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演讲稿
文学网整理的师德演讲稿(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师德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如果心里有爱,就不会绝望,爱是纯粹的东西,不应该受到任何的干扰。
爱真的是一种纯粹的东西吗?既然是纯粹的东西,那我有吗?在哪呢?
我班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大,表现自己、表达心里的`形式和方法也越来越多,就连上课开小差、讲小话的也多了,看着这一群慢慢在成长的孩子,看到他们越来越狡诘的表情,经常都会对他们批评一顿,久而久之,自己也变得冰冷起来了,对幼儿已经没有那种“纯粹的东西了”。
由于工作关系,我去了小小班进行观摩活动。一去到小小班,当我看到那一张张可爱而幼稚的脸蛋,多么引人喜爱呀,我不自觉地走上前去与他们交流。哎,我不是对小朋友很怨烦的吗,我对他们怎么会觉得可爱呢?
此刻,我才深深醒悟道:我不是没有爱,本身是热情高涨、爱意浓厚的,只是自己一直没有了解到幼儿的深处,与幼儿的深交变得浅了,对他们少了很多的关怀,总以为他们长大了,少一点爱无所谓。原来我错了。他们仍然需要我的爱,那种纯粹的东西,不能受到任何干扰的东西。
我相信我会毫不留情地倾注那种纯粹而不能受到任何干扰的东西——爱!因为我没有绝望!
师德演讲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是xxx,我演讲的题目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xx年xx月,我通过xx县教师招考成为xx中学一名语文教师,同时兼任七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成为一名教师一直是我的理想,可是当我怀抱着一切关于教师最美好的字眼去走近她的时候,我的心有一种从天堂到地狱的感受。
“地理位置偏,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是我对xx中学的最初印象。xx中学位于xx省与xx省的交界处,顺着学校往东走500米左右就是xx省xx县,在我参加工作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全校一共有12个班级,所有的教职工加起来仅仅40多位,学校里唯一一座教学楼是乡镇中学中年岁最久的。参加工作的一个星期里我最害怕的事情是上厕所,因为通往厕所的'很长一段路没有铺水泥,尤其是连续下了一个星期的雨之后,深一脚浅一脚全是泥。令我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学生们开始住校的第一天,由于学校住房紧张,我和其他新分配的教师住到了学生宿舍旁的三间宿舍。
还记得那天下了一天的小雨,到了晚上的时候地面上全是积水,学生们第一次住校,晚上9:10休息的时间到了,校园里还是乱哄哄的,这种哄闹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在这期间我总共往学生宿舍里跑了11次,只为了让学生安静下来以便自己也能睡个安稳觉,但无论怎样,学生们安静不了几分钟就又闹了起来,就这样折腾了一夜。
其实可以想象,作为一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从大学走到社会,面对这样的工作现实心里的落差会有多大。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离开,我一定要离开。由于我心里对现实的不满意表现在脸上就是不苟言笑,来到学校工作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在课堂上几乎没有笑过,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就非常害怕我,认为我是一个很难接近的老师。
有一次语文早读课,我来到教室听到的不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而是看到学生们在讨论数学题,当时我还是有一点生气的,于是就随口说了一句:既然同学们喜欢语文课做数学题,那咱以后的语文课就上数学吧。说完之后就转身离开了教室。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一句吓唬孩子的话,以至于我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直到在学生的作文中看到关于这件事的叙述我才回忆起来。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在学生看来就可以当作圣旨一样看待。
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今天,当我再一次站上讲台,同时感触到几十双纯真稚嫩而又充满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间,我的所有希求已化成七彩粉笔,我知道这便是我的起点。我,一个涉世未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知之甚少,在我工作的近一年时间里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正象歌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学生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和学生们在办公室敞开心扉促膝谈心的时候,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付出后的欢乐,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师德演讲稿 篇3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我叫李昊。我演讲的题目是《感谢您,老师》。同学们,清晨,脚步匆匆,车轮飞转,与我们一同赶路的是谁?是我们的老师!一早,面带微笑,风雨无阻,站在班级门口迎接我们的是谁?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认真为我们传授知识的是谁?是我们的老师!深夜,任劳任怨,在灯下批改作业的是谁?还是我们的老师啊!咱们的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即使青丝变白发,三尺讲台依然荡笑声,这就是咱们可亲可敬的老师啊!当老师是辛劳的,可塑造灵魂的工作是伟大的;红烛的燃烧是短暂的,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心却是永恒的。老师,您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传授我们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典范。
老师,您还记得吗?同学们爱都听您的课,您亲切和蔼,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听您的.课是一种享受,如沐春风!或许您讲课的每一个细节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遗忘,但我们决不会忘记您的那份激情、那份认真!老师,每天辛苦的给我们上完课,还要给我们准备饭菜,当您把一碗碗可口的饭菜盛给我们,每一个微小的动作,传递出的却是您对我们无比细腻深沉的爱啊!还有一次,记得有一次咱班成绩考砸了,大家都垂头丧气,而您,用您的微笑和鼓励,拨开了我们心头的阴霾,让我们更加自信地去迎接新的挑战!……
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灵中肯定也珍藏着这样幸福的点点滴滴吧!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老师的爱心比大海还深!让我们感谢咱们的恩师吧,感谢您,老师,您让我们成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您用事实向我们证明: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和责任,一把通向我们未知天地的钥匙,让生活充满惊喜!感谢您,老师,您是一个我们能永远信赖的人,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便会去求救的人。您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愿意,能把一切向您倾诉,您常说您也曾是孩子,因此,您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感谢您,老师,是您让我明白:我们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困难中积聚力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您将美好放在我们心中,给我们以教诲、见识和想象,由此,营造我们灿烂的一生!
最后,让我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师德演讲稿 篇4
漫步洁净的校园小道,欣赏群鸽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聆听泻闸时的滔滔江水声……。这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座美丽的校园就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旁的中堡小学。
在这儿,有一群教师,用他们对事业无私的爱,对学生炽热的情,化成了一个美字,定格在充满和谐的校园中。
因毗邻三峡大坝,中堡小学9名教师常常把学校比做一艘大船,“众人划桨开大船”,只有齐心,才能乘风破浪将学生载向知识的彼岸。正是这一个信念,使全体教师在工作中谈出一己私心,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营造出了团结和谐的美好工作氛围。今年开学初,五年级数学老师因严重的肾病住院,语文老师也超过了退休的年龄。教导主任屈玉兰面对全校课程安排犯难了。这时,任教五六年级科学,二三四五年级体育的校长朱国华,毅然站出来把五年级的语文、数学教学全部承担下来。个头不高的他开玩笑说:“校长不就是要挑重担嘛?”其他老师也纷纷要求多承担些课程。课程又重新调整。韩庆春老师任教四年级的语文,计划、备课都准备好了,现在又改任一年级语文,过了几天又增加了二年级数学教学。这些,老师们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句牢骚话。有的是理解的情谊美和无私的奉献美。
中堡小学9名教师,平均年龄46岁。他们虽没有青春的容颜,但他们有一颗“志在千里”不服输的心,有对“美”的执着探寻。
面对轰轰烈烈的课改热潮,是埋头“题海战术”苦干被淘汰,还是在课改中求发展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呢?怎么办?老师们一合计:古人尚知“朝闻夕死”,咱们现在学还赶得上趟!为更新教学观念,学校先后斥资三千多元购买了教学理论书籍。实在买不到的书就借。就这样,老师们先后拜读了叶澜,肖川,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著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技艺,学校或买或网上下载于永正,李吉林,孙双金,王崧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组织大家观看。学校一次又一次挤出捉襟见肘的办公经费,进城区,跑秭归,听讲座,访名师,看课堂教学。中堡小学的孩子常看到这样一幕幕情境:韩庆武,郑凤祥老师戴着老花镜,在学生到校前就已在校园中读起教育著作;李经玉,韩永胜老师利用晚班公时间找来名师课堂实录细细揣摩;陈世春,蔡小坤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请大家听课为他“挑刺”……。有一次,韩永胜老师请其他教师听课,正好老同学来找他。面对老同学的取笑,韩老师坦然的说:“我才不过四十六岁,练好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去赛一赛黄河杯呢!”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正是这日有所长,使得中堡小学的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正是这日有所长,也引导着学生勤学,爱学,师生共同织就和谐校园中又一幅美丽的图案。
中堡小学老师所展现出来的理解之美,奉献之美,勤学之美,进取之美,已凝聚成和谐校园中美的“立方体”。然而那炙热浓烈的`师生情谊美更是化蚌为珠,再添迷人的风景。
年近50的郑凤祥老师,不等手术伤口愈合,就拖着虚弱的身子踏上了讲台。伤口发炎了,也不肯请假,面对家人——“你还要不要命?”的责怪,她却说;“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还剩下8个人你叫领导怎么安排?”朴实的话语,赤诚的心!全班45名学生清清楚楚的记得:是郑老师掏出自己连药都舍不得买的钱给“两免一补”的孩子买书买文具;是郑老师拖下自己的衣服披在衣服单薄的孩子身上;是郑老师撑着还没康复的身子一步一步背着生病的孩子到卫生院……。难怪孩子们在作文中写道:“郑老师,我真想叫你一声妈妈。”“郑老师,你是世上最美的人!”
三峡因大坝而驰名,大坝因这一群苦苦探寻美,执着播撒美的教师更见风韵。一座和谐美丽的校园正成为大坝旁一道靓丽的风景。
让大坝见证和谐校园的美,让大坝见证我们的美——这就是我们这些乡村教师的铮铮誓言!
师德演讲稿 篇5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
爱是无形的力量,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公德,社会就会沦落,没有师德,教育就会没落——师德是爱,更是一种责任!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确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那就办不好教育,育不好学生。
我们深知: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
我们深知: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
所以,作为教师要用我们无私的爱、神圣的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微小行为”做起,爱自己、爱家人、爱学生、爱朋友、爱工作、爱生活的每一天,以实际行动构筑起道德文明这面大旗帜。
教师,应该是一个用爱书写的名字;一个用责任支撑起的身躯。当“爱与责任”融汇,讲台上回荡的是成长的旋律。让爱与责任为我们导航!
谢谢。
师德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那年教师节,市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但在今天,它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那位民办教师年尽50,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尽30年的教龄,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转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仅靠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他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大女儿在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鞋还是手工做的,没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
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敬佩的老师操着乡音说:“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是我的第一段经历。
xx年,我调入特区的中学任教,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的老师们穿的是高档的名牌服装,许多人开着私家车上下班,那个贫困小乡村的民办教师的形象离这里太遥远了.这里的老师,虽比不上高级白领和经理老板那么富有,但却绝对与“清贫”无缘.这是初来x时,这里的老师留给我的印象.
在特区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我对特区教师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在生活上,他们也许比内地教师要优越,但在工作劲头和奉献精神上,他们一点也不亚于内地教师,而且他们所追求的,是更科技化、更现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这里,老师们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能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自如地运用电脑平台.在这里,不懂电脑就是落伍的表现.许多老师都参与各种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而思考、研究,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更让我感动的,还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去年,我很幸运地与一个团结拼搏的优秀年级组共同度过了中考前的一年,品尝到了特区毕业班教师的酸甜苦辣.这就是我的第二段难忘的经历.
在我们那个年级组里,每个老师就像是奋力奔跑着的运动员,不到终点永不停歇.在这一年里,许多老师的事迹令人感动:有30多年教龄的林老师因病声音嘶哑,却从未耽误过一节课;詹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坚持上课;吴老师阑尾炎发作,却拒绝了医院手术治疗的建议,坚持保守治疗……他们都不愿影响紧张的中考复习.余老师临危受命,在中考前的最后一学期接手乱班,竟顾不上同样要参加中考的女儿;张老师的女儿体弱多病,他却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陈老师放学后自觉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是很晚才回家.还有些借聘教师甚至置决定自己命运的招调考试于不顾,说:“孩子们的中考更重要.”牺牲自己的复习时间,为学生补课……与这样的老师们在一起工作,我的感觉是“辛苦并快乐着”.虽然,我校年的中考成绩进步还不够明显,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老师们辛勤的汗水,掩盖不了老师们无私的奉献,这一切,将永远留在经历过那段时光的老师和学生们的记忆里.
从古老的蓝田,到现代的,我感受到了太多的不一样,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一样.贫困中恪守信念的乡村教师,富裕中奋而思进的特区教师,他们的精神同样的高贵.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却要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的老师不会长篇大论,不会慷慨陈词,但他们却如红烛在默默中流淌着生命.“红烛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就是红烛的生命,也是教师神圣而无声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