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詹天佑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詹天佑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詹天佑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语文课本上的第五课《詹天佑》。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心里有如大海一样,思潮起伏。
这篇课文讲了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事情。詹天佑是一个认真,严肃,对待问题一丝不苟的人。
在我刚开始读到第二自然段时,已经怒形于色了。因为那些帝国主义国家的人竟然认为中国没有人才,没有技术,但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完全想错了。我们也在提高,进步,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往下看完了第三自然段后,我怒不可遏。凭什么认为我中华工程师无能,无法完成任务。虽然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一定会成功。
当我读到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这个地方时,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一丝丝惭愧也涌上心头。詹天佑在人民的期盼和帝国主义国家阻挠的重大压力下,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任务。我不知道他如何承担,但我想到了自己,平常,老师交代一个小任务都不想去干,怕弄出差错,自己承担责任。但和詹天佑比,我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这句话。他对工作如此严肃,认真。而我呢?拿小测验不当回事,考了七,八十分也只是一笑了之,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测验罢了,无所谓。但从没想过去分析一下错题,还笑改错的同学没事找事,无聊。
从今以后,我也要对待学习上的问题认真严肃。
看完这篇课文后,我合上书,坐在窗前,思考着我与詹天佑的天壤之别。
读詹天佑有感 篇2
“詹天佑真是太伟大了!”我合上书本,波涛起伏的心久久得不到平静。今天,我认真阅读了《詹天佑》一课,无不为詹天佑那强烈的爱国精神、顽强的毅力、尽职尽责的作风感到深深的震撼。
《詹天佑》一文重要写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不让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顶着被外国人讥讽的巨大压力,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这个艰巨的任务。在修路的漫长四年中,詹天佑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汗水,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一严格制度要求工作人员,更严格地高要求自己。克服了修路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过了无数道艰巨的难关,使京张铁路不比计划提早两年完工,是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目瞪口呆,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为中国争了一口气。
读完课文,我不禁对詹天佑伯伯肃然起敬,他真令人佩服啊!修路过程中,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如他在开凿隧道中遇到的三大棘手的难题,但他都用他聪明的头脑、高度的责任心一一克服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惭愧起来,猛然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困难时,总是觉得心烦意乱,束手无策,脑子里一片混乱,不知怎么办才好,有时还甚至动不动就发脾气、流眼泪。可我这些生活小挫折与詹天佑在修路时遇到的大困难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别啊!但詹天佑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却把它当作是一种神圣的使命,一个一定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一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克服它。在困难面前,他不屈不挠;面对外国人的嘲笑,他冷静执着。詹天佑真是我在克服困难时的好榜样!
詹天佑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正因为中国有了这样一位尽职尽责、意志顽强、热爱祖国的工程师,才能创造出京张铁路这样举世震惊的伟大奇迹。詹天佑值得我学习、值得大家学习、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读詹天佑有感 篇3
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让我深受启发。
课文主要讲了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他不怕帝国主义的嘲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修筑京张铁路。在困难面前,他一丝不苟,以身作则。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无法施工,詹天佑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对工作首次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可见,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他还设计了巧夺天工的”人字形“线路,使火车轻而易举的爬上了陡坡。京张铁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这件事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也为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
通过学习詹天佑的事迹,我深深感受到他的强烈的爱国之心,严谨的科学态度,都让作为祖国花朵的我深受启发。
作为新时代的火炬手,我也有一颗爱国心。我热爱我的祖国,热爱鲜艳的五星红旗,热爱我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还要学习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我一向是一个粗心的孩子,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我经常把加号看成减号,总能把小数点看错位,比如”12.5“我就能看成”1.25“我真是太粗心了,以后我一定会学习詹天佑一丝不苟的精神,与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以后我不仅要学习詹天佑的爱国情怀,还要多学习学习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詹天佑是我学习的榜样!
读詹天佑有感 篇4
这些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詹天佑》。读完之后,我有一种相当的感觉。
据说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帝国主义者的威胁和嘲笑下,接受了修建京张铁路的任务。他白天爬山,勘察路线。晚上,他在油灯下画画和计算。他勇于开拓,用各种方法挖掘隧道,设计人字线。由于他的努力,200公里的北京-张家口铁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了。
詹天佑,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与铁路专业,这位杰出的大工程师曾在美国著名大学学习,但他最终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了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这种爱国精神从未如此强烈。那时,能够上大学是一种奢侈,而他还在国外学习!
詹天佑毅然回国,接受了修建铁路的任务。在去张家口的路上,到处都是高山和深谷。建造起来非常困难,但詹天佑与困难无关。他带领工人在深山里工作。他还专门为隧道设计了各种挖掘方法和人字线。
詹天佑的开拓创新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美术课上,李明和其他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山上画猪。李明找不到一个好位置,被推到了猪的底部。他必须根据事实来画这幅画。然而,这位老科学家称赞了这幅画,因为李明知道如何从后面通过。
詹天佑也是如此,他设计了“人字”线来降低火车的价格。他没有盲目地改变这座山,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这里的地形,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詹天佑的杰出才华。
詹天佑除了修建京张铁路外,还取得了其他成就。不幸的是,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1919年辛勤工作多年后,于58岁去世。他给我们留下了铁路和知识以及他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向铁路的灵魂致敬!
读詹天佑有感 篇5
上星期我刚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课文描述了他为国家修筑京张铁路的事情,我被詹天佑那深深的爱国之情所打动,以及佩服他那坚忍不拔 ,坚持不懈的精神。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詹天佑那严谨的科学态度,
回想自己,还真是跟詹天佑差远了呢!我不禁感到惭愧。
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单元作文卷,我一回到家,看了看时间,呀!六点半了,得赶快呀,不然《雪豹》就要开播了。我心里想道,我从笔盒里抽出一只蓝色中性笔。在作文卷上“行云流水”的写着,每一个字都是一气呵成的.。我的整个脑袋里只想着“电视”两字,写完作文,我也来不及收笔,便“啪”地一声打开了电视机。
“ 哈哈,刚刚好,没错过”
我这才开始一边慢条斯理地收这笔,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妈妈顺手拿起作文纸一看,有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后,怒气冲冲地关掉了电视机,并把作文扔给了我,让我给她念念上面写了什么。
“咳咳。”我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
“这.这.是………个星期………..天………”。
我竟然被自己写的“天书”难住了,没办法,我在妈妈的监督下重新写完了作文,我伸了一个懒腰,正好目光落到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我忽然意识到严谨的态度是多么重要呀!。
我今后一定要学习詹天佑的严谨的态度,对任何事都要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不马虎,坚持做到更好,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