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文学网整理的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篇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一盘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在抗疫一线涌现出了无数可敬、可爱的“你们”,也正是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和舍小家顾大家,这场战“疫”胜利可期。
“你”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展现了大爱逆行者的无悔担当。医者仁心,造就人间大爱。“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带着无悔信念舍小家奔赴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谱写着一个个感人故事。“你”用无疆大爱与患者共克时艰,用“我将无我”见证医者仁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无悔誓言。
“你”是勇挑重担的人民军队,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初心本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选调军队优秀医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到全面接管火神山医院救治任务;从组建抗击疫情动力支援部队,到保障武汉各网点生活物资配送运输,再到调运物资支援“方舱医院”建设,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以最高站位迅速动员部署,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请战书,“抗击疫情,首战用我”,“坚持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子弟兵们用实际言行构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向人民群众传递出必胜信心和强大力量。
“你”是坚守初心的共产党员,诠释了党旗下宣誓的铮铮誓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来了,我不上谁上?”“只要有困难,党员就应该第一时间冲在前面!”“‘战疫’不打赢,我们决不收兵!”疫情面前,广大党员没有片刻迟疑,纷纷主动放弃与亲人团聚机会,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这场全民战役中,用爱与责任构筑起一道携手抗击疫情、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因为“你们”的存在,党徽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越发“耀眼夺目”。
“你”是众志成城的人民群众,凝聚了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地纷纷驰援武汉,医护人员、救援物资、爱心捐款不断向一线集结,“武汉”你并不是独自在战斗,全国人民始终与“你”同心同向。“你”看,满载爱心蔬菜的货车从各地驶出,各阶层人士的爱心捐款向武汉汇聚,海外华侨自筹的医疗物资抵运国内……不仅如此,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全国人民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大街小巷显得格外“宁静”,全民总动员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篇2
一场疫情使春节的喜庆欢乐多了一份凝重,一分焦虑,它来的猝不及防,它四处蔓延,亳不留情,诸多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要求到一线抗击疫情。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刻,怀揣着当初加入入医疗卫生事业的初心,毅然决然的请战一线,也踏上了抗疫之路……
白班10小时,夜班10多个小时,连续不间断的采血、化验、静脉输液化……防护衣使行动变得苯拙;护目镜让视物不再清晰;双层橡胶手套给釆血增加了很大难度……更糟糕的是,十几个小时不透气,过敏性皮炎还为它们增添了水泡和裂口,痒!还有钻心的刺痛……;镜框和口罩配合的也很好“!最美压痕”倒像是它们送给我的“军功章”。
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这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值得庆幸的是,我经受住了考验,圆满完成了轮值任务。十几天连轴转,听到患者说“谢谢”的一瞬间,所有的苦痛都化成一抹微笑,化!只要他们第一时间拿到一检验结果,能最快得到诊治,顺利康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刻,回想这一个月来的一线经历,这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常常听人们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从前听到懂得感恩,如今,病毒无情,却让我有幸成为“负重前行”队伍中的一员,在和平年代,也能以自已的微薄之力为他人奉献,冲锋在前护他人周全,于我足矣。
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篇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疫情需要,河口街党员干部春节期间放弃休假、到岗到位,积极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按照集中隔离点设置规范等相关要求,迅速组织开展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布置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有着非凡意义的春节。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面对复杂多变的防疫形势,河口街道党工委树牢“一盘棋”思想,迅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制定隔离点布置工作方案,成立了以班子成员为组长的13个工作小组,对各个工作小组做了工作布置,细化隔离点内部布局设置要求,严格隔离点工作流程。
全员上岗,日夜奋战。
街道党员干部放弃春节假期,上下“一条心”,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扎实做好隔离点布置工作,严格按照集中隔离点设置规范等相关要求,按照13个工作组职责,有序开展,协同作战,经过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克服春节期间工人聘请、物资调度等多方困难,按时按质完成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的改造工作,并全力落实好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所需的物资、设备等保障措施。
严防严控,筑牢屏障。
下阶段,河口街将强化防疫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多措并举落实防疫宣传措施,既有温度又不失原则科学普及防疫政策、要求、知识,持续紧绷全街防疫思想。组织队伍加大疫情防控联合检查力度,强化监督指导,夯实防疫底子。组织人力物力加密走访摸排频次,深化排查力度,守牢外防输入。
疫情是一场“大考”,更是一场精神与意志的淬炼。河口街党员干部时刻冲锋在前、担当奉献,做“最美逆行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恶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篇4
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展现护理人员的责任担当与职业风采,5月10日晚,陕西省支援上海抗疫医疗队指挥部以“陕沪同心决战疫情献礼二十大”为主题,举办2022年国际护士节“云庆祝”活动,指挥部及各医疗队人员线上参加。
此次活动的节目由16个医疗队精心选送,分为精锐出征、感动瞬间、责任担当、职业奉献、歌唱祖国、感恩祝福6大篇章,主题鲜明突出,种类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节目结合工作实际和切身感受,展现了护士坚守在抗疫前线的日常状态。真实的场景、感人的事迹,成为陕西援沪医疗队整体工作历程的缩影,让观看视频的队员不禁热泪盈眶。
据了解,4月15日,陕西援沪医疗队1591名队员全部抵达上海。此次支援上海抗疫医疗队中,护士1299名,占比达到82%,是医疗队的主力军。护士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南丁格尔誓言和伟大抗疫精神,践行了陕西支援上海抗疫医疗队“讲奉献、讲包容、讲友爱、讲实干”的优良作风;通过日常工作展现了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篇5
一是机制快速建立到位。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操作流程,明确流调、协查、转运、隔离、管控等8个应急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和专班工作职责,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应急处置各环节工作。
二是隔离酒店启用到位。按照标准备足隔离房间,按照疫情发生24小时启动40%,48小时、72小时分别启动30%的要求启用隔离酒店,通过提前预拨防疫物资、隔离专班提前进驻等方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规范管理到位。在集中隔离点实行“12310”工作法,即成立1个临时党支部、建立2个工作台账、制订3个工作方案、做好10项工作记录,促使集中隔离点的管理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有效保障了集中隔离点规范标准、安全有序。
四是人文关怀到位。成立了防控消毒、健康观察、信息联络、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病例转运、人文关怀7个小组,实行24小时轮班驻守,随时为集中隔离人员提供专业、细心、贴心的服务,对孕妇、老人、幼儿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为基础病患者提供治疗和用药咨询等服务。
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篇6
我县集中隔离点(xxxx酒店)自启动以来,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集中隔离点标准,所有工作人员按照县疫情防控总调度室关于定点隔离酒店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各项指令,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制定定点隔离指导手册、医学观察告知书、集中观察人员信息表、每日汇总表、留观人员体温监测表、值班人员交接表等标准,合理安排留观人员食宿和生活需求,实时关心留观人员的思想情况,医务人员对留观人员每日两次测量体温,保障留观人员身心健康。
一、生活保障
1、就餐:后厨专人采购安全食品,每日专人消毒并登记,非就餐时间禁止人员入内。建立 48 小时食品留样制度,确保食品安全。照顾留观人员饮食习惯,每两天为工作人员和留观人员配送水果。
2、住宿:酒店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置双通道,区分留观人员和工作人员进入通道。已建立《接受流程》、《解除流程》等制度,留观人员均签署《承诺书》,收到《致留观人员的一封信》。隔离点已建立后勤保障组,留观人员服务组,及时掌握留观人员生活需求。已建立值班制度,后勤物质储备制度,房间和人员消毒制度。
二、安全保障
1、接受和解除由医务工作人员,按照消毒、检查、登记等流程严格完成。大门、过道由工作人员 24 小时监控。留观区、清洁区等关键位置由工作人员 24 小时值班,禁止外来人员入内。
2、服务工作人员每日坚持考勤、消毒登记、自测体温制度。医务人员对留观人员逐人建立健康档案,每日两次对留观人员测量体温,实时监测其健康状况,了解思想情况。
3、环境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隔离点每日由专人三次消杀留观区和清洁区。每个房间均设置消毒喷壶,定期为大家发放口罩和防护物质。将垃圾统一分类,将留观人员生活垃圾密闭消毒密封,口罩、防护服等垃圾密封装袋,每日专车送至医疗集团医疗垃圾暂存处。
3、每日负责人、组长和医务人员召开例会,传达上级各项指示,
反映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建议,通报各项工作情况。值班室坚持全时值班制度,第一时间接听留观区人员电话,掌握第一手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三、留观人员身体状况、心理状态
1、隔离点保障留观房间有电视和 WiFi,由后勤合理安排搭配三餐,每日定点送餐。留观人员可 24 小时拨打值班电话,反映其生活和思想问题。
2、医护人员询问每位留观人员既在史有无发热、咳嗽、腹疼等症状,及时建立健康档案,确保每一名隔离留观人员信息及时登记、核验每天对隔离人员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及及健康状况询问并记录。并对所有留观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促留观人员每日开窗通风,正确佩戴口罩。
3、现有留观人员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如出现身体不适者会及时请示专家组,给予对症治疗均缓解。
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篇7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个哲理,在医护人员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陷阵的英雄,是他们用坚毅无畏的力量阻挡住了病毒的侵袭;回到生活,他们是邻居家的孩子,是幼童的父母,是再普通不过的丈夫、妻子。但正因为普通,在紧急关头的挺身而出,于危难时刻的无私奉献,更显得弥足珍贵。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冒风险到抗疫一线工作时,很多医护人员的回答是,“这就是我的工作”。此时此刻,这句话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奔赴武汉与前期驰援医护人员汇合的路上,一位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微笑着比出胜利手势;甘肃民乐县,一位“全副武装”的医生充满信心地打出“OK”手势;首批6家医院的121名医护人员组成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同事们目送他们出征……一幕幕动人瞬间、一个个真切的表情,记录下医护人员迎难而上的勇毅担当,他们是这场战役中的英雄。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身患疾病时,医护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往往就能缓解心中的不安和压力。反过来,患者的一句感谢,也足以拭去医护人员一天的疲累。医护人员与患者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就能筑起抵御疫情的坚固的钢铁长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要靠精湛的医术、严密的防控、扎实的保障,更要依靠众志成城的精神、团结一致的劲头。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没有什么比支持和信任更能带来安慰;对于患者和普通民众来说,也没有什么比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的付出更能带来安全感。
一名护士在采访中被问及名字时,她回答,“名字就别播了,因为怕妈妈看见会担心”。担心的又何止是家人,在这场与病毒的搏斗中,医护人员的安危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关切。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安全了,我们距离战胜疫情,就更近了。
护士去隔离点心得体会 篇8
活着的人能够给予他们继续履行职责的勇气;逝去的人会带给他们带去直击灵魂的伤痛;无理取闹的人也曾撕裂他们的伤口,留下一生难忘的疤痕。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的一袭白衣。
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不论是春秋时期三次进谏蔡桓公的扁鹊,还是希腊被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自千年前懂得使用药材救治他人的时候始,医生这个职业便产生了,并在漫长的时光中从未消失或被取代。
被尊称为“炎帝”的神农氏,看到被病痛折磨地苦不堪言的人们,毅然决然地去品尝百草。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许多对疾病有效的药物,还发现了不少粮食谷物,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也曾遇到过不能食用的植物,多次面临生命危险,但他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尽管这只是个神话,但我们依旧能从这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感受到神农氏为了救治他人奋不顾身的忘我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伟大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于1938年1月2日来到正弥漫着硝烟的中国。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率医疗队到x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四个月的时间,行程750千米,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毛泽东曾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938年,加拿大政府还未向德军宣战,而中国的战争早已打响。白求恩同志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他如此迫切地要前往中国,不只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更因为他是一名医护工作者,一位身穿白衣的医生。
时至今日,新的病毒还是层出不穷,医护工作者也从未停止与病魔的斗争。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自x起大幅扩撒,有谁还记得封城的那天晚上,那些迎着人群,逆流而上的白衣战士,他们也像所有人一样担心病毒,惦念亲友。但他们嘴里说着“请命”,便身体力行地率先冲到x。
一时间,那一颗颗凡人的心被一袭白衣包裹,白衣瞬间化作铠甲,让身着它的勇士充满的无限的力量。他们在那一刻,已经无暇顾念自己的亲人朋友,满心都是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每天都迎接着新的挑战,不言辛苦疲惫,不顾自身安危,只因为那一袭白衣。
医护工作者的精神是大部分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他们的家朋友都在担心,但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这就是白衣承载的前辈嘱托,这就是身穿白衣者的责任担当,这就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白衣的分量。
翩翩白衣,孜孜战疫;临危受命,保国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