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演讲稿
文学网整理的弟子规的演讲稿(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弟子规的演讲稿 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弟子规》第一篇叫入则孝,意思是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做一个体贴又孝顺的孩子。
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立刻答应;让我们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接受;冬天,我们要让父母温暖;夏天,我们要让父母凉爽。做什么事都要经过父母的允许,不能擅自去做;什么东西都不要私藏,以免父母生气。父母有过失,一定要竭力去改正,改正时要和颜悦色。父母去世要按礼法去办,祭祀要处于诚心。
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孝敬父母,这样才是一个好孩子!
弟子规的演讲稿 篇2
同学们,教师们:
大家好!《弟子规》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导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慎重。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群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080个字描绘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去为父母“效劳”,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必定还不完!“百善孝为先。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业后,觉得没事,就想帮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的事。我走进屋子里,看到妈妈的毛巾脏了,我连忙拿起它向水池走去。我先打了一盘干净的水,再加上一些开水,照妈妈洗衣服的样子,把毛巾放在水里浸泡几分钟,再在水里倒上一点洗衣粉,用手使劲的搓,水里立即起了许多小泡泡。我搓了几遍,又用清水洗了几遍,然后才晾在衣架上。我心里非常快乐。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通。当然,我那不争气的泪珠,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看在我外表上不敢对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许多不满于抱怨。可是在读完《弟子规》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一个美妙的将来。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我们就像一个小树,不为它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正直的参天大树。
弟子规所讲述的每一个道理,都给我带来了启示。今后,我一定要将古人的教导记在心里,拥有“孝、悌、谨、信、爱、仁”这些好品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弟子规的演讲稿 篇3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在这绿色的春天里,我们学校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在这期间,我认真的读了《弟子规》。
这本书是古代大臣至圣先师孔子所写,里面主要是教人怎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讲信誉……但在这360句中,最令我感悟最深的还要数这句:读书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的'根本意思是:读书时,有三个到:心到,口到,眼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缺一不可。
但我的实际行动跟着一比,简直是天然之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每次读书或做作业,我都做不到心到,口到,眼到,这点让我的内心非常的惭愧!每次我做作业,都不专心。不是玩笔,就是看窗外的风景。
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还要数那一次:二年级时,数学教师中午给我们布置了15题根本计算题让我们回家做。我一到家,准备开场做时,一开场下定了决心,开场还不到五秒就忘得一干二净,就像《哆啦A梦》里的野比大雄一样!
我才做了4题就已经开场不耐烦了,于是我就在题目上稀里哗啦地随意写了几下,就盖上本子了。谁知下午修改出来后就前面认真做的4道题是对的,其他全是错的,就因为这事,被教师批评了好久。
我想,只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样才会专心把一件事做得完美无缺!
弟子规的演讲稿 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三(2)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 ,学会感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这段熟悉的旋律吧。上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部分,至今仍对我影响很深。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对我们这些喜欢我行我素的独生子女来说,我们又做到了多少呢?我们只会一边玩电脑或做着手中的事,一边听父母唠叨,但其实已经左耳进右耳出了;我们只会冬天的`时候让父母帮我们暖被窝,夏天的时候让父母想办法帮我们解暑;我们只会想方设法地溜出去玩耍,然后疲惫不堪地回来,却还要父母帮我们端茶送水。
同学们,当你在享受这些幸福时刻的时候,可曾想到了感恩,可曾想到了回报。可能同学们会问:感恩?感恩谁?回报?又回报什么?其实很简单,感恩我们的父母,回报我们的父母。或许只是临别时的一句叮咛,或许只是见面时的一句问候,或许只是午后的一杯清茶……其实,只要我们留心,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会让父母记忆犹新,一个很小的动作都会让父母倍感欣慰。
乌鸦反哺,尚知母恩。今我少年,孝道弘扬。同学们,让我们从《弟子规》开始,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尽我们的全力,使我们的民族美德再放光华!
弟子规的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美好的精神食粮《弟子规》。
《弟子规》以简洁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我们概括出来的精神财富,它教导我们,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成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宝贵的时光。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能猜出我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话语了吧。没错,就是“朝起早、眠迟、易至、惜此时。“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这句话是歌德说的,他说得没错,如果我们不珍惜时光,就浪费了我们生命中的大好时光,大家千万别忘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呐。
为人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二十四孝中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母把床被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来要向父母请安,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安心。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知恩感恩。一个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得以萌生。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吗?
“孝为会意字,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个“孝。所以,上一代和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负着一个老子。
试想想,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受过《弟子规》的教育,任由着自己的习气来成长,长大以后,这个习气已经变得根深蒂固了。因此,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这种良善的教育,吃亏的绝对不只是这一个孩子啊!他会影响身边所有的人,甚至是影响到孩子的下一代,所以,一定要学好这本美好的精神食粮《弟子规》。
《弟子规》中讲诉了太多的道理,让我们再慢慢品味,从实际行动中验证吧!
人人都学《弟子规》,如果我们都按照《弟子规》中的要求去做,那么,我们的校园该是多么的快乐、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安定、和谐,让我们为做过美好的明天而起努力吧!
弟子规的演讲稿 篇6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弟子规》,育好品行。
自20xx年以来,我校积极响应文教局发出的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活动,学生从中受益匪浅,我认为学习践行《弟子规》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现在,我就如何用《弟子规》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行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 坚持诵读,激发兴趣
为了既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又减轻学生背诵负担,我采用了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具体做法是:1、每天早上七点开始,负责诵读的班长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十分钟。2、充分利用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在每节课的预备铃响之后,由诵读班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3、每天放学的时候,提倡学生背着《弟子规》出校园。这样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减少了学生的吵闹。4、及时进行成果检测,我把全班分成五组,每天抽查一组里一名学生进行背诵,一周下来,对每一组进行评价打分、评比并适时给予鼓励,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我会引经据典,用古人教诲、名人轶事或现身说法,向学生讲解含义,为了使《弟子规》中的'精辟论述,能使学生理解,我在讲述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如读《弟子规》中“冬则温,夏则净,晨则省,昏则定”,我就给学生讲了古代黄香孝敬父母的故事,这样,既有理论又佐以生动、有益的传说、故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
二、 巩固成果,班会分享
每周一的班会课,我都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分享活动,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探讨,发表看法,慢慢地,大家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这是一位学生对于爱的感悟:“学习《弟子规》让我学会与周围的人相处。”“凡是人,皆须爱”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由爱面生敬,由敬而生礼,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在互助互爱中得到许多助力,人人都更容易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通过班会分享活动,不仅有利于《弟子规》的深入开展,而且对班级的良好班风形成有莫大的帮助。
三、内化经典,育好品行
《弟子规》潜移默化间教会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比如:孝敬长辈、讲求诚信、与人和睦、心存大爱等。
践行《弟子规》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一言一行规范做起。
当看到学生写字歪歪扭扭,不认真时,我就会说“字不敬”,大家就会随口答出“心先病”,背出来了,手下的笔也用力了;当看到教室地面有纸屑时,我就说“房室清,墙壁净”,同学们会主动朝自己身边看去,捡起纸屑;当看到学生中有几个人陆续新添了几件衣服时,我意识到学生有了虚荣的攀比心理,我会说“衣贵洁,不贵华”,买新衣服的同学立刻减少了;当同学们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矛盾时,我引导他们去读“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盖”,几遍之后,他们就承认错误,化干戈为玉帛了。
1、前一段时间,我班的书本摆放出现了一种现象,非到大课间才摆放的比较整齐,其它时间摆放都不理想,特别是下午摆放就更不好了。于是,我让学生把“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几句抄在黑板右下角,每天下早自习,午自习就由诵读班长带领连读三遍这句话。坐下之后,学生就主动摆放起书本,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我取消了这次活动,书本摆放到现在一直很好,他们已经形成了习惯。
2、还有一件事给我很大的震动,让我记忆深刻。我班一名女生,平时表现一直不错,是班内前十名的学生,可是有一个星期一,竟然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完成,我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为什么没交作业,她一口咬定是交了,我让她找,她把一份没有姓名的试卷拿来说是她的,而那根本不是她的笔迹。我把试卷拿到班里,尚欧美认定是自己的,又找她,告诉她那是别人的,不是她的,但她仍一口咬定是自己的,我告诉她说:“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然后我打开《弟子规》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惟其是,勿佞巧”那儿,让她读了之后告诉我感想。当我再次问起时,她眼含泪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叹道:“《弟子规》的力量真是巨大呀!
3、一位家长在家校联系卡上反馈回来说:我感觉近半年来,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帮家长分担家务了,懂得父母的辛苦操劳了,感谢老师教育有方。我知道这都源于《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这样我将《弟子规》纳入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并与学生的规范、学校的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当学生之间发生了小矛盾;当学生触犯了校纪班规时,我引导学生将现象与《弟子规》的要求进行比较,鉴别,引导学生去辩论、去分析、出结论、提高认识。
自从开展《弟子规》学习后,班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之间和睦多了,班集体更团结友爱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卫生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在班级,同学们更加注意集体团结、注重班级荣誉,互帮互助的班风悄然形成。《弟子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老师,让老师懂得爱护学生,这样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弟子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习惯。许多学生都在生活中有了很大的改进。
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对于《弟子规》绝不能停留在学习的层面,而在重在落实践行,将《弟子规》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融合在一起,自觉的将《弟子规》简洁的文字内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学会用《弟子规》的内容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就让我们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接受灵魂的洗礼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