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活动策划
文学网整理的兴趣小组活动策划(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兴趣小组活动策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求知和成功的起点。从学习兴趣出发,并坚持与素质教育接轨,即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性。而健美操实施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教育的思想活动,因此进行兴趣小组活动。特制定活动计划。
健美操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了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三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
三、活动目的:
1、使学生正确的掌握健美操的基本要领和基本韵律。
2、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
参加人数:16人
场地:操场
四、活动内容:
(一)、第一阶段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健美操的基本要领。
1、基本姿态:场地的`方位认识,形体操
2、基本步伐:踏步、一字步、V字步、forword、上步吸腿、开合跳、小马跳、弹踢腿、后踢腿等
3、基本手型:四个八拍
4、素质练习:柔韧、身体各部位力量、肌肉控制能力的练习
5、基本技术:基本步伐、手型组成的简单组合
6、表现力练习:
(1)、学习基本技术
(2)、培养正确身体姿态
(3)提高动作质量
(二)、第二阶段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教师的训练下基本达到下叉,对个别感觉不错的队员可加深练习。
素质练习:柔韧、身体各部位力量、肌肉控制能力的练习
(三)、第三阶段要求学一些儿童健美操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基本技术:基本步伐、手型组成的简单组合
(四)、第四阶段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
五、活动措施
1、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2、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3、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兴趣小组活动策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抓好兴趣小组活动,拓展学生素养,打造学校品牌。学校认真有创意地组织好兴趣小组活动,做好定计划、定人员、定场地、定内容、有记录、有考核、有评价,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有一项拿得出、叫得响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努力争取优秀成绩,为学校塑造更多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活动内容:
活动项目确定的“六个性”:一是多样性,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性;三是趣味性;四是学科性;五是渗透性,活动项目的开设要渗透和结合学校的特色教育;六是教育性,所有的活动都坚持育人为宗旨,遵循学生心身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序号
活动项目
人数
平均每班人数
指导老师
活动地点
三、报名注意事项
1、数学兴趣根据学生自愿情况指导性报名;其它兴趣小组班主任注意控制人数;
2、羽毛球、乒乓球由体育老师选拔;训练时间由指导教师定;
3、每个同学限报一项(羽毛球、乒乓球除外);
四、活动原则:
教师择优、鼓励引导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是兴趣小组的主体,原则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愿地选择活动项目,但限于提优、场地设施和教师的因素,只能预先规定好各组的人数,再分配到每个班级,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意愿做好引导分流,控制人数。
五、活动要求:
为确保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做到计划、组织、辅导、活动内容的落实,学校从人员、时间、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每个兴趣小组要有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2、辅导老师要准时到岗,不早退,预备铃响,准时到指定活动地点,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3、兴趣小组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教师自始至终担任指导工作,不得坐堂批改作业或做有碍于指导的事,将学生放任自流,辅导老师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向教导处请假,并通知到本组所有成员;
4、辅导老师要做好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点名制度,认真做好活动室内物品保管、门窗关锁工作,活动结束后,要安排学生打扫教室,保持教室整洁,对学生的教育要加强与班主任、家长的联系;
5、对各辅导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估和活动成果展示的考核。
兴趣小组活动策划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组建兴趣小组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特长。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田径活动,使他们在课内所学的技能得到巩固和加深,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使他们的身体各项基本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让他们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3、根据学生的特长,充分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水平,能为田径运动队选好苗子,为各级各类比赛做好准备。
4、通过本活动,能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运动规律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二、活动措施
1、制定好兴趣小组辅导活动计划和活动内容。
2、做好田径兴趣小组的动员、报名、选拔工作,成立兴趣小组
3、按期开展田径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情况和成果,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三、活动内容
1、柔韧性的练习:身体各关节的'屈、伸、绕环练习。
2、协调性的练习:各种行进间准备活动的练习、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性的练习:原地高抬腿跑、后抬腿跑、后蹬跑等辅助练习,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4、耐力练习:变速跑、越野跑、上下坡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各种单双脚跳跃练习、腰腹肌练习、上下肢各种力量辅助练习。
四、活动安排
1、活动地点:校运动场
2、时间:周二至周四下午4:50--5:30
兴趣小组活动策划 篇4
一、目的意义:
开展读书兴趣小组是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学期我们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实践空间,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享有成功的喜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活动内容:
本小组将进行丰富多彩的阅读和写作活动,利用每天下午规定时间,到阅览室阅读课外书,以文学作品欣赏和点评为主要内容;要求小组成员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并定时开展交流活动,评选优秀笔记,组织写作赛事,鼓励学生向《小学生学习报》投稿。
我们将在兴趣小组实施过程中继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读书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阅读书籍,同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所需书籍。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阅读,学会分析,掌握方法,从而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时间地点:
每周一至周四下午4:55——5:55在学校阅览室活动。
四、具体事宜安排:
(一)周内
周一至周三:自由阅读适时辅导;周四开展竞技活动并小结。
(二)周外
第一至第三周:阅童话故事类书籍,先自由阅读,后集中欣赏佳作。
第四至第六周:阅名人故事类书籍,先自由阅读,后集中欣赏佳作。
第七周至九周:阅文学故事类书籍,先自由阅读,后集中欣赏佳作。
第十周至十五周:开展文学习作赏析活动,选举产生本地优秀佳作。
兴趣小组活动策划 篇5
一、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化学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化学学习能力。
(二)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化学学教学质量
化学学课外活动,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化学学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化学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
(三)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化学人才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参加化学课外活动的学生,对化学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兴趣和专长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
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化学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励他们学好化学,并把化学与人类的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能源、材料、环保联系起来。
二、活动内容的.计划
1、召开全体组员座谈会,师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初中规划和近期打算,指导教师与组员共同探讨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2、小组每周集中一次,指导教师布置活动内容,师生一起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3、在学校网页上建立化学社区,师生共同交流,一些好的资料,学习心得及时共享,交流。
4、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历年来的竞赛题的训练。
5、研究中考,了解动态,摸清规律,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效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提高中考成绩。
6、组织学生利用化学知识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开展环保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7、对初中化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后,为参加各级化学竞赛作一定准备.
三、化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调查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化学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
4、提高观察力及思考力:微型实验的过程、内容及仪器的配合都是由学生设计的,而设计之先,学生必须对实验有很好的认识,故需自发的参考其它书籍去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力,更加上有些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有莫大关系,引起了学生对四周环境观察以及思考的兴趣。
5、训练化学实验技巧:由于化学课程的紧迫并不容许节节都是实验课,因此学生对实验的技巧、仪器运用等方面都较为生疏,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就能给予他们很好的机会去练习、了解。
四、招募组员
通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宣传、动员,自愿报名原则。老师确定申报的兴趣小组名单,本着人尽其材的原则,合理配置兴趣小组的辅导教师,平衡各班人数,确定兴趣小组成员名单。
兴趣小组活动策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发明等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普及,引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科技素养,推动我校科普、科技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努力。
二、总目标
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现在的学生,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学生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感受一些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三、活动方式
科技兴趣小组主要以“专题讲座”、“观看科教片”、“科技制作”、“信息技术”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备案。
四、活动时间
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为:每周星期四的下午(文体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学校技术室、多媒体教室、操场,以及学校实践基地等。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专题讲座及观看科教片
组织学生参加理论教育讲座和观看科教片,通过讲解相关科技知识及历年获奖作品创意。观看别人的科技作品,提高自己的科学技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即将进行的科技活动指明方向。
第二阶段 科技制作
通过制作和展示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学生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 面向生活——家庭科技实践活动
改造我们生活、生产、学习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我们用起来更方便、快捷。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参与家庭种植、养殖活动。
第四阶段 项目实践——小发明(创新设计制作)
自己设计并制作作品上交,并附写创意说明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行性高的一些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