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最后的姿势》的文章,文章里的人物令我感动。
文章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5月12日,谭千秋老师早早的来到学校上课,在教室里,突然,桌子摇晃起来,在老师的催促下,许多同学都逃了出来,还有四位同学没有逃出来。谭老师立刻将他们拉到桌子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四位同学。
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四位同学还活着,但谭老师已经死了,双手张开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
当时的人们都感动了,为这一位老师的精神而感动。
我也感动了,这是一位充满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的精神应该值得我们学习。但有一位老师,地震来了,他不顾学生的安危,自己一个人跑了出去,留下学生在教室里。这种老师,是不配当老师的,他没有谭千秋老师这种师德灵魂,没有一点老师的精神,在他心中,自私已经占满了他的心灵,他应该遭到全世界的唾骂。
在大地震时,也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像谭千秋老师那样,牺牲自己的生命让更多的学生获救,他们都不顾自己的安危,努力保护自己的学生,让我们一起歌颂他们吧!
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2
XX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是我国人员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大地震。在那次大地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其中,潭千秋老师的英雄事迹最为让人感动。 那天下午,他正在为同学们讲课,这堂课他讲得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同学们在认真地听着他的讲课。突然,课桌、楼房,一切都摇晃起来,谭老师意识到是地震,他离门口最近,最容易逃生,但他没有那么做,大喊“同学们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一个接一接个地跑了出去,楼房即将坍塌,还有四名同学没有跑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他让同学们钻到课桌底下,谭老师不顾一切的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把同学护在了课桌底下。当救援人员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一块水泥板,大家都惊呆了,谭老师的.头被水泥板砸得都深凹下去,可还死死地撑着,同学们获救了,老师却永远的离开了。
谭老师的这种举动正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这不仅体现了他那血浓于水的师生之情,而且也体现了他与学生间的父子深情,父爱如山,谭老师就像是一座山一样,用自己坚强的身躯死死地保护了这四个孩子。他面对死亡毫不惧怕,面对倒下的水泥板,毫不退缩,他这种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谭老师走了,讲台上没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里没有了幽默的声音。可是,谭老师没有死,他曾经的身影,他生动的课堂,他最后的姿势,永远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谭老师没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同学身上延续,“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谭老师做到了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同学们什么才是人生的价值。他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3
《最后的姿势》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在“5.12”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四位学生,壮烈牺牲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被谭老师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动了。
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逃!但在谭老师心中,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而是学生。他的心系在学生身上,这种崇高的师德灵魂令我肃然起敬!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在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微乎其微。然而,大地在怎么震颤,也震不垮人的精神!谭老师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他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选择了死亡,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们。震魔终究敌不过人的信念,四个学生活了下来……
地震中,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不止一位。他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铭记。
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4
今天,我们学了篇新课文,叫《最后的姿势》。
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谭千秋老师。在5。12大地震中,是他在四位同学没有逃出教室的情况下,让学生钻到课桌下。他又飞身扑到课桌上,护住了课桌下的这四位学生。过了几秒钟,教学楼倒塌了,水泥板重重的压在了谭老师身上,但谭老师毫不放松,死死地护住四位学生。
到了13日,救援人员发现了谭老师。当把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石板抬走后,救援人员以及全场人员都被震撼了:谭老师死死趴在课桌上护住学生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老师头部被砸,凹进去了一大块,血肉模糊,胳膊上也伤痕累累。再看谭老师身下的四位同学,全部都活着!谭老师用他的壮举证实了人民灵魂的工程师是伟大的!
谭老师的同事说:“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等第一个撤离到安全地带。”但谭千秋老师并没有这么做,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啊,伟大的老师!
您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英雄之心不死!可谓“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5
5月12日,一个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日子里,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一个又一个爱的姿势,永远清晰地刻在了所有学生的脑海里……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谭老师的那一声吼,把同学们从惊呆中拉了回来……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能让所有的学生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在那短暂的几秒钟,谭老师做出了一个决定——牺牲自己,保护学生!而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的样子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人们对他的赞颂。
教师,是一个可以为了学生不顾一切的职业。
5月12日下午,是吴忠洪老师的英语课。
“beach、beach……”2点28分,距离下课还有几分钟,带领大家复习完了旧单词的.吴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又一个单词。
然而就在这时,地板剧烈地摇动起来,门窗“哐哐”地发出响声,桌上的东西全被甩了出去。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同学们,面对突发的地震,一下子就全傻了。“同学们,快跑!快点下楼,地震了!”吴老师扯着嗓子的吼声,把同学们从惊呆中拉了回来。
眼看门框要倒,吴老师牢牢地将门框扳住,引导着同学疏散。
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吴老师忽然转身跑向四楼——还有两名同学还在楼上!
14日清晨7点,救援战士从一片瓦砾中找到了吴老师的遗体。在他的身下,大家又抬出了两名学生的遗体,虽然3个身体早已僵硬,但吴老师仍然将两个学生紧紧地护在身下……
5月12日的大地震,一名又一名老师,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决定。
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6
今天,我们学习了《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为拯救四位同学的生命而英勇牺牲。
5月12日这天下午,谭老师正在教室了给同学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祖国着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楼房摇晃起来,谭千秋老师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到:”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同学们立刻往操场跑去。
可是,有四位同学没冲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桌子底下,自己在桌子上面,双手撑在上面,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四位学生。
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发现了谭老师头身凹下去,还是做着原来的动作,下面的四位学生都还活着,在场人员全都感动了。谭老师护住学生的姿势被定格为永恒,他的永恒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学完这篇课文,我体会到了,谭老师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换取了四位学生的生命,他也许在新了想着:学生的未来很广阔,他们是祖国的花朵,绝不可以死去。我们大家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7
我近期读了《最后的姿势》这篇文章,读完我深深地被这篇文章所感动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5.12”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生命护住四根学生的故事。整个场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当我读到:“谭老师立即把学生拉到课桌底下,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时,我的眼睛模糊了,我被谭千秋老师在生死关头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深深地震撼了。“当救援人员搬开压在谭老师身上的石块时,眼前的场景把救援人员惊呆了,谭老师张开双臂,撑在课桌上,死死地护住学生,头脑被石头砸得凹下去了……”这样的场景,在场目睹怎能不热泪盈眶啊?
谭老师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把学生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一心想着他人,而不顾个人安危,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长存!这不禁让我去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他与谭老师一样,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乘客。吴斌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司机,可在一次灾难中,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他成了人们心中最敬佩的人。那是一段陡峭的山路,他被钢管砸到了,生命随时可能终止,可是,他没有急刹车,因为那段山路急刹车是十分危险的,那是一车人的生命啊!他忍着剧痛,聚集全部精力,继续平稳地开着车,直到安全地段,他支撑不住,晕倒了。乘客们这才明白他们刚才几乎与死神交手,人们多么希望吴斌能安然无恙啊,可是,吴斌在完成了他最后的'使命时,安然地离开了人世。
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我没当读到这些感人的文章,总是不禁潸然泪下。你说这难道不让人感动,不让人震撼吗?谭老师是多好的老师啊,他讲课绘声绘色,又孜孜不倦地为学生付出,同学们多么喜欢这样的老师啊。按理说谭老师地震时就在门口,完全有可能逃出教室,但是他选择了保护学生,牺牲自己。我要向谭老师学习,做一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人,让我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六年级课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8
读完课文《最后的姿势》,我有很大的感触,课文中的谭千秋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文主要讲述了5月12日,谭千秋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突然间天摇地动,在楼房即将坍塌的瞬间,他将逃不出去的四位学生拉到课桌下,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学生。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勺被砸的深凹下去,四位学生都活了下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人们被震撼了,谭老师最后的姿势,谱写成生命的赞歌:“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读完这篇课文,我被深深的打动,谭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四个学生的新生,他虽然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但他更是一位伟大的英雄,在生死攸关的那一刻,他把希望留给了孩子。
谭老师令我感动,此时此刻,我想对您说:“您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您誓死保护学生的壮举,不仅令我永生难忘,更会激励更多的人以您为榜样。
谭千秋老师,您英勇无畏、舍生忘死、拼尽全力保护学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