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篇1
《致加西亚的信》讲述的是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取得他的合作,于是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而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任何问题,只是静静地把信拿去,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在这个故事里,我深刻地认识到罗文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整个美利坚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希望,对于罗文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我深深地感动。通过这个小故事,这本书进而阐述了三个工作理念:一是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以高度责任心完成工作;二是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忠诚于上级;三是调整自己工作心态,让勤奋贯穿于工作生涯。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关于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以高度责任心完成工作。如书中所说“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因此,只有通过敬业爱岗的工作表现才能体现出人的价值。为此,作为一名劳动者,首先其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次,其应通过尽职尽责、善始善终的精神以体现自己的.工作道德感和责任感。本书中,罗文,在送信的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危险,可他坚持了下来,不仅如此,他送去的信并没有丝毫的损害。为什么呢?书中罗文送信之前的动作做了“罗文,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我们就可以知道答案。从上述的小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他在对待自己做这件看似简单事情时的一个责任心,罗文甚至以此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因此,他才得以漂亮的完成这次的任务。我们可以设想以下,若罗文一开始没有以此,那么就算把信送到,信很可能被水浸泡点字迹了,这样的话,后果就不用我多说了。总之,从罗文联系到我的工作,我作为街道后勤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内容涉及整个街道不同部门的后勤设备的采购,这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要立即行动,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
第二是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忠诚于上级。关于这点,书中《一盎司的忠诚等于一磅的智慧》这章节里明确的提出,员工的忠诚度、责任心可以促进技术措施的实施,节约重复投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避免技术流失断层等,还有利于团结一致,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理,在我们街道的工作环境里,我们也应当树立起忠诚度的思想。街道作为一个行政机关,很大程度上,我们强调的是一种服从组织的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或许会遇到个人发展与组织安排相冲突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相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要太在意个人的得失。我认为,以忠诚的态度对待上级,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培养个人宽阔的胸襟,才能使事业无往而不胜。
三是调整自己工作心态,让勤奋贯穿于工作生涯。勤奋的内容很广,对于这两个字,我个人认为勤奋干活的同时也要勤奋的想。工作不能盲目地瞎干,工作是要干好出成就、干出亮点。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里,作者的观点与我的想法比较一致。首先其在书中提到了一种观点:“每天多做一点”。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不仅如此,书中亦提到“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若我们不能一个勤勉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那么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人生里的众多美好也不会出现在生活中。因为没付出,是没有收获的。为什么在勤奋工作的同时,也要勤奋地思考呢?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一个人应该永远同时从事两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件则是真正想做的工作。如果你能将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一定会成功,因为你在为未来做准备,你正在学习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职位,甚至成为老板或老板的老板的技巧。当时机成熟,你已准备就绪了。”工作是需要不断的自我提升的,多做多想,自然就能有更好的发展。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人生又多了些感悟。愿我们将《致加西亚的信》中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篇2
事实上,《致加西亚的信》只是一篇只有24个段落的文章,但正是这样一个简练的故事,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的种种思考,也使之成为经济管理领域一部不朽的教科书。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非常需要同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但当时加西亚正在大山深处,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位置。有人向总统推荐说:“有一个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一个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那个人一定就是他。”于是,他们将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信——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关于罗文中尉如何将信收好,如何历尽艰辛将信送给加西亚将军,这些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只想强调——麦金来总统将信交给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的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当上级交给员工一件事时,他会默默地接受任务,不会问任何愚蠢的问题,也不会千方百计的将之推给别人,而是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这种人永远不会担心被解雇,也永远没有必要为了加薪而罢工。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人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会是赢家,因为赢在执行!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篇3
通过阅读《致加西亚的信》使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责任;它在流传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服务和荣誉的象征,一种想从自身找到文中主人公罗文的影子的反思。
故事讲的是:在美西战争期间,主人公罗文经历艰难险阻终于把信送给加西亚,完成了上级托付自己任务的故事。本文使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敬业和忠诚的象征。罗文能够把信送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并不是因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他的敬业精神。
敬业“这个经济社会永恒的词语当中,既包含了个人对事业的执着,又有对事业舞台--公司的忠诚!一个人的能力,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等方法来不断的提高和自我完善,而一个人的敬业精神,责任心,才决定了他是否可以把工作更好的.完成,没有责任心的人即使他有能力也不可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对公司不忠诚的人不会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让公司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能力,肯定自己的工作。只要你优秀,突出,总是会发现的。如果,一个企业不优待重视那些敬业,工作出色,成绩卓着的员工,那是和自己过不去!
有些人说敬业是老板剥削员工的手段,忠诚是管理者愚弄下属的工具,而我则认为敬业和忠诚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更有益于我们自己,只有公司发展了,我们才会得到实惠,才能双赢。也有些人说送信这个过程是困难的、痛苦的,我则认为通过个人努力,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痛苦则会把人磨练的更加成熟。如果有人让我给加西亚送信,我想我能送到,因为我有信心,有能力,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如果一个人做事情连必要的信心都没有,那他只有失败,有了信心还要努力,不然就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每个人都渴望事业的发展和成功,那就让我们努力的提高自己!一种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一旦养成之后,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失业。
可以从这本书中深切体会出来的还有:应该珍惜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热爱它,才能为它奉献,也正是在奉献的过程中,自己会有很大的收获。
总之,通过这本书让我更好体会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罗文精神为榜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服从领导工作安排,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力求完美、高效。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篇4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
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篇5
当今社会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社会。在这个安逸稳定的社会中,我们再来重提“忠诚、信用、服从、敬业。”
在这个物欲纵横的世界里,如今商业精神依然“信用、勤奋、敬业。”可往往需要监督,或者职工互相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不思自省,没有责任心。常常抱着消极,怀疑,懒散,抱怨的心态。这样是多么可悲的。
或许我们会问:忠诚和敬业溢于谁?敬业这一词汇往往要扣在我们年轻人头上,我们敬业和对公司的忠诚是我们责任心的体现,是为我们在公司更好的发展,更好的谋前途的最佳途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高度的忠诚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只会让你得到更高的`信赖,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人放心。就像麦金莱将信交给罗文一样。
当罗文接到总统给他的信时,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在什么地方?”而且最后还能顺利将信将信交到加西亚手里,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一大份力量。
我们苦苦寻觅着文明,殊不知文明就在身边。因为吹毛求疵,所以才是我们摇摆不定,使发展道路越来越窄。
作为管理者:劝告员工该怎么样,工作应当全力以赴,部位困难所吓倒,用自信来完成任务。
我们应该说:我为了完成任务,必须要去坚持,即使有强烈的被压制感,我也不回辞职,也不会放弃,逃避不是唯一的选择。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篇6
先了解一下战争部分背景:美西战争(1898.4-1898.8)美国发动的第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1898年4月,古巴三十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美国借口其缅因号战舰在哈瓦那港爆炸的事件,向西班牙宣战,进攻西属殖民地。它利用海军优势,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海湾消灭了西班牙舰队。战争进行了10周,西班牙战败求和。12月10日,美西签订《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将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让给美国,美国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作为“补偿”;古巴形式上宣布独立,实际上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这次战争使美国夺取了大量殖民地,并强化了它向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摘自维基百科)
忽略罗文送信整个过程细节的真实性,以书中所描述过程为基准,罗文的任务达成,在美西战争中对于美方在10周的战争中取得胜利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伸到公司,个人目标的达成,促成小团队的目标达成,小团队的目标达成往往决定着公司整体目标的达成,反过来讲,公司的整体目标为小团队提供方向,小团队精诚协作的同时个人目标随之而达成,每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所在团队的合作。罗文之所以能送信成功,一是他个人的努力,二是协助他送信的古方团队。
此本书除去送信过程这一章,此后四章的主题分别是:对待工作,要勤奋、认真;对待公司要敬业、尽责;对待老板,要忠诚、尊敬;相信自己,超载自己。总体阐述了一个良好职场人应该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的概念。书中“对待老板、要忠诚、尊敬”一章中的某个观点前后相悖,前面说“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对待老板”,后面又说“当你满腹牢骚时,受到不平待遇时,请参考老板定律:‘第一条,老板永远是对的;第二条,老板不对时,请参照第一条’”。
前面出现的观点在暗指老板也会犯错,我们要学会原谅老板,后一观点,又说老板无错论。首先,现实生活中,一般的职员,或是像我这样级别的职员,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把老板当成普通人看待,因为老板不只是老板,是整个公司大家庭的'家长,要管一大家子人的生存,要如何把她当普通人看待?再者,老板也是普通人,但非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人,她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正因为这样,“老板不对时”,更应该需要专业及理性且敢于谏言的同事来阻止“老板不对时”的发生。通常表现出“满腹牢骚,觉得不公”的人,共通的特点是认知不足,无论是自身还是对外界,这种情形下,这类人是在用老板定律强迫自己接受工作,又如何能真心理解和体谅老板和公司呢?当人们对自身和所处的世界有足够的认知,明白背后的逻辑之后,就很难再生“满腹牢骚,觉得不公”这样的情绪和想法。如果这里的说的“老板”是指你的直属上司的话,我想我的直属上司也决不会让我参照“老板定律”,定是会让我有错指出来,更正,改进,无则加勉,上下级相互监督,工作良性循环发展,双方及公司三方受益,这是正途。
书中有个观点我很喜欢“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全神贯注”,工作本身就是由一件件不起眼的输入和输出组成,在电子通讯发达,社交软件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要做到每一件事都全神贯注,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达到既能保持通讯,又能全神贯注的做每一项工作,这也是今后我的一个挑战。
关于“份内事”谈谈我的看法,书中举了许多例子来表明,只要你做好“份内事”,多做一点“份外事”,你就能有无限光明的未来,虽然会晚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事实上,以当下的中国的一线城市的职场环境来讲,并不是特别适用,目前各行各业的各种工种、岗位已经细化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程度,所以,“份外事”有可能会触及到他人的正常工作范畴,如果有“份外事”无人做,要靠其他非本职工作员工的自觉性来完成,说明流程上可能出现了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在自己的“份内事”上尽可能的追求专业、极致,同时,了解与自己相关和对接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及基本处理方法,以防出现意外或紧急情况时,能够帮上手协助解决问题,所以要区别好什么样的份外事可以做,什么样的份外事不需要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使用和能量输出。
在我的学生时代,老师教授过一个儒家思想“慎独”,用土白话说就是遵守规则,自觉行事,这个概念影响我至深。小朋友眼里的世界非黑即白,成年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是没有黑白分明,只是不同的灰度,工作也是一样,书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度去探讨,去粕留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成长,还要保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和接受批判的精神,希望可以走向更通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