随着时间与路程的不断推移,随着山路的不断崎岖,随着体力的不断透支,随着美景不断地推陈出新,思想在不段的做着激烈的斗争“是继续领略名山大山的雄伟壮阔,还是停下休息片刻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任务。”最终体力战胜了继续登山的欲望,大家围在一起讨论此时的良辰美景以及后来继续赶路的计划。

稍微休息片刻我们又一次向着九水的方向进军,看到飞流直下的九水瀑布让自己心旷神怡如置身于仙境之中。耳畔旁回响起老师的讲解,北方的瀑布及海边的瀑布也许中国只有这一处吧。让自己不免发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感触。清凉的水汽也难以抹去我内心的不断的悸动,骄阳似火的天气也难以比拟我内心的躁动。登上山顶,放眼望去,满山的翠绿尽收眼底,望着错落有致的植被让自己痴迷,置身最高处让自己小有成就感。我们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北九水,亲身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更加的激发了我对生态学学习热情。伴随着落日的'余辉,从山顶漫步走来,观看着植被那扭曲的生长,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领悟着大自然的奥妙。由于自己腿部有伤,特别感谢李长志的细心呵护,陪伴着自己返程。登山不在乎山的高度,在乎的是心灵的旅行,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还有的就是同学之间的友谊,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让我的心潮澎湃,久久不能释怀。

第二天上午在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崂山地区的代表植物并了解了这些植物的药用经济价值。同时也学会了使用植物检索表和植物志来查询不认识的植物,不仅能够把课堂上所学的植物分类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也握了在植物生态方面的一些研究方法与技巧。我们行走在田家小院和羊肠小道观看植被。阴霾的天空飘起了零星的小雨,随着雨势的加大,我们只有终端了前进的步伐。

下午我们主要是在崂山脚下做植被调查,选了两块不同类型的样地来进行实地调查,一是用样方法来对样地分别进行了乔木调查、灌木调查、草本调查了解了样地的植被物种构成,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调查地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分析,得出了物种多样性指数;二是采用了相邻样方法对样地进行了物种调查并绘制出来物种——面积曲线,以此来确定最小样方面积。在这次野外实习中不仅学习到了生态学的一些基本调查方法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另外在野外较为艰苦的环境中也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优良作风。我们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胜任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逝,而我们实习所获得的情感久久不能挥去,实习所获得的知识是终身的财富。对于我们这些还没有走出大学校门,只停留在书本知识,还没有体会到社会的实践,短暂的实习可以磨练我们的心志,让我们更好的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所结合,三天的实习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散了我们的思维,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让我们的人生更充实。

生态学实习心得 篇6

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社会实践对我们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同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踏上实习的这条路上时,首先就是一个角色上的转换。在学校做设计的时候,每个人往往都会习惯设计院虽然是个非常繁忙的单位,但对于实习生或者新员工来说并不是这样。新员工往往是刚刚毕业,如果接不到任何方案设计或者施工图时,上班时就常常处于空闲状态。这也是我刚到实习单位的困惑——没有人找我帮忙设计或者画图,从早到晚在办公桌前坐着无所事事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当然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毕竟作为一个学生,一个还没有真正毕业的学生,还没有纯熟的手法来处理拿到手的任务。其实到实习单位之前就已经想得到,现今的设计院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院里不会拿真实的项目来给实习生练手,而正式的员工也没有很多的时间来为你实习生讲解这讲解那,所以说没有什么事情做也就说得通了。

来这的'前两星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这里看看,那里逛逛,有的时候看看书,看看别人画的图,给自己找点事做。

对这一些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绘图。绘图所用程序为AUTO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具有二维,三维绘图功能。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建筑物平,立,剖的二维绘制。绘图,要先对功能进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个工具的用法。绘图的时候也有步骤:轴线——墙线——门窗——楼梯——屋内布置——标注。还要一边绘制一边修改。刚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学着用快捷键做图。在绘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和,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去修改。

生态学实习心得 篇7

在xx农业服务中心实习期间,负责xx茶叶的销售,茶馆经营的市场调查,了解茶叶、茶馆的现状,以便为茶叶的生产、经营提供咨询服务。

首先被介绍到其相关联茶叶公司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市场调研。在该公司参与茶叶的选购、零售、茶馆的日常经营活动。

茶叶批发基本上在高桥大市场的茶叶城,其中有不少专卖店,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虽然茶叶只分为不多的等级,但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异,每一等级内又有几个不同的价。以龙井为例它的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莲心、雀舌,色泽翠绿略黄;叶底均匀,一旗一枪,交错相映,栩栩如生,煞是赏心悦目。龙井茶炒制工艺精湛,全系手工完成;采摘的茶叶极为细嫩,全部采用嫩芽制成的龙井茶,称为莲心,采一芽一叶炒制儿成者,称为旗枪,喻其叶为旗,芽为枪。采一芽二叶初展炒制儿成者,刑如雀舌,固称为雀舌。一般每公斤特级龙井茶约2~8万个茶芽。鉴定茶叶主要看茶型、茶香、色泽。尤其区分不同级别时,其色其香更为重要,炒制精妙的茶叶应是保持茶叶之清脆,本是清嫩的茶叶一经炒制变得乌黑,便算是下级品。赏茶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只是初学,只略知一二。

茶叶城的货源多为可靠,要不不会在那立足那么久,其中店铺林立,应有尽有,除各地茗茶外,还有茶具,茶罐。茶具店以卖宜兴紫砂壶类销路最佳,紫砂壶档次多,价格差异大,有贵至成千,也有几十元一个的,不过紫砂壶不论好坏,都有泡茶不走味的特点,差别在于其制作工艺粗糙程度不同,进而影响对茶香的吸收程度,好的茶壶,较少吸收茶香,前后两次冲泡的香味不容易混得过多。

批发茶叶后,零售价多有差异,这得看零售地域。市区,郊区由于消费水平,房租不同,成本自然不同。处于不同地域得零售店可以根据不同成本适当调整售价。不过其中有一点,对规模不大的茶店而言,散茶比袋装茶的利润空间更大,对顾客而言,顾客可以直接看到茶叶的色泽,形状,还可以闻其香,相比袋装茶而言,袋装茶多数看不到其质量,更不用说闻其香了,这可谓是双赢零售商的利在于可以取得袋装工人创造的部分价值,另一部分则让利于消费者。当然不可避免有些消费者更偏好于袋装茶,于是一定的'袋装茶是必要的,特别是一些袋装泡茶(如红茶)便于冲泡,也是比较受欢迎的。

说到茶馆不可不提及茶道和茶品,正所谓种茶是一门科学,制茶是一门技术,喝茶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学问。中国茶文化由来已久,茶馆便是其最佳展现之地,茶艺十六道的首道是精器妙用,泡制功夫茶(如乌龙茶)数用紫砂壶为妙。当然紫砂壶仅适用于泡耐泡茶,多数绿茶(如西湖龙井)则不适用,可改用盖碗,活用玻璃杯。现在玻璃杯用得很普遍,源于玻璃得透明,可以看到茶叶冲泡后婀娜多姿的形态,观其形色品其香。泡茶的基本程序是洁器温杯(壶) 投茶冲泡分茶品茗。

分茶汤时有个成语:关公巡城,关公巡城是指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了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总结:茶叶是比较有潜力的行业,一是市场需求稳定且较大,二是作为农业的延伸,政府有扶持之意。另外,喝茶,特别是在环境幽雅的茶馆并不亚于在咖啡厅。该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关键在于对茶道的领悟、茶品的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