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篇1
我看完了《格列佛游记》第二章《大人国游记》,“我”在大人国的遭遇很惊险有趣,下面是我的续写:
我在大人国吃尽了苦头,出尽了洋相.
早起我要洗脸,用的是主人的小水杯.可是这个水杯对于我来说,像个游泳池一样大.我只好跳进小水杯里洗脸,这其实就相当于我洗了一次澡。
“洗”完脸,我开始站在主人家的桌子上吃饭.主人给了我一块面包。可是呢,这面包像一座小房子。我一般都是先吃出来个门,然后进去,再吃出来个小凳子。这样我就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小凳子上放心地吃面包,不用怕主人家的猫对我有非分之想。
我先吃房顶,再吃墙壁,再吃凳子,这样小房子就被我吃光了。
吃完饭以后,我就去小路上散步。别看我说散步,其实是“防御战”。我边走边抬头看天,生怕大人国的人不小心踩到我。有一次,我光注意看上边了,没想到一下子掉到一个蚂蚁洞里。
在蚂蚁洞里,我看见蚂蚁都好奇地看着我,好象说:“这个和我一般大的东西是什么呢?”我看见蚂蚁对我并没有恶意,便用手语和小蚂蚁交谈。我还在这里交了一个好朋友,后来我让蚂蚁朋友背着我爬上了蚂蚁洞。这真是一次奇妙的经历。
下午我想午睡,我就躺到我的面包房子里睡觉。有一天,我忘了关门,一群闻见面包香味的苍蝇“嗡嗡嗡”的飞进我的房子。苍蝇看见我肉肉的,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四只苍蝇抬起我,把我绑架走了,还把我的面包房子也带走了。在半空中,我拼命地挣扎,挣脱了苍蝇的臭手,掉了下来,正好掉到下面的'一朵花朵的花蕊里,花粉糊了我一脸,等我从花上跳下来的时候,又引来了很多蜜蜂,吓得我赶紧往主人家跑去,心里“嗵嗵嗵”地跳,好险呀!
有一次晚饭后,主人想找点乐趣,我就站在主人的手上跳舞,我从这个手指头跳到那个手指头,又从那个手指头跳到这个手指头。主人高兴极了。忽然,主人打了一个喷嚏,那口水像倾盆大雨一样把我淋了个半死,我在被窝里休养了一个月,才能下地。
经过了这么多事,我多么思念我的家乡啊!我开始天天想着怎么能脱险,怎么能坐船回去。大人国的国王见我不开心,就吩咐细工匠给我做小船,我就开始盼望回家的那一天。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篇2
可以说出的和不可以说出的,你没让我说出。言于色,心却不能空,或是真善美,或是假恶丑。那么就是我真的和你们说再见的时候了;亲爱的,你在哪里,乡村的田野里,你说你站在一棵梧桐树下,在一片盛开着油菜花的地方等我,在充满花香的地方,我却寻不到你的踪影。
说起小人国和大人国,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小人国的居民们虽然只有我们的一只手掌大小,但是他们勤劳而又聪明,光是这一点就胜过我们很多人了。格列佛为这个国家做了很多,却因为国王的亲信们嫉妒格列佛,而国王又偏信亲信,使格列佛不得不离开这个国家。这正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在大人国时,又通过大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君主的渴望。
在第三部中的飞岛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飞岛国的设计家们发明了许多出色的创造,如语言组合机,无毛绵羊等,都表示了作者对科技发展的`期许。
我很羡慕格列佛能够到慧马国。在慧马国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慧马,供智马驱使的是一种类似人形的畜类野猢。前者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后者生性贪婪、好斗,好吃懒做、喜欢在田间寻找、争夺一种发亮的石头。做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慧马国里,没有表达谎言,欺骗,虚伪和罪恶这类意思的词。在那里,每一匹慧马的都是真实的,诚实的,公正的,和当时的英国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国度。是啊谁不想住在一个没有争吵,没有斗争,不需要考虑别人是否在欺骗你的地方。
看看我们的身边,骗取别人钱财,卖官卖官,甚至有人杀人放火,为了钱财不惜抛弃父母。这些都是在慧马国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要想生活在慧马国那样的社会里,就必须打击,抵触这些不良现象。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努力让我们的社会变成慧马国那样的社会,没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社会里。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篇3
读了《格列佛游记》后,起初并没有多大的感觉,只觉得它跟一般的游记一样,纯洁是记下主人公在海上诸岛历险的进程。固然知道它用了讽刺的手法,可却不知道它讽刺的对象。所以我觉得浏览小说时,第一步实在不是拿起书来就读故事,而是应先弄懂一些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如作者的生平,其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等等。
说起来不怕大家见笑,我之前看小说时,从不肯看前言或译序之类的.文字,由于我总觉得那些都是空话,看那些根本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所以读这本书时,我也照例没去看译序。直到看完全书后,我不太理解,才带着怀疑的心去看译序。看后我发现很多原来弄不懂的题目都在其中得到了答案,取得了解决。我第一次感到前言或译序是那末重要,它恰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还可让我们了解小说的大体内容。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的心态前后差别非常大。刚开始他牢记古希腊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教诲”,尽可能粉饰自己的“政治妈妈”的缺陷和丑陋,“而极力宣扬她的美德和美丽”;可到最后,他把人类批评到极点:主人公格列佛回家后不但没有游子重归故里的激动,乃至觉得自己的家人十分奇异,不让他们靠近,更有甚者,他竟对人类的长相、气味产生了讨厌感。
刚读完这本书,我也指责作者,没法理解他的作为。我觉得他不可以这样对待人类,由于若没有人类,哪有现在的他。可后来细细想想,跟“慧骃”相比,人类实在是应感到惭愧万分。由于慧骃是那末好,具有种种美德和理性,而人类是那末卑鄙肮脏,贪婪好斗,肮脏***荡,好吃懒做。
我以为这是一本好书,它让众人看到了自己丑陋的一面,每个看了这本书的人,都应完全地反思一下,我们是否是真的是“野胡”?我们生活的世界为甚么不能像慧骃的国度那样,到处布满着温馨?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篇4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在许多人眼中也许仅仅只是一部异想天开的幻想书,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风暴孤身一人冒险游历了一些神奇的国家,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国家的事情。小说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处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情节曲折、幽默,把格列佛的历险经历写的栩栩如生,有趣极了。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几乎入迷了,好像我和格列佛一起历险一样!但是我又从心里佩服他的机智勇敢。我要学习他机智勇敢的这种精神,在生活中这种精神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在小人国,小人国国王认为格列佛有用处时,对他尽己所能地提供生活条件。因为格列佛能帮他们打胜仗,可以保证他的国家安全、帮他侵略他国。但当格列佛由于仁慈之心,拒绝了他要消灭伯利夫斯古国的无理要求时,他就认为格列佛对他已无用,态度也明显冷淡了许多。其他朝廷权臣他们因嫉妒格列佛的官位,所以百般刁难他,在国王面前恶意诋毁、诽谤他,甚至向国王献计要杀死格列佛。格列佛在巨人国的经历与在小人国的'经历大同小异,历险也并非十分称心。
我记忆尤深的是格列佛在慧骃国的经历。那里的人善良、朴实、勤劳、勇敢、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欺骗、隐瞒,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正义,纯真的世界。
诚信是个永久的话题。
我也盼望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骃国那样,每个人都诚实守信,人们眼中不再有疑虑。我希望大家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初读《格列佛游记》感觉它描绘了一个怪诞夸张的奇异世界;再读《格列佛游记》感觉它展露了黑暗、虚伪的社会生活。在书中格列佛是一个勇敢、聪明的人,他游历了小人国、巨人国、飞岛国、慧骃国。每一次都有危险存在,但都被他化解了。我也要学习他这种勇敢、睿智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解决困难,消灭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才能顺利通往成功。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篇5
寒假开始的时候就想起了这本尘封很久的书,破天荒的在十几天里看完了。
《格列佛游记》小说简介: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末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对于此书,我深信不疑。也许有一天,我真的会像主人公一样在大海中遇到一个又一个传奇:大人国、小人国、可以召呼亡灵的国王、可以当主人的马……这一切的一切,也许不只是作者的想像。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找到其它物种。由此,我又想到了Ufo,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一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也不禁引起了我的疑惑:外国的一个中年人,想像力竟如此丰富,而我们中国的一个小孩子也许都比不上,这又是为什么呢?想像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啊!同学们难道忘了吗?童年时光里坐在家里的阳台上,望着天空呆呆地想着,天上的小鸟有翅膀,为什么我没有?我要是会干什么事儿,我一定……这一切,我都历历在目,可是,有的孩子忘了,他们的'脑子里扔下了快乐,被硬生生地挤进了数学公式、语文古诗。所以,我要问问中国的教育人士们——你们都对中国的孩子们做了些什么?孩子们要的是快乐的长成青年,而不是劳累的挺到青年。所以大家都希望应试教育有所改变。
读书是为了长知识,长见识!可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书能读的增加孩子们的想像力,这样中国的未来者是朝气蓬勃,熠熠生辉的。但我觉得,我个人的见解也许和别的同学不同,读完这本书,我得到的道理是——家是浪子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