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经典报告 > 正文

食品调查报告

2025/08/26经典报告

文学网整理的食品调查报告(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食品调查报告 篇1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和上海进口商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20xx年进口食品行业调研报告》。报告对百余家食品进口流通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对企业关注的进口食品产地、品类、渠道等作出分析。

报告显示,在进口食品在我国的品牌力尚未完全建立之际,产地成为消费者最看重的标签。对于进口食品产地,进口企业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关注度分别为58。2%、43。0%,主打有机、健康为特点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产品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20xx年6月,中澳两国签署了自贸协定,目前超过85%的澳大利亚对华出口产品享受零关税。20xx年,零关税比例将升至93%,协定完全展开后将达到95%;20xx年4月,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第一轮升级谈判在北京举行。中新自贸协定是中国同发达国家达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的启动也为中新两国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欧美产品因为执行严格的产品标准,其安全性也深受企业信赖,欧美国家的关注度均在35%左右。

在细分品类中,45。6%的企业认为进口葡萄酒前景明朗,在排名中领先优势明显。有数据显示,从20xx年开始,法国、西班牙、智利等进入中国葡萄酒市场的进口量与进口额都在提高。国民消费能力逐渐提升,对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在旅游的带动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葡萄酒的饮用习惯也开始深入人心,推动了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澳自贸协定明确体现,高达20%的葡萄酒关税将在4年内削减至零关税。仅20xx年,进口瓶装葡萄酒共进口4。8亿升,即约6。4亿瓶,较20xx年上升22%。总体价值22亿美元,上升17%,约合3。42美元/瓶。另外,散装葡萄酒进口量为1。4亿升,起泡酒为0。12亿升。

乳制品及生鲜食品的关注度均超过30%,是企业关注程度最接近葡萄酒的大热品类。在国内消费升级趋势中,健康优质的乳制品、进口生鲜在国内拥有众多粉丝,前景可期。6月,中国和美国FDA达成了谅解备忘录,这表明在短期内可能有200多家美国奶制品出口商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将大大激发国内食品进口流通企业的热情。另一份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上海和江苏是进口生鲜消费者最多的省份,其中最受欢迎的进口海鲜品类,包括阿根廷红虾,南美白虾、巨型淡水虾、进口三文鱼、鲍鱼和鲟鱼等;热销的进口水果包括太平洋东岸的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和美国新奇士橙等。乌拉圭牛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肉等也很受欢迎。

在渠道关注度中,全家从电商的围攻中脱颖而出,达77。2%,紧随其后的是京东、天猫、一号店,企业关注度分别为69。6%、67。1%、62。0%;华润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关注程度也都超过45%。便利渠道大受欢迎并非偶然,一是国内零售渠道竞争已趋于饱和,便利渠道成为行业新通路;二是进口食品已非昔日高端奢侈品,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篮中日常消费,且向便利包装发展。

在上海,便利店密集,诸多社区便利店,满足了一些居民日常的进口商品的需求。而商务楼便利店,则更多地针对一些商务a的日常需求:中午的白领午餐、平时零食还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因此,这也导致了很多进口商品商,纷纷将目光聚集到了便利渠道。

从20xx年开始,进口食品市场增长迅速。根据上海海关数据显示,20xx年,上海关区进口食品累计金额达1626。85亿元,同比增长15。6%,而20xx年仅增长0。6%。

20xx年1—5月,进口食品累计金额为747。51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进一步明显。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进口食品的最大市场之一,来自世界14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品种在5万—6万种左右,品牌超过15000个以上。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20xx年中国将成为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进口食品消费,已从之前的礼品和炫耀性质消费,发展到到个人的品质性、犒劳性质消费。

目前,上海已经成立了上海糖烟酒茶商业行业协会进口商专业委员会,专委会将推进国际食品产销对接平台建立,推动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建设。

食品调查报告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数量供给充足有余,在满足食品需求供给平衡的同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假冒伪劣食品频频被曝光,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群发性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产生的原因,加强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对此我们报社于20xx年3月20日—23日在成都各区县食品加工厂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我们报社对本市及各区县的食品安全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各食品加工厂为了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尽然有60%的食品加工厂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更有10%使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品,另外有30%的工厂是用比较合格的食品添加剂,而出现这类情况的最终原因我们报社认为如下:

一、政府规章制度失灵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很不充分,表现为主体发育不良、体系不健全、价格和竞争机制不完善等。政府如果退出,仅靠市场主体的自我调节是不能够正常调整食品安全领域的。同时,本来应该由政府规章制度来调节市场经济领域的,可是由于政府的政策不当导致规章制度不能及时的发挥作用。

二、个人利益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功利主义对社会财富增加的强烈渴望,对经济发展的极度推进,这些虽然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但是也使得诚信观念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消失殆尽,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桎梏。

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虽然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框架,但是由于它出台早,要求标准低,以及现实情况的飞速发展,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体系,对待严重的食品问题,已经不能有效的规范,合理的操作。具体原因我们报社分析如下: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

《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

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的不完善

实行多头管理,管理职能不明确;

执法机构建设还不适应严峻的管理形势;检测机构不健全;

对已有的检测机构建设重视不够。

五、国家处罚力度的薄弱

目前,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惩罚力度不够,缺乏威慑力。我国对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惩处相对过轻,对违法行为大多予以查封、捣毁窝点、停业整顿和罚款等,处理威慑力不够。例如: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违反卫生规定的应当予以重罚。然而《食品卫生法》却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吊销卫生许可证。食品的处罚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往往是出现问题以后的补救措施。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仍然存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多个环节。

以上就是我们报社此次对本市及各区县食品安全问题情况的调查报告。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出传统的食品卫生或食品污染的范围,已经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食品管理和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为此我们报社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应当要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传;强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机构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状况,及时提示消费者应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风险源,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坚决杜绝消费高风险食品,科学对待食品不安全的恶性的事件。要增强食品不安全风险意识。必须开展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尤其要加强对一些高风险的食品消费进行评估。

食品调查报告 篇3

最近在市场上,一些流行食物在人们的嘴里制造者祸端。你能发现其中的危害吗?下面让我们来调查一下。

一、提出问题

如何让人们明白垃圾食品的危害,并且克制其诱惑。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垃圾食品: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它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

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类食品(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烧烤类食品。

三、美国研究人员表示:

广告与儿童对垃圾食品的偏好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美国电视食品广告使得美国儿童多选择营养少、热量高的食品,这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险。为此,研究人员呼吁:如果食品公司自身改变的努力不能奏效,政府应强迫他们停止广告行为。

美国医学研究院在研究中称:“由于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人的儿童阶段已形成,而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以重新树立儿童的健康饮食意识。”在过去40年里,美国儿童患糖尿病和青春期疾病的人数增长了两倍。报告称,收集的证据显示:在短期内电视广告会影响2-11岁儿童对食物和饮料的偏好和购买“要求”,而且对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同样产生不小的影响。”自从1994年以来,美国针对儿童的食品销售增长了52%。

美国著名学者米歇尔·麦克金尼斯说:“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烂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如果美国儿童和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他们必须减少那些高卡路里、低营养食品的摄入,比如像快餐、含高糖的饮料。”为了吸引儿童,仅仅20xx年,美国公司估计开支100亿美元花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超市食品、饮料和快餐的宣传上。在美国8岁到12岁的少年中,他们不用征得父母同意就能够购买的10种物品中,4种属于食品或者饮料。

四、如何遏制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人们需要赶时间,并且需要一顿早餐,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垃圾食品应运而生。因为这些食物烹调速度快且食物美味,所以垃圾食品不论在哪里都有市场。我们需要回归一种自然的饮食方式。尽量少让这些垃圾食品扰乱我们的健康。

食品调查报告 篇4

为贯彻县政协有关精神要求,对食品园区内及镇辖区内企业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具体企业包括济宁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等。现报告如下:

一、企业目前整体状况

目前,食品工业开发区内企业有30多家,多数是刚刚建设的新企业,达产的企业很少,有不少还在建设期。我对已投产的几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做了详细调研。通过调查发现,现有企业基本上比较有上进心,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想干一番事业,部分企业有很长远的发展规划,有的企业还想挂大连强,走集团发展模式,比如华光集团、齐盛食品等等。而这些企业的想法和作法都是很好的。总体来看企业基本面很好,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良因素制约企业发展,具体表现为:

1、思想不够解放,小农意识制约发展。在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下,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给全县经济注入了活力,激发了企业内部潜力。但这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任然严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墨守成规,只在小范围生产经营,眼界底,亦看不清外部世界,局限于小圈子,失去开拓外部世界的眼光。

2、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区内企业多数是粗加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基础产品的产业上,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都不高,而需要的是技术熟练的年轻工人、高精密加工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利润。

3、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些现在的私营企业的管理的粗放式管理,企业内高素质、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人才少,有的基本没有,加上企业疏于对人才的培训,导致企业不能形成一支高效的管理人才队伍,使企业负责人大事小事一肩挑,抽不出较多的时间研究市场、充电学习,管理水平得不到快速提高。另外,即使企业有意愿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也很难从我们当地聘请到。我们当地人才急缺,企业为聘到合适的高级技术人才需到经济发达地区高薪聘请,而且很难聘到,比如济宁食品有限公司聘一名负责生产的技术厂长,必须从青岛聘请,聘用金很高,企业为此很头疼,一方面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限制了企业升级提档。

4、资金短缺,筹资成本高。我们区内企业规模不大,流动资金小,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资金非常紧张。筹资难度大,银行“嫌贫爱富”,达不到银行要求的标准贷不到款;民间筹资成本太高,企业利润率达不到贷款利率,大大限制了企业筹资量,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和规模的扩张。

二、几点建议

1、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壮大。用足用好县委、县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企业,鼓励企业走规模化生产的路子,政府应着力培植企业上市,力争区内企业在三到五年打造出一批上市企业或拟上市企业。

2、加强银企对接,保障企业资金运转。政府鼓励银行对有潜力的企业放款,给予相应的利息补贴或政策上的优惠。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3、加强技术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企业与高校联谊对接,设立技术攻关项目,研发高科技产品,同时支持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使企业自创品牌,打开市场,力争走出国门。拉长产业链,走高精尖的路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4、培养高级人才,充实人才市场。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实施人才带动战略,让引进的高级人才带初级和中级人员。学习先进管理和技术,带动人才素质向高水平发展。

食品调查报告 篇5

蕨菜介绍

产品名称:蕨菜(又名龙头菜、蛇蕨、拳头菜、如意菜,被称为山菜之王)

蕨菜食用方法:可鲜食或晒干菜(制作时用沸水烫后晒干即成)。干菜吃时用温水泡发,再烹制各种美味菜肴。

蕨菜的化学成分:每百克蕨菜含蛋白质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0克,钙24毫克,磷29毫克,铁6.7毫克,胡罗卜素1.68毫克,维生素C35毫克等成分。

蕨菜小贴士:

≮功效≯

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清热解毒、杀菌消炎。

蕨菜所含的矿物质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所含的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适用人群≯

适合所有人食用。

≮适用量≯

每次30克左右。

≮特别提示≯

鲜品或干品食用前应先在沸水中浸烫一下后过凉,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质和土腥味。

炒食适合配以鸡蛋、肉类。

≮健康红绿灯≯

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蕨菜销售市场现状

加工行业野蕨类资源不足,软包装罐头为主导产品。

我国的蕨菜加工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加工盐渍品出口日本,80年代已有玻璃瓶包装的产品生产。90年代研制开发了蕨菜软包装罐头。软包装罐头采用蒸煮袋真空包装杀菌而成,具有包装美观、卫生、开启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现已取缔玻璃片那个罐头。另还有脱水产品,脱水产品采用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方法进行。蕨菜产品市场主要是日本、南韩、和国内市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对纯天然无污染的野蕨菜需求越来越大。野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进一步开拓山野菜的市场,就进行山野菜人工栽培。

在当今的市场所销售的蕨类食品只有当季的新鲜蕨菜类、风干类、腌制类这三类,市场蕨类产品比较单一化。没有将蕨类产品发展更加全面,没有将这种绿色产品的绿色突现出来,可见蕨类还有更多大的发展空间,现市场蕨类的特点如下:

现蕨类产品的优点:

1. 销量大

2. 包装精致

3. 价格较贵

4. 销售范围广

现蕨类产品的缺点:

1. 产品单一化

2. 本身的绿色食品特点并没有突现

3. 亲自调查发现卫生问题还存在问题

4. 腌制产品中有的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蕨菜的市场前景

蕨菜味道美、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由于蕨菜是野生无农药污染,有“森林蔬菜”的美称,国外称之为“长命草”、“山菜之王”,早己把它列为健康食品,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业己把它列入“绿色食品”加以开发,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畅销果蔬食品之一。市场前景看好,据悉一袋500克的干蕨菜在欧美市场上可卖到30美元左右。

如果制定一系列的可实施方案,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推出自己的品牌,将其推向市场。让绿色纯天然蕨菜在国际与国内市场食品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蕨类销售市场分析与计划

分析:

蕨类在市场中的特点状况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要想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就应该作出一份完整并独特的商业计划。

计划:

1选定蕨类品种

进行蕨类调查,选定几类优质品种,为育种做准备。

2进行野蕨菜育种、驯化和栽培

以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态、保持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选育、驯化、加强种植技术的研究,建立种植基地、培育示范园和蕨菜栽培基地。

3加工技术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盐渍品加工和软罐头加工,但这些方法在加工过程中会使蕨菜营养大部分流失,参考《中国林副产品》“蕨菜加工前后营养成分分析”蕨菜微量元素加工后损失了69%,维生素类损失65.7%。由此可见,蕨菜的储存和加工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采用微波炉高温瞬间灭菌技术和冷冻真空干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蕨菜的营养损失。

4在产品开发方面应向更深、更广度方面发展

1) 酱菜系类产品,集合酱菜制作技术开发蕨菜即食系类产品。

2) 蕨菜可与面食结合加工制作各种蕨菜饺子、包子、面条、面点。

3) 利用榨汁、浸泡提取、勾兑等工艺制作各种饮料,如:蕨菜汁、食用菌饮料等。

4) 利用粉、碎、浸、提等加工技术制成各种粉剂,如蕨根粉、蕨菜细粉、蕨菜粉丝等。

5) 开发美容化妆产品,以蕨菜和食用菌的提取为原料,研制开发有助于人体延年益寿、滋润皮肤等一系列的美容化妆品,如:蕨菜洗发香波、蕨菜润肤膏、蕨菜汁面膜等。

6) 开发活体保鲜蕨菜产品,在生产基地将蕨菜进行低温处理、保鲜包装、冷藏运输供应市场。

5加工过程和产品标准应向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看齐

蕨菜来自林区,营养丰富,没有污染,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绿色食品产生操作要求进行。在工厂建造、器具使用、添加剂应用等方面均应使用绿色产品,以防二次污染,保持蕨菜的原有特性。还应脱苦、脱毒和脱涩等处理。

6蕨菜的加工方向应向功能食品方向发展

蕨菜是介于菜、药之间的蔬菜食品,应研制开发出如开胃、健脾、消炎、美容、抗癌等功能性食品。

7在对蕨菜包装方面应向礼品盒装方向发展

初普通装以外还应用礼品盒装,其特点是美观、大方、高档化等。

8在培育方面应注意植物的保护、育种和栽培

选择无污染的土地建立繁育基地,进行栽培技术,建设绿色食品蕨菜栽培基地,规模化种植。

9在科研方面向专业化联合方向发展

蕨菜驯化、良种繁育、蕨类栽培、加工机理、工艺流程、产品配方、成分分析、质量检验等联合发展。

10蕨菜产业应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销售网络化格局,在蕨菜经营方面,应与多家经营 商建立生产基地开发产品联网销售。

蕨菜生产是一项及植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栽培学、食品加工学、营养学和经营管理学于一体的综合科学,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和发展优势有较好的发在前景。

蕨类主打品牌

1.“蕨菜罐头”

工艺流程:原料洗涤--杀青--冷却--去壳--整理--漂水--装桶(罐)--注水--封罐--杀菌--冷却--贮藏

2.“干蕨菜”

将采的鲜蕨整理后,放入95~98℃热水中煮5~7分钟捞出,在日光下晾晒,柔搓而成干品,呈金黄色,间有微红淡绿色,新鲜幼嫩,美味可口。

3.“酸辣笋干”

冼净切段,以旺火煮沸,每百公斤蕨菜加约3斤食盐,再用炆火焖煮,加辣椒、酱油、味精及醋,直至锅水熬干,捞起晒干包装。特点:酸辣味美,可作速食包装。

4.“五香笋干”

取嫩蕨菜切段,100公斤加食盐2公斤和适量五香粉或茴香、味精,煮约4小时后取出晒干,再回笼蒸一小时以上,取出置火上烘干,包装。特点:酱色,味香鲜,脆嫩。

5.“风味蕨菜”

将蕨菜除去下部硬化部分,扎成直径7厘米小把,按鲜蕨菜100公斤加食盐20公斤腌制两周、沥尽涩水,再用食盐15公斤腌制而成,菜色嫩绿,味道鲜美,不老化,不变质。

6.“糖醋笋干”

取蕨菜切段,入锅煮至柔软,用清水漂1小时,再入锅用炆之火焖半小时,捞出晒至半干,用糖(每百千克鲜笋加糖2-3千克,留一千克待入罐时用)醋(约占1%左右)拌和。装入罐或桶中压实,32小时后取出晒成九成干品,再加糖拌和,装入罐或坛,压紧封藏。特点:鲜、甜、微酸。

市场预测及营销策略

1、 市场预测:

绿色食品近年来风糜全球,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国际市场上的食品结构已朝纤维方向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目前每年纤维食品市场年均销售额达13亿美元、美国则达18亿美元。从国内市场上看每年来吉林的资源丰富,但产品种类不是很丰富。一旦形成规模生产系列产品后,市场将会进一步拓宽和扩大,在有能力的条件下,还可加工外销产品,为国家创汇。总之,蕨类系列产品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2、营销策略:

立足吉林,做大全国,开拓国际市场。定位为纯生态保护区生态绿色农副产品,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北京、上海等沿海市场集中发展直营,在其他省会城市设立代理商销售,联合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品牌销售策略

1. 以自己打造出蕨菜独特的品牌,通过电视传媒、传单、书刊、POP等制作最独特的广告,扩大自己的销售度与认知度,更好的为自己带来收益。

2. 主要的是要有最好的食品质量品质,让消费者信得过,这样的人力宣传,是传播最快的移动广告,具有宣传的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

3. 用心打造出纯天然绿色食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以“绿色无污染”与“纯天然”为主要卖点。

4. 扩大销售范围,向国外市场进军,在国外市场打出“中国的纯天然绿色无污染食品”的口号。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虽然现在的市场对蕨菜的需求量很大,但蕨类产品发展不完善,所以发在空间很大,经济效益也很高。

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除产生经济效益外,还可增加吉林山区群众收入创造300-400个就业机会,安置部分社会闲置人员及下岗再就业问题,同时还可带动吉林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利用,促进旅游、商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生态效益:本项目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排放污染环境问题,可视为无烟工业。项目实施后,可使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推动我县绿色产业开发步伐,促进我县群众对竹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结论

本项目实施后,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有很好的作用;对增强吉林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该项目回收期短,所在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材料供应有所保障,产品有广阔的市场。经济效益好,项目抗风险能力强,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市场管理追踪体系。可以肯定地说,该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该项目具有着科学性和可行性。

调查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