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居里夫人》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居里夫人》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居里夫人》有感 篇1
今年寒假里,我阅读到了一本好书——《居里夫人的故事》,使我感慨万千,它让我懂得了奋斗,激励我更加勤奋地学习。
居里夫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正直、爱国的教师家庭。她自小就勤奋好学,居里夫人16岁时在中学毕业典礼上获得了金奖章,并给她了一年的假期。因为当时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华沙不允许女子上大学,加上家境贫寒,玛丽亚不得不放弃去巴黎上大学的机会出去打工。玛丽亚做过多次家庭教师,只要一挤出时间就教当地的小孩子读书,并一直坚持自学。到了巴黎的大学,她更是努力地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且一有时间就去听讲座、去图书馆。结婚后繁忙的家务、幼小的女儿和贫穷也无法阻挡玛丽亚对科学的探索、对知识的渴求。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钋,之后又发现了镭。
三年零九个月,玛丽亚终于从大量的沥青残渣中提取出了十分之一克镭,她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是的,玛丽亚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在这近乎四年的时间里,她用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搅拌着残渣。刮风、下雨、贫困……在没有实验室的这段时间里,这无一不伴随着她,却无一能够影响她,没有精密的仪器,就用双手大量地计算,没有先进的设备,就一遍一遍地将残渣煮沸去提取。
再回想我自己,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养尊处优的环境不但没有带来好处,反而消磨了性子,变得懒惰。读了这本书,再对比居里夫人,我真是自愧不如。从今天起,我把居里夫人当做自己的榜样,时刻向她学习,学习她的'严于律己、学习她的谦虚、学习她对知识渴望、学习她对名利的淡泊……
我要向居里夫人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通过不断的努力,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居里夫人》有感 篇2
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坎坷的,她从小聪慧过人,但一直忍受着亡国的屈辱,姐姐与母亲相继离世,这都让她悲痛万分,可是,坚强的'她并没有屈服,她去做家教,后来攒够了去留学的钱,经过一番艰辛,她毕业了,又与丈夫在空间狭小的仓库里历经数十次实验提炼出“镭”。最后获得诺贝尔奖,受万人景仰。
其中,我最忘不了居里夫人那种工作精神、处事态度,她的坚持是那么惊人:她身兼数职,还为了考试而牺牲睡眠时间;她30岁时用坚强的意志克服病魔;她在简陋不堪的仓库里进行四年的研究;她的研究被恩师反对,但她仍在继续;父亲去世,随后丈夫又因车祸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伤心,但她仍在坚持。
看啊看,我不禁低下了头,回想起自己:生活无忧无虑,没有约束,天天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平时上学遇到困难就退缩,找大人帮忙,就连不小心刮伤手,也要喊痛,还左手抓一把汗,右手抹一把泪的,再回头看看居里夫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在仓库里:夏天,工作服被灰尘和汗水弄得又脏又潮;秋天,常常有阵雨,使她要把机器搬来搬去;冬天,以免中毒,要把窗户打开,冻得握笔都成问题。我真惭愧。
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精神使我铭记于心,最后,她成功了,成为了万人景仰的人物,成为了启发我的良师,我一定要向她学习,心动不如行动,开始吧!
读《居里夫人》有感 篇3
在我八、九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带我去银杏家园去玩,在那里我看到了鲁迅、张衡、李白、居里夫人、达尔文、诺贝尔的石像,妈妈给我讲了他们的故事,回来又看了居里夫人这本书,因此我对居里夫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居里夫人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贫寒家庭,父母皆是中学教师,家教十分严格。
居里夫人从小就是一个好孩子、好学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是父母的骄傲。她特别爱看书,常为了看书而忘记了所有的一切。中学毕业,掌握了英、德、俄、法四种外语,并获得了学校颁发的金质奖章。因家境贫寒迫使她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当了一名家庭教师。居里夫人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击倒,而是始终努力振作,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到巴黎大学索尔本理学院继续深造。为了便于学习,她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阁楼,为了负担房租,她只能省吃俭用,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她严重贫血。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不分昼夜。在短短两年内,她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居里夫人是对世界科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位纯粹的学者,她发现并分离出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基于这种杰出的功绩她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连续获此殊荣的女性,也是法国梭尔邦大学第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女教授。
读了居里夫人,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容易,要想所成就,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和劳动。“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顽强的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读《居里夫人》有感 篇4
书像一位老者,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书也像一名老师,给我们讲述世界上的真理。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居里夫人自传》
相信大家都认识居里夫人吧?但你深入的了解过她吗?现在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居里,是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成就包括了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居里夫人的童年是悲惨的,祖国被侵占,承受着沙皇的统治,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这也渐渐形成了她理想的初衷。
进入大学后,她继续不停地努力学习。她租了一间小房子,经济的窘迫和废寝忘食的学习让她有一次差点被饿死。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她有太多太多的无奈,太多太多的艰辛,可她用她那瘦小的肩膀,坚定的信念,在科学界里硕果累累。
她也曾有过迷茫,丈夫死后,她非常伤心,意志消沉了几个月,但最后她还是重拾信心,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居里夫人做到了,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她钟爱的科学事业。
有人说: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幸运的,但他们不知道居里夫人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居里夫人去世了,在科学界它完成了使命,所有人都为她感到痛心。但她坚强勇敢,不怕苦的品质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榜样!
读《居里夫人》有感 篇5
合上书,闭上眼,居里夫人的故事像电影一般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地回放,居里夫人那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深深震撼。
还记得居里夫人带着坚毅的神情说:“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产。”这句话虽短,但它却诠释了居里夫人一生的追求——为人类造福,为科学作贡献。也体现了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居里夫人取之于己,用之于民。自己用了四年的时间提炼出了镭,但却放弃了镭的专利权,她一生只拥有过三克镭,可是她却没有独占一克,而是全部捐献了。她为人类,为科学奉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奉献了自己的头脑,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她没有将任何东西占为己有,甚至连自己的生命在居里夫人眼里也是属于科学的,就像她的丈夫皮埃尔所说的:一个人即使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还应该照常工作,学者没有权力背弃科学这个终生目标。居里夫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美德是比钻石更耀眼,比镭更珍贵的。
我们做事不能自私自利,大众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被人们唾弃,遗臭万年,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无私了,奉献了,自己的良心也会感到安宁,而只有那些懂得无私奉献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我们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长大后向居里夫人学习,做一个造福人类的人。虽然我们做不到居里夫人这么伟大,但我们也要尽自己的所能,为大众服务。这样无私的人还有许多,像雷锋同志,他好事做了一火车,却不求回报,一心只为大众服务,虽然英年早逝,但却成了人们心中的大英雄。只有懂得无私奉献的人才会被别人记住。所以,大家不要为一些小利而争吵了,“忘小利者,才能成大业。怀天下者,才能忘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个无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