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计划
文学网整理的集体备课计划(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集体备课计划 篇1
目标任务:
1、本组教师构成良好教学常规习惯,扎实有效、人人过关。
2、提高本组教师教学习作水平,力争人人有文章获奖或发表。
3、激发本年级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并初步构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4、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平本事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提升。
5、继续培养本组教师问题及课题、带着课题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主要措施:
一、充分发挥团体教研优势,加强组内团体备课活动,。将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阵地,充分依托组内教师相对集中在一个办公室的优势,营造日常教学研究的氛围。坚持开展针对某节课、某个教学环节、某个教学细节的“微格”教学研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构成合力。使本组教师养成教研意识和习惯,提高教研本事并最终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满意、学生受益。
二、以点辐面,加强专题研讨活动。针对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问题或课例,结合本期教研课题,以组内研究课为研讨平台,构成“课前团体研讨→课中定人实施、众人诊断→课后团体研讨→课中再实施、再诊断→课后团体再研讨→课中再实施、再诊断→课后团体再研讨→构成完型的'课堂实录或课后反思等”良性螺旋上升的教研模式,放大同一节研究课的效能,让每个组员都经历从设计到上课,再设计到再上课的过程,切实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反思本事,人人受益。
三、精心设计组织学生竞赛活动(包括阅读竞赛和写话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学习水平。依据小学喜欢竞争,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以竞赛为平台,抓好学生的日常训练并注重赛前的造势和赛后的总结,放大竞赛的作用,努力构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抓两头、带中间,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树立“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的思想,除了经过每一天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景外,教研组教师轮流负责针对每周学习中重点、难点、易错点设计一些练习,辅导学生掌握过关。
集体备课计划 篇2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团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景,选择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团体的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数学教师能更好地驾驭教材,结合我校以往的经验和学生实际情景,特制定中学数学组团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教研室和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备课组研究基地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的进行团体备课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发挥团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课业负担,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业务本事的发展,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圆满地完成备课任务。
二、备课组工作目标和任务
1.继续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和其它新的教学理念,并作好读书笔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
2.集思广益,发挥团体的力量,坚持参加每期一次的备课组活动。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构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备课组内互相听课、评课,并多听其它年级教师的课来取经。教师间相互勉励,取长补短,配合学校教导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主动、积极参与各级公开课及论文的撰写活动。
4.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备课组团体备课确定课时教学计划,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讨论教学策略及施教方法等。
5.配合学校的工作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点工作
1、开展备课活动。团体备课时,由组内人员轮流担任主备人,每篇课文安排好中心发言人,主备教师供给团体备课讨论稿,详细阐释教材的重难点,提出疑点,设计好课堂练习、教学过程。其他人做好相应的记录,填好备课记录。在备课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团体讨论、商量,根据班级实际设计好、修改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使用的“旁批”。主备人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提高、不足与改善措施,不断完善自身。
2、探讨教学疑难问题。除了团体活动,各位教师平时在办公室积极开展讨教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如讨论作业的布置以及新授知识的巩固措施,交流在本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的问题,本周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地方、交流后进生辅导措施、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等,不断反思,撰写教学论文。
3、积极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活动,配合学校、教研组的工作,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课例,促进备课组成员的教研水平提高。
四、团体备课安排:七、八年级
人员:黄文豪杨则威章新新郑少卿陈晓意毕宗颐李新明谢希群课题主备人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公式法杨则威
2、平行四边形判定2杨则威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章新新
4、圆郑少卿
5、分式的加减1陈晓意
6、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团体备课说明:
1、主备人按备课组安排进度提前一周准备好教学资料。备好具体课节教学重点难点,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重点习题的确定和处理方法、作业的布置以及新授知识的巩固措施等,重点思考学生要掌握什么。(教师要做简单预习笔记,可写在课本上、教参上、练闯考等参考用书上,不必拘泥于形式)每位教师提前疏通教材,主备人准备好交流的材料,研讨时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表述出来,把自己的教学提议说出来,其他人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2、每次团体研讨后的方案由主备人整理好,并发到备课组每个成员手中或电脑中,给大家作为备课的参考,备课组长交一份给教研组长,以备听课抽查。组内人员严格按照研讨后的教案进行上课。
集体备课计划 篇3
团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团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景,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团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结合我校以往的经验,特制定团体备课计划。
指导思想:
团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团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景,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具体实施步骤:
1、团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团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每个教师领一个不一样的任务,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然后再团体研究,最终个人充实反思式教案。
2、中心发言人在团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团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团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检查。
4、团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⑴三定:定单元团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⑵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⑶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⑷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本事点、教育点。
⑸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⑹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要把所有的习题统一答案。
5、团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构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构成对某一教学资料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其它教师在原有备课上进行修改,异常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这将成为我们评价教案等次的重要依据。发言人的呈现形式可文字、电子稿(ppt)等。
期望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准备,这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也是给教师多年来积累经验展示的平台。同时也不要有什么压力,我们要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集体备课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目标为核心,深入进行课改工作,使课改工作有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从集体备课开始。
二、工作目标。
1。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使集体备课有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使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发展。
2。按照学校的工作计划,突出课改工作,围绕课题的研究,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3。创新集体备课形式和方法,争取更大的效率和效果。
三、工作思路。
1。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从管理要质量。
2。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3。按照计划坚决执行。
四、工作措施。
1。严格按照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校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防止两种情况:① 把集体备课的教案“冷”在抽屉,凭“经验”上课。② “死记硬背”,全盘照搬。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五、备课流程。
1。备“草案”。每次活动前,备课组长将教学内容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两周内完成“草案”和相关教具的`制作。在集体备课时,划分确定下一次的备课内容和主备人。要求:主备人写课题、课时、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详备,按照新课程标准备写)及精选备写当堂训练题。
2。备“成案”。主备人将“草案”打印发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进行修改,然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讨论“草案”,教师根据讨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定出“成案”。集体备课任务是:
(1)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补充、完善;
(2)重点研讨:①钻研教材时碰到的疑难问题;②如何引导学生自学;③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④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点拨、归纳;
(3)在讨论的基础上,备课组长总结达到五个统一认识:①统一划分课时;②统一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③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展示、检测题;④统一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的方法;⑤统一课堂作业。
3。备“个案”。在“成案”的基础上,每个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写出“个案”(写在“成案”两边上)。“个案”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着重进行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特别是在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上下功夫,而不是照抄照搬“成案”上的内容。教师要主动进行课前的“三案”备课,使每一节课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一是要钻研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二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确定阶段或单元的教学目标。三是提前两周集体研究下次备课时的教学方案,要及时修改或重新设计。
六、集体备课的纪律。
1。备课时,各抒己见,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
2。集体备课后写好教案,接受校和备课组长的检查;
3。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负责安排人员做好备课研讨记录;
4。参加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带上教材及“个案”。
集体备课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工作安排,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措施
1.学校成立集体备课科研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分管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任成员,负责集体备课的领导及研究工作。
2.以年级学科为备课组,成立备课组长负责制,由备课组长主持具体学科的备课工作,备课组长安排如下:(略)
3.各学科备课组要制定具体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内容包括:本学期集体备课研究的目的,集体备课的任务要求,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课题、主备人等上报教导处。
4.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
集体备课要做到“五备”: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题“五研究”:研究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作业设计。
5.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每周活动一次,艺体组每两周一次,每次45分钟.具体时间安排:
每周星期一上午(8:00---8:45)
一、三年级数学,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一、三年级语文;
星期二上午
二、四年级语文,下午二、四年级数学。
星期三上午五、六年级数学,下午五、六年级语文;艺体组星期四下午。地点在各自办公室。要求各备课组每次活动做好记录,形成材料,以备检查。
6.安排专人督促检查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教导处安排专人在研讨时间到各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年级的考核。
集体备课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语文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我们将坚持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学创新,将创新思维教学引入课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注意教学规范,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异常在备,教,改,导,考方面做出成效。
2、力求教学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事。
3、加强教学研究,大力开展教学科研,将创新思维教育引入课堂,消除学生学习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事。做到人人都有研究课题,人人都有一节研究课
4、实施分层教学,搞好分类指导。,开展陪优补差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人员落实,课题落实。最终使语文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5、深入研究,注重新教材,新课标的研究、吃透精神,掌握标高,加强对新教材的教学研究。并作好总结工作。
三、团体备课制度
1、团体备课由全体语文教师分组参加,每学期至少团体备课15次,由语文科组根据教学资料做出相应安排。
2、主讲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书写教案,宣讲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系统规范,条理分明,讲解清楚。
3、参加团体备课的教师应阅读主讲教师教案,并对教案及主讲教师的宣讲提出意见和提议,做出评价。
4、主讲教师和其他教师均应认真对待团体备课活动,做到准备充分,发言积极,以到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5、团体备课情景列入教师教学档案。
四、团体备课措施:
1、备课组长的工作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团结全组成员奋力拼搏,勇于开拓,积极积极。
2、规范团体备课。构成研讨风气,提高备课质量。
3、加强教学传,带,帮,做到指导耐心,学习虚心,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4、经常开展听课活动,定期举行公开课。并认真开展评课活动。
5、注重业务学习,提高组员素质,加强交流讨论,构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
6、加强检查,定期听取学生和班主任意见,及时改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