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个人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个人读后感 篇1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其实《我们仨》这本书我在很早以前就拿起来翻过,但是迷迷糊糊的看不明白讲的是什么,看不懂杨绛的寻寻觅觅的梦,于是就扔下了。
前两天,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我又翻开了这卷万里长梦。《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整本书的开始源自于一个梦,这个梦记述了这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相失。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读到书的第二部分时,我顺着这个没有逻辑的梦,跟随这作者来到了古驿道。不知道作者要讲的是什么,但是却莫名其妙地被一种力量牵引着,让我继续读下去。追溯着这个梦,我也渐渐走到了这个万里长梦的尽头,但是真正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这样写道:“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虽说是对于这个梦的回忆,但是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悲哀,而是在感情的波澜中,随着事情的快乐而快乐,随这事情的悲伤而悲伤。
这作者这种平淡但又洋溢着亲情的文章中,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这个梦,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每个读者都有一个自己脑海中的梦境。“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路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途中。”作者心中的这个家,永远是属于“我们仨”的。
个人读后感 篇2
今年这个寒假,我阅读了好多书,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冰心奶奶写的《小桔灯》这本书。这本书反映了1945年抗战期间革命者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艰难处境和对光明的渴望,赞扬了他们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书中描写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地下党的女儿。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地逮捕、屠杀地下党员,白色恐怖笼罩着重庆上空。这位小姑娘的父亲是地下党员,因党组织遭到破坏,而离开了家。母亲也因受到特务的殴打而吐了血,然而,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惊慌失措、哭鼻子,而是能够帮着大人做点事。这对于一个九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
文章的结尾细致地描写了小姑娘给作者做了一盏小桔灯。这盏小桔灯发出的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不算明亮,但是却象征着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象征着革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象征着革命事业必胜!所以作者每逢春节,都会想起那盏小桔灯。是啊,这位年仅九岁的小姑娘虽是作者偶然相识的,但她的一举一动确实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感动,也很羞愧。我比小姑娘大2岁,但很多事情都没做好。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优渥,我拥有很多东西,但我有时却很不珍惜,甚至还浪费。有时我过分依赖爸爸妈妈,有时候却很有自己的想法,觉得妈妈唠叨,爱管闲事。而现在我要向这个小姑娘学习,学会管理好自己,主动帮家人分担家务,做个学习的小主人,珍惜今天的生活和条件。
我们要想攀登科学的高峰,就需要勇气,需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学习更多的知识。我愿做一个像小姑娘那样的人,以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而勤奋努力学习
个人读后感 篇3
喜欢泰戈尔的诗,除去尘世的浮华与喧嚣,没有半点杂质,单纯地如同婴儿,又如雨后的天与空气,清新、自然。
飞鸟、夏花、落叶、日月星辰……它们在泰戈尔的诗中演绎着另一种精彩。绿叶的生死,是旋风的飞转;荷叶上滚动的晶莹小露珠,而湖水则是荷下的大露珠;箭离弦时获得了自由,也促成了弓的自由;树木的`根是地下的枝,而枝则是空中的跟……在泰戈尔笔下,万物化为一体,他一直坚信“宇宙和个人的灵魂中有一大调和”。品完诗后,才晓此“调和”所谓“爱”。
没有了爱,道路再熙攘,也只有落寞;世界再多彩,也只是空白。
“乌云被光明亲吻,便成了天上的花。”
“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朵,花儿仰慕时便成了果实。”
为着这些,泰戈尔努力地爱这个世界。当面对黑暗政治和殖民野心,他看见了下层社会人们生活的艰难,他看到祖国人民正在任人宰割,他心痛,他无奈,于是写下小说《沉船》。并不只是为了劝善禁恶,更是宣扬一种以道德、以博爱救世的思想。泰戈尔并不沉沦,他要用自己的文字,向人们带去希望。“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爱是真理,而真理是不怕失败的,爱可以改变一切。
相比于泰戈尔而言,伟大的画家梵高也同样深爱着世界,对世界抱着极大地热情与希望。但当世界一次次令他失望,当他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时,他选择了自 杀。而泰戈尔也深爱着世界,但他的爱是一种包容,一种忍耐。幸福,他高兴地接受;痛苦,他从容地对待。他选择了永远微笑地面对世界,不因为曾经的光明,而拒绝现在的黑暗;不因为世间黑暗,而拒绝微笑。病痛死亡,一次次夺不走的是爱。沧海桑田,永远改变不了的是爱的诠释。也正因为这样,泰戈尔才能以一种承载万爱的心面对一切痛楚。
用爱点亮人生,用爱温暖人生。让爱照亮人生的征途,纵使会有无边的黑暗,当寂寞袭来时,我会用爱踏浪孤独,冲破黑暗,驶向属于我的彼岸。
个人读后感 篇4
跟随着余秋雨的脚步,我慨叹着康熙皇帝苦心孤诣修筑的“长城”——避暑山庄颓败的无奈,领略着万千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骚客的至真性情,欣赏着才华横溢的东坡贬谪后的成熟。神游之际,也约略听到那广陵散的绝响……
生于乱世,貌似潘安,才高子建,志行高洁,这便是嵇康。他才高八斗,却宁为一铁匠,不做朝堂臣。他宁愿与好友醉心田园,也不愿对高官(钟会)奉承。世界应入他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一纸《与山巨源结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成就了千古敬仰的美名。在广陵散的绝响之中,嵇康慷慨赴死。这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英雄逝去的惋惜,而是庆幸嵇康如同屈原那般壮烈,终于于摆脱了那个污浊的俗世,,悲哉,风雨一生!痛哉,多情一生!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埃内最富,海内最富,是的,这就是曾经的x。实在不得不赞美x人的勤劳勇敢,远见卓识,他们的商铺,遍布全国,盐业等重要行业被他们垄断。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他们的朋友义气,如果一家商铺欠了另一家的钱,实在还不起,只需到债主那里,磕几个头,两人哈哈一笑,一笔勾销。这是怎样真挚的'情感啊!试问,如果当今社会商铺之间也能像x商人那样,还会有那么多的恶性竞争吗?
十万进士主要剖析了科举制。诚然,科举制是一把双刃剑。早期,他为我们培育出了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一批仁人志士,使得寒门学子十年寒窗苦得以施展抱负,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然而,后期明清的八股取士,文字狱却让人叹惋,科举制怎么使人成了书呆子,不为求学,只为做官。
不知不觉来到了余秋雨的故乡——余姚,读到“养命医院”竟是”阳明医院”不禁噗嗤一笑,上林湖的瓷片让我着迷,也渐渐感受到作者漂泊天涯的落寞……
我明白自己浅薄的学识尚不足以理解文中奥秘,但也会为自己读懂的只言片语而雀跃。也许看看那千年庭院,听听那琅琅书声,踏上那一方神秘的土地,也是趣味无穷的吧!
个人读后感 篇5
有的人想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人想做一名博学多才的老师,有的人想做一名保卫自己家园的武警卫士……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当然,马一左也不例外,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气质非凡的主持人。
马一左和马一右是一对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马一左是哥哥,胆子小,马一右是弟弟,胆子大。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样,做什么事都要在一起合作,因为他们是——绝佳拍档!
在此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两个人的梦想秀”这个章节。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马一左和马一右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个贴事,上面写着,你敢于说出梦想让我们帮你实现梦想吗?将你的梦想写下来,寄往中山路1234号,就有获得圆梦的机会。马一左有自己的梦想,在看完这条启事后,马上把自己的梦想——当一名主持人写在了信纸上寄往中山路1234号,可是,过了很多天也没有回信。这时马一右想了一个办法,他决定召集全班的同学和他们所有的好朋友举办一次演唱会,让马一左当一次主持人,但最后,他们谁都没有料到,全班同学和他们的好朋友们不管会不会唱歌,为了帮助马一左实现梦想都主动参加了演唱会。当马一左上台主持的时候,差点儿被感动哭了,是大家给了他这次机会,让他实现了当主持人的梦想。在这之后的第二天,中山路1234号回信了,准备邀请马一左去做一次主持人,但马一左却拒绝了,虽然他只是个普通的业余主持人,但是小乔老师还打算邀请他参加下一次的班会呢!
读了这个章节后,让我感到马一左马一右的同学和好朋友们都非常纯真、善良,马一左在马一右这么乐于助人和富有爱心的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梦想,感到非常的满足,虽然是一个业余的演唱会,但是这个演唱会是由全班同学和他们的好朋友的爱建成的,我认为这样的舞台才是最高级、最华丽的。马一左登上了这个充满爱的舞台,真幸福!
个人读后感 篇6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深夜,皎洁的月光洒在纸上,几日思想念的思绪蜂拥而出,提笔,想说的话却欲言又止。小孩,我是多么想念你……”日前,看了《傅雷家书》此书感觉甚是同感,并产生共鸣,翻开此书,可见的全是父爱情深与拳拳的赤子之心。
“可是等到空下来。或是深夜,就总是想着你,同父亲两人谈你,过去的,目前的,抱着快乐而带点惆怅的心情,忍不住也流下泪来,不可以自已。”这是选自妈妈的一段话,妈妈在信中是一个极其温和的人,但更多地是对傅聪如潮水般的思念。而爸爸更是这样,虽都说父爱如山,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我爱你,但在这部分信件中无一例外,爸爸都会用嘘寒问暖的方法关注着儿子的所有,拳拳爱子之心早已溢于言表。
“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一个人的心!”这是选自爸爸对儿子期望的一段话,本以为傅雷会像一般的爸爸一样,期望儿子在海外生活得好就就够了了,可是没想到他却为整个新中国的.音乐进步在做着想,傅雷在信中持续的提到:小孩必须要认真学习,为祖国报效。如此的赤子,难移会有这样高收获。
在整本书中,赤子之心随处可见,傅聪对音乐的热爱,对中国音乐的进步给予了很大帮;傅雷教会儿子不可以忘国要为国奉献更是显而易见,如此炽热的殷殷之心,无不让人夸赞。
眨眼现在,愈加多常识分子出国留学,成为了国外华侨;赤子渐渐降低,迫切的殷殷之心渐渐被浇灭;望子成龙的爸爸妈妈也将更长远的见地看向了海外,大家没资格说这是不是好,但只有愈加努力的去学习,把这赤子之心传承下去。
做一个赤子吧,创造出是我们的一片宁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