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演讲稿
文学网整理的童年演讲稿(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童年演讲稿 篇1
说起童年,我可有一大堆有趣的事要讲呢,但让我记忆最深的非这件事莫属。说出来你们一定会哈哈大笑,笑我傻气十足呢!
那是在我四岁的时候,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是两轮的,我还是头一回见。爸爸对我说:“你会骑四轮的,两轮的你也会吗?”“会!”我兴奋地叫着回答。我心想:不就是少两个车轮子吗,有什么难 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不都骑得挺好的嘛。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我没能如愿以偿。
一开始,爸爸在后面扶着车,并教我如何掌握平衡。骑了一会儿,爸爸松手了,我摇摇晃晃地向前踩了几步。“啪”的一声,只见我人连自行车一起摔在了地上。我不服气,“嗖”地起身再试,可结果 还是一样,一连串摔了好几个跟头,最后我放弃了。回家后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我会骑不好的原因,终于我想出来了。第二天一早,我去找爸爸,说:“我明白了为什么我总是骑不好的原因了,一定是 车胎太细了,我今天一定要把它们变粗!”爸爸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你不信我试给你看!”我倔强地答道。没等爸爸回过神来,我已经拿着小刀子跑得无影无踪,边跑还边喊:“今天我一定要学 会骑两轮自行车!”我来到自行车旁,立刻开始动手,左刮一刀,右刮一下,最后两个车胎都被刮平了,还在一停地漏气,可我一点也不知道。我看着自己的杰作,跳上自行车,用力地向前蹬起来。还 没骑一会儿,车胎便像蛇一样爬出了自行车轮框,剩下的轮框钢圈正与地面磨出火花,我也从车上摔了下来。爸爸见状,真是又气又好笑。他摇着头把我从地上拉起来,说:“儿子,犯傻了吧。知道你 真正错的原因了吗?”这一回,我低着头小声说道:“知道了,我不懂装懂,还不谦虚,所以才吃了苦头,我真傻!”爸爸笑着点了点头。
后来,每次遇到新的难题,我都会不由地想起这件傻事,因为它教会了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蛮干,而是学会先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直到弄懂为止,最后才付诸于行动。
现在我渐渐地长大了,很多童年的往事已经不再记得,但这件事却让我记忆犹新!
童年演讲稿 篇2
在记忆的浅湾里,童年,似乎总与那偌大的灶台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大大的灶身埋藏了小小的回忆。
小时候,父母长期在外拼搏,归家的日子,少之又少。年幼的我便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透过小小的眼光,看到的是一片典型的婉约江南水乡范儿。虽没有桨声欸乃的乌篷船影,却也有迂回缠绕的小桥流水;虽没有淡雅朴素的黛瓦青墙,却也有清丽脱俗的栀子花香。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却依旧是那渺渺的一席之地——灶台。童年,外婆家是我的一大半回忆,而这一大半的回忆中却又承载着一大半那个不起眼的灶台。
江南的屋子,家家户户都藏着一个灶台。民以食为天。晨兴理荒秽,男人们外出耕地劳作,女人们便日复一日、无怨无悔的守着这一席诉不尽是温暖还是悲凉的渺渺之地。日斜西山,乌鹊归巢,远远地便可望见自家那烟囱中升起的缕缕炊烟。勤劳的女人们早早的准备好了晚餐,男人们望着这白烟,便也明白了家中的那一份守候,那一份盼头……带月荷锄归,放下锄头,收好水壶,带着一天的疲惫,悠然归家。明月别枝惊鹊,鸟儿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屋内一家人其乐融融得围坐八仙桌前,在稻花香和饭菜香里诉尽丰年;清风半夜鸣蝉,只听得屋外蛙鸣阵阵,院内嬉笑声声。与家人享受那份短暂的温存后,女人们忙碌的身影便又定格在了那小小的闲凉之地。
外婆家的灶台,称不上特别美丽,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儿。与众多普通的灶台一样——两口大锅是主角儿,两只厚重的木锅盖似乎一位深沉的老人,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灶身是用石灰粉刷过的,雪白的灶身未免显得过于朴素,练得一手好字的外公便挥笔题下“家和万事兴”五个刚劲大字。的确,这就是劳动人民对家的眷恋,对家的牵挂啊。一根笔直的烟囱直通灶膛,灶膛里,跳动的火舌与噼里啪啦的火花声似乎在等待、在迎接未归家的人儿,诉说着对他们的无尽思念。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呼唤着远方的人儿回家吧,回家。灶台的一侧,总是会留下小小的一个凹槽,里面摆放的是灶神像,古铜色的香炉还隐隐闪着亮光,虔诚地被供在灶王的面前。外婆是信佛的人,每天总是会点燃一炷香,微闭双眼,双手合十,祈祷着来年的风调雨顺,祈祷着家里人们的幸福安康。此时,道不清是弥漫在身边的是香烟还是炊烟,却总能感受到一股暖意,在身边游荡,游荡……
回首过去,我身体总是不太好,对“吃”也有特别的讲究。一不小心就会吃坏了肚子,外婆也总是在灶台边忙碌许久,为我准备许多各色各样的食物。从那时起,灶台便也成为了我心中一个神奇的地方。我很天真的将外婆看作是一个有着魔法的神奇女巫,而灶台就是她施展魔法的地方,她会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也会时时缠着她,求着嚷着要吃好吃的。外婆总是摸着我的头——“好,我的小东西……”直到多年以后,我才了然,原来那时的我为外婆带去了多少麻烦,为她增添了多少负担……她每天劳作外的闲暇之余就是为我准备食物,还要为正在长身体的我搭配各式各样的菜肴。我曾问过她“外婆,你那时候累吗?”外婆又像儿时那样,摸着我的头,笑着,骂我傻孩子,转身便又走向了那待了大半辈子的灶台。不知怎的,香烟似乎又在身边飘荡,鼻头一酸,泪却始终没有下来……
如今啊,记忆的浅湾已经渐渐消失,原先的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高楼,灶台也早已随着一步步进入青春期的我忽的消失了。搬家后的几年,父母带着我游玩了乌镇。在那里,又邂逅了伴随我童年的灶台。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我很欣喜,再次遇见它,然而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我明白了,当年的袅袅炊烟,当年的丝丝香烟,早已与我的童年一同逝去,再不复。
童年的灶台啊,承载着满满的回忆,我何时才能再见到当初的你?
高一:潘晓莹
童年演讲稿 篇3
我小时候最喜欢在河里钓鱼,但那时候我年轻无知,朋友们居然把蛇当鳗鱼抓。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害怕,有点意思。
我记得那是我二年级的一个星期五。放学后,我约了三个很好的朋友去抓鱼。来到河边,一个小朋友说:“没有簸箕怎么抓鱼?”聪明的何洁指着河边的柳树,先开口了:“你就不能用柳条做个簸箕吗!”于是大家采纳了何洁的建议,大个子王浩负责爬树摘柳枝,其他人负责编簸箕。不一会儿,我们做了三个不太好的簸箕。于是大家挽起袖子和裤子,下到河边用簸箕抓鱼。我们都对寻找活蹦乱跳的鱼非常感兴趣。可以压榨很久,但是没有大的收获,只有一些小鱼。就在大家都感到有些失望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刘明在岔河沟前大喊:
“我捡了一条大鳗鱼,来看看!”于是我们跑到刘明喊的地方,我们都想偷偷看一眼。但是当大家都到了的时候,都觉得有点惊讶和迷茫。——这是鳗鱼吗?“在我看来有点像蛇,啊!”只听见身后的小华那么不确定地从簸箕上掉下来跑掉了,其他两个伙伴也跟着跑了。我天生好奇。我没有跑,而是喊道:“别跑,我们去找附近田里工作的叔叔鉴定一下,不清楚吗?”为什么要吓自己!”他们三个跑了回来。经过协商,我和两个伙伴留在这里,大豪去叫他叔叔。等了几分钟,王浩和他叔叔来了,他叔叔手里拿着一条鳗鱼。大叔上前说道:“哈哈,你抓到蛇了!这是水蛇,不是鳗鱼!但水蛇无毒,一般不伤人。”听完舅舅的话,大家紧张的心一下子放松了许多。大叔见我们还心存疑虑,便说:“你想了解鳗鱼吗?就在我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我抓了一只。快看!”大叔说,“大部分鳗鱼都是黄色的,而且很滑。蛇有鳞片,没有鳗鱼光滑。颜色也有区别,大部分是灰色,少数是黄色。以后抓鱼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蛇大多有毒,会伤人。小心被蛇咬!“听了叔叔的话,我们终于发现了鳗鱼和蛇的区别。
蛇被误认为鳗鱼已经好几年了,但我还记得那一幕。惊心动魄,激动人心,有趣,快死了。真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但是事情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做事要小心。粗心可能会耽误事情。
童年演讲稿 篇4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童年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思念是我回忆童年的唯一方式。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经历过很多有趣的事。
秋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赶去见我的“战友”。我们约定在一片长满玉米的田地里集合,我和我的“战友”将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玩耍。走在长满金黄玉米的田野上,看着这硕果累累的一幕,心里觉得很自豪。我们发现了一条狭长的运河,旁边有两棵桃树,我们在那里玩泥巴游戏。我们所说的玩泥巴游戏,不是简单的玩泥巴,而是把泥巴做成各种形状。在太阳公公把全身的光都散射掉之前,我们做的泥巴玩具已经干得差不多了。这个游戏我花了两个小时才把泥擦干!
走到运河深处,小运河一分为二。在运河的另一端,有许多蝌蚪,所以我四处寻找,最后找到了一个小塑料瓶。然后我和战友开始抓蝌蚪。在抓蝌蚪的过程中,不小心掉进水里,全身都湿透了。我的“战友”笑得前仰后合,连我也被他们逗乐了。最后调皮地从附近的桃树上摘了一根桃枝带回家放在院子里等它长成桃树……现在想想都可笑!
这就是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小时候多调皮啊!我多么怀念我的童年啊!我多么怀念我小时候做过的那些傻事!
童年演讲稿 篇5
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的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百般回味;童年似暴风雨过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童年又似晚霞后的余光,那么使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不断的茁壮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些温馨的回忆吹散;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件感人的旋律淹没。只有可爱而又温柔的阳光将它一直保存下去。
回忆那一件件不起眼的事情,事情虽小,但那些回忆是那样的感动,因为有了这些回忆!才能让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追求,这样才能成长起来。
那一年,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季节。那时的我,才年仅7岁!
那一天,早上,我刚刚睡醒,一打开眼睛,便看见外面下着蒙蒙的小雪,过了一小会儿,风定住了,雪也渐渐停止了。我和哥哥一打开门,一道白光让我觉得眼花缭乱,于是,我便叫上哥哥拿来雪铲,在院子里面推起了雪人,那个雪人可真美丽吖,洁白的身子,圆圆的头,用黑色的小石子做成那一双大大的、水灵灵的大眼睛,胡萝卜做的鼻子,我又用红颜料给白白的雪人画了一张樱桃小嘴。
雪人堆好了,接着又迎来了一场我和哥哥的“雪仗大比拼”哥哥率先做好了一个大雪球,向我扔了过来,我灵巧的一转身,雪球在墙上摔碎了。趁哥哥还没有反应过来,我用一个小雪球使劲地向哥哥扔过去!哥哥来不及躲开。“yes,yes,yes”中啦!嘻嘻,正中哥哥的“大脑袋”雪球在他的脑袋上“开了一朵白色的花”可把我的肚子都笑的痛死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比拼。院子里的笑声越来越响亮。
童年的趣事,件件都像一枚五颜六色的贝壳,托起了我五彩的童年。
童年演讲稿 篇6
在一片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湖中,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绿油油的荷叶。有圆圆的椭圆形,也有大大的扇形。放眼望去,在那紧凑的荷叶中的细小空隙中,粉中透白和白中泛粉的娇嫩柔弱的荷花正用力往上冒。我的童年生活经历就像这不计其数的荷叶,多得浩如烟海!今天,我就来讲述一下我与家人晒荷叶的情景吧!
因为荷叶味苦、性平,服用之后对肝脏、脾胃还有心脏都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在我的家乡,通常会将新鲜的荷叶晒上一两天,再剁碎,用于泡茶喝。
记得那一天,在气温高达39℃的烈日炎炎的下午,我们决定去晒荷叶。在晒荷叶之前,我们做好了足足的准备:一张房间大小的油纸,数十根细长的木头,刚采来的一筐绿的发亮的荷叶。准备好了,我们便抬着这些材料,健步如飞地走向目的地——-光照充足的街头空地。走到空地,我们便放下材料,都各自组队忙活儿起来。我和外婆为一组。只见外婆麻利地从荷叶堆中拿出五六片荷叶,再将荷叶平整地摊放在地上。接着,用她那一双长满老茧的,皱巴巴的手把荷叶对折起来。眨眼间,一片荷叶已经叠好了。叠好的荷叶,呈扇形,平平坦坦、服服帖帖地躺在地上享受着阳光浴。
看着外婆吃力的弯着腰,带有“汗腥味”的衣服包裹着的黑不溜秋的皮肤,我不禁流下来眼泪,内心五味杂陈。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动起手来。正当我轻易地认为晒荷叶是一项简单,很容易的活儿,便遇到了一个棘手的一个问题――该如何对折才能把荷叶折整齐呢?我拿起一片荷叶照着外婆的步骤,一步步地进行着。可我无论按哪个方向叠起,都叠不整齐,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我脑海中浮现了一句话:做任何事情,都要先仔细观察,才能找到规律和线索。我便停下手,对着荷叶注视了一会儿,很快,我找出了破绽,原来每一片荷叶的沿条上都有一条不明显的红色痕迹,我就沿着红色对折再对折。
呀!居然整整齐齐――扇形状。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外婆,外婆乐呵呵地笑着,直夸我是个“天才”。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我越干越带劲。那止不住的汗水流过我的脸庞,浸湿了我的衣服,我全身上下像被泡过澡似的,直冒得热气。不知过了多久,一筐荷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整齐地躺在了地上。望着那一片片晒好的荷叶,我心中胜是喜悦。
童年的劳动与付出,让我受益匪浅。我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感受到农村人民不怕吃苦的精神,我更明白了“不付出劳动就不会有收获”的道理。那荷叶的清香已经渗入我的心田,伴随着我童年的记忆,永远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