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韩寒青春读后感

2025/06/27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韩寒青春读后感(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韩寒青春读后感 篇1

真正开始深入的认识韩寒还是高一的时候,记得那时每逢周末自己便跑去图书馆借韩寒的书看。印象很深的是那时看得是《三重门》,看着林雨翔的才华与独傲,看着susan的美丽与知体,心中总幻想着有一天我也在小河边遇见这样一个女孩。

那时还小,并没有太多对于中国式教育体制的思考,只觉得雨翔受够了老师们的欺负,总觉得他是该反抗了,可是并没有。后来想想,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林雨翔改变不了什么。可是却是当时应试教育闯下的果,一个才子就这样被埋没。像极了韩寒。

但韩寒并没有被埋没。他敢说敢做,用身体力行证明着小人物也可以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看着一路走来的韩寒,发现他正在一路长大。从一初的所谓的冷眼看世界,到现在责任的社会青年,不难看出,韩寒真的长大了。

《青春》,或正是他长大的一个代表吧。书中记录了韩寒一年多在博客上写的杂文,那是一直走路的辛苦和对现实丑恶面淋漓尽致的批判。书中写了许多对于当时时事的感想与看法。首篇“青春”便是当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谁说韩寒冷眼,这是一种对于社会莫大的关心与责任。有时候,这个世界就这样:你想说,有人不让你说,你说多了,有人却说你是假的。

“这些年轻人是无解的,多么可悲的事情,本应该在心中的热血,它却涂在了地上。”

从开始单纯的关注学校、教育,到现在的社会,韩寒一路走着,一直在路上。青春,多么美好可爱的人生阶段,只凭听也能让人平添几分遐想,可是,有些人却把它浪费在了成长的路上。韩寒以青春命名或许也是纪念自己已逝的青春时代吧。毕竟当年的韩少慢慢的变为了韩老,而今也是而立之年,是个做了父亲的人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个人轻狂的青春或许也该有个结束了,让自己成长的脚步歇一歇,有些累了。

“所以我们在文学作品和歌词里经常看见一句话,那就是让心去流浪,当然身体还在城市里交房贷。”

现实与理想总是隔着许多让人踌躇的东西,青春的我们经常做着现实不了却又不舍得放弃的梦。梦里的自己是孤傲寂寞的,至少心灵上总不愿让别人参与。那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梦,梦很美就像青春。渐渐的现实越来越的逼近,把自己的梦映衬的那么廉价,甚至一文不值,那时的我们是否还会如当初般执拗的追寻自己的梦呢?有时候,现实的残酷不是让你一无所有,而是让你直接死在了想拥有的路上。

“这里你没有末路,你从不孤独。”其实青春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孤独,就算我们不可一世的不愿靠近这个世界,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同路人,他们陪我们哭,陪我们笑,陪我们写着自己内心的文字,陪我们叛逆的做着肤浅的挣扎,陪我们自以为的反抗着这个世界---,这就是青春,有着很多很多的同路人走在一同长大的路上。

韩寒走了过来,他以自己的实际探着未知的路,他说,“我从来就不觉得理想是救赎青春的一种方式。”他执着的叛逆着,做老师眼中不可一世的孩子,任凭唾沫乱飞也从未曾改变韩寒心中坚定的决心,这样的韩寒才是真正的韩寒,才是我们眼中熟悉韩寒。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利益与金钱覆盖的现实里,有多少人的华年就是浪费在这两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废物上的,又有多少人慨叹着自己曾经的梦早已渐渐远去。现在的我们正活在青春这个人生最美的过程上,谁也不想就这样把自己埋没,只是我们并没有寻一个合适而又合时的作为将自己的年华填满,到底怎样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至少我还尚未有答案。

青春,美好多彩的年纪。而这个年纪里却有着老少皆没有的落寞与无奈。“人生就是在不同的时候竖起不同的手指而已。”韩寒如是说。

韩寒青春读后感 篇2

最近看了韩寒的博文集《青春》。

《青春》是韩寒博客上的博文收集而成的书,不过比起网上的文章,纸质版的书还是更显魅力,拿在手上都比较有阅读的欲望。

虽然书的名为“青春”可是在书中看到并不是像一般歌颂青春的美好句子,而是现在所面对的现实的种种残酷。或许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青春就是伴随着这些社会的现实、不完美。因为韩寒青春,所以看到各种不满不公平他都会毫不客气的指出来,因为韩寒青春,所以他不会甘于现状,满足这个并不完美的社会,也因为韩寒青春,所以他把他的所看所想毫无顾忌的表达出来。

那我们呢,同样甚至更为青春的我们的,这个社会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准备好怎么面对社会上好的坏的所有的一切了吗?我们对网络上网友抨击,转发传播的各种不公的“现实”我们应报什么态度呢?每一次事情的发生我们都是经过了怎样的思考呢?

韩寒青春读后感 篇3

《青春》是一本杂文集,出自于韩寒,反映了现代社会上的一些普遍现象。韩寒,曾经被当作反面教材,如今,他却说着很多人不敢说的话。这本书名为《青春》,其实是在暗指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青春即将逝去,我们需要以另一种心态来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社会。

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

过了少年,即将失去青年,之后步入中年;机灵,勤奋,困苦,无望。

想活的更好,有时候却活的更不好;有理想,却也只能仅仅是理想;想创业,却怕种种阻力而失败;盼真爱,却因为能力不够觉得社会的现实;恨特权,却又不敢作对;怨体制,却有那么多人年年都在爬公务员的门槛;要买房,房价却跟抽了风一样涨;要买车,油价跟抽了风一样涨;吃饱了勇敢,饿着了懦弱;遵纪守法,却眼看着一个个胡作非为的一个个发家又觉得眼红;想胡作非为,刚上路一半却又被有关部门扼杀了。身边能见到的,能听到的混的很好的,似乎都不带有正面激励色彩。然后转念一想,以后孩子的奶粉钱,择校费……

关于理想这个东西,我觉得,它其实什么也不是,一点也不高尚,理想其实就是有一点想,是欲求的一种文艺表达。理想,方向,希望这些东西,我们年轻人都有,可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去走思维定式了一般的路。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

我觉得,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人的不满足。在这个畸形的社会,由于欲求不满,所以有了猜疑,嫉妒,攀比,虚荣心,也就有了上面的很多矛盾。在这个社会中,要想活的轻松,心态非常重要。心静就是最好的。心静不是要远离城市喧嚣和霓虹闪烁,去享受田园风光,而是在这喧闹的城市中还能保持平和心态的本性。这些具体来说就是:不盲目爱国,不跟风去砸日本人的店,或是抵制家乐福;不要去追究你吃的东西是地沟油或是皮革奶;不要去对那些突然暴富或者胡作非为而发家的人嗤之以鼻;不要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感到芬妮,因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不猜疑,不嫉妒,不攀比。总之,面对一切事情,都把心态放平和,这样,你就会比一般人的生活要轻松许多许多。

韩寒青春读后感 篇4

我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家庭条件不错,自己也挺会混,现在被家里安排在外地工作,目前还属于是临时工的性质,一个月就几百块钱的工资。他对我们说过一段时间就会调到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上班并且当上正式工,那样一个月就有几千块的工资了。我们都替他高兴。

还有一个也是跟我一起长大的哥们,现在毕业了在家乡小城市的一个建筑公司上班,女朋友是他大学时的同学,长得很漂亮,现在在他家里住着,也和他在一个地方上班。我们都问他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他算了算说今年是寡妇年肯定不行,明年是他女朋友的本命年不行,后年是他自己的本命年也不行,最早也就2013年了,也有可能是迟一些到2015年。我们都替他高兴。

我还有一些同学,他们都高我一届,现在要毕业了,平常就经常在校内上发一些和各自男、女朋友的亲密照片来大秀恩爱羡煞旁人。最近听说他们的考研成绩都挺理想,而且基本上都可以和自己的男、女朋友到一个城市里继续上学,摆脱了大学时期苦苦的异地恋,这些人被我们视为模范夫妻。我们都替他们高兴。

我身边的就是这样的一群单纯的人,他们是如此的相信着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他们——包括我在内——相信现在身边的人就是最终能陪着自己走到最后的那个,他们相信着当变成了正式工后能过的更好,他们相信着2013或者2015年能结婚,他们相信着考上了研究生、能生活在一个城市就能幸福稳固的慢慢走下去了。我没有去问他们是否真的相信这些他们一直相信的东西,亦或是他们觉得如果去选择相信这些的话,会比较幸福。

当然,我身边还有一些人,他们没有男、女朋友,没有工作,没有考上研,没有考上公务员,但他们同样相信着当所有的“没有”变成了“有”之后,美丽新世界。

这就是我和我周围的一群人们,我们都还很年轻,不过是二十一二三四岁的年纪,但是这个世界的种种资讯种种现象通过网络也好其他也罢的途径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在这个节骨眼上涌进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成熟——或者至少让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我们开始经常的陶侃自己已经老了,我们开始顺其自然的只看着自己三步远的未来,不是因为看不到,只是刻意的不去看——就像鸵鸟一样。

其实我们都还是活在一个自以为的世界中,以为可以“盖一座城堡,不被打扰,一直到老”,一厢情愿而已。我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真的像是活在鲁迅口中的那间“铁屋子”里一样,只是很少有人能站出来大喊几声把我们“叫醒”,因为我们的这个社会首先会谴责的就是这些把别人“叫醒”的人。这是我们老祖宗的习俗,就像当王安石从褒禅山那个山洞中出来之时,也是首先“咎其欲出者”,紧接着才“余亦悔其随之”。

是的,我们的周围确实存在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不断的给我们讲述着社会上的这些那些,我想我应该称他们为“Dream Breaker”。那么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还真有点讨厌韩寒。

想到了很早以前就听到过的一句话——我是一只在玻璃瓶中的苍蝇,面前一片光明,出路却是没有的。我想说到底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一只活在玻璃瓶中的苍蝇,面前是一片光明的,只是至于出路到底有没有还不知道。于是我们都要不停的向上飞,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要相信困住我们的这个玻璃瓶是一个瓶口向上并且形状规则的容器的。而至于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却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我们就这样努力地,不倦的向着上面那个我们想象中的瓶口飞去,渴望着飞出这个瓶子,去体验瓶外的美食,而这美食,说来只是大便而已。因为我们是苍蝇,这是我们的天性。

韩寒青春读后感 篇5

最近刚好有机会,我又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翻看起以前特别喜欢读的一首诗歌:《青春》每次看到这首诗,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高考奋斗的那段时间。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想起我刚刚进入大学校园里的时候,还夹杂着青春岁月的稚嫩,看到大学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的内心都是充满了喜悦。如今,校园里的生活都不如我之前想象中那么好,美好的面具下藏着我不知道的阴暗。

“青春气贯长虹, 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现在的我好像就是快处于丢弃理想的状态,每次尽管依然早起,但是我却渐渐忘记了早起的意义何在?莫非只是仅仅是一种习惯?我问问自己的内心,好像是,但又好像不是。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人人心中皆有一根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无不青春永驻、风华长存。”我衷心地希望自己能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依然不会忘记生活的所有美好的故事。就算是看清了现实真正面目,我依然要保持阳光心态,依然热爱生活。

“一旦天线降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竖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我在蓝天白云下,依然微笑。我还是十八岁的心态,勇于闯荡,也敢于尝试,能够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韩寒青春读后感 篇6

《青春》是一本杂文集,出自于韩寒,反映了现代社会上的一些普遍现象。韩寒,曾经被当作反面教材,如今,他却说着很多人不敢说的话。这本书名为《青春》,其实是在暗指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青春即将逝去,我们需要以另一种心态来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社会。

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

过了少年,即将失去青年,之后步入中年;机灵,勤奋,困苦,无望。

想活的更好,有时候却活的更不好;有理想,却也只能仅仅是理想;想创业,却怕种种阻力而失败;盼真爱,却因为能力不够觉得社会的现实;恨特权,却又不敢作对;怨体制,却有那么多人年年都在爬公务员的门槛;要买房,房价却跟抽了风一样涨;要买车,油价跟抽了风一样涨;吃饱了勇敢,饿着了懦弱;遵纪守法,却眼看着一个个胡作非为的一个个发家又觉得眼红;想胡作非为,刚上路一半却又被有关部门扼杀了。身边能见到的,能听到的混的很好的,似乎都不带有正面激励色彩。然后转念一想,以后孩子的奶粉钱,择校费……

关于理想这个东西,我觉得,它其实什么也不是,一点也不高尚,理想其实就是有一点想,是欲求的一种文艺表达。理想,方向,希望这些东西,我们年轻人都有,可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去走思维定式了一般的路。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

我觉得,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人的不满足。在这个畸形的社会,由于欲求不满,所以有了猜疑,嫉妒,攀比,虚荣心,也就有了上面的很多矛盾。在这个社会中,要想活的轻松,心态非常重要。心静就是最好的。心静不是要远离城市喧嚣和霓虹闪烁,去享受田园风光,而是在这喧闹的城市中还能保持平和心态的本性。这些具体来说就是:不盲目爱国,不跟风去砸日本人的店,或是抵制家乐福;不要去追究你吃的东西是地沟油或是皮革奶;不要去对那些突然暴富或者胡作非为而发家的人嗤之以鼻;不要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感到芬妮,因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不猜疑,不嫉妒,不攀比。总之,面对一切事情,都把心态放平和,这样,你就会比一般人的生活要轻松许多许多。

韩寒青春读后感 篇7

有的人说,青春是红色的,像挂在天边火红的烈日;有的人说,青春是蓝色的,像布达拉宫的天一样蔚蓝;还有的人说,青春是紫色的,像紫水晶一样珍贵……我知道了,青春是彩色的。

细雨绵绵,像藕的丝一样,接连不断。在某个房子里,有一双眼睛正默默欣赏着这些“藕断丝连”,耳边是青春的声音在回荡。那时也是这种天气,我注视着那个男孩和他的父母,坐在一辆载满家具的大货车上,慢慢驶出我的视线……我们的缘分从幼儿园开始,我们是邻居也是朋友,但有一天我们闹翻了,因为太小,早已不记得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似乎再也成不了朋友。过了几天,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那个男孩冲进来,往我手里塞了一个盒子,对我说:“等我走了,再打开,再见了。”

这一切,使我的大脑一下没有反应过来,等我回过神时,跑到门口,他们已渐渐消失在细雨中。回到屋里,一点一点将湿掉的外壳打开,一个粉红的沙漏一张纸条,我哭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直到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将埋在心低最深处的记忆,挖了出来。也许你只是像里面的林真心一样,是个平凡的女孩,但当你遇到不同的人时,你那平凡的人生也会跟着一起发生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变化。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徐太宇,一个欧阳非凡。

当我再次看到纸条上那清秀的字迹,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却笑了。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和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句话:青春里有你,总不负少女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