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读后感

2025/07/14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读后感 篇1

刚开始,选择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是因为它有一个特别的书名和一个特别的封面。它的书名和封面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本故事书,这使得这本书充满了魅力。我的阅读激情也越来越浓了,几天内我就翻完整本书,而且读到一个故事都要翻来覆去地去品味、去挖掘,去寻找书中的精华。每次合上书时,我都要闭目享受书的墨香,回忆着这童话般的童年,温馨而愉悦。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是感触良多。

书中小豆豆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教育方法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试想,如果小豆豆没有去巴学园,没有遇到小林先生,那么,也许她永远都会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她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其实,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小豆豆”呢?如何正确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也许,这本书给了我们不少答案。虽然我们不能够实现像巴学园那样的教学,但是,至少里面的一些方法能够引导我们开展教育工作。以下,是《窗边的小豆豆》给我的几点感悟,我相信,这会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小豆豆喜欢校长先生的原因之一是校长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小豆豆和校长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豆豆本来以为校长先生会问些什么问题,让自己回答。但是校长先生却告诉小豆豆“说什么都行”,这让小豆豆很开心,她拼命地说,直到绞尽脑汁也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当小豆豆发现已经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的时候,她不禁有些伤心,因为“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听自己说话,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跟这一样,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校长先生绝对不会把孩子的爸爸妈妈请到学校来。校长先生总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便孩子找的是借口,先生也总会认真地听下去。再对比我们平时对学生的教育,我们缺少的不正是倾听吗?很多时候学生犯了错误,我们都没有先耐心地听他们的解释,而是马上就批评他们。有时候我们甚至在了解清楚情况之前就把他们的家长请来学校。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部分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心理。其实,我们都应该向校长先生学习,因为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找借口,但是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来看呢?如果他们找借口,那说明他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还是在意的。这个时候,我们何不试着做一个倾听者,让学生把想说的说完,我想,这样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赞美是一门艺术,小豆豆有很多缺点,经常重复地犯错误,但是校长先生并没有因此而说小豆豆是一个坏孩子。相反,校长先生一有机会,就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就因为这样,小豆豆也觉得自己的确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就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或许正式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很多时候却忘记了赞美。当一个学生重复地犯错误时,我们便给这个学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就会慢慢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坏学生,无论怎样都好不了,没有了变成好学生的自信。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赞美来帮助这个学生,只要我们给这个学生贴上好学生的标签,告诉他你也有很多的优点,你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相信这个学生会慢慢地以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慢慢地,这个学生一定会变成真正的好学生。我想,赞美的力量比批评要大。

小豆豆的同学高桥君永远都不能够再长高了。校长先生为了不让他产生自卑心理,故意在校运会上安排了很适合高桥君的项目。最后,高桥君在每一个项目都拿到了第一名,这增强了他的自信。还有就是,高桥君在跳比自己还高的木马时,校长先生会鼓励他:“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绝对能跳过去!”仅仅在最后一刻才伸手托了他一下,让人觉得是高桥君自己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正像“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一样,校长先生经常对高桥君说的“你绝对能做到”这句话也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我们的学生当中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差、学习成绩不好等原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但是我们平时却忽略了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支持,而导致他们一直因为自卑而不敢大胆地去肯定自己。其实我们可以向校长先生学习,让这些学生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完成的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学会了小林宗作的幽默风趣、宽容大度。以前,遇到学生把简单的题目做错或者反复讲过的话依然记不住的时候,我常常感到无比的郁闷,搞不懂只要他们略微用点心,动动脑子就能做出的题目为什么总是出错呢?每次找这些学生订正作业时总没有好态度,忍不住地就会批评他们,满怀希望他们能从此吸取教训,记住批评,错误再也不会重犯,可也常常事与愿违,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满意程度,真是够压抑的。而现在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了解了小豆豆的学习经历,感受了校长小林宗作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我也懂得了宽容对待这些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了。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感兴趣,都擅长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很多,可选择的也很多,我们真的没必要用一个模子来塑造他们。这是一本掩卷之作。当然,除了以上几点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因为遇到了校长先生,巴学园很多学生的一生都被改变了。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又是否应该好好想一想:如何帮助那些“坏学生”,改变他们的一生。

《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读后感 篇2

这本书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其他学校对孩子们的盒饭有所要求,当然巴学园也一样,不过其他学校会对家长说“请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或者“请注意营养的全面和均衡”之类,可巴学园的校长先生却是说“请让他们带来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这样让我们让孩子们觉得午饭很美味,很喜欢吃,不会挑食。还可以针对孩子们的一个菜,告诉孩子们许多知识。孩子们也会记得很深刻。

巴学园的所有老师,都去努力寻找孩子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做到一视同仁,在巴学园里,所有的孩子们都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所有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和——谐的发展。

我很羡慕那些曾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更羡慕有这么一位懂孩子的好老师,还有巴学园这样特殊的校园,为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矗。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作为教育者,我们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来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读后感 篇3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在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的同时,也在提倡和介绍一种教育制度。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过去的我是如何,今后又该如何吧。

《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读后感 篇4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影响大大超过了近代的儿童读物。十年前,我看这本书时,书名是《窗边的小姑娘》,书中的主人公叫冬冬,而现在改成了小豆豆。这本书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冬冬与豆豆的音相似,但豆豆突出了小,也更形象些。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黑柳彻子,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传统的私塾先生带学生走出校门,在自然中认识诗中所说的动植物,让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蓝天学校。

《窗边的小豆豆》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真实自然。非常值得老师、家长、学生看。它讲述的是一位叫小豆豆的孩子被一所小学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这所学校所经历——成长的事。可读性强,故事趣味浓,这所学校是孩子们向往的健康成长的乐园。

巴学园这个学校非常尊重学生,如小豆豆入学的第一天,校长认真地听了小豆豆的四个小时“演讲”,没有一点儿显示出不耐烦,或打呵欠什么的。对于喜欢表现自己的小豆豆,这样的学校怎么能让她不喜欢呢?学校非常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从小进行饮食均衡的教育,校长老师要求学生带到学校吃的菜里要有山里的和海里的东西。这是用孩子的语言,让孩子接受健康的知识。学校让学生在兴趣中学知识。教师将所学的课程列出,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先学,到最后学习完所有列出的内容,完成学习内容后,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去散步,这是特殊的散步,在散步中让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接触人文,不但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在社会、自然生活中学习知识。想想我们今天的不少小学,连春游、秋游都以安全为由给取消了,规定的是“十不准”“十不能”。这样,孩子与饲料鸡的生长环境有什么差别?

巴乐园让孩子尝试错误,在错中吸取教训,容忍学生错误的举动。小豆豆钱包丢了,她认为是被马桶冲进了粪坑,于是自己去掏粪坑。将粪便弄到粪坑的周围。校长发现了,没有去责备她,而是让她自行其事,但交待要将掏出的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又如小豆豆跳入了灰浆,跳入了粪池,这些都是些令人不安的事,但是孩子尝试了,也就认识了自己所做的事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会做些成人认为的傻事,比如小豆豆与自家的小狗做起了谁像狼的游戏,结果自己的耳朵被小狗咬得快掉下来了。但她首先想的不是自己的疼痛,而是担心小狗会被自己的爸妈责备,一个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之心就这样被悄然地激活,渐渐地受到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运动会的奖品居然是蔬菜,拿到奖品的孩子们将自己的成果带回去与全家分享,这是多么奇特的做法。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培养孩子从小能为家里做点什么,培养孩子们如何与家人一道分享快乐。这样的让人终身难忘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因为校长相信小豆豆是个好孩子,因而小豆豆牢记在心,也渐渐的成为了一个天真、善良、勇敢、负责的好孩子。

书中的小林宗作校长说:“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谛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等等。”“看到青蛙跳进池塘这种现象的人里,能够写出‘古池塘,青蛙蓦跳入,水声响’这种绝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这样大诗人一个人吧?而看到铁壶盖被里面的蒸汽顶起来的人,看到苹果从树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顿一个人吧?”“世之最可惧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闻其乐、有心不解其真、既无感慨亦无激情……之类也。”这真是对教育工作者语重心长的启示。

这本书,给我以思索,说它是一本教师的现代教育教科书一点不为过,说它是一本孩子的现代童话也名副其实。

《窗边的小豆豆》语言清新,描写细腻,我相信它是一本很好的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有悟性的孩子看了这本书,不但心灵会受到净化,而且作文水平也会大大提高。

《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读后感 篇5

我从小就喜爱读书,每一本书都像一粒种子,在我的心里发芽生根,它的果实使我的脑瓜渐渐地充实起来。最近读过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使我陷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

《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一个叫做小豆豆的小女孩,因为调皮捣蛋,影响课堂秩序,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被老师开除了。后来,她被转到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的学校里,在经过了和校长先生四小时的聊天后(准确的说是校长先生聆听了小豆豆四小时的话),小豆豆成为了一名巴学园的学生,后来,在巴学园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小豆豆也渐渐地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为她今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的确,巴学园十分独特——教室就是一辆辆废旧电车做成的;学校的大门是用两棵笔直的树做成的;每天上课的顺序自己安排,如果上午就完成了作业,下午便由老师带着大家去散步,一边走一边学习很多生活中的知识……

从表面上看,这本书的主角是小豆豆;而实际上,如果你仔细琢磨一番,才会明白,真正的主角,莫过于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他那一套看似无法令人接受的教育方式,却孕育了一个个成功的人!我钦佩校长先生,尤其是在巴学园被炸毁后,校长先生说的那句那句话:“下次我一定在建一个这样的学校!”那句话中带着校长先生的镇定,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

校长先生的精神犹如一棵屹立在山顶的一棵挺拔的树,我们需要仰视才能看见他的身影!

《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读后感 篇6

一位曾经的同事推荐给我《窗边的小豆豆》,我好读杂书就看了一下,没想到被深深的吸引了。作者黑柳彻子是联合国亲善大使,日本人,一个可以改变很多人对日本人印象的日本人。翻开这本书刚读几页就被这里的主人公小豆豆逗得够呛,觉得天真活泼的小豆豆比樱桃小丸子还有意思,她做的种种事情让人立刻想起自己童年的往事,快乐的感觉充满了全身。这座用活的大树做校门、用电车车厢做教室的巴学校简直就像童话里的校园一样,太神奇了。学校里的校长是那么的和蔼、耐心、真心为孩子着想,于细节中不知不觉的展开了其高超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平等、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快乐之余回想了一下,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到底什么样的?是如何去做的?仔细看了一遍看到书里提到成蹊小学的创立者中村春二先生的教育理念,给了小林先生很大的影响。中村春二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绝对不超过三十人。他还倡导自由教育,贯彻尊重孩子们个性的教育理念,比如说,如果上午完成了学习计划,下午就散步、采集植物标本、写生、听老师说话、唱歌后来,小林先生也实行这种授课方式。原来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在探索,小豆豆的背后是她开明、爱好和平、坚定的父母;优秀的小林老师;中村老师,一批教育者搭成阶梯培育出了这样一批成功的学生。“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这和现在的应试教育泯灭个性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的做法差别太大了。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特别设计的运动会、游泳、散步时教授自然知识、地上绘画然后清理干净、旱田老师,这些一步一步做到的细节上小林校长不仅仅做到了自由教育而且教育教学方法设计的很巧妙,由于出发点和国内现有教育体系不同就更是高下立现了。学生们则回报以真心的热爱这所学校,那首孩子们自发绕着校园唱响的好学校之歌就是真心的大喊。

小豆豆因为被男孩子大荣君揪辫子而哭泣,校长让男孩去给女孩道歉不仅仅小豆豆惊讶,这也让我有些惊讶。日本学习了中国的封建体系至今仍然拥有明晰的等级体系和观念,这方面的书籍很多例如可以看一下《菊与刀》,这本书对日本民族的性格分析和二战前后日本民族的表现描述堪称经典。但我在这件事里却看到了平等、英语的孩子那一节让我看到了开放。小豆豆的校长、父母做到的事情我们又能做到什么呢?难道仅仅感叹一下没能在这所学校就读就完了吗?看到那些让孩子从巴学校退学的父母和国内周围的现实生活,这再次让我感到了不安。后来想想也有些杞人忧天,看到这么多喜欢这本书的人,那么这本孩子读后虽然不懂其中深意但很高兴,父母读后感动的书只要大家能多读多传播也就可以了。

这真是一本适合从小到大不同人都可以反复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