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体会
文学网整理的2022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2022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体会 篇1
冬奥会在即,这将会是一次展示我们大国风范的机会,它不仅能看到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也是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彰显大国风范的平台。毋庸置疑,绿色是本届北京冬奥会最靓丽的底色。我们坚持绿色奥运,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把绿色发展理念牢记于心。
绿色交通,低碳出行,让雾霾不再掩盖蓝天;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让生活环境更加清洁;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自觉践行文明行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净、人更美,让北京的红墙、碧瓦、青砖、白雪成为献给世界的又一份美好礼物。
“北京欢迎你”,2022年的冬天,让我们一起相约北京。我们伴随着雪花一起舞蹈,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运动健儿们,你们就是冰雪中绽放的寒梅,寒风与冰雪都无法阻止你们前进的脚步。一场冬奥盛会即将呈现在世界的面前,让我们大家都拭目以待。预祝2022年冬奥会圆满举行,我们一起向未来!
2022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体会 篇2
随着时间的推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缓缓向我们走来。“冬奥会”全称为“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上规模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这次北京取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既是北京自身的实力的证明,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回顾历史,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还是在1932年7月30日的第十届奥运会。当时的中国运动员在张学良的资助下,将当时中华民国的国旗带到了奥运赛场上。但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队最终无一人上榜。虽然无一人上榜,但是中国的国旗飘舞在世界各国之前,运动员们的身姿以及他们的奋勇精神却永远被我们赞扬。
如今的中国,早就不是当年的积贫积弱的中国了。新中国正在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前进。中国在2008年取得了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全新面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所展示出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综合国力是空前绝后的。历代奥运会都不及北京奥运会精彩,可以说,北京奥运会是历代奥运会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一次,北京又取得了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更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国力。
说起中国的国宝,很多人都会想起熊猫。而在冬奥会上,也有一只可爱的熊猫,也就是我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该吉祥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其设计意义象征着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和顽强的毅力,将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的展现出来。不仅如此,吉祥物冰墩墩还衍生出许多有趣的表情包和可爱的玩具摆件。这不仅体现出我国人民对大熊猫的喜爱,也表现出我们对冬奥会的重视。
2022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体会 篇3
北京时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投票决定,北京成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这意味着,北京创造奥林匹克历史,成为首个“通吃”夏奥会、冬奥会的城市。在奥林匹克的百年历史中,从未有一座城市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1980年,从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开始,中国人和冬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0年,第十三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中国奥委会是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首次出席冬季奥运会,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十六届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行的冬季奥运会。这也是中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在本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其中女选手叶乔波,在比赛中带伤上阵,顽强拼搏,夺得500米和1000米两项速滑的银牌,她挂着冰刀去,坐着轮椅凯旋成为当年的一个体坛神话。
1998年的长野,于淑梅获得冬奥会15公里第九名和7点5公里第五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使得当年的中国媒体评价道:“在中国竞技体育众多的'辉煌荣誉面前,这个第五名显得微不足道,但却是中国滑雪50年来最艰难的一项荣誉,它是顶着严寒、迎着狂风,在干涩的雪地上孕育出来的,它属于一个缺少雪、但不缺少信念的国度,属于一群缺少理想的滑雪条件、但不缺少理想的中国人。”
中国选手大杨扬二月十七日在美国盐湖城进行的第十九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夺得了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使中国冰雪运动经过50多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第一次”雪上项目夺冠:2006年2月24日,我国选手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比赛中,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第一枚雪上项目的金牌,这也是中国男选手首次夺得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
在都灵冬奥会上获得金牌和银牌的中国选手韩晓鹏和李妮娜,也应国际奥委会顶级合作伙伴之一的邀请,参加了一场在都灵举行的酒会:李妮娜的出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位美联社的女记者惊呼:“这是都灵冬奥会最漂亮的女孩儿!”
王濛赢得过4块冬奥会金牌,创下中国冬奥历史之最。2006年都灵冬奥会是王濛参加的首次冬奥会,这届赛事,她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以44秒345的成绩夺得金牌。2010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王濛斩获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和接力3枚金牌。也是第一次三冠王。
作为唯一进入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决赛的中国选手,周洋在高手云集的跑道上,以传奇般的爆发力战胜了包括三名韩国选手在内的多国集团,并以2分16秒993刷新奥运会纪录,夺得冠军。周洋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18岁)。
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李坚柔13日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在索契的首金,夺金的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惊险不已。李坚柔起跑落后,但是其他三位选手竟然相继摔倒,李坚柔未受影响,一路继续向前,以45秒263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代表团赢来索契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为中国队实现了冬奥会该项目“四连冠”。
“第一次”拿到速滑金牌: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赢得3金4银2铜,其中速度滑冰张虹夺金,帮助中国粉碎34年魔咒,拿到了速滑首金。
我们中国人终于圆梦冬奥,相信下一届冬奥会也能大放异彩!
2022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体会 篇4
我是一个与体育和奥运结缘15年的体育爱好者,也是一名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颇有缘分的青年志愿者。与奥运结缘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期间,当时在家里的电视机上看到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内心的爱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而此后竞技体育的魅力使我对体育、对奥运的感情渐渐由喜欢变成了热爱,最后上升为一种情怀。而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缘也是源于一次志愿者活动,2015年花样滑冰世锦赛在中国上海举行,当时正值京张联合申冬奥的关键时期,这次赛事的举办成果是申奥的重要考核标准,而当时正在上海求学的我很幸运地当选为这此赛事的志愿者,并为申奥贡献了自己的微薄力量。同样,怀揣着对冬奥事业的热爱,我开始了冬奥组委前期驻会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我工作的部门是北京冬奥组委的监察审计部,工作职责是协助部门开展综合协调工作,工作任务并不繁重,但需要细心与耐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业务知识,比如在对部门的文件整理工作中,我学习到了请示、通知函等不同公文的区别,规范了公文的格式和写作风格;在投递和传送文件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北京冬奥组委的组织架构,锻炼了沟通交流技巧。而作为监察审计部的一员,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每一名冬奥人为实现“廉洁办奥”的目标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参与志愿者服务,奉献的是汗水,体验的是感动,净化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快乐,提升的是境界,实现的是真正的人生价值。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有机会与我热爱的冬奥事业共同成长,对这份事业的情怀和责任感,是我不断付出和奉献的动力。能够成为一名前期驻会志愿者参与到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中,于我而言,是一种梦想可及的感觉,在接下来的志愿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也希望我的青春理想在冬奥志愿服务工作中闪光!
2022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体会 篇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更是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契机。
彰显创新大国形象。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的雪车雪橇赛道、帮助运动员备战的风洞实验室、首都体育馆声光电技术打造的“最美的冰”......着眼科技创新,中国用更高的标准为冬奥皇冠镶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从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完工,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从众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到部分项目从有到强,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成为中国最闪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科技的魅力。
凸显中国文化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金镶玉”,生动诠释了“以玉比德”的价值观点。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好在正月里举办,这是中国在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家里”过年,感受一场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从会徽“冬梦”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观,讲述着中国发展故事,传递着中国价值。
展现文明友好形象。“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东道主,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会计划招募志愿者2.7万名,61.6万人积极报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学生占到了81%,他们将以质的服务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展现中国文明友好形象。在冬奥会筹办期间,还广泛开展“最美微笑”文明引导、“冬奥有我”窗口文明服务等活动,通过全方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全社会的文明办奥氛围,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文明、包容、友爱的中国。
“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现实,让我们携手走进冬奥会的“北京时间”,讲好中国故事,塑好中国形象,一起拥抱美好未来。
2022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揭晓仪式,当听到北京这两个字时,我非常的兴奋!因为我们的祖国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为她而骄傲。
我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天出生的奥运宝宝,2022年,我已经从奥运宝宝成长为青少年,为了迎接绿色奥运,我要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我们点点滴滴的努力,道路两旁的大树会更绿,鸟儿飞翔在蓝蓝的天空上,鱼儿畅游在清清的河水中。景色将会美不胜收。不仅如此,那时已经14岁的我一定要去北京为祖国的奥运健儿们加油,因为妈妈跟我讲,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曾经有很多金牌得主是我们哈尔滨人!听了之后我对2022年冬奥会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2022年,我14岁了。我要诚心的祝愿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我们的奥运健儿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