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的心得体会
文学网整理的团结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1
2010年4月14日早晨,在青海玉树,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灾难。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生与死、火与血的考验面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不分地域、民族、界别、身份、信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和场面。大灾面前,各族人民携手并肩、互帮互助、无私奉献、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以最快的速度搜救生命、救治伤员,以最大的力度安置群众、安定民心,以最强的措施恢复秩序、恢复生产,以最短的时间拆危清墟、恢复重建,创造了人类在抗震救灾史上的众多奇迹。在救灾的队伍中,有来自西藏自治区的救援队,有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兄弟,有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大夫阿德力·阿布都热西提和他的同事们组成的“医疗救援队”,有来自汶川地震重灾区茂县6位羌族村民救援队,还有来自青海省湟中县大才回族乡马宝祥组织的一支160人的“农民工救援队”。救援的队伍中还有结古清真寺民管会组织的穆斯林救援队,从废墟里解救被困的藏族群众100多人,转移各族群众80余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青海玉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拯救那些被压在废墟下的.骨肉同胞。青海电力职工杜金玉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玉树,被人们亲切称之为“阿福”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在倒塌的废墟中勇敢救出3名孤儿和1名教师,自己却在余震中不幸罹难……在玉树灾区,各民族群众之间团结一心、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就像三江源头的涓涓溪流,源源流淌;这些感人的瞬间,凝固成一个个图片和画面,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这种团结的力量,凝聚的人心,不仅感染着正在经受灾难的玉树人民,而且也在感染着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人们。经历灾难,我们真切地看到,各民族兄弟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割不断的民族骨肉深情,哪里就会有各民族同胞的全力以赴;经历灾难,我们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所有中华儿女的心都紧紧相连,各民族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经历灾难,再一次证明:在青海高原,长期以来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培育的血肉关系,在抗震救灾中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废墟上得到了升华。灾难中凸现的各民族大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成为玉树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彪炳史册,将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催人奋进。
目前,青海正处在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青海的建设和发展无论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我们要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形势,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开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中所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团结是一条重要的发展大计。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20xx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20xx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3
为了贯彻学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我英语系09301班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建设和谐校园,达到学风建设的目标。针对目前我们班大部分是女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缺乏合作意识,与人交往容易产生矛盾。召开此次“团结、致学”主题班会。
以游戏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活动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与他人合作的乐趣,与实际生活联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明白团结协作力量大,在生活中、学习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这个班会,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亲身体验团结与合作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快乐。反省自己过去哪些行为不合乎这个方式,思考自己以后打算怎样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这节课的整体效果不错,内容较充实,形式较生动。学生对团结与合作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列举出大量的身边实例,对自己过去的不良行为进行反省。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们以增进班中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对团结和良好学风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目的。让同学们明确了大学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加深了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紧紧的围绕在英语系09301班这个集体中,为自己将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选择和准备。
但本节课也存在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如:
1、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可以在其中再穿插一个小活动,或许会更充实生动。
2、每一环节的过渡不够,流畅过渡语言没用好
3、有部分学生没有鼓动起来,没有举手发言。
4、挖掘团结与合作这一思想内容的深度还不够。
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一系列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通过学生的举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团结的力量。最后再次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大家是一个整体,个人的胜利并不是真的胜利,只有集体胜利那才真的胜利。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4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上下同心团结向上,才是最无穷的力量,才能真正的创造未来。只有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那美好的未来,只有合作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和谐。在我们乌什县依麻木镇吉然村,也有着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有将国家领导人头像绣成织锦时刻牢记民族团结的吐尔逊古丽·吐尔迪;有无私帮助汉族村民的毛里尼亚孜·伊斯马依;有不计报酬为村民修枝嫁接的汉族老杨,当然还有许多民族团结的故事。这些事迹早已深深烙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吉然村,将影响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吉然村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状态,也关系到社会安定的维系。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的教育,而在这漫长的一生当中,特别是学校教育阶段,老师可能会随时更换着,但父母始终是父母,没有更换过。因此,三个阶段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贯穿全程的,是最为关键的。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是与孩子最亲近的人,母亲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榜样,也是孩子行为的监督人。母亲的一切举动和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个优秀的.母亲胜过100个教师”,作为母亲,就应当好好教育孩子。
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或者其他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都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任何民族都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更没有短长之别,只有各民族团结奋斗,才有了今天这样安定发展的社会局面。也只有各民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的生活才能一天比一天好。要教育青少年远离和抵制那些以“维护本民族利益”为借口,宣传消极民族主义的错误言论,要认清新疆自古以来都是各民族大聚居、大团结共同创造繁荣美丽的边疆。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多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祖国分裂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一块块砖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获得永存。这就是团结,团结可以铸就和谐,和谐才能促进发展。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子女作出表率,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5
培训期间,国家民委的领导和赤峰市委、敖汉干部学院的老师们为学员作了精彩的讲座,围绕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民族理论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学员们对民族理论政策“一条道路、一个目标、三个问题、四个着力”等基本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引导学员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水平。
几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一是当前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坚决贯彻好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在新时代继续捍卫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二是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始终坚持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构建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民族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极其丰富,必须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不断夯实学的基础、搞好头脑武装,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储备过硬素质和能力。四是对民族工作干部而言,要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己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用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履行好民族工作职责,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6
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一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实践充分证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不可阻挡,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奋进新时代、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的伟大时代!中国人民的每一分子,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都应该为处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奋进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团结一心、艰苦奋斗,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7
灿烂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一眨眼,我们就迎来了严酷的军训。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父母,踏上了军训的路程。终于踏入这个梦寐以求的基地,巍巍红楼,莘莘学子,心中感慨万千。我很期待。伴随着洪亮严厉的哨声,迈着欢快的而有力的步伐,开始我们的军训生活。
军训对我们来说必然是充满着艰难、劳累和痛苦的。但正所谓“流血流干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即使我们以疲惫不堪,即使我们的腿到站下一秒就要弯了,即使饥饿得感觉正在一点一点吞蚀着我们的意志,我们也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因为这是军营,有铁一般的纪律。我们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认真完成交给我们的任务,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在这五天之内,点点滴滴都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我们仿佛已经离不开这样的生活了。
虽然许多道理,我早已懂得,但是在这短短的四天军训里,我发现,那些我曾经以为耳熟能详的道理,原来有了真正的意义,有了真正的诠释,直到今天,我才赫然觉得,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它们的真谛——一个人,你可以是矮小的,你可以是瘦弱的,但你绝对不能没有精神!一个集体,你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你可以不是学习最好的,但是你绝对不能失去团结的力量!在一个部队里,在一个班级里,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你的言行举止还代表了整个集体!人不仅要向前看,有时还应该向后看一下,看自己是否错过了什么!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因为这个世界不只是你一个人……就要告别这曾经洒下过我们的泪与汗的地方了。而当车子驶出营门时,我们依旧恋恋不舍的望着那曾经带给我们苦涩而美好的军训生活的地方,教官们昔日严肃而此刻和蔼可亲的脸变得越来越模糊,当我再也望不见那一抹绿色,泪水顿时夺眶而出。而在泪眼朦胧中,五天来所经历的酸甜苦辣竟不可自已地在眼前闪现……
“一连一连,奋勇争先。拼搏进取,力争第一”这句口号在我耳边久久回荡。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8
团结就是力量,相互协作构建和谐团队,发挥团队精神,共谋发展大业。是充分展示天安企业为了共同利益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更是体现我们忠诚拼搏、艰苦创业企业精神的一个基础和保障。团结是我们做好工作,开拓进取的基本要求,一团散沙,各自为政难成大业,与我们天安的发展大计背道而驰。
拉帮结派,相互拆台的做法更是徒增内耗,势必会将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消耗殆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抛弃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样。”叔本华也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这充分说明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求“以和为贵”的文明古国,我们悠久文明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古语有云:民齐者强,二人合力,其力断金,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团结进步的历史。
不容讳言,从古到今,合久必分的斗争史也反映出利益之争而造成的相互争斗,内战不断。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有人说我们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一群人是条虫。说我们最擅长“窝里斗”。当然这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的肆意诋毁,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在精诚团结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在做人做事上都要自觉地克服这些民族劣根性,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偏见。我想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夺取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等事例已经充分证明我们这个民族在遇到重大事件时是空前团结的。
团结的心得体会 篇9
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是快乐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帮助他人,实际上也是在帮我们自己,当我们把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搬开时,或许正好给自己铺平了道路。兄弟俩都为手中的行李箱苦累,但哥哥把两人的行李一起挑之后,反而觉得轻松了。他在帮助弟弟的同时,也解脱了自己。因此,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不妨伸出援手,微笑着对他说:“请让我来帮你!”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生活中常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宽容、支持和帮助,其实也是善待和帮助自己。在当今这样一个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助的关系。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自己所做的事情获得成功,从而获得双倍的理解与快乐。同志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请你记住一句话: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当你给予的时候,不要索求回报,否则就变成一场交易了。如果你不希望自己被帮助的事情总被人挂在嘴边,那就尽量不要炫耀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不要让被你帮助的人感觉欠你一辈子人情债!我们当有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协调沟通,解决问题,不要坐视不管,更不要看热闹甚至背后还说三道四、受帮助的人会感激的,甚至会感激你一生。当你有事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义无反顾地帮你。我觉得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的有处于尴尬和困境的时候,想想自己,在想想别人就都能理解了。
给大家讲个“石头做汤”的故事;
一次战争过后,有三个士兵从前线回来。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想留下来,却发现村民们都在哀叹战争使他们缺衣少食,难以度日。三个士兵商量了一会,其中一个士兵说;“我们有一个生存的诀窍,想让大家分享,那就是用石头做汤”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了一堆火,架起了一口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了三块光溜溜的石头,一个士兵说:“一会就能煮成美味的汤”另一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更鲜美了”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一点盐呢”于是村民们一个个都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锅里。实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来的村民,就主动去拾柴,或者去挑水,或者负责熬汤,在大家的努力下,汤终于熬好了。在准备做下来喝汤的时候,有人还拿来了一桶酒。村民们欢聚在一起,喝着美味的`汤,忘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与他人分享,只是我们可能像故事中的村民一样,担心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能够拿出来,奉献给他人,“石头做汤”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积极参与合作,就可以取长补短,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东西,在众人的奉献和分享下,也会发挥出让我们为之惊奇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在现实中的城管是一个接触人群最广的职业,但是,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完成了全面转型,从当初的城市市容的表面管理发展成深入全面细节化的严抓细扣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大多数的城管人
员无法在一时之间不可能随着时代变化随之转变,这就要在日后的工作中开展以人带人互帮互助的办法来逐步完善城管人员的工作转变。
同志们,我们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团队里,人人都那么自私,为自己各行其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感觉很痛苦,如果我们大家密切配合,相互团结协作,我们就会很快乐,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拥有战斗力的坚强集体,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