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

2025/08/14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

在希特勒执政的那几年,战火不断,许多犹太人被残忍杀害。但是,一位名叫安妮的女孩开始在这时写出了她人生中的一本也是最后一本日记。

《安妮日记》原来是一本是与德国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安妮给这本日记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吉蒂。安妮向吉蒂诉说了很多事,例如全家移居去了荷兰、和父母搬至密室、迎来新邻居……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和父母搬至密室。安妮在日记里仅仅用了一句话,就让我们了解到希特勒对犹太人是多么的残暴与苛刻。“赶早上班的行人同情地看着我们,我们狼狈的样子一定使他们难过,身上刺眼的黄色星星已经说明了一切。”大雨倾盆的日子里,安妮一家还是坚持背着包袱,提着行李,披着印有黄色六芒星的外套走向密室,他们没有因为是下雨天而有丝毫松动,可见他们已经被希特勒折磨成了什么样子!

安妮一直都是一个坚强的女孩。虽然当时的局势对于犹太人出身的他们来说非常不妙,但她的字里行间却没有透露出一丝对生活的绝望,反而有一种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希望,她始终都相信,自己能平安生活到战争结束。安妮一开始是一个任性的小女孩,非常讨厌战争,但是,纵然她再不想,也要接受这个可怕的事实,在密室的日子里,她一点一点地蜕变,逐渐成为一个略带着一丝倔气的乖巧明理的女孩。所以,安妮也是一个学会成长的女孩。

我们要向安妮学习,学习她在困境中的不屈,学习她在困境中的坚持。

《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2

《安妮日记》里的小主人公安妮·弗兰克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为什么呢?那就跟我来吧!《安妮日记》讲述的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和人在密室里的真实记录。安妮原来是居住德国的法兰克福,由于有外来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岁的生日,她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一本精美的日记本,从这时开始她把日记本当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并且把它取了个名字——吉。也从这时开始,她用她的笔以一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了在密室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写下了关于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种种问题。

他们从1942年7月6日躲进密室,到1944年8月4日,在这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也用日记恢复了原来的镇定。虽然她写的每一篇日记非常简短,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安妮很想恢复自由。

我想:在密室里那么泛味、苦闷,安妮也面对着种种恐惧、不安,可是她怎样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写日记来消除这些呢?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安妮日记》里的日记很简短,但是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这本书之所以可以选为世界名著,也因为它的真实和朴素,而也是它的真实、朴素,安妮的坚强自信把我给感动了。

《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3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读完后,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以犹太少女安妮的视角记述了二战期间的密室里的人们的生活实录。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她随家人一起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本笔记本就是安妮在13岁生日时收到的生日礼物,自此以后,安妮就开始写起了日记。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日记本记录的她在密室里的每一天的成长经历,并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与父母的关系、自然、宗教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读完后,我对安妮坚强的意志力感到敬佩。虽然她正处在青春期,虽然她正身处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但她依然没有向困难屈服,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反思,最后得出了解决的方法。同时,我也被她的真诚所感动。她把对自己,对别人的感想都直言不讳。也正因如此,我们才真真正正的了解到了一个女孩的内心。而且,她和我们一样,都向往和平,不希望发生战争。因为一旦有战争,就会有人死亡,就会有无数美好幸福的家庭遭到破坏。她对那些德国人的行为发出了质疑。

我深受启发,心想: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不应在幸福中泯灭了对生活的向往和痛楚。无论是谁,都应该牢记过去的艰辛,永不放弃的挖掘出人生的真理!

《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4

书,已翻到尾页,我轻轻地合上《安妮日记》这本书,在心中默问:“安妮,我亲爱的朋友,你在我看不到的天堂,是否依然幸福?”

亲爱的安妮,从你的日记中,我读出了你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我随着你一同成长。面对残酷的战争、暗无天日的生活和青春期的种种苦闷,你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思考。你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关怀和对未来的憧憬令我赞叹,值得我学习。

安妮,你使我明白,不管多么艰难的困境,我也要坚强,也要充满希望,因为在困境中,我会收获成长。每当我遇到困难丧失希望的时候,你的笑容总会浮现在我眼前。你的年龄与我相似,为何你能做到的,我却做不到?于是,我的心里充满了力量。你是我的榜样,我要像你一样乐观、坚强!

亲爱的安妮,我的朋友,罪恶的战争已经过去啦!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好幸福!安妮,我知道,你就站在我身边,像我一样快乐地微笑着。我轻轻地闭上眼,目视我的内心,然后转过脸,看见,你一直与我同在。

《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完安妮的日记了,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今天才动笔,是最晚一个写的。

安妮的日记里写了她的生活和经历,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战乱时期同情是没有用的,因为她已经过世了。战乱真的非常不幸,因为战乱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们四处逃走,他们找了一个十分安宁的地方住了下来。

关于《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5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世界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私人日记,真实记录了安妮与家人等八个人躲避。

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岁生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44年8月,他们的密室被德国卫军查抄。不久,这个不满十六岁的女孩便被伤寒。

夺去了生命。这本日记成为人们对那场残酷的战争进行深刻。

《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6

安妮·弗兰克是一个活泼可爱、眉目清秀的犹太少女,由于法斯对犹太人的残害,她们全家人和四个犹太人邻居,带上生活用品,一起躲到她爸爸公司里一个很隐蔽的房间里,他们把那里叫做“密室”。

密室里的生活既艰苦又难熬。走路要轻;要在公司的人来上班之前先洗漱完毕;还要在公司的员工下班以后才能下楼用热水……如果不遵守以上条例,就可能被人发现,并被带到集中营去。飞机投下来的炸弹虽然能炸毁房屋,但却炸不毁安妮坚强的意志。在她感觉无聊时,就用学习和从阁楼上的窗户眺望大自然来消磨时间。安妮就是这样坚强不屈地生活着。

后来安妮和彼得·威尔彼此相爱,每当他们互相亲吻的时候,她就感觉幸福走遍了全身。

《安妮日记》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战争和种族迫害,而且让我看到了身处逆境的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顽强地生活着。安妮的生活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