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严管厚爱心得体会

2025/08/19心得体会

文学网整理的严管厚爱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严管厚爱心得体会 篇1

在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的职责更重,要求具备的能力更强,遇到的考验更严峻,遭到的“围猎”更复杂。纪检监察机关更应该带头践行“四种形态”,对纪检干部早提醒、早预防,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是党的优良传统。“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增进团结的有力武器。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纪检监察干部也不是神仙,既然生活于大千世界中,就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纪检机关党组织更应该运用组织生活会或民主生活会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早提醒、早预防。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践行第一种形态的具体形式,是第一道防线。实践证明,唯有抓紧、抓实第一种形态,才能贯彻好后面三种形态,否则从严治党、挺纪在前就会踏空。对干部身上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关口前移,及时采取批评、约谈、函询、诫勉等方式防范于未然,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要成为严管干部的常态。严管干部党组织责无旁贷。严管干部就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守规矩不放松,对苗头性问题必须“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全体党员经常接受思想洗礼,以便早日改正错误,加强党性修养。纪检机关党组 织要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1课”制度,狠抓日常监管,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任何人都会犯错,只要能认识到问题,及时纠正改正,就仍然不失为一名好同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让同志经常反思、经常省悟,通过批评达到修身团结的'目的,这是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防止“小错”酿成“大祸”,既是对个人的负责,也是对组织负责。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必须防止几种不良倾向。一是不能抓“辫子”。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击报复别人,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党组织在开展民主生活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工作,避免发生这种事情。二是不能怕“丢面子”。有的同志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看做是“丢面子”的事情。严管就是厚爱,放纵就是危害。对存在小错误不抓不管,小错误就会积累成大问题,不出事是侥幸,出事是必然,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一定要本着对组织负责的态度,不能故意整人出丑、治人难堪。三是不能“好人主义”盛行。“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不能浮在面上,更不能“好人主义”盛行,走形式、走过场。对别人提出批评建议,是对其负责,更是对其成长进步的帮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严肃的政治生活,一定要严格程序,做好记录,真正使人警醒、受教育。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体现对干部的严管厚爱,让同志们在互帮互助中走得更稳健、更有力,进而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严管厚爱心得体会 篇2

10月31日,院长常洪华同志在地矿一院全面从严管理动员大会上作了题为《加强全面从严管理切实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讲话。会后我及时将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并带领部门职工进一步认真学习讲话精神。结合本职工作,我们对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将逐步按照讲话精神进行贯彻落实。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化认识、加强学习。

结合工作中还存在的“不清”、“不透”、“不愿”、“不能”、“不敢”、“不精”、“不实”、“不忠”、“不硬”“不快”、“不正”、“不和”等十二个方面的问题,鲁地物业将管理再从严,标准再从高,环节再从细,措施再从实。逐步实现层次的提升,水平的提升,结果的提升。在工作中我带领职工坚持开展安全教育,时刻提醒绷紧安全这根弦,把安全当成一种习惯,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注重安全责任和安全制度的落实。意识转变了,才能真正把建立起来的制度、理念落实到实处。抓好督查,贯彻落实,让职工将各项制度熟记于心,才能收到实效。

二、强化执行、务实高效

强化执行力,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执行力的根本是高效。对待工作,不找任何借口。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体现出党员的带头、诚实、负责、敬业的精神。把执行变为自动自发自觉的行动。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对待日常工作,不找借口。从自身出发,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分析认识提高自己,自动自发的做好本职工作。认识的高度决定执行的力度,认识到位,是我们提升执行力的原动力,只有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高度上来,才能不折不扣、善始善终地执行各项任务。

三、严格管理、细化标准。

标准化建设是单位为了保证与提高工作质量,实现总的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鲁地物业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此作为提升干部自身素质的'有力举措。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打造提高综合素质过硬的优质物业管理队伍,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恪守各项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从严管理活动中去。强化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克己奉公。认真严肃对待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事业,勤奋工作,深思慎行,将责任心融化于血液,体现于行动,伴随于身边,作为鲁地物业的排头兵,我将认真配合落实各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踏实工作,求真务实,为单位的整体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严管厚爱心得体会 篇3

最近,笔者对部分基层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依法管理上问题突出。条令观念淡薄,有法不依的现象在有的单位仍然存在。贯彻条令的随意性大,甚至凭个人的经验、好恶和习惯管理部队。有的中队,主官一调换,一些管理制度也随之改变了,“一个司令一个令”,造成了部队秩序混乱。有的单位把条令条例当作“橡皮本本”,执行时有弹性,时紧时松,时好时差;制定名目繁多的违背条令的“土政策”,影响条令的正确执行。

二是做表面文章,把精力集中在搞“硬件”上。个别单位抓基层建设不注重打基础、求实效,不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做工作是为了给上级看,正规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如部分中队各类人员的职责都制作好且挂在显著位置,但能说出自己职责的却很少;所到中队各种各样的记录本应有尽有,但里边的记录却不太完整详细,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是造假;宽敞明亮的图书室,书柜一大排,图书资料却少得可怜;豪华气派的餐厅,伙食管理不善,饭菜质量不过关,战士反映强烈;设施齐全的娱乐室,有的干部骨干把着玩,战士靠边站;有的只见战士,不见干部,很难看到“官兵同乐”的场景。

三是降低工作标准,消极保安全。有的领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不出事”上,似乎搞正规化就是为了防止事故。为了防止战士出事,硬性规定战士不准跨出大门半步,还美其名曰“封闭式”管理。或者在休息日给战士安排很多公差勤务,探询原因,道理非常简单,有的干部说,实行双休日后,战士请假外出的多了、老乡聚会的多了,如不找点活干,他们就会乱想乱跑,说不定会出事;怕出训练事故,就人为地减少体能训练、适应性训练和灭火实战演练;怕出车辆事故,长期不组织驾驶培训,不敢安排战士驾驶员单独执行任务,即便安排了,也不放心,整天提心吊胆,甚至在灭火出动时,不敢正常行驶,结果安全是保住了,“先进”也评上了,部队战斗力却下降了。

四是管兵方法不当。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图省事,往往不顾客观情况和官兵思想变化规律,工作中要么千篇一律,要么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做法,这样做工作,其效果可想而知;还有一些干部片面理解“以情带兵”,平时和战士“称兄道弟”,不讲原则讲义气,不讲政策讲私情;有的干部为了完成训练任务,不顾战士身心承受能力,提高指标,劳兵疲兵,盲目蛮干的现象时有发生,战士怨声载道,既增加了训练伤病,也损害了官兵关系;还有的基层干部,对战士的一些思想波动视而不见,疏于防范,思想工作跟不上,往往使战士的思想疙瘩不能及时化解,给部队建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五是士官管理难度大。士官制度改革后,士官队伍的`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在士官管理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导致部分单位士官管理混乱、要么方法不对头,要么束手无策,出现了“兵不兵,官不官”的现象,有的甚至违法乱纪,在部队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应做到以下几点:

发挥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是加强中队工作的根本问题,也是搞好中队正规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党支部“一班人”严格党内生活制度,抓好支部班子的团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正规化建设是我党三代领导人都大力倡导的工作,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以,一定要克服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的坏风气;要多做实事,不空谈。在正规化建设中,要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实行工作过程中的全封闭式管理,使每件工作、每项活动都保证落到实处;做到脚踏实地,讲究实效,不图虚名。防止和克服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的形式主义倾向。

要依法从严管理,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办事,不能有的严,有的松;有时严,有时松。要坚决纠正执行中的明知故犯,打折扣或自立“土政策”等现象,防止以言代法、以罚代法等做法,养成依法管理的习惯。

士官是部队基层建设的骨干,是干部的助手,士官队伍发挥作用如何,直接对部队正规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各级领导要把士官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查找问题,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规范士官队伍管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方法,建章立制,实施量化管理,充分调动士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严管厚爱心得体会 篇4

“严是爱,宽是害。”管早、管小、管在平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表面上看是套上“紧箍咒”,实际上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早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多当“保健医生”,才能少动“外科手术”。从严管理,认真起来就会使干部懂规矩、守规矩。这样看来,“紧箍咒”还是多念为好。

当然,从严治吏,关键还得靠制度、靠自律。心存敬畏、行必有所止;手握戒尺,举才有所虑。否则,施展才能的`舞台越大、干部的能力越强,或许越容易出大问题、捅大窟窿。在倡导干部实干的滚滚大潮中,要大有作为,更要常怀敬畏之心。明镜高悬、紧箍常在,实干之风才能真正锻造出好干部、好班子、好梯队。

严管厚爱心得体会 篇5

不可否认,爱是人类的灵魂,无爱的人类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但是用何种方式来正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和风细雨,还是疾风骤雨,俨然成了我们大部分人的基本方式,上述还是好的,但如果我们成了“无原则”、“好说话”的代言人的时候,也就无从谈起严格管理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句古训现在是至理明言,相信以后也还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严格管理都是正确的,同时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严格管理,才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社会负责。作为一名机务工作者,不严格要求自己就会“误人子弟“。严格要求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机务工作者的期望。

当然,严格管理要有艺术性。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严格是不需要艺术的,只要我们认真起来就可以了,没有其他的要求,如果这样事情也许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有些认真惟我独尊和独断专行,不设身处地的为团队着想,不去体会团队成员的思想感情,只凭主观印象,这样做的结果将造成团队凝聚力受损,甚至团队的消亡。

我们以前经常说,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诚然,这种方式诠释着爱的播撒,“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更是团队合作的“至尊宝”,也是成功的秘诀。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是基于自己现有的工作经验作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决定,其必然性必定带有一定主观性,融入了个人的价值与情感,由于工作经验和阅历等方面的内在因素,其作为也各有不同。广泛和狭隘、灵活和古板、全面与片面,等等这些,基于此种情况,要善于从整个团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去接纳、去尊重每一个人。从以上来看,欣赏是用爱心来严格。

管理的确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尽管在这里提及的管理是广义的,但是对团队的管理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的“严格要求”的“度”的把握上。热爱每一个人与严格要求分寸的把握,是团队凝聚力的具体体现。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团队,将会得到每一个人的拥护。如果这种凝聚力成为了每一个人心目中的向往,那每一个人将成了团队的“粉丝”。除此之外,再加上每一个人拥有的智慧和无私,以及阳光向上和光明磊落的性格,那么团队的凝聚力将油然而生。只要有凝聚力,便会产生自豪感,同时也会产生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感情,这才是团队基本要求。如果此时团队提出批评更多要求每个人也会欣然接受,从而产生好的倾向性,从而就能达到更强的凝聚力。即使再艰难的困难,在团队面前也会迎刃而解。常此以往,产生了良性循环,每一个人成了团队的“粉丝”,同时又对团队有一定的依赖心理。这种佳境一旦形成,那么团队的“不言而威”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相反,当团队的凝聚力变得苍白无力,那么每个人从心底接受这个团队也就无从谈起了。

从以上的观点来看,做为机务工作的一个团队,如果说每一个人相互欣赏是爱,那么严格才是“大爱”。

严管厚爱心得体会 篇6

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对于这句话,每个党员干部都需要仔细琢磨。当下,我们有些领导对下属充满了“人情味”,对有苗头性问题的干部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老好人”,然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干部出现的小毛病、小问题,如不及时敲打、告诫,小错误会不断放大,最终不可挽回。早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多当“保健医生”的“严管”才能让干部防微杜渐,才是对干部的真正“厚爱”。

怎样做到严管厚爱?

制度规范是“标尺”。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每一位干部检视自身言行的“镜子”,也是部门衡量管理的依据,能有效避免随意性。

执行制度是关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管”就成了一句空话。“严管”就要做到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特殊的人,不能搞“下不为例”。查处违法违纪既要叫得响,更要抓得实,对干部而言这既是警戒,更是保护。

以人为本是核心。“严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干部的价值,在严管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忘记对干部的关心,既要大张旗鼓肯定工作,大张旗鼓批评不足,大张旗鼓指出方向,也要教育与处理并重,表扬与批评并重,奖励与处罚并重,经验与教训并重,让干部觉得工作又搞头、又盼头,真正接受“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