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1
暑假里,因为《我飞了》,我认识了单明明。现在因为《我要做好孩子》,认识了金玲。《我要做好孩子》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的一部著作,我读到这本书,简直是如获至宝。书中主人公金铃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虽然只有1.55米高,但体重达到50公斤了。她的最大特点是“自来熟”,她的成绩一般般,却是个好孩子。为了做让家长、老师看以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书中说:“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100分组成的。”我很喜欢这句话,你看,小小年纪的她曾经给父母离婚,把无人照顾的小女孩幸幸带回家,和父母一起精心照顾,并自己当家一个月,还用省下的200元给幸幸买了一个在商场幸幸盯得目不转睛的'芭比娃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强化班那个故事。金玲因为不小心说漏嘴,使得强化班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转移到张灵灵家学习。进而引起了扔垫子事件,开始老师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却能不凭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决这件事,使得老师向他们道歉。从此,金玲决定要做好孩子,一个学习好的好孩子。
金铃,一个活泼、善良、天真的小女孩。成绩虽不是名列前茅,却依然十分自信,我欣赏她;虽屡战屡败,但却毫不气馁,我欣赏她;面对老师,大胆抗争,毫不畏惧,我欣赏她。她同我们一样,被父母呵护,大多时候需要父母的意见;她同我们一样,经历着这个年龄似乎不能承受的故事却又不知该如何倾诉;她同我们一样,正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是所有人的重视给了我们压力。但她同我们不一样的是,后来,她懂得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她可以从每一件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意义的事情中领悟到,“我要做好孩子”了。
当我读这本书时,心中总有一股兴奋开心涌上心头,所以这本书都快被我翻烂了,读了起码十几遍,并且是从头到尾,也许不止,好像这本书中金铃生活就是我的生活,后来我又从书的后记中知道,其实有许多孩子惊叹和我一句同样的话“金铃跟我真像啊!”想想也是,读完《我要做好孩子》后,仿佛身临其境,似乎自己也经历过如此之多的故事一般。我们一定有过冤屈,有过依依不舍,有过愤怒,有过在书山题海中受过的一天,有过心灵的受伤,也肯定拥有开心、快乐……这本书像是给我们难过时,心灵受伤时,医好心灵难过的创口贴、良药,因为这本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理由:金铃和我们一样,也有过这段经历。才使我们有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帮助。金铃和我们一样,这本书的内容和我们一样,我们不是最悲伤的,有人比我还难过。那就是金铃。我们只要加油就行,不怕老师责怪,不怕父母责骂,因为我已经做到了最多,动了许多脑筋。
“跑吧,孩子,冲刺吧!”最后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语,却深深的感动了我。金铃的妈妈从内心里真正相信了金铃,她认为金铃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足以证明,金铃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从此,我要向金铃学习,学习她,努力、认真、执着;学习她,“胜不骄,败不馁”。现在我下定决心,我要做好孩子,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一个努力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孩子。以后,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所听到的每一句话,我都会细细去体味,因为我想做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2
“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这是著名诗人、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阅读为我打开了一扇美丽的、充满阳光的窗,懵懂无知但热爱阅读的我,在书香的陪伴中成长为一个自信阳光的少年。
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我要做好孩子》。故事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她每天埋头学习,生活缺少了很多乐趣,快乐就像肥皂泡一样不翼而飞。金铃的妈妈是一个心高气傲的知识分子,她望女成凤,把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却忽视了女儿的快乐。最后,她终于理解并支持女儿的选择,金铃也开开心心地走进了考场。
“金铃的书包一向被妈妈称作垃圾袋,里面要多乱就有多乱。”哈哈,这不是在写我们班的小东同学吗?在一堂科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笔记,我远远看到小东慌慌张张地低头到书包里掏铅笔盒,当他掏出来时,铅笔盒竟然是空的!笔呀,尺子呀,都溜到书包各个角落去了,他好不容易在书包里掏出一支笔,“嘣!”笔芯断了!这时老师已经开始讲题了,他急得直接把书包往地上一倒,“哗”的一声,铅笔、橡皮、小刀、五颜六色的本子,散了一地。前后左右的同学都伸长了脑袋去看,全班秩序大乱。“同学们,静一静,静一静!”老师的脸涨得通红通红。读着读着,书里面的金铃仿佛走出了书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金铃还是一个十分粗心大意的女孩。“金铃的错别字错得十分离奇,比如‘看’和‘着’总是忘记写最后一横,其实她不是不会,只是写的时候一不小心就随手用了另一个字,结果吃一个大大的叉。”哎呀,这不就是我吗?我在做数学题时,经常把乘号看成除号,把除号看成减号,写作文时还经常出现错别字,“即”写成“既”啦,“再”和“在”分不清啦,甚至还会在考试的时候把“100”写成“160”。作为班长和语文课代表,说起来我真是有一些惭愧呢!金玲仿佛是我的影子,让我看清楚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小孩。她就像是我的一个最真诚的朋友,在告诉我:要改变现在,成就未来,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曾经是一个不自信的女生,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我常常无法承受一点儿委屈,当被长辈和同学误解时,心里就觉得很难受,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主人公金铃目光远大,心胸开阔,敢于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她勇敢又坚强,谁都无法伤害到她,更无法打倒她。我想:虽然金玲的成绩不是那么出色,但是她敢于努力地做自己,我也可以成为金铃那样的女生!我是学校里的红领巾广播小主持人,刚担任主持的时候我害怕读错,结结巴巴,没有感情。是金玲帮助我找到了自信,现在的我主持节目时,吐字清楚,面带微笑,能够大胆表达出句子的情感,同学们都很喜欢我的主持。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穿着洁白的芭蕾舞裙,在灿烂的阳光下表演芭蕾舞“指尖上的音符”,台下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那个时刻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非常感谢阅读,成就了现在的我,让我认识了好朋友——金玲。她正直、善良、助人为乐、独立自强,帮助我成为一个自信、阳光的少年。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3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必读书——《我要做好孩子》。
书中主要讲了一个名叫金铃的小女孩的故事。金铃胖嘟嘟的,成绩平平。却慢慢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的'好孩子。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喜怒哀乐,样样俱全。她有许多缺点和优点,活得快快乐乐。
金铃非常有责任心。邢老师病了全班只有她一个人去探望,邢老师拜托他来布置并批改作文,她便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任务,既不徇私留情,也不图谋泄愤。
金铃还很有同情心,收留过一个名叫幸幸的小女孩。还无微不至的照顾过幸幸一段时间,直到幸幸的妈妈把她带走为止。
金铃是个无忧无虑、感情丰富的孩子,她既然有许多缺点,更有许多优点。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千千万万个金铃中的一个。有喜,有怒,有哀,有乐。快乐而又劳累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直沉浸在题海之中,只有在假日才能偶尔休息休息。生活的既快乐又痛苦。
我终于明白,想要做一个好孩子,其实也并不简单,要长期坚持才行。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4
我终于读完了老师推荐的《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
这本书介绍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金铃,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做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的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想做好孩子,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好孩子不是没有缺点,而是有了缺点,及时改正,不断进步,就能做个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5
《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讲述了12岁的小学女生金铃在准备小学升初中考试中的经历。小说的文笔活泼轻松,但书中还是通过基调明快的叙事围绕“好孩子”的主题展现了当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矛盾。
金铃是个好孩子吗?她成绩在班级里位居中等偏上,不是名列前茅,经常因为粗心做错题。因为担心考不上更好的学校,父母为她的成绩操了不少心,想方设法让她能有所提高。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听话、遵守规则,成绩拔尖,金铃不符合这些要求。
金铃她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她有正义感,敢于替别人打抱不平,在替别人背了黑锅之后冷静地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事情,令当编辑的妈妈刮目相看。她善良,把意外去世的修车老人六岁的小孙女幸幸领回了自己家里,细心照顾。她懂得关心体贴他人,给原来的老师写信问候,给病倒的新班主任邢老师买康乃馨,还用善意的谎言让老师开心。她感情丰富,热爱思考,写的作文绘声绘色、有思想深度,却因为写了错别字得不了高分。
这一切都不能体现在分数上,她甚至还因为家里担心她做其中的一些事情影响学习遭到过批评。
正如书中说:“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100分组成的。”金铃身上善良、正直、勇敢、乐于助人这些特点,明明是社会需要的优秀品质,却险些因为应试教育被摧残。如果不是她的父母开明,及时想清楚了不要过分打击孩子,恐怕这个拥有高贵心灵的女孩,只能成为一台没有心的考试机器。
故事里面有一个非常乐观的情节,金铃的善良乐观让她无意中遇到了退休特级教师孙奶奶,并且得到了免费的补习。可是生活中,会有这么美好的事情吗?如果换成唯分数是瞻的家长,恐怕不会尊重金铃的意愿,只会告诉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吧!如果换成简单粗暴的家长,在她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只会一顿暴打吧!
进入初中以后,才渐渐发觉家长和我们在小学时的焦虑有些多余。几分的差异,并不能给初中成绩带来多大的影响,小学时最顶尖的学生不见得中学还能保持优秀,反而有很多小学时成绩像金铃这样中等偏上的人成为后起之秀。
正是因为现在的'一部分家长把一切事情都要归结到学习上面,一切他们认为影响学习的事情都被家长所禁止,年轻一代的道德素养才难以提高,正确价值观也难以建立。毕竟,有那么多美好的品质都无关学习成绩。什么助人为乐、正义感、体恤他人,考试不考就不用培养,这就是很多家长的想法,因此他们的孩子也生长在没有正确价值观的环境之下。这些家长们只重视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读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等等,却没有想过失去了素质的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高分低能已经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绩理想却价值观扭曲,是拥有优秀的能力却没有把这种能力用到正确的方向,试想之前引起轰动的那位杀害母亲的名校高材生,不正是如此吗?
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金铃在经历了种种事情之后,明白到做好孩子的意义,许下了做好孩子的心愿,同时也没有丢弃自己身上的美好品质。最后,她在母亲的祝愿下走入了考场。
金铃是幸运的,因为她有明事理的父母。和《女中学生三部曲》比起来,这本书实在是轻松愉快许多。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至少还给了我们希望吧!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6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我要做好孩子》,这是黄蓓佳写的。
这本书主要以主人公金铃来写的。金铃她想做一个让家人,老师喜爱的'好孩子,同时她也是一个心软的小女孩——有一次,金铃和***妈的老师约好不告诉任何人补课的事,可是妈妈却偷偷听到了。第二天,她去超市买了一些礼物给了那位老师,老师看到,摇头着说:“我和金铃的补课到此结束了。”金铃妈妈一听,心慌了起来,连忙道歉,可是没用了,一切都结束了。回到家,她连忙向金铃道歉,金铃看在妈妈的道歉份上,金铃心软了,就原谅了妈妈。
有一次,姐姐在我家洗碗,洗着洗着,就把我的碗打碎了,我看了好伤心,这时姐姐向我道了歉,我看在姐姐真心道歉的份上,我和金铃一样——心软了,最后我还是原谅了姐姐。
这本书说了,人要在别人真心道歉的份上,原谅他。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7
主人公金玲对谁都是自来熟,她的心里很烦:气恼,苦涩,失落……自己在同学眼里是坏学生,以前她考的分数很差,然而一件事后努力地好好学习,虽然十分的困难,但是不放弃,最后还得了100分的`好成绩,最后升学考试来了,开始冲刺了。
好学生,坏学生,仅有一字不同,但差别甚远,这是如许难得的珍品。我们要争做好学生,好少年。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有同情心,一个很努力的人,有一点儿懒,但还是很好。
这一本好书就像一颗星星照亮了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