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1
未来学校究竟是什么样子?未来的教育会朝向什么方向发展?朱永新先生在这本书中试图给我们一个答案。朱老师在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很令人深思,那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学校和所经历的教育过程其实并不是从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其实现代学校的形式从出现到今天也不过300年的历程,而且现代学校的出现也是伴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而发展出现的。
现代学校在普及全民教育方面功不可没,但因为其是工业化社会的产品,因此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带着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标准化、同质化。标准化、同质化对工业生产是很好的一面,而对于教育却未必是优点,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是弊端,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物,而人有差异,有各自的特点、特长,以标准化、同质化去约束,往往不利于人的天性的发展,孔老夫子也早就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朱老师在这本书中指出了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将目光转向了当今的互联网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像当年的工业化一样,对未来学校的形式和教育的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其实我们已经可以看了一些发展的苗头,无论是早些时候出现的mook学堂、可汗学院,还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得到大学、混沌研习社、万门大学,以及这两年发展迅速的知识付费,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学校的可能形态。
当然,真正学校的发展、教育的革新不可能是一个瞬间变换事情,一定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可以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观念、文化的更新,未来学校终会到来。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2
未来学校建在一望无际的海边,可我们住在涟水,怎么去呢?其实十分简单,只要坐上未来学校的那黄色的飞校车,一秒钟之内就能到达。
未来学校的教室十分宽敞,能容纳下500名学生,门不用关开,只要说一声:关开。就可以了。窗户、窗帘和门一样不用关开,只要说:关、开。就可以了。
下课了之后,学校有许多好玩的地方,让同学们心花怒放。有果冻跳床(不能吃,也不能吃)。有一年四季也不会变黄的绿茵场,可以在上面踢足球。还有魔法秋千,女生一般不敢玩,只有男生敢玩,因为它一荡能荡三尺高(一尺为3米。)
学校里有一所十分智能的食堂,它建在操场的旁边。里面有智能机器人为你服务。只要你一坐到那五颜六色的水晶椅子上,面前就会出现一个由电脑控制的.点菜单,上面会出现菜的价格以及美味程度,如果你选好了哪个菜,只要点击右下角的我要吃按钮就可以了。
未来学校的花坛里有永远散发着清香的百合花,随风摇曳的玫瑰花,蓓蕾初放的郁金香最神奇的是这些花永远不会枯萎。
啊,末来学校真是一所令人向往的学校啊!我真想去未来学校读书。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3
“滴滴滴”我的和平闹钟把我从梦境中换醒, “啊——”我打了个大哈欠,起了床,这时背包从天上降掉在了床边,我背上书包,按了一下床头的按钮,便穿好了衣服,这时,门后的景色变了,变成了教室的场景,我走出了门,坐在那课桌上, 5分钟后老师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了讲台上。同时出现了三角龙的全息影像,有的同学还被吓了一跳,老师指了指三角龙的皮肤说,三角龙的皮肤很粗糙,但他的尾巴可以袭击背后偷袭的龙,他们很少分开,一般是一群一群的,很少出现有单独行动的情况。“滴——滴——滴——”下课铃响了。
这时一个 履带式机器开了过来拉着一堆练习本,他把练习本传送到了每一个同学的桌上,便离开了,我打开这个铁本子,他弹出了个全息屏幕,上面显示着许多题目。这是第二个履带式机器人。开了过来。他随身带着一个咀嚼片,他扫描了一下随后他又把咀嚼片复制传送到了每一个同学的桌上。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咀嚼片,它里面可包含着红烧肉,蓝莓汤等等的滋味呢。
午休时间到了。我在课桌的右下角按了一个按钮。这时,硬硬的.课桌瞬间变成了柔软的枕头,我同样也在凳子上按了一个按钮,凳子就变成了柔软的床。这时你只需要躺在上面舒舒服服的睡大觉了。
怎么样?科技的力量显而易见。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制造更好的工具。让我们活的更加舒畅。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4
刚拿到这本书,书的题目就吸引了我,未来学校将是怎样的学校?今天的学校将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呢?未来学习中心将重新定义教育,归根结底不是描绘一幅蓝图,一定为了梳理一条行动的路径。我们当下的行动,才是真正的未来。
慢慢的,我翻阅它….
今天以及未来的我们,的确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认清并顺应大时代的发展形势,不断学习,去探索新的教育世界。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序言,真实的让人连声赞叹,表示一万个“嗯,是。”这确实是我们平凡的`教育生活:坐在教室里,一节又一节,循规蹈矩,新生入校毕业生离校,翻来覆去的书本以及师生都喜欢的寒暑假,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生活!
幸运的是,教育一直在革新,学校给我们许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必须推陈出新,认清形势,做能动者和创造者,以学生的发展和人格能力等塑造和提升为中心,不断逼迫自己,快,跟上!
未来学校一定是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不仅要教会,还要会教,学科融合,思想先进,独立,清晰,明确目标…
总之有三,第一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老了也得学,第二是学到的要落实,才能创造美好,才能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及未来,第三要时刻牢记未来照亮现实这一使命,创新加行动!
真的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要学习,才不会被淘汰。希望老了以后,公园里我将是那个最潮的老太太,不是打扮新潮,而是见识广,修养好,那种骨子里散发着的教师的韵味。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5
刚拿到这本书,书的题目就吸引了我,未来学校将是怎样的学校?今天的学校将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呢?未来学习中心将重新定义教育,归根结底不是描绘一幅蓝图,一定为了梳理一条行动的路径。我们当下的行动,才是真正的未来。
慢慢的,我翻阅它….
今天以及未来的.我们,的确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认清并顺应大时代的发展形势,不断学习,去探索新的教育世界。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序言,真实的让人连声赞叹,表示一万个“嗯,是。”这确实是我们平凡的教育生活:坐在教室里,一节又一节,循规蹈矩,新生入校毕业生离校,翻来覆去的书本以及师生都喜欢的寒暑假,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生活!
幸运的是,教育一直在革新,学校给我们许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必须推陈出新,认清形势,做能动者和创造者,以学生的发展和人格能力等塑造和提升为中心,不断逼迫自己,快,跟上!
未来学校一定是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不仅要教会,还要会教,学科融合,思想先进,独立,清晰,明确目标…
总之有三,第一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老了也得学,第二是学到的要落实,才能创造美好,才能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及未来,第三要时刻牢记未来照亮现实这一使命,创新加行动!
真的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要学习,才不会被淘汰。希望老了以后,公园里我将是那个最潮的老太太,不是打扮新潮,而是见识广,修养好,那种骨子里散发着的教师的韵味。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6
在25世纪,到处是高科技学校,它们各个造型别致,功能强大,给老师带来很多便利,也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想要进入学校,学生需要刷“指纹”进入,老师需要刷“脸”进入。新入学的学生在入学第一天填写姓名、个人信息、接送家长信息,利于保护学生安全,新的实习老师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和住址,方便“机器人快车”接送。
往里走,有一个大花坛,里面种满了花花绿绿的花草,正中间植着一颗老松树,高千米,顶天立地,已有数百岁,是校长小时候亲手栽种的,下面一层层的花当然就是他历届的学生栽种的,一层叠着一层,层层叠叠。花坛后面是每年会自动翻新的教学楼。走进教学楼,老校长拖着长长的雪白胡子过来迎接大家,带新同学去教室。教室里有会帮老师记笔记的自动黑板,会自动播放的大屏幕,还有老师累的时候会服务老师的小助手机器人。
绕过教学楼,是一个400米大操场,旁边有观众席,同学累了,坐上椅子休息,椅子会给你按摩,送餐机器人送上好吃的点心,不一会就精神抖擞了。
最有趣的'就数操场旁的“小森林”了,直径有200米,每天会有新鲜的空气提供给老师和学生们,这里也是同学们累了来散散步、看看绿植、放松眼睛,如果有烦心事或者考试考得不好,都可以来这里散散心。小森林很神奇,如果作文写不出,它可以帮你带来一次免费的穿越!
这就是未来的学校,欢迎来参观。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7
科学老师张佳楠由《未来学校》这本书引发了无限的遐想,对未来生活姿态的炫丽充满了憧憬与向往。他认为书中的未来学校完美解决了教育工业化的流水线育人的弊端囧状。为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自由发展、终身学习的至高教育境界提供了完美平台,但是我们还一定要注意优秀文化的传承,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引导个体走向成功的作用,同等重要的是承担起人格典范和精神导师的作用。他确信:“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不管是要退休的老将,还是和我一样初出茅庐的小兵。一定都会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努力,不只是心潮澎湃时努力,不止是一切看似合情合理顺风顺水时努力。而是即使在工作中被曲解受委屈、遇到失败的.沮丧、遇到小小的不公平时,依然不忘从教初心的坚持。我们可以因疲惫而休息,但绝不能因挫折而放弃。放手一博,大闹一场!”
刘敏佳老师仔细读完朱永新的《未来学校》,从刚开始的无所谓,到逐渐理解;从应付阅读任务,到带着书中出现的新有名词进行教育思考;从困惑挣扎,到逐渐豁然开朗。她认为书中的大胆设想,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对以人为本的执着坚守。
她认为如果朱永新教授构想下的学习中心真的能逐渐成型,对我们的生活将会逐渐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所处的悬崖,不单是危险地带的象征,还是映衬优美舞姿的最佳观景台,而我们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悲观气质可能已经渲染出英雄气概,焦虑担心锻炼出探险精神,不断地撬动创新挑战的支点,推动着时代的进步。
正如朱先生在文中所说:“以未来照亮现实,是我们这一代教育人的使命。”因为任何事业都可以不谈梦想,唯有教育不可以。任何人都可以没有梦想,但孩子一定要有梦想。梦想是希望,梦想是创新,梦想就是未来。一个拥有梦想的孩子就有了无限可能性。一个拥有梦想的事业,也就会在未来有无限的希望和创新机会。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8
当我看完《未来学校》好像一切都有了答案!
书中指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未来学校,未来学习的重新认识。“行时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互联网对未来学校的改变,进而引起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
现代学校制度最根本的毛病就是,它强调效率优先,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生产”人才。而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已经为解决传统学校模式的各种缺陷提供了可能性,因为它既可以完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要求的大规模教育的效率问题,也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对教育选择的基本要求。
今天的每个学校在一定意义上讲师孤岛,封闭性内循环,未来的学习中心是网络型或者实体型,成为彼此连接的环岛。学习中心全天候开放,没有周末、寒暑假,也没有上学,放学的时间。也没有固定学习时间,上下课时间,没有固定的班级和教室;没有学制,可以8岁入学,也可以12岁入学;没有学习者年龄的限定,10岁的孩子可以跟70岁的老人在同一个课堂上课,一切都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选择。未来学校解决了教育公平问题: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那么书中也回答了未来教室会不会失业的问题。必须做到两条,意识学会做智能机器人做不到的事情。二是学会与智能机器人共处,让它为我所用。未来教室,既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的陪伴者;既是教练,也是陪练。他们不以学生的导师自居,而是与学生一起成长。注重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重既是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这是未来教室的重要特点。未来学习中心的基础课程体系是:生命教育课程,落脚点在“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智识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真”。包括大科学与人文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善”。社会公德、责任感等。艺术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美”。还有超过50%的针对学生个性选择的“特色课程”。
学习中心其实无非就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个人与团队相结合,时间和空间被打破。未来的学习方式: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学习。泛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也有人将之称为无缝学习、普适学习和无处不在的学习等。学习游戏化,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正确认识游戏的意义,让它为学习所用。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沉浸式学习。项目学习,项目学习和问题式学习相对,老师带动学生寻找真实的、有意义的、连贯的项目中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项目,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内容,涉及熟悉而的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涉及化学的问题,用化学知识去思考。项目学习需要合作探究学习来实现,混合学习(人机结合)也将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习永远离不开评价,未来学习中心,可以建议学分银行制度,给每个学生建立学分账户,以此评价学习结果的好坏。
那么未来学习中心不仅是学生与教师的事情,与每个家庭、每位父母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因为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而家庭不仅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儿童最初的学校。儿童成长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的行为习惯、认知风格、个性品质,大多数也是在家庭中形成的。
更重要的是家庭本身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学习中心。对于家庭教育的过去:从“中心”走向边缘。王者归来:家庭再次称为“学习中心”。对于未来的.学习中心,父母是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学习者。
跟随《未来学校》的作者泰德。丁特史密斯一起来了解了现代的美国教育、及对教育的启示。在《未来学校》中,我随作者走进了美国现代教育,体会感受教育困惑及变革,在教育长征中,教师打破传统教育、为新型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变革,虽然道路艰辛的,但最后结局的是完美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开发自身的能动性,快乐学习。印象最深刻的是《警察变身幼儿园教师》章节内容。Jared knipper曾经是一名警察,他觉得自己要是成为一名老师,一定会带出不一样的学生。他不愿意接受呆板的教育规定和管理,他想到自己班级以动手为主,作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他有幸获得了园长的支持,开始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做事情。他让孩子们一起设计机器,在看说明书、设计造型、编程中,开发孩子们的动手、动脑、阅读能力。
抵挡家长、同事的猜测中,幼儿园孩子一个个惊艳的作品中粉碎了质疑。这突然点醒了我“主题教育”的真实含义,设定一个活动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散想出各种玩法,或者相关想知道内容,教师通过游戏、共同参与活动,帮助、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激发幼儿求知欲、思维能力、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等。让孩子参与教学设计,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体。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9
近段时间,我有幸读了朱永新老师《未来学校》一书,受益良多!
现有教育体系固化思维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未来学习将会变成终身化的学习,以课程为王,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学习;能者为师,各个领域的专家引领学习;父母会成为教育的参与者和陪伴者;国家调控,自主预约学习时间,用有限的时间读最好的书;学习力将比学历更重要;学校将是汇集美好的中心!结合朱老师的观点,我有几点体会:
一、学校的办学模式将发生改变
未来进入追求个性的时代,必然要求学校向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只有更加具备个性的学校,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更好教育的要求。
二、信息技术应用会更加广泛
教育资源从单一的专业教育机构提供,将扩展到互联网企业和社会教育机构。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学生同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对接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让技术和教师的教学要求能无缝对接。
三、教师角色和作用将发生变化
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着,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指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未来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将分化和迁移。
四、学生的培养将更个性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很多工作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同时将出现许多新职业。教育应更注重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以及人机合作的能力。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教育将打破传统,更大的解放人的学习力。未来学校的畅想,非常有可能会实现。在未来,我们有机会选择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10
有幸拜读朱永新老师的《未来学校》一书,被朱老师关于“未来学校”的言辞震撼。
学习中心,贯穿全书的一个概念;围绕未来学习中心,朱永新老师在《未来学校》一书中深入探讨了八个问题。其中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有:
(一)未来的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未来的学习中心,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概念。他可以是网络型的,也可以是实体型的,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可以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未来的学生。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可以在这个学习中心学习数学,可以在那个中心学习艺术,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课程,就可以去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
未来的学习中心,是没有围墙的校园,甚至是虚拟的.网络空间。没有所谓的固定教室,想学什么叫提前预约;每个学生有自己独属的课程表,独属的学习内容和时间;没有周末、礼拜天,没有寒暑假,只要你愿意学习中心全天候开放;没有严格的入学年龄,不必六周就背着书包上学去。只要你成绩够好,12岁也可跨入大学的“校门”。
未来的学习中心,同一课堂上年龄不再是单一。10岁的孩子可以跟70岁的老人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二)未来的学习中心,谁来学?
未来的学习中心,想学的就来学。在这个问题上,朱永新老师重点讨论了两个关键词:有教无类和混龄学习。
1.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学习,所以应该一视同仁对他们进行教育,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慧;只要肯虚心向学,交上十条干猪肉,都可以成为他的弟子。
2.混龄学习
未来的学习中心,少年儿童可以来学,父母也可以来学,老年人也可以来学,不同社区、不同城市的学生都可以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同学和小同学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能者为师。
(三)未来的学习中心,谁来教?
答案很简单: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
朱老师说:“智能机器人重出江湖,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从教。”那么,真人教师是否会被淘汰呢?答案是否定的,但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做到两条:一是学会做智能机器人做不到的事情;二是学会共处,让智能机器人为己所为。
未来的教育会更具情感性和互动性,未来的教师更应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的成长伙伴,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未来学校教师读后感 篇11
未来学校是一幢不起眼的楼房,它的墙壁上同周围其它的建筑一样长满了绿色的草,用盛开的鲜花拼成的“教学楼”三个大字,让它与身边其它的建筑物区分开。教堂楼里,老师们身穿浅蓝色的防尘服,正襟危坐在一台台计算机前,不停地忙碌着。学生呢?你是不是觉得奇怪,是呀,没有教室,没有学生,也听不到读书声,怎么会是学校呢?其实,学生都在自己家里呢!他们不用上学吗?你也许会问,嘿嘿,他们正在上课呢!
每天上午8点整,我会准时坐在家用多媒体中心前,打开计算机(“你的书呢?”为了节约资源,保护森林和减少环境污染,纸张的`使用已被严格地限制,课本也就变成了一台台小巧的计算机。),当天安排好的课程表会显示在屏幕上,点击课程表,一睫眼的功夫,老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就已发送到了计算机上,有语音、动画还有音乐,图文并茂,活泼有趣,而且内容丰富,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哲学等等,学累了,还可以听一会音乐。一遍不会,还可以看第二遍。当我点击“结束教学”时,本课的重点,难点,例题会自动显示在屏幕上,邦我复习巩固该课的知识,如果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我可以点击“对话”,与老师即时对话。所有的问题弄清楚后,我点击“结束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并同时自动发送一份副本到我的电子邮箱里。在课后,我可以打开电子邮箱,找到今天的作业,做完后再发到老师的邮箱里,让老师改。你会问,考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