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
文学网整理的《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 篇1
今年暑假,黄老师为了让我们扩大阅读面、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安排我们读《格列佛游记》并要求写岀读后感。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斯威夫特晚年久病,搁笔多年后于1745年去世。他除了把大部分私人财产留给慈善事业以外,更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精彩的讽刺作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传世名篇当然还要推讯格列佛游记》。
作者极富想象力地把我带入到幻化世界,《格列佛游记》实在是一部美妙的儿童读物:它让我能有机会扩大视野、了解社会,从新的视角看人与事;格列佛仿佛是一个天真、调皮的孩子;他随心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在摆弄玩具;漂流到大人国布罗卜了奈格后他又像幼儿在成人世界里一样无能为力。
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实在小,格列佛一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支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二十分之一的缩微国度。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一遍遍地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制造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大木架。
在如此这般的玩具世界里,“高跟党”和“低跟党”你争我斗,势不两立;相邻俩国都想战胜对方,他们互相指责乃至开战,争论吃鸡蛋应先敲破大头还是小头。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于是候选人及指望升迁的满朝文武纷纷冒着摔断脖子的危险研习这种杂耍技艺;为了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缠在腰间的丝绒,官员们做各种可笑的表演。
格列佛到来到了大人国,自己也成了“小人” ,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浦特人。他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摆弄刀剑,展示自己的勇敢;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眼。但他讨好主人的举动又是,迫不得已,甚至他企图向国王贡献有关火药枪炮秘诀的动机都是如此可怜。
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宫廷的双重经历使他对国王的恩宠和地位的升迁有了新的体验和见解。他曾被大人国一农民拿来展览、出售——恰似当初小人国的牛羊在他手里的遭际——于是他看出主人靠他“赚钱越多就越贪婪”,哪管他累死累活,小命难保。自己成了受剥削的牺牲品。
《格列佛游记》是深受我喜爱读的儿童文学读物之一。它说的栩栩如生而又极富想像。它以讽刺为主,借助尺度改变而产生的陌生感、新奇感、对这些熟悉的事物景象生出想不到的新见解,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它们可笑的本相。
《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 篇2
《格林童话》是一本十分好看的童话,这本书是由德国大名鼎鼎的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俩写的,他们从小就对德国文化、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出于对德国民间的热爱,从1806年开始深入民间,走访童话讲述着,在1814年到1822年之间连续出了三卷《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俗称——格林童话。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罕斯我的刺猬,讲了,有个农夫很有钱,家中应有的东西都有了,可就是没有孩子,他一次进城去,别人都嘲笑他,他回家后愤怒地说:"我要一个孩子,哪怕是只刺猬也好呀!"过了几天后,农夫妻子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上身好像是只刺猬,下半身是人,太奇怪了,在他的洗礼上,教士说:"这个孩子有刺,不能睡床。"
农夫听了,让他只睡火炉边上的麦草上。于是农夫为他取名:罕斯我的刺猬,罕斯我的刺猬在麦草上连续睡了8年,农夫讨厌他,巴不得他死掉。但他却活得很好。有一次农夫去赶集,他问家人要什么东西;保姆与农夫妻子要面包、肉、拖鞋、袜子,而罕斯我的刺猬要一个风笛。罕斯有了风笛后,对农夫说:"爸爸,请您叫铁匠把我的大公鸡钉上掌,我要骑着它一辈子不会来了。"农夫叫铁匠在公鸡脚上钉上掌。
然后,罕斯骑着公鸡赶着猪、驴去森林了。他每天在树上吹着小笛,乐曲很动听,有一个国王迷路了,他顺着声音到了罕斯那里,罕斯为国王指了路,还要国王在王宫遇见的第一个人。结果,公主先来迎接国王,国王向公主把自己遇到的事情讲了一遍。公主不愿意和罕斯在一起。罕斯仍然坐在树上吹风笛,放着驴、猪。
在几天后,又有个国王迷路了,他又像给第一个国王指路、提要求,国王说行,结果也是公主先来迎接国王,国王向女儿说了得救的过程、要求,公主说:"我们应该履行诺言。又过了几天,罕斯在森林呆不下去了,他又把猪全杀了,把肉送给村中的人,然后他又让父亲找铁匠给公鸡钉铁掌。罕斯我的刺猬又骑着公鸡走了,他先去找第一个国王。侍卫用刀枪和弓箭拦阻他,因为国王下过命令,不让他进宫。
罕斯我的刺猬很生气,就骑着公鸡飞到王宫的窗户上。罕斯喊着、叫着,要国王把答应的东西给他。不然就要了公主的命。国王害怕了,就马上找来公主,让她带着六匹马拉的车、一大批仆人与金银财宝,在半路上,罕斯突然剥下公主的衣服,用他背上的刺,狠狠地刺公主,直到公主浑身是血,停下来,再把她扔到河里,接着,他又到第二个国王那里去了,国王的女儿早早地在城门等了。
罕斯把公主扶到了大公鸡背上,对她说:"请你帮我到宾馆去开一间房间吧!"公主下了公鸡在前面领路,公鸡跟在她背后,不一会儿,公主就找到了一家宾馆,然后,罕斯让店老板在时钟打十下时在他房间生一堆火。在钟打十下时,店老板在罕斯的房间生了一堆火,罕斯马上脱下刺猬皮,把皮扔火里,霎时,罕斯我的刺猬变成了一个美男子,公主见了,大惊不已。于是,罕斯带着公主去第二个国王的国家幸福的生活着……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不履行诺言的人没有好的下场。
《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 篇3
《格林童话全集》是一本什么童话都有的书,每个童话里面都有好看的东西,不过《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是我最喜欢看的了。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里面讲述了有一对夫妻,他们生了一个小女孩,但是他们家很穷,不知道给孩子吃什么,有一天,樵夫忧心忡忡地走出去,到森林中干活。他正在砍柴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一位美丽、高大、头上戴一顶星光闪烁的宝冠的女人,她说:“你家这么贫穷,你家的孩子有我来带吧!我那有吃有喝,还有天使陪着玩呢,我愿意和她亲妈妈一样照顾她。”樵夫听了便把女儿交给了圣母玛利亚。不知不觉十四年过去了,小姑娘也十四岁了。有一天,圣母玛利亚对小姑娘说:“这是一到十三道门的钥匙,不过你只能参观一到十二道门,第十三道门你不准进去参观,明白了吗?”“明白了!”小姑娘也晃荡几下一到十二道门就看完了,但是她很想知道第十三道门里面藏了什么东西,还不让他们进去,于是小姑娘把第十三道门的钥匙找到,打开第十三道门,看到金灿灿的一片,她忍不住伸一个手指进去,瞬间她的手指变成金色了,小姑娘赶紧跑去洗手,怎么也洗不掉,最后圣母玛利亚回来,发现了小姑娘的一个指头是金色的,便问小姑娘:“你开了十三道门吗?”“没有。”小姑娘一本正经的回答,圣母玛利亚又问了两遍,小姑娘一直说没有。
圣母玛利亚知道小姑娘在说了谎,便把小姑娘放到了人间,把她放在一棵桃树上面,旁边有许许多多的荆棘挡住了她的去路。过了几年,有一位国王打猎遇到了这里,碰见了这个小姑娘,便把小姑娘当做妻子,小姑娘生了一个男婴,那天晚上圣母玛利亚问小姑娘:“你开了十三道门吗?”“没有。”小姑娘一本正经的回答,无奈,圣母玛利亚只好把她的儿子给带走,第二天,国王的大臣们说小姑娘是吃人妖,国王非常爱小姑娘,所以没有罚小姑娘。小姑娘又生了一个儿子,当天晚上圣母玛利亚问小姑娘:“你开了十三道门吗?”“没有。”小姑娘一本正经的回答,无奈,圣母玛利亚只好把她的儿子给带走,第二天,国王的大臣们说小姑娘是吃人妖,国王非常爱小姑娘,所以没有罚小姑娘。小姑娘又生了一个女儿,当天晚上圣母玛利亚问小姑娘:“你开了十三道门吗?”“没有。”小姑娘一本正经的回答,无奈,圣母玛利亚只好把她的女儿给带走第二天,国王的大臣们说小姑娘是吃人妖,因为她的孩子全部不见了,所以国王处罚了她,但是她最后还是承认了。
如果我是那个小姑娘,我也会由好奇心占上风,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不过我打开了门一定会拿其他东西弄一弄。因为有时候遇到了坏蛋,他让我打开东西,我一旦有不知道我,一定会拿其他东西弄一弄看看有没有危险。如果我真的打开了第十三道门,即使是她没发现,我也会诚实的告诉她,因为我有一件事情没告诉妈妈,我心里就憋得慌。
《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 篇4
童话,是人们不可拒绝的,童话,是人们所盼望的。每个人都期望自我生活的世界像童话般的不可思议,像童话般的幸福与完美。
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我们的父母,都在格林童话的影响之下长大:我们伴着小红帽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采撷这路边最艳丽的野花;我们为白雪公主的去世掬一捧眼泪,在王子出现的时候再破涕为笑;我们憎恨着灰姑娘丑陋的继母和两个姐姐,同情着那位睡在煤灰堆里的女孩;还有可爱的七只小山羊,会变成王子的青蛙,恬静的睡美人,恩爱的白雪和红玫瑰……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永远停留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第一次我们对善于恶,美与丑,贫与富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而那最初的智慧与道德概念居然来自那个遥远的国度,由那个高大而坚韧的民族为我们讲述,而格林童话中那永远幸福的结局又给小小的我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和梦想。
《格林童话》中有篇童话是十分著名的,也是我十分喜欢的,那就是《白雪公主》。这篇童话我觉得是格林兄弟的骄傲,是他们的经典之作。
“白雪公主原是在皇宫里过着平凡的生活,但由于她的继母嫉妒她的美丽,想至她于死地,所以白雪公主被迫逃到了森林里,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善良的七个小矮人。但是皇后明白了白雪公主还没死,就住在七个小矮人的家里,所以又研制了一个毒苹果,毒死了白雪公主。但好人有好报,白雪公主终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格林童话”中的每一篇童话都在教育我们怎样做人。
其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位渔夫和他的妻子,是靠打鱼过日子的,生活得很贫穷,只有一条破船。有一天,渔夫去打鱼,打到了一条比目鱼,这条比目鱼是一位王子,是被巫婆施了魔法的。王子请渔夫把他放回大海,渔夫就把比目鱼王子放回了大海。渔夫把这件事告诉了自我的妻子,妻子贪心地说:“你这个笨蛋,你干嘛不向他要一茅屋呢?快去啊!快快去向他要一间茅屋去啊!”渔夫去找比目鱼,比目鱼一口答应了。渔夫的妻子还想要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比目鱼都一一答应了。渔夫的妻子越来越贪心了,之后,要做国王、教皇,比目鱼都答应了。但又过了几天,渔夫的妻子又想做上帝,想让太阳、月亮也听她的指挥,可比目鱼没有答应,最后,又恢复到了原样。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能够贪心,如果贪心的话,你就会变成了一个很贪的人。凡是靠别人过日子的,最后,不利的还是自我。以后,我们必须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做一个靠自我的本领好好生活的人!
格林童话不仅仅仅是“小儿科”的睡前读物,它是德国文学的一块不可多得的瑰宝,它是整个古老日耳曼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经过两位出色的语言学家的整理,走入了全世界孩子的内心,成为了开启他们心智的第一把钥匙,成为拜访他们人生的第一部着作。而那个古老而内敛的民族,却像一位神秘的爷爷一样在黑森林幽暗的光线中安详的守望着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纯真的微笑……
《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 篇5
格林兄弟 、雅各和威廉是德国渊博的语言学家和著名的童话收集者。格林兄弟未满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庭一下子失去了主梁,经济条件极为艰难,但是兄弟俩感情却十分要好,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大家共同度过。格林兄弟先后于1802年和1803年进入马尔堡大学,专攻法律。但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德国历史、语言学和民族文学,后来这些真的成为了他们的事业。在大学毕业后的二十年间,他们在同一间图书馆工作。1828年,因无法忍受侮辱,双双辞职,一起到哥廷根大学任职。雅各成为了文科教授主讲古法学等课程,同时兼职图书馆馆长,威廉兼副园长。1840年,格林兄弟应普鲁士国王之邀到了柏林,没多久被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在民间文学方面,他们搜集并出版了篇幅巨大的《德国传说》和《德国神话》等书。然而令他们真正亨誉世界的是《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总共有216篇,分儿童和家庭故事、儿童宗教传说和补遗部分四部分。在收集《格林童话》时正值十九世纪,欧洲正处于急剧动荡和危机四伏时,格林兄弟克服各种困难于1806年者手收集整理《格林童话》,第一卷终于在1812年出版,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使第二卷顺利问世。根据统计,历年以德语发行的书籍,除了《圣经》以外,《格林童话》就是最多的。哪里有孩子家庭哪里就有《格林童话》,而且它不仅在德国、在欧洲流传,在世界各地都有喜爱它的读者。在中国,《格林童话》也是就家喻户晓。
《格林童话》中讲述了善与恶、贫与富、勤与懒类似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每一篇故事都有一个令读者满意的结尾。因为《神话故事》产生与德国,自然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时代色彩。十七世纪后,德国因为小邦林立,尚未形成统一国家 ,国家间互相争斗,战乱不断。在《格林童话》中左一个国家右一个国家,国王、王子、公主数不胜数。而且还有许多关于队伍士兵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手艺人、农夫、看林人等,特别是小裁缝,文弱而招人同情,往往有好运。外加深林里的巫婆、强盗以及各种各样的小精灵、侏儒等等。《格林童话》写作单纯、明晰、极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有利于儿童阅读、理解。故事中人物包括动物都善恶分明,内心的好坏一目了然,而且始终于一。当主人公因出现困难无法克服时,总会有外来的神奇力量帮助,像好心的小精灵、小动物、小仙女等。当需要抒发情感时,往往插入通俗易通的民歌。所有正义人物通过自己奋斗、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最后都会成功。
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懂得了一个人生道理:文学是一种超越疆界和世代的东西。它确实属于全人类,也属于大家。
《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 篇6
曾记得小时候,奶奶会经常给我讲一些童话故事,从那以后我就深深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八岁时,我特地让妈妈给我买一本《格林童话》来看。每次看书的时候,都是我最高兴快乐的时候。《格林童话》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奇幻瑰丽的精彩世界,也是一个浪漫神奇的幻想天地,更是一个纯朴、纯真的童心世界,一个个曲折奇妙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开启了我的心智。
重新看了一遍《格林童话》却得到了与以前不同的感受。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充满梦幻,很不真实。但是我却觉得童话也富有哲理,以前我听故事,只注意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所包含的寓意,而现在我却从中学到了好多,每一则有趣的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如《背包、帽子和号角》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太贪心,多做一些能够帮助别人的事,将来一定会得到好报。《灰姑娘》则说明了凡事不能光看表面,美的本质终究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的。《不肖的儿子》教我懂得了对待父母长辈要孝顺。
在那些新颖、鲜活、生动的童话中,我找到了另一个多彩而真实的世界,幼小的心灵认识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要以充满童真的心看待自己身边的一切。有名的就是《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了。
读过《白雪公主》,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
而《灰姑娘》中的`灰姑娘没有得到爱心,但是是她却珍惜自己的爱心,没有因为别人不能够给予自己爱心就变得恶毒起来。她把自己的爱心用在了对母亲的倾诉上,她把自己的爱心用在了对小鸟的交往上,用在了那株美丽的大榛树上……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因为境遇不好而放弃美好的追求。尽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是心地依旧善良的她,最终获得了幸福。
《格林童话》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做人要善良。
善,这个字眼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则展显人心灵美的一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给需要的人;在街上有人看到行人的钱掉在地上,会义无返顾地捡起来物归原主……这些都是善的表现。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结果,所谓“善有善报”就是这个意思。
《格林童话》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赞美勇敢、机智、心灵美的人物和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宣扬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格林童话》让我更深的了解人生,了解人生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个人都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家园。
《格林童话》是一本当今社会人们需要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