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乌塔》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乌塔》有感 篇1
朋友们,我相信,你们在读完《乌塔》一课后一定会很惊讶: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竟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这令人难以置信。
如果中国的孩子说:“我要自己走遍中国!”我们会认为这是异想天开的事;如果中国的孩子说:“我要独自游亚洲!”那么,我们可能怀疑他是不是疯了。然而,在外国,这却是事实。
外国孩子能自己旅游,而中国孩子却不能,这是由于外国和中国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外国,一两岁大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慎跌倒,即使父母就在身边,孩子得到的也只是一两句鼓励的话,最终还是要自己勇敢地站起来。
但是,如果在中国发生类似的事,父母不管有多忙,也会跑到孩子身边,抱起孩子,至少会对孩子说几句安慰的话。
外国的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国的.父母只让孩子把学习搞好,其余的什么也不让干。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实际上恰恰耽误了对孩子独立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生活中,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现在我们可以依赖爸爸妈妈,但我们终有一天要离开父母,只身一人到竞争激烈的社会上闯荡。如果我们缺乏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们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作贡献了。
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育儿方式。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为孩子的前途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我们小学生,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那么依赖父母。路,要自己走。
读《乌塔》有感 篇2
今天,我读了《乌塔》,讲的是一位14岁 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
“爱孩子, 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独自出门?”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独自出门,一个个都被父母娇着,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事情都由父母来做,哪里会有乌塔一样的生活自主的能力呢?
乌塔在家里就设计了出行路线,准备了地图 ,旅费不花父母一分钱,都是乌塔自己一个人每六、日去发广告单,陪别人家里小孩玩挣来的。乌塔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请求帮助。中国的孩子不可能独自一人出门。一方面是家长总是怕我们出危险;另一方面是我们天天赖在父母的怀抱里,没有锻炼的机会。
每天回家,妈妈都告诉我要有计划,有安排,早点完成,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活动,可我总是当成耳旁风。结果,有一天,我以为自己完成了作业,可第二天早上才发现我的口算题卡没有签字,被老师狠狠地惩罚了,让我把那天晚上的口算题抄五遍,然后再给老师,合格了才行。读了《乌塔》,我知道了做事有计划性多么主动。
父母的过分溺爱,不利于我们的成长,经风雨才能出彩虹,我们要放开爸爸妈妈的手,去追寻自己的天地。 我学完《乌塔》,决定要自己干自己的事,不再让父母过多操心了。
读《乌塔》有感 篇3
读完《乌塔》这篇文章后,我很佩服乌塔的独立性,她独自一人闯了许多城市,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挣旅游要用的费用,各种准备费了乌塔三年的时间,等乌塔挣足了钱,也查阅足了资料就独自去旅行,我觉得乌塔这样做很好,既锻炼了自已,又能大开了眼界。
比起我们,有的同学自己连走路上学都不敢,也不会打扫卫生,很娇气,所以我们更要学习乌塔的`独立性。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不经磨砺怎能成长?我们现在需要机会,亲爱的父母长辈们,请放开你们溺爱的双手,让我们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读《乌塔》有感 篇4
每当我想起《乌塔》这一课,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年仅14岁的乌塔,想到那七大洲之一的欧洲,想到那游历欧洲一半的旅费。想到这里,我的崇拜感就油然而升。
乌塔的一句话让我更加的崇拜她,她说:“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每当我想起这句话,我的脑海里就会冒出许多想法。我觉得我们虽然现在不能像乌塔那样游历欧洲,但我们却能先从小事锻炼自己,不过分依赖别人,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但现在我们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把我们当宝贝,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为家长有这种思想,所以,别说去欧洲,只要逛逛街,他们就会千叮铃,万嘱咐。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独立生活。
乌塔做的另一件事也让我很佩服她,那就是她游历欧洲一半的旅费都是她自己挣的。我原来想:乌塔是因为有事情做才能挣到钱,而我们是没有事情做,如果有事情做,我们也能挣到钱。但妈妈听了我的想法后,很不同意我的看法。她反驳说:“如果你想要做事情的话,会有很多事情做,那我们社区就有一块黑板报,你来办,我给你50元。”我不好意思的说:“我的黑板字写的不好,画画也画的不好,办不了。”妈妈又说:“那是不是找不到事情做啊!”我厚着脸皮说:“可是乌塔只是分发广告单和陪儿童玩,也没有办黑板报呀!分发广告单和陪儿童玩根本没有办黑板报难!”但妈妈坚持说:“那以后别的单位发广告单,我也叫你去发吧,到时候你可别耍赖哟!"“行,我一定不耍赖!”我坚定地说。
啊!乌塔,我现在才明白你做的事情是那么的伟大!我佩服你!
读《乌塔》有感 篇5
大家看过杨红樱阿姨写的《女生日记》吗?看过的看知道,猪脚冉东阳的表姐林舒缓吧!她住在美国,却是中国人,但她有美国人的优秀品质,犹如最近学的《乌塔》一文中的'14岁德国女孩——乌塔。
我猜想乌塔三四年级时,就经常一个人参加学校的夏令营,而钱,就是她自己一个人挣。恐怕,在中国,爸妈一定掏腰包,为孩子们服务。美国,父母们有一大片的足球场,一座大房子给他们,而孩子们不接受,用自己幼小的双手,挣自己的金钱。所以,东西双方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两个不同的国家!
瞬间,我觉得自己像笼中的小鸟,不能展翅高飞;像有线的风筝,被死死拽住;像一只井底之蛙,只看到一小部分的天空;像……
父母们!正所谓“花盆里长不出松柏,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请放手让我们在天空中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