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工作计划
文学网整理的商务工作计划(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商务工作计划 篇1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系列会议精神,继续按照“保运行、稳增长、扩消费、调结构、促开放”的工作思路,锐意进取,积极作为,不断提升商务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四个示XX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强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智慧岳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落实及平台建设工作;
(2)加快网络、物流、仓储等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
(3)起草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为兑现扶持资金提供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严格按扶持政策兑现奖补资金;
(4)根据20xx年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修改扶持政策内容,继续引导鼓励电商企业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争取“安徽省电子商务示XX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XX县”申报成功;
(6)继续开展各类电子商务培训,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率和应用水平,引导鼓励全民参与电商;
(7)继续推广宣传,扩大我县电子商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
2、继续开展各种消费促进活动,加强市场运行监测;
3、进一步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切实抓好商品流通和市场供应工作,切实抓好商贸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市场供应稳定繁荣。
4、加快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系项目建设,将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与“美好乡村”相结合,做好村便民店、便利店规划布点工作。
5、认真做好商务部百县监测旬报制度,顺利完成商业节能责任目标。
6、加强成品油供应的保障工作,做好20xx年经营企业年检工作。
7、深挖出口潜力,紧抓孵化工作,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力争进口实绩有明显增长,确保完成年度外贸进出口任务。
8、加大申报项目追踪力度,继续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类商务项目资金;
9、继续做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电子商务等相关统计分析、数据上报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0、完XX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商务工作计划 篇2
XX年我们市场股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股室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年初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不放松,开拓进取,迎难而上,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家电下乡工作。
家电下乡销售情况:自XX年2月至XX年9月全区共备案注册63家销售网点,销售家电下乡各类产品49197台,其中:冰箱14713台、彩电11209台、手机1822部、洗衣机11921台、计算机3167台、空调87台、热水器3977台、微波炉775台、电磁炉1526台。销售金额9770.95万元。
XX年1月至11月30日全区63家销售网点共销售家电下乡各类产品19514台,其中:冰箱5989台、彩电3999台、手机35部、洗衣机4876台、计算机1527台、空调35台、热水器2057台、微波炉295台、电磁炉701台。销售金额4291.6万元。补贴情况:截止到XX年9月,我区家电下乡产品已经补贴43348台,补贴金额1035.96万元。补贴率88%。
有效拉动了农村消费,家电下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5月至7月根据《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监管的通知》和定西市商务局的安排部署,我股对我区备案注册的83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经清查有20家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经营不规范予以注销,8家网点责令限期整改,对基本合格的63家网点进一步进行家电下乡的政策宣传和销售经营督导。目前,各销售网点经营正常。同时开展了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检查,经查6家网点经营不规范,决定暂停家电以旧换新资格。为确保我区家电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政策实施顺畅,我局向每一家销售网点印发了《致全区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的一封信》宣传政策,以提高经营者的依法经营意识,为了更好的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以及家电行业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并成立了家电行业协会。
(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的通知》(甘商务市建发[XX]217号)文件精神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XX〕38号)及甘肃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精神,我区今年新建由“定西大川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日用品配送中心”“日用品农家店”其建设标准完全符《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定西大川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万元,建设农家店65个(其中村级35个),建设配送中心一个(配送中心面积XX平方米,仓储面积1000平方米。配送车辆11辆)。目前,“定西大川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全面完成,正在全面检查验收。
(三)强化生猪定点屠宰监管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为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年初制定了《定西市安定区商务局XX年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就我区2家定点屠宰厂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以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了《定西市安定区商务局重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完成了“定西市安定区九隆生猪定点屠宰厂”“定西市安定区盛泰生猪定点屠宰厂”的技术改造项目,两家屠宰厂(场)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分别按以下内容进行改造:
1、改造屠宰间、待宰间和急宰间等;
2、屠宰车间地面硬化,墙面彩钢贴面;
3、人员及肉品出入口与运送活畜出入口分开设立,活畜出入口设置消毒池;
4、建造清洗池、放血平台、烫毛灶台及内脏整理操作台,并且池和台表面要贴瓷砖;
5、安装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屠宰设施,包括脱毛机、提升机、吊挂轨道、烫锅等;
6、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
7、建设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
项目总投资为 82.7万元(其中:定西市安定区九隆生猪定点屠宰厂投资70.7万元,定西市安定区盛泰生猪定点屠宰厂投资12万元)。“定西市安定区九隆生猪定点屠宰厂” 技术改造项目已通过甘肃省商务厅的评审验收。目前,两家屠宰厂已全部完成技术改造投入生产。截止11月底,屠宰生猪75607头,检出病害猪及不可食用的生猪产品379头,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保障了我区肉品消费安全。为了提高生猪定点屠宰厂肉品质量检测水平,我区的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参加了省商务厅举办的畜禽肉品品质量检验培训班,有效的提高了生猪定点屠宰厂肉品品质量检验的水平。另外,我区活禽屠宰市场与农贸市场、蔬菜市场、百货市场相互混合、分布分散,不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规定和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为规范我区活禽经营市场秩序,便于市场监管,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通过市场环节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向市商务局申报了活禽屠宰市场建设项目。六月份,依照国务院和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及时拟定我局《定西市安定区商务局“瘦肉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区“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做了具体的部署安排。在专项整治中,按照工作职责认真开展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对辖区内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厂重点检查了肉品检疫检验等管理制度的落实情、
8、下年度加强成品油行业、美容美发行业、人像摄影行业、餐饮行业、酒店行业、典当行业的排查摸底,抓落实抓管理。进一步规范以上各行业的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使全区成品油行业、美容美发行业、人像摄影行业、餐饮行业、酒店行业、典当行业经营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商务工作计划 篇3
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健康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为扎实开展好我局的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对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
二、工作任务
按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各项宣传,在局内干部职工中,开展好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加强对单位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单位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积极参加健康教育业务知识培训。
(二)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
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在单位院落内醒目位置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一年四期,定期更换内容。
(三)大力开展健康知识学习和教育
针对单位职工及其家属等人群,采取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发放卫生知识宣传单或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科学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及其家属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全年举行二次健康教育专家讲座。
(四)积极开展控烟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在单位禁烟区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提倡领导干部带头禁烟。组织开展禁烟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禁烟氛围,做到单位会议室、办公室等办公场所桌上无烟灰缸、地上无烟蒂,确保单位内无烟草广告。建立各级领导分工负责制,有专人具体实施控烟管理措施,按到已制定的各种规章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确保创建无烟单位的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五)加强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做到“五有”:有健康教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场所;有健康教育经费投入;有健康教育必备的硬件设备,有1名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按要求定期开展干部职工身体健康体检,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观念。依据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强化业务指导和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商务工作计划 篇4
XXXX年我们将抢抓“两型”社会建设和“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突出引进城市综合体和商务楼宇等高端项目,着力提质升级传统市场,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建设。我们将在项目引进、扩大消费、外经外贸、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
1、加大招商力度,在重大项目引进上求突破。
一是注重招大引强。以高铁新城项目招商为重点,抓好“两城三圈两带一走廊”、“都市绿圈”及新建道路两厢项目包装策划,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及行业20强企业,重点引进城市综合体、高端写字楼、现代物流、星级宾馆、工业地产项目,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抓好高铁西广场片区、南部物流中心、环科园新城市综合体等片区及项目的招商工作。二是创新招商方式。通过组织大型招商推介会、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形成多层次招商网络。拟组织1-2次国内大型招商活动,进一步扩大的开放度、知名度和美誉度。突出小分队招商,筛选一批重点客商登门拜访、上门招商。做好六都国际、运达中央广场等高端楼宇的二次招商,力争“亿元楼宇”的突破。三是注重项目服务。结合全区开展的“三定三抓”活动,整合资源,切实为企业、项目做好相关跟踪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2、加大引导力度,在拉动区域消费上求突破。
一是基础提质巩固消费。突出商圈提质升级,引导东塘商圈西南角、省地质勘探局、省中医药大学东校区二次开发,加快红星商圈东北角征收腾地和红星大市场外迁工作,启动高桥大市场医药物流园、汽配城二期提质改造。突出特色区域和板块建设,着力提质侯家塘“城市客厅”,打造东塘“新天地”,发展左家塘“月光经济”。二是打造品牌引导消费。打造消费节会品牌,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特色消费节会活动。发挥高铁经济虹吸效应,依托省植物园、同升湖、清泉寺、浏阳河、圭塘河等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外来消费“桥头堡”,形成旅游、购物、餐饮、休闲等消费品牌。三是挖掘潜力扩大消费。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各项扶持政策,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快完善大型综合卖场、便民连锁超市等商业配套,新建一批中高档购物中心。创新消费方式,大力发展信贷消费、网上消费,培育信息服务、文化教育、体育休闲等新型消费热点。
3、加大扶植力度,在发展对外贸易上求突破。
一是加强对外贸易工作。吃透用活外经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出口品牌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帮助。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国内外产品大型展会以及境外经贸出访考察,广交客户,多接订单。二是加强名牌培育工作。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建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出口品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三是加强服务外包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各项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服务外包企业认定。充分利用环保科技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园,招引一批服务外包企业。
4、打造中国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力求在产业高端化上求突破。
抢抓获批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全力推进武广片区和湘府路两厢开发和东塘商圈、红星商圈产业升级,利用火车南站的.交通枢纽优势,做好服务配套,逐步完善硬件配套设施,扩大商圈、片区集聚辐射效应。按照“十里长廊、百座楼宇、千亿产值”的产业布局,重点引进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现代物流为主的生产服务业和以餐饮娱乐、星级酒店、现代商贸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带动商务发展。加强与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等国际知名中介机构的沟通联系,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管理水平,着力打造中国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
商务工作计划 篇5
20xx年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以市场体系建设和商贸服务为重点,以项目落户和招商引资为抓手,科学制定规划,积极推介静海旅游资源,推进对外投资与合作,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商务管理水平,努力发挥商务工作在保障民生、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计划安排: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41.5亿元,同比增长16%;批发零售业销售额达到1132亿元,同比增长25%;外贸进出口额达到36.3亿美元,其中直接出口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外资实际到位额达到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6.5亿元,同比增长18%。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1、抓平台,推动外经外贸加速增长。
要重点抓实抓好“三个平台”,一是抓好台商工业园平台。抓紧规划建设台商工业园,采取以商引商等措施引进更多台资企业落户静海。二是抓好五金出口基地平台。发挥国家级五金制品出口基地的产业聚集和政策效应,吸引周边省市五金制品企业入驻基地,扩大出口规模。三是抓好“无水港”平台。把翰吉斯和子牙园区这两个“无水港”的功能发挥好。目前,翰吉斯和子牙园区“无水港”已正式通关运作。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就是要密切与天津海关、检验检疫局和天津港的互利合作关系,不断扩大进出口货物范围,提高通关效率。
2、抓运营,推动物流产业提早见效。
重点抓好天津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和唐官屯加工物流园两个园区的运营。一是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二是已完成建设的项目,要加大招商力度,确保按计划开业。三是对洽谈的项目,要做好协调服务,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同时还要做好进一步的招商,使两个园区尽快做大做强。
3、抓提升,推动商贸服务优化升级。
推进新宇大厦、游龙大酒店建设,完善设施功能,尽快形成效益。新建天津桔子水晶五星级酒店,实现静海星级酒店建设新突破。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引进华润万家、物美超市的基础上,再引进沃尔玛等大型卖场1-2家。
4、抓培育,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启动。
努力做好新型业态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快推进翰吉斯电子交易结算中心建设,力争今年底投入使用。同时,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知名电商开展谈判,推动项目早日签约落地义乌商贸城。
5、抓载体,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重点做好3项工作。一是做好旅游包装。以休闲游为重点,形成团泊湖为轴心,包括大邱庄工业游、体育休闲游、健康疗养游等在内的XX区旅游版块;以民俗生态游为重点,形成以西双塘为轴心,包括民俗文化游、绿色采摘等在内的XX区旅游版块。在此基础上,聘请国内知名旅游专家,规划设计静海“一日游”、“体育休闲游”等特色旅游线路。二是做好旅游项目建设。加快蒙古风情园、松江生态园、“孙犁梁斌郭小川”纪念馆等精品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营。三是做好宣传推介。借助天津旅游集团、天津客运公司等大集团、大公司,搞好对外推介,扩大静海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6、抓机遇,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积极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散,建设高水平载体平台,集聚更多优质资源。以国家五金制品出口基地和国家子牙循环经济区为重点,搭建京津冀进出口集散地;以唐官屯加工物流区和北环国际商贸物流区为依托,逐步形成以港口为龙头,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为支撑的大型物流园和综合性、专业化物流配送相衔接的物流产业体系;以团泊湖、健康产业园、西双瑭魅力乡村等旅游资源为中心,培育开发观光、休闲、会展、商务、体育等相关的旅游产业集群,推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商务工作计划 篇6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意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有效预防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我县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根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特制定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督促商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结合实际落实安全监管工作,深化专项整治,加强宣传教育,有效预防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总体目标
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落实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督促做好我县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围绕泉州市应达标商贸企事业单位到20xx年底达100%评审达标,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安全管理水平。督促我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到位五落实”,继续把企业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到位五落实”规定》工作情况纳入我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评审和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促进企业把“五到位五落实”规定转化为内部规章制度,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监管职责范围内企业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成员职责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助抓,各相关股室具体抓的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领导成员每年应当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检查,发现分管领域涉及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要及时研究解决并亲自督办。
2.统筹规划,抓好落实。切实遵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单位、我县商贸行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和部署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大问题和推进事项,按照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和职责分工,将具体任务分解下达并逐项抓好落实。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分析研究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全面完成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
1.做好基础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工作经费;组织我县商贸企业参加省市商贸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标培训班、自评(复训)工作培训班和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督查工作培训班;持续抓好商贸企业评审人才库建设,为商贸企业评审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2.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按商贸企事业单位评审等级为依据的分类监管、动态管理体制,做好分类监督和动态管理。一是督促达标企业每年进行1次自评并在企业内部公示,并报评审机构备案。二是对达标企业实行抽查监管。每年按不少于5%对二、三级达标企业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不再符合二、三级达标条件的,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启动附加考评程序。三是加强对未达标企业的重点监管。督促未达标企业加强达标创建工作,对达不到评审标准的企业及时纳入新增应达标企业监管范围,及时更新我县应达标企业台账,并抄送县安委办。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认真抓好商贸领域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落实
根据市商务局及县安委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商贸行业实际,把握商贸行业、特殊流通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督促我县商贸企业做好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督促商贸企业不断完善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高商贸企业的本质安全,确保我县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法》实施一周年、新修订《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宣贯等活动。督促商贸企业做好相关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2.安全生产监管督查。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外经贸企业(特指境外中资企业)和拍卖、二手车流通、再生资源、报废汽车拆解等特殊流通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督促监管职责范围内的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做好消防、粉尘防爆等专项排查整治,督促落实政府挂牌督办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工作。在安全生产监管中注重有效的痕迹管理和系统的闭环管理。
3.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把握关键,突出抓好商务系统重要时节、重点场所、重要目标、重点部位和消防检查等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宣传教育、培训和总结等工作。
4.做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及时修订本单位、本行业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按规定做好应急预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