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基督山伯爵》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1
“有一颗愿意等待的心,说明你对未来充满希望,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那么等待,又算的了什么。”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选自《基督山伯爵》这部作品。
趁着假期的闲暇时间,读一本有意义也有意思的小说,再好不过了。大仲马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基督山伯爵》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作品,被后世传颂。《肖申克的救赎》就是根据此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堪称经典。小说讲述了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时期,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监狱。狱友法利亚神甫教给他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唐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后来,他经过精密策划,最终报答了恩人,也惩罚了仇人。我本以为情节会枯燥无味,但并不是,《基督山伯爵》,又名《基督山复仇记》,我认为一部作品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读者阅读完后,能重新审视现在的生活,这正是此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唐泰斯在监狱中度过了14年的时光,漫长的时间,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让他由一开始坚信自己的清白,到最终想要自杀的念头。时间,是会磨灭人的意志的,而情节的转折点,或者说是,拯救了唐泰斯的人,就是他的狱友——法利亚神甫。他教给唐泰斯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让他复仇的信念和勇气。他走出这座坟墓,让仇人得到了惩罚,也拯救了自己。他最终并没有拿到宝藏,而是把宝藏的秘密告诉了船长之子,而自己,远离了这个地方。
我们可能会疑惑,14年的苦难过后,他为何不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些,他本可以拥有一切。而他没有,这也是我最钦佩他的一点,唐泰斯,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看,就是现实,他爱着爱他的人,恨着恨他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这话并非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告诉我们,被人欺凌时,我们要勇敢面对。
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确实是这样的,就拿我们来说,我们与那些穷得吃不上饭的人相比,我们是幸福的,但是,如果和那些生活富足,无忧无虑,或者是能够接受更高等教育的人相比,我们当然欠缺。心态是很重要的,你把现状想得那么糟,那么它就有多糟,甚至把你拖进万丈深渊。当然,我们的一生也很难会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曲折离奇,也很难做到像他那样勇敢坚韧,但是,日子一天天地过,困难一天天地来临,我们要有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这一切的一切,这样,我们也是胜利者。
人的一生不过是经历漫长的等待,对未来的路,我们一步步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要学会忍耐和勇敢。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2
厄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在《基督山伯爵》中,男主埃德蒙本是一名善良,淳朴又经验老道的水手。他本来这次航海回来就要迎上人生中最幸福的事了,他同美丽的卡塔卢尼亚女子就要迈入婚姻的殿堂了。而又因为此次航行船长不幸发病去世,船主摩莱尔平时对他即为赏识,准备让他当船长,可谓是事业婚姻双丰收,但幸福的人总会遭人嫉妒,就在他与梅塞苔丝举办婚礼的那天,不辛发生了,宪兵过来不由分说就抓他走,可怜的埃德蒙此刻还不知道这正是他噩梦的开始,而他还对这美好的社会充满感激与希望,自认为只要自己清白一定会沉冤得雪,很快归来。
这本书的剧情就此展开,可怜的埃德蒙在狱中多少年都不可能想到他那莫须有的拿破仑党徒罪名是自己的情敌与船上的会计因嫉妒而给他安上的,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他自以为对他亲切,可以为自己伸张正义的法官会因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对自己不利而放仍不管,令其成为一桩无法推翻的无头冤案。埃德蒙在狱中足足待了十四年,在前几年的时候,他还对外面的社会抱有希望,可在一次一次希望中,迎来的只有绝望。他抱怨过,怒骂过,痛苦过,可一切都是徒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牢房中,他已压抑的不成样子,就连狱卒都把他当成疯子,不愿搭理他。终于有一天,他压抑不住了,想要解脱,他就开始绝食,绝水,就在他生命就剩最后一口气息的时候,他听到了凿壁的声音,也许是上帝不想他就这么无辜的死去,为他带去了生命的响动,让他在死亡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仔细的聆听,他确信了,他不再孤独了,他对活着燃起了新的希望。他拼命地爬,抓起他倒掉的食物就往嘴里塞,他要补充体力,他要活着。
终于,两个隔墙相望的狱友相见了,埃德蒙对面的正是被狱卒们常说是疯子的法利亚长老,他自称有无数的宝藏。正是这个老人,给予了埃德蒙无穷的才智,无尽的财富以及他们向往已久的自由。
在埃德蒙逃出生天以后,他便一生只为复仇而活了,他化身为上帝惩罚邪恶的双手,无情地摧毁这世间的罪孽,使其无所遁形。在埃德蒙逃出后的情节中,正是全书中的高潮,他与敌人斗智斗勇,掌握一切的自信与敌人惊恐,无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复仇部分充分展示了“要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这一手段,他摧毁了敌人最在乎,最怕失去的东西,让敌人充分感受到他曾经所受的苦痛。
这本书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力量,人可以因妒而生恨去害人,也可以因善而生爱去救人。人的一生都在行善与施恶中度过,世上没有所谓的无善不施的圣贤,也没有无恶不作的魔头,凡事都有因果。所以我们要养成一颗知是非明事理的心,要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这样才能在我们人生的不断选择中,走上路,走对路,最终安全到达幸福的彼岸。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3
在黑暗里用二十年去恨一些人,却从未失去善良本性,拥有这伟大灵魂的还有谁,唯有他——基督山。
也许很多人还不认识他是谁,但如果你去看一看大仲马笔下展现着锋芒的他后,你的心中也终将为他留有一席之地。这就是基督山伯爵。基督山给我的启示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基督山伯爵。
小说中写道,年轻的水手堂泰斯即将接任船长并与心爱的塞苔丝完婚。但他的幸运遭到了唐格松与费尔南的嫉妒。他们相互勾结陷害了堂泰斯,写信诬告堂泰斯,从而使他被捕。而他的父亲也活活被饿死,未婚妻也被别人娶走了。阴差阳错的,堂泰斯熟已故老船长所携带的信件也影响着检察官维尔福的前途。他也因而被判为重大政治犯,被关入了监狱之中。在黑牢里,堂泰斯与法拉亚长老成为了忘年之交,接下了父子般的感情。十四年后,堂泰斯终于逃出了牢狱,凭借着过人的毅力找到了宝藏。此后他也以基督山伯爵之名跻身巴黎社交界,开始了他残酷的复仇计划。
而在整个计划中,他全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对突然事件处之泰然,但也在种种事件中展现着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他帮助了曾经帮助过他的摩莱尔一家,打赢了梅塞莱丝不会去伤害仇人的儿子;他为害死了维尔福太太和她可怜的儿子感到深深的自责,他最后选择了宽恕害死自己父亲的唐格松……
他虽然背负着巨大的仇恨,却完全没有被这些仇恨所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一直保留着自己那颗善良的心。做一个这样的人不容易,人的伟大不正在于此:放下过往的,拾起并坚持自我的。这正是这部作品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
做你自己的基督山伯爵吧!放下书的那一刻起,我想到这句话,它久久萦绕在心间的一句话。从堂泰斯的身上,我们学到很多很多,但你可以学习,却不一味的去模仿他。堂泰斯就是堂泰斯,而你是你。你也可以做基督山伯爵,做你自己的基督山伯爵;其实,每个人不就是自己的“基督山伯爵”?由此,我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努力、历练与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必定能给人生带来更多精彩!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4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大仲马的杰出作品,读后,使人颇有感受。
本书的主人公爱德蒙·唐太斯是“法老”号远洋货船大副,他因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却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代理检察官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狱友,一位意大利长老向他传授了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自己所知的,位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告诉了他。唐太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他成为了巨富。但事情还没完,他化名基督山伯爵,开始报答恩人,惩罚仇人的历程。
我特别喜欢爱德蒙·唐太斯。因为他敢爱敢恨、豪爽,同时又聪明过人。他还对许多事格外执着。在被害后,带入牢中,他并不屈服于命运,开始挖道,想要逃出去。遇到狱友后,他虚心学习,请教那位意大利长老。来到基督山找宝藏,面对无法推动的巨大石块,他制造火药来解决。后来,他成为了巨富,开始报答恩人,惩罚仇人的历程。收到了一封信,知道了今夜有人会来窃取文件,基督山伯爵极其大胆,准备自己与阿里来擒住这个贼。然而,他们却发现有两个,来个里应外合。但基督山伯爵丝毫不惧怕,依旧照计划勇敢进行。他和阿里成功抓获一个盗贼,并从他口中得知,这件事情的另一位参与者---安德烈﹒卡瓦尔康蒂,以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最后,报答恩人,惩罚仇人的历程也结束,基督山伯爵离开了。
大仲马的这部著作,表现了他的爱憎分明,在道德上主张惩恶扬善。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5
五年前,一个年轻舵手爱德蒙·邓蒂斯,与自己心爱的美塞苔丝步入了教堂,而那天,爱德蒙邓蒂斯却被美塞苔丝的表哥弗尔南多用一张莫须有的状纸告上了法庭,从而被抓入阴森的伊夫堡监狱里。
在牢里,他遇到了一个神父,神父帮助他逃出地牢,并告诉了他自己所知道的宝藏藏宝处。于是邓蒂斯得到了一笔巨款。
接下来的五年中,他对自己的恩人——莫雷尔船长,给予了一定的恩情,成全乐莫雷尔的女儿尤利的婚事。而且还对美塞苔丝的表哥弗尔南多和腾格拉尔进行报复。又遇到海黛,成就一生幸福。
文中的邓蒂斯在离开基度山岛时的最后一句话是:
人类的一切智慧——“等待”和“希望”。
确实是这样。等待后,希望便会来临。但当你等待时,不可碌碌无为,而要快乐生活,迎接那惊喜的希望。
那“等待”和“希望”中包含的不仅仅是乐观,更多的是宽容。邓蒂斯加倍感激了恩人,但没有加倍报复了仇人,而是选择了宽容。
若一个人一生都去仇恨别人,那他一定不会得到希望。因为当你消极的对待他人时,不可能去期盼希望,而是耍心机去致他人于死地。而若你宽容他人时,身心便会放松,会更期盼希望。
相信吧!人生由“等待”和“希望”完成!相信吧!心中的希望就在前方向你招手,向你缓缓微笑!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6
世间皆是矛盾,小说更是如此:或是脱俗与世故的冲突,或是本性与违心的抗争,或是淡泊与名利的纷扰,或是亲情与爱情的纠缠,抑或是正义与邪恶的对决……应该说,没有矛盾,就无法向前推进小说的'情节,就无法真实映射出小说的灵魂,也就更无法唤起读者与小说之间的共鸣。正如没有柔嫩与坚硬的摩擦就不会有五彩绚丽的珍珠一样,没有大仲马思想之冰与火的交融,就不会有甘露般浸润每一个读者心田的(基督山伯爵)。
开场,故事的背景就被放置在一个矛盾丛生的时代:正值波旁王朝复辟与“七月王朝”时期,此时的法国阶级矛盾极为错综复杂,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正在进行着最后的较量。于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故事的情节一步步向前推进,一层层更加细微的具体矛盾也就铺展开来。
故事的主人公—艾德蒙·邓蒂斯一开始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是一个善良、进取、乐于助人而且前途无量的热血青年(这也为后来连连遭到不幸埋下了伏笔),然而,他的过于出色引起了心怀怨恨的同事的妒忌,于是矛盾由此而生。如同大家所熟知的一,有好人,就有坏人,那个邓格拉司使用各种骗局,诱使由爱生恨的弗南告密,又让懦弱怕事的卡德罗斯酒后失言。可怜的邓斯竟然一无所知,对三个人还是拿出朋友的热情、火热的心来善待他们。他哪里知道,在他前面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陷阱等着他去跳—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我们身边也不乏此类人,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强者的妒忌。林语堂曾经说过:“聪明的人用嫉妒鼓励自己,愚笨的人用嫉妒阻碍别人。”邓蒂斯心中也有妒忌,但是他把这种妒忌变成了自己勤奋工作、尽职尽责的动力,而邓格拉司却正好相反,他把心中的妒忌全部变成了对邓蒂斯的仇恨,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迫害邓蒂斯,为了权势、金钱而不择手段……
作为自始至终都不曾过得很好的邻居卡德罗斯来说,他自身似乎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对朋友忠诚(严格意义上算不上忠诚),却又因怯懦不敢揭发坏人对自己朋友的陷害;他虽对邓蒂斯心存妒意,却也给邓蒂斯家以不小的帮助(借给邓蒂斯老爹钱);他虽性情懦弱,却也敢借着酒劲大骂两个陷害自己朋友的坏蛋……也许正是这些自相矛盾的缘故才没有让他享过太多的福,当然也没有受过太多的罪,恐怕折磨他最多的应该是他自己对自己良知的忏悔与自责吧。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现在的社会中绝对的好人或者绝对的坏人太少太少了,最多的恐怕就是那些“中间人士”了—不太好也不太坏。而这些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恰是自已。这些人面对更多的是心与心的挣扎,心与心的抗争,心与心的超越。试想,如果当初卡德罗斯能够畏要挟为朋友伸张正义,结局就不会这样了。当然,这只能作为一种假设而已,如果真的那样,恐怕我们也就失去了一部文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