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观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人世间》观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人世间》观后感 篇1
最近,电视剧《人世间》正在热播,而我一集也没看,我选择了听书。听书,是为了比电视剧更精细的掌握这篇巨著的细节。是比读书更充分利用时间的方式。
今天,在周秉义去世的遗憾里,在周秉昆和郑娟的憧憬中,我结束了全书136集的收听。
长篇小说《人世间》记录的上世纪东北城市贫民区“光字片”里,以城市小人物作为视角展现50年来百姓生活画卷的故事。故事从个人命运到家庭关系,从柴米油盐到人情世故,无不写满了底层平民在生活中的苦难和遗憾。同时,也写出了一代人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善良正直、有情有义、坚韧担当的中国人形象。
听书听到了最后,有些过不去的怨恨最终都放下了,曾经耿耿于怀的心结也得以释怀。精明世故的人终于醒悟,在失去后懂得了珍惜。而周秉义,周秉昆,周榕,蔡晓光,郑娟,春燕儿,国庆,敢超,周楠周聪弟兄俩……他们都是书中平凡的'人物,也是,现实中每一个平凡的我们。
梁晓声曾经说过“自己是最不喜欢出书的人”,然而他的这部巨著却在20xx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读罢这部作品,想法很多,感慨很多,皆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和时代的进程。我认为堪与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媲美。
有句话说:当你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就读读余华的《活着》。我读过,但还没到熬不下去的时候,余外收获的且是满满的动力。这里不针对某一部作品,是泛指!
弱者习惯于依赖,强者鞭挞自己成长。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会泪流满面,有时,发现自己也很厉害,勇敢地走了很长的路,做了很多的事,面对过很多复杂的人……
在读书中感动自己!
在生活中历练自己!
《人世间》观后感 篇2
世人皆知万物有灵,皆懂生之可贵,皆晓存活苦楚,却仍不愿放过。
本有森林般宽广的灵魂,却被囚于方寸,锁链铁网交错,尖牙利爪不被允许,于是剥夺,王沦为阶下囚,调笑与折磨,成了小丑,用讨好求得生存,不屑,瘦骨嶙峋又如何?仍乃王者。
失去了歌声,迷失了航向,家园成了危机四伏的死亡港,怎样才能让那些鄙劣的谋杀者听懂悲鸣?于浅滩灭亡,让这庞大的身躯被困于险恶世间,纯洁的灵魂去寻找新的海洋,可那透明器皿中的天使呢?以保护的.名义也难掩饰谋利的目的,什么时候得以解脱?
怒吼,咆哮,挣扎,自亡,亲自送乳儿上路,也好过这铁甲针管的夺取,万恶的掠夺者呵!铁石心肠!将内心的欲望无限压制于无辜者的脊骨上,世间极凶极毒之词已经无法形容这些人间魔鬼!
是什么样的心,才有此不知羞耻的勾当?将单纯的魂魄强添艳色?利,除了利还有什么解释?
亲手将迷茫的花蕊送入轮回,围观者冷眼冷语脸上挂起笑颜,谁人无辜,手上皆染殷红,幸好还有一人挽留……还有不负为人的援助者。
我们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便妄想着统治万物,剥夺,自私,万物有灵,它们也是谁的子女,谁的爱侣,谁的父母。希望终有一天,所有自由的灵魂都不再困于囚笼,铁链被砸碎,水池被摧毁,它们的家园本就是星途大海。
愿我不会沦为人间恶魔,于浊世保一丝清明。
《人世间》观后感 篇3
近期最火的电视剧,莫过于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人世间》,以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平民子弟在近50年岁月里跌宕起伏的人生,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歌颂了中国人民拼搏向上、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以及勤劳正直、自尊自强的美好品德。
出于对电视剧的喜爱,我略读了下原著小说,115万字的鸿篇巨作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世间》立足时代,着眼普通民众生活与生存,翔实地叙述了解放后北方普通人家的生活历程,人们在各类政治狂潮下艰难挣扎,又在生活的希望和失望反复交织中慢慢老去,而唯一不变的是周家人朴素的道德情感和执着的平民精神。
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是一部好人史。在政治转换的不同时期,周家人一直恪守着世代相传的不做坏事、尽自己力量帮助国家和他人的德行,一直践行着中国人传统的知遇之恩,这种恩情,包括对亲人、朋友、老师以及所有生命中相识之人的情感。无疑,这是作者对新中国成立至今这段历史时期形形色色事物和人物的诠释,是对自己一生文学之路的答卷。虽有力道不足之感,却仍旧令人手不释卷。
《人世间》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他们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
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平民视角,悲悯情怀,激烈的戏剧冲突,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让小说具有某种“史诗”品格。
《人世间》观后感 篇4
《人世间》中塑造了很多对夫妻,就拿周家这三个孩子来说,周秉义和冬梅、周蓉和冯化成,都是令人羡慕的婚姻。可是冬梅和周蓉却过得并不幸福。冬梅夹在娘家和婆家为难,周蓉想跟女儿亲近,他们这个时候都羡慕郑娟。冬梅羡慕她能够得到周志刚的赞赏,周蓉嫉妒玥玥喜欢郑娟。
其实整部剧来说,最可怜的是郑娟,但活得最幸福的人,也是郑娟。她真的是能够把苦难咽下,最后还让它开出花儿的人。
郑娟一开始并没有指望自己能够嫁给周秉昆。在外人眼里,她是杀人犯的妻子,是个寡妇,还带着一个孩子和一个瞎眼的'弟弟,没有工作。这样的她,怎么配得上工人身份的周秉昆呢?
但是,她感念周秉昆为自己的付出,一直想要报答他。这个时候,周母脑溢血躺在床上,周秉昆需要帮手,她挺身而出。
两年半的时间里,她一直兢兢业业,丝毫不懈怠,即便秉昆被关,她也没有怠慢过周母和玥玥。她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帮助秉昆支撑着周家。
后来,她被周父认可,终于嫁给了秉昆,但是她也没有因此就忘记自己的初心。她依然操持着整个家庭的家务,伺候周母、照顾玥玥。过年,大家都回来了,他们在屋子里说说笑笑,而她则一个人怀着身孕还张罗一大家子的年夜饭。
《人世间》观后感 篇5
宏大而内容庞杂的《人世间》在细微处与时代共融,与观众共情。即便没有经过那个时代,也会感到暖意。人间值得,令人破防。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虽然物质生活不富裕,尽管人物性格和命运各有不同,但中国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温暖美好始终打动人心。不管时代和环境如何改变,善良与勇敢永远是最简单、最重要的'品质。
不少网友感叹,“大过年的,又被这部剧弄哭了。”当下人们坐享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通过这部剧可以窥见,中国如何从一穷二白到迎来高速发展期,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如何与普通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人一路走来,带着时代的烙印和岁月的沉淀,战胜许多现实困难,收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如同导演李路所说,中国人生活发生巨变的50年,是无数人用隐忍、坚韧、担当造就的。
《人世间》观后感 篇6
58集长篇电视剧《人世间》自1月28日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开播,每一次更新,都占据国产剧热度榜首。在如今年轻观众追求倍速看剧、看短剧、看“不装嫩”表演的环境里,《人世间》的前半程已成功松动了网生代的观剧习惯,让90后、00后与50后们一起看得百转千回。
作家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原著自然为电视剧提供了珍贵母本。而影视改编的二度创作者们——从编剧王海鸰、王大鸥到导演李路,再至雷佳音、辛柏青、殷桃、宋佳、萨日娜、丁勇岱等一众演员——真正示范了一部好剧是编导演服化道全流程匠心的环环相扣。观众每晚守候、网友频频催更的电视剧《人世间》,还原了小说里突出的年代感与命运感,丰富了影像化后耐人寻味的无尽细节,还提亮了跌宕人生、世情百态下的'故事底色。它让观众看见,即便生活是悲欢离合的循环往复,也总有热乎乎的日子与人,在诉说人间值得。
《人世间》观后感 篇7
最近,火了的不仅有北京冬奥会、冰墩墩、中国年,还有《人世间》,让我们透过一部剧,了解一座城,让一座城因一部剧“火出圈”。
《人世间》多个取景地,成为了旅客打卡的新地标,这是优秀文艺作品的“溢出效应”,让我们能够在一部剧中,更好地读懂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发展内涵。事实上,《人世间》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是以更生动的'方式向我们讲述历史,更是为新时期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CALL”,为吉林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带来了新机遇。要让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尤其需要走好“跨界”发展的新路,加强文艺与旅游的融合,既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喜欢吉林,也为新时期吉林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人世间》观后感 篇8
《人世间》恰如一江浩荡的生活流,在50年的蜿蜒曲折中写出了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其中流淌的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深深打动并温暖了观众的心,堪称一部当代中国的影像心灵史诗。他们在这“人世间”相遇,用文字、镜头、表演述说着中国平民的50年,将中国社会变迁下,老百姓向往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坚韧、努力娓娓道来。这不仅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段人间烟火史。
观看《人世间》让我大饱眼福。在他的笔下,各形各色的人相聚一起,擦出不同的火花,让我感受万千。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记者柴进在《看见》里提过“人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易被打败的。”文中的人,经历了一系列困难:50年代荒灾,60年代文革,二零零三年“非典”等等。时间不会停止,生活仍要继续,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会让你在困境之中,找到光明。
电视剧善于展现日常生活,《人世间》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将前述经典恢宏的史诗性与细腻的'情感性融为一体,在经纬交织中熔铸出以光字片的历史命运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百姓生活的缩影。古人就有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恍然而已。”人生不过百年,你笑我哭都是一辈子。心态是由你自己掌控的,一个不敢笑的人,又怎能挑战生活的困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