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朝花夕拾》有感

2025/07/31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朝花夕拾》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1

假日里,我手捧起这本《朝花夕拾》,仿佛徜徉在时光的隧道里。跟随着鲁迅爷爷的脚步,感谢在他童年的喜怒哀乐,追寻成长的印记。

乍看书名,我以为是写写景的花花草草,走进书里才发现这是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这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幼稚无知的一个时段,浪漫天真是那时的主调,不单我们寻常人如此,鲁迅亦是如此。小鲁迅也是热爱大自然的。他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一切都是那么天真浪漫,令人回味。这本书读起来是那么的令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它犹如一块磁铁,深深的抓住了我的心,以致我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又充满童真童趣的画面。

童年的时光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小的时候我爸管着快点长大成人,对童年的宝贵很难理解,总觉得日子太漫长,总觉得毕业遥遥无期。殊不知,时光太瘦,转眼就从指尖溜走,悄无声息,她带走了我的稚气,留下的成长的足迹,真不敢想象,童年在我的注视下渐行渐远。细细品读周树人的文章,感受着阳光般气息的童年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思绪飘到了我自己的童年。

电影般的童年镜头在眼前掠过,三岁生日时,手拿刀叉,两眼注视着蛋糕,嘴边都是蛋糕渣,旁边坐着一起过生日的小朋友,这照片见证了我第一次过生日的场景。幼儿园的元旦联欢会上我站在台上讲故事,有点胆怯,有点儿腼腆,看见妈妈鼓励的目光,顿时才像吃了定心丸,就像在家里练习的一样,一个一个词汇才从我嘴里声情并茂地飞出来。入小学第一次做作业,第一次考100分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与同学们齐心协力的出板报,打扫卫生,为班级出力,我有了集体观念,升旗、革命先烈的故事,让我知道了祖国的伟大,祖国的繁荣与昌盛,爱国之情在我心中冉冉升起,对国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回忆着这些改变,才发现我竟在慢慢成长。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成许多记忆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悄无声息的逝去,唯有那记录着你的所得所失的足迹,永远会驻留在记忆中,让人难以忘怀。我真希望不要失去童年的那种快乐,天真,朝气蓬勃,无忧无虑……

童年就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品味时很甜美,但甜美中带有一点点苦涩,可随后你就能品尝出这其中的醇美与香甜。你在成长道路中会学到很多,会懂得许多,因为心怀梦想,所以我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成长的足迹耐人追寻,那一点一滴都令人回味无穷,翻翻这本神奇的“日记”,你会发现——自己已改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2

读《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92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各种敌对势力的压迫。92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就内容来看,《朝花夕拾》主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评击和嘲讽,颇为经典。

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而发的。嘲讽了他们的“流言”。“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甭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夜色更加黯淡;桂叶瑟瑟地作响,微风也吹动了,想来草席定以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翻来覆去了。”从语言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将鲁迅先生在当时被“正人君子”所压迫的难耐,但是,这也是反话正说的独特之处,他告诉了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真正中国人的灵魂是不会被消灭的。文章透露出作者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征的憎恶;同时也追忆作者童年时救养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第二篇《二十四孝图》揭示的则是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抒以了尖锐的评击。在作品中,还有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真诚怀念。接下来的几篇,记叙了鲁迅儿时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和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的脚印。

希望大家共赏!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3

每一个人都有童年,每一段回忆中都包含“喜、怒、哀、乐”四种味道。

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是《琐记》。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美女蛇的故事使他觉得做人之险。世事险恶,而最可怕的不是流血破头,而是人心的黑暗。“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鲁迅真的没见过吗,其实他早已见过了,衍太太不正是披着人皮的美女蛇吗?

让大家都喜欢的衍太太,外表看似善良,内心却是如此的阴暗。“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怂恿小鲁迅偷东西,传播流言。而那时年幼的鲁迅,天真地认为衍太太是好人。那时的他,没有看透暗中使坏的衍太太的心计。几年后,随着年龄渐长,阅历渐丰,鲁迅脱去稚气,回想衍太太的种种行为,终于慢慢晓得衍太太的为人。回忆往事只是会心一笑,而最让鲁迅难以释怀的是父亲的逝世。“精通礼节”的衍太太怂恿小鲁迅在父亲临终弥留之际反复呼唤父亲,让父亲走得不安心,最后父亲是带着痛苦离世的,这让鲁迅感到非常愧疚。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出现过许多“衍太太”。放纵我们贪玩、怂恿我们做坏事、引诱我们接触不良信息,比如电脑、手机、一些狐朋狗友、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陌生人,这使我深感做人之险,同时,我也更能理解和感激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也许严厉了些,但都是为了让我健康成长。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有泥沼、时有岔路,我们要保持一颗明辨是非的心去分辨善恶,警惕“衍太太”。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4

两年前,我带着求知的渴望与好奇轻轻地翻开这本书,本以为我将再次得到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可没想到,这书中的许多言语段子我竟无法理解。我沮丧的合上这本书并约定两年后再来拿下它。如今的我已是一名初二的中学生了,相比以前,理解能力自然增长不少,这个寒假,我终于翻开这本书——《朝花夕拾》。

我喜欢的中国作家,除去冰心常新港,应该就是鲁迅先生了。这本书的原名是《旧事重提》,至于现在为什么会叫《朝花夕拾》,我想大概是鲁迅先生嫌它太直白吧。书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青少年时代,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也批判了封建旧俗、文化。还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长妈妈、衍四太太、五猖会上的无常、百草园中的美女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在家中的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甚至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会让人感到异常亲切,也没有什么距离感。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儿时的那份纯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还时不时能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

儿时的我,也曾像鲁迅先生一样有许多五彩缤纷的往事。小时候,我会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个小错误而举手指出,如今,即使老师一连报错好几个字我也不会有什么动作;小时候,我会因为在无意间捡到一枚硬币而欣喜若狂,并得到表扬;如今,看到地上的硬币也只是一笑而过;小时候,我会因为晚上爸妈不在身边感到恐惧而哭闹,如今,晚上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也没有感到一丝恐惧。

童年是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童年是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童年是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童年是一棵大树,一棵挂满回忆的大树;童年是一本日记,一本写满喜忧的日记;童年是一杯浓茶,一杯让人回味的浓茶。

如今,在喧闹纷扰且容易迷失自我的生活里,若你能静下心来仔细读完这本书,你的心情会变得比以前平静,释然。正如书名《朝花夕拾》,等长大以后,再把自己小时候的零碎琐事一点点拼凑起来,或许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5

童年就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品味时很甜美,但甜美中带有一点苦涩;而成长则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那是因为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坚持的勇气,失去了一份心灵依慰,但随后你就能品出这茶的醇美、香甜,让人回味无穷,我在成长道路中学到、懂得了许多。

清晨开放的花到傍晚才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我看着,陷入了沉思。

进了初中,发现每本语文书上都有鲁迅的文章,几乎每一篇文章都选自一个好听的名字《朝花夕拾》。一遇到鲁迅的文章,老师都会细细地讲,课文下边的注释也总是密密麻麻。《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要批评,批评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以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的视点,叙述了这沉闷的一切。

百草园是少年鲁迅的乐园,百草园里长着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有在树叶里长吟鸣蝉,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黄蜂,有忽然从草间直窜云霄里去轻捷地叫天子。在园子里的少年鲁迅经常搬来凳子,爬上大树,在树杈上坐下,寻找着鸟蛋,大人来了,他又到草丛里去趴着,在青草的掩护下与大人捉迷藏。冬天,下了雪,他又会照着闰土爹的方法,玩雪和捕鸟,无奈每次所捕的的鸟少之又少。

《朝花夕拾》中,给我影响很深的是《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阿长是鲁迅家给他请的保姆,这个乡下人的要求很多,生活很不检点:总之在私底下对别人指指点点;给鲁迅讲长毛的故事来吓唬他;还害死了鲁迅的隐鼠;睡觉摆人字形,差不多要霸占整张床铺。但就是这样的阿长却给鲁迅买了他最想要的《山海经》,满足了他的愿望。

童年的回忆就像一本令人难忘的日记,不经意一翻会让你感到流连忘返,哭笑不得,但更多的还是欢愉与喜悦。当我们有空时,不妨品品成长这杯茶,翻翻这本“日记”你会发现:自己得到了许多。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6

《朝花夕拾》这一书是鲁迅先生对童年的回忆。这本书生动的描绘了童年的趣事,把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而且文章运用精彩的故事来描绘童年的色彩。

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狗.猫.老鼠》。鲁迅小时候养了一只隐鼠,得知它的死跟猫有关,就开始主动攻击猫,对它们恨之入骨,见一回就痛打一回,后来得知不是猫的错的时候,又对其很后悔,但又有一只猫伤害了兔子,对此,又很愤怒,对猫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他把对猫的憎恨嫁接到自己身上,认为其实猫也很可怜,能够换位思考。

其实,对照看自己的童年,可能比鲁迅更幼稚,更不善于思考,更不可能容下别人,想着他人,只会对自己的东西较之爱护,对自己讨厌的东西视而不见,并且,现在的父母都不怎么样理解自己的孩子,聆听不到他们的心声,特别是城镇里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空间,比这孩子上什么补习班,去参加“奥数”,童年是很美妙的,但是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却剥夺了孩子一生的快乐时光,这样的孩子的到的只是痛苦,不是快乐,如像鲁迅那样的童年多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是真正的天真无邪,尽情的享受自己的人生,不像现在的孩子,像一只关在笼中的鸟,根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想飞的欲望虽高,却奈何不了,自己喜欢的动物不能养,从小就缺少了爱的情感。

鲁迅小时候,有一个保姆,被称之为“长妈妈”或“啊长”,鲁迅对她刚开始很厌恶,她总是切切察察,睡相也不好,呈一个“大”字形。随后,“长妈妈”又教给鲁迅一些道理或习俗,鲁迅对她的态度开始发声转表,鲁迅是一个极爱读书的人,当他听说一些很离谱的事时,他对这些书竟是万般的钟爱,虽算不上茶饭不思,但内心很急切。“长妈妈”出乎意料地买了四本书给他,从此,鲁迅觉得“长妈妈”很可敬,似乎有着很大的神力。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家人,母亲去世了,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对女儿很好,之后,继母生了个儿子,随后,父亲也逝世了,从此,继母对女儿很严厉、苛刻,女儿很憎恨她,女儿大了,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以后也没回过家。有一天,他看见了那个儿子,问起家里的情况,继母也不在了,他拿了一本日记给女孩,上面写道:“我之所以对她那么严厉,是因为我怕放松了她,我的心也很痛啊……”女儿落下了悔恨的泪,但是,一切都晚了,我们要理解身边的人。

就拿我来说吧,爸爸在外打工,只能接电话寻思,每次说的,重重复复就是那几句话,随然唠叨,但也是出于他的爱呀,我们要懂得他们的心啊!

童年的多姿生活,掌握在我们心中,学会享受,才是人生的一种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