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2025/08/29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篇1

不知为什么,在我第一眼看到《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时,就深深地喜欢上它了,不仅仅因为它的外观精美,我还感到《苹果树上的外婆》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我!只要你轻轻地翻开它,就会被文字的魅力所吸引,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一天不到就看完了这本书,在这段时间里,我仿佛身临其境,书中的主人公安迪简直就是我的化身。安迪没有外婆和奶奶,而他的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外婆和奶奶,这是一件多么令安迪伤心的事呀!但是有一天,安迪的外婆突然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最爱爬的苹果树上。外婆的穿着奇怪又新潮:头戴羽饰大帽,还有鬓白的卷发,胳膊上挽着一个绣花大包,美丽的长裙下露出帅气的白色花边裤!简直酷毙了!外婆不仅打扮奇怪,行动也非常让人惊奇:外婆拿着五彩斑斓的游艺票带着安迪去游乐场玩耍,让安迪开小汽车去草原上套野马并驯马,去海上冒险、打败海盗......更疯狂的是她还到印度去捕老虎。她有一辆改装过的全能小汽车:可以播放十种不同风格的歌曲,可以将座椅变成床,可以用伞挡风挡雨,还可以烹饪出许许多多的美食,这个外婆总是有大胆新鲜的主意,就算被警察处罚也不在乎------嘿!这个外婆真“另类”!如果也能让我拥有这样一个外婆,我的童年将会有多么丰富多彩啊!

不久,邻居搬来了一位老奶奶,她得了风湿病,行动很不方便,安迪主动去帮助老奶奶搬家、买东西、整理房间衣物,老奶奶也教会了安迪煮土豆、做李子蛋糕、和他一起种花,给他讲许多有趣的故事……于是,安迪便有了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奶奶。最后,安迪在两位老人的关心爱护下,慢慢长大了,懂得了许多道理,也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本书也让我懂得了:亲情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我们成长之路上的阳光、雨露,一直温暖着、滋润着我们!我从安迪身上也明白了:帮助别人就能让自己快乐的道理!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篇2

花白的头发,慈祥的笑容,这就是外婆的特征。当我们犯了错,我们可以躲在外婆身后,被她保护;当我们很想吃一个粉红色的棉花糖时,我们可以向外婆撒娇,让她帮我们买;当我们生病时,我们会看见外婆着急地跑来,心疼地摸摸我们的头,然后走到父母身边大声喝诉不懂得好好照顾孩子……

书中的主人公安迪没有外婆,每当看到格哈德与奶奶一起玩旋转木马,看到罗伯特外婆给他带来一大箱玩具和一堆零食的时候,她就伤心地流泪。也许上天被她感到了,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外婆和他一起去玩乐。又有一天,邻居家搬来了一位新奶奶,安迪在两位老人的爱护中懂得了许多许多。

我也有一个对我疼爱有加的外婆。记忆回到快乐的小时候,我会故作奇怪地大声问道:“外婆,这日历怎么不对呀?”然后,站在日历边,嘴角有掩饰不住的笑意,紧接着便听见外婆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外婆朝日历看了一眼,就明白了,伸出手来,摸摸我的脸:“你这个小鬼,又偷偷撕日历了!”我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时候,日历被轻轻撕掉的声音如同夏日的冰棒般美妙。

可是后来——学业像是一条东非大裂谷,横贯在我与外婆之间…。

伴随着汽车的轰鸣声,车停在了外婆家门口。还是那间老屋,充满了童年的味道和记忆。踌躇着走上了阁楼,走进卧室,记忆里的味道一涌而出,是她的味道。忽然目光落到了日历上,咦,怎么回事,这还是前天的日子。“外婆,这日历怎么不对呀?” “哦,看我这记性,总是忘了撕。”我的心猛地一震,似乎被什么抽打了一下,痛一阵一阵涌来。是啊,在我从一个黄毛丫头渐渐长大的同时,外婆的脸上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头发花白了,背不再那么直挺,动作不再那么利索了,原本雪亮的眼睛也变得模糊了……从没有如此真实地感受过外婆的衰老。我轻轻地走过去,抱住她,享受着那特有的味道。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做《苹果树上的外婆》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被吸引住了,为什么外婆会在苹果树上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叫安迪的小男孩,他的外婆和奶奶都已经去世了,他非常羡慕自己的同学,羡慕他的同学有一个美国奶奶还对他的同学说:“哈喽警察”;羡慕自己同学的奶奶可以带他去游乐场玩……安迪的父母非常繁忙,哥哥姐姐也很忙,他常常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上,于是他幻想出了一个外婆,这个外婆带他去骑马,带他去游乐园玩儿,带他去印度抓狮子,还带他……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5章——《新来的老奶奶》这张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安迪正在跟想象中的外婆玩时,苹果树下来了一个老奶奶,她就是芬克太太,她刚刚搬家搬过来,芬克太太有风湿病,她让安迪帮他一起搬家具,就这样,他认识了芬克太太,芬克太太经常需要安迪的帮助,就这样,安迪去找自己想象中的外婆的次数少了。

我非常喜欢文中的芬克太太,因为她非常喜欢孩子,还非常慈祥,文中的左伊伯利希太太在安迪帮芬克太太搬家的时候,对芬克太太说:“我要是您的话,是不会干这种傻事儿的,这小子是一个无所顾忌的小淘气!他会把您的所有东西都打碎的!”而老奶奶却并没有担心,后来安迪一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老奶奶笑着说“没关系,碎碎平安!”这样一个既慈祥又幽默的老奶奶,谁会不喜欢呢?芬克太太还在安迪帮他搬完家之后烤了李子蛋糕,送到安迪家里,还向安迪的妈妈使劲夸安迪是个好孩子,这让安迪非常自豪,这个老奶奶虽然没有安迪想象出来的外婆那么厉害,但是在这个老奶奶那里,安迪感到自己被需要,这让他非常高兴。

这本书告诉了我这样一个道理,快乐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你就能发现那个属于自己的快乐。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篇4

今日早晨,我再次从书柜中翻出了这本《苹果树的外婆》,以前上四年级时我就看过这本书,此刻又拿出这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情节与道理。

这本书里主要讲的是一位名叫安迪的小男孩,他很悲痛自我没有外婆和奶奶,他很羡慕自我的同学有外婆和奶奶。有一次,他爬到苹果树上幻想自我的外婆带他去游艺馆和很多地方,沉浸在自我有外婆的思想中很欢乐。直到有一天,一位叫芬克的奶奶搬到了他们家旁边,安迪经常去帮忙奶奶买东西,把自我家里的花送给奶奶,在不断与奶奶相处中,增进了她与芬克太太的感情,还把自我幻想有外婆和奶奶的事告诉了芬克奶奶,他认为芬克太太就是他的亲奶奶。从此,安迪有了外婆与奶奶:一个是在幻想中的外婆,一个是真实生活中的奶奶。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安迪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即使自我是在幻想中有外婆,有不是自我亲奶奶的芬克太太,但安迪很知足,没有抱怨也没有难过,而是把她们当成自我的亲外婆和奶奶,真真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在幻想中,安迪极力幻想自我外婆的模样,满足自我想要外婆的愿望;在真实生活中,安迪没有介意芬克太太不是她的亲奶奶,而是把她当成是自我的亲人,用真心去对待和帮忙她。我觉得安迪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安迪想满足自我的虚荣心,努力寻找,但他明白:自我有了外婆与奶奶,即使不那么真实,即使不是自我的亲人,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就足够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很幸运,我有爱我的外婆和奶奶,但有时候,我会因为自我的不满与她们争吵,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要多去包容她们,理解她们。她们为我们无私的付出,我们应当用行动回报她们、孝敬她们。比起安迪,我太幸福了!安迪没有自我真实的外婆和奶奶,但他很知足,一点也没有埋怨、挑剔,我们应当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好好的对待自我的亲人,好好的孝敬她们。

在这本书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只要亲情,才能让你很真实的勇敢地应对生活,不那么空虚。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篇5

《苹果树上的外婆》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是汤姆。他没有外婆也没有奶奶,别的孩子都有,汤姆也很想要外婆和奶奶。有一天,他在苹果树上遇见了他的外婆。外婆带他玩了许多东西。外婆有一辆敞篷车,很特别,可以变伞、饮料、点心。玩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老奶奶来到树下问路,汤姆看见老奶奶弯不下腰来,就帮老奶奶搬家,几天都是这样,并告诉老奶奶关于外婆的事情。最后汤姆有时和外婆玩,有时帮奶奶。

这个故事让我深有体会:首先,汤姆是个乐于助人的小伙子。正因为他乐于助人,所以他才得到了一个外婆和一个奶奶。我们也要做乐于助人的人,说不定也可以得到一个惊喜哦。同时,我们的行动也可以感染别人,让其他人也能乐于助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会乐于助人,世界就会很美好。说不定有一天你也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就会来帮助你,而那个人就是因为你才学会乐于助人的呢。好心有好报,爱心是无限循环的。

其次,外婆和奶奶都是非常疼爱我们,关心我们的。虽然她们没有象爸爸妈妈那样严格地管我们,但她们都是非常爱我们的,我们也要尊敬外婆和奶奶。有奶奶和外婆的孩子都是很幸福的,如果别人因为没有外婆或者奶奶而象汤姆那样伤心,我会安慰她(他)不要伤心。

最后,这个故事是外国人写的,又幽默又风趣,写的还非常仔细。比如,“苹果树上的外婆从小提包里拿出两张黄票、两张蓝票、两张绿票”。这样的细节描写我很喜欢,所以也使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我喜欢《苹果树上的外婆》!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篇6

我的看书时间到了,我连忙把我爱看的一本《苹果树上的外婆》拿起来看,主要:讲了一个小孩叫安迪他没有奶奶也没有外婆***妈告诉他,他奶奶和外婆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安迪还一直问妈妈他外婆和奶奶,安迪突然说:“那有没有我奶奶和外婆的照片。”妈妈把照片拿过来叫安迪不提奶奶和外婆的事。安迪到树上看到一个和照片一样外婆,安迪就有了外婆。有一个老奶奶在他家旁边。安迪就有了奶奶。

我最擅长的是跳舞。又一场精彩的舞蹈演出,在观众中爆发出的喝彩声中落下了帷幕。此时,我不得不想起经历的那些刻骨铭心的舞蹈排练。

我是六岁开始喜欢上舞蹈的,别看那时我年龄小,其热心程度一点也不次于成年人。舞蹈基础训练是非常吃苦的,往往一个动作要练十几甚至上百遍才能达到要求。记得一次练习空翻的动作时,要求是空翻后,再做一个高弹动作,然后落坐在由两位同学用手搭建的座位上,做个完美的亮相,音乐也戛然而止,其难度相当高。反反复复也不知翻了多少次,身上摔得伤痕累累,最严重的一次是把头摔破了,在医院缝了五针。有时晚上睡觉一翻身就疼醒了。我之所以这样苦学苦练,即使头破血流也依然坚持不懈,就是为了实现自己追求的梦想。

贝多芬说过“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成功是失败的结晶。经过一次次的失败,终于完成了动作的要求。经过几个月的课余训练,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之后,学校每次有活动都让我参加演出。我也都能圆满的完成任务。

跳舞,增强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也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变得色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