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做生存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2025/08/30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做生存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做生存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篇1

亲爱的鲁滨孙先生:

您好!

见字如面。

无数次的梦见那座小岛,那座“绝望岛”,还有鲁滨孙先生您的身影。这些,勾起了多少人心中那埋藏了多少年、早已布满灰尘的冒险梦!虽然您的影子,我不曾捕捉到,但您的事迹,永远是一颗灿烂的明珠!我很想到你的小岛上去看一看,但我知道这只是梦,如果事实允许的话,请让我把梦做下去。

我记得您造船时的那个情景,您说:“世间万物,只有有用处,才是最宝贵的。”这句话,可能我现在还弄不明白它更深一层的含义,但我认为您是对的,人生好比是一段长途马拉松,可能我们会有很多的贪念。有时候,太多的东西不一定是好处。想要的东西,全部拿来担到自己身上,直到自己再也承受不住,倒下去再也没能起来。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知足者常乐,请卸下你背上的包袱吧,不然你会失去很多乐趣的。或许只有站在鲁滨孙先生您的角度才能真正看懂这个道理。

“一个人只是呆呆的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先生,你是否和我一样认同这句话呢?我们不能总做白日梦,梦醒后,依旧一无所有,不是很可笑吗?把时间都浪费在白日梦上,还不如做点其他事呢。那些不实际的东西,抛弃它们就好了,还是要从现在做起,对吧,鲁滨孙先生?

还有,您的“精神疗法”也让我印象深刻,您把“好处”、“坏处”列出来做对比,及联系实际,又安慰了自己,当然要比阿Q的“精神胜利法要好”。所以我想向您那样,把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让自己永远自信。当然,世界那么大,何必为一点烦恼纠结?放开一点,忧愁就不会老是粘在你身上。

但是,我现在还有一个疑问。您能在荒岛上生存二十八年。可有些人,却连一点小事也做不好。我有时也会干错事:煎鸡蛋时忘了放盐、烧水时忘了加水、出门忘了带钥匙……但有人还不会洗衣服,自理能力难道就这么差吗?虽然您的情况是十分少见的,但我们至少要学会生存的本领呀!您说,对吗?

最后,我仿佛又看见那座美丽的小岛,小岛上,有一个影子,昂着不屈的头颅,与命运抗争着……

做生存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篇2

此书忠实的读者应是哪些一直以来依赖父母的青少年。

鲁滨孙一个来自英国的主人公,他可从不畏惧在航海和冒险时突如其来的危险,更加希望在危险的陪伴下走遍天涯海角。又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危险,上帝结束了其他同伴的生命,唯独有了个“漏网之鱼”——鲁滨孙。上帝给了他更大的考验,让他在岛上独自生活。你知道这个“独自”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他要在没有同伴,与世隔绝,吃穿窘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生,你会怎么做?我觉得自己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第一我必须克服自己心理上的问题,让自己找一些有意义的事,使自己不再孤独,可这荒岛上哪有有意义的事等着我去发现呀存下来。

如果当时的鲁滨孙是你!

第二,必须克服吃住问题,小岛资源有限,不可能有布料,而且我可不是什么裁缝,所以穿的问题是如何也解决不了的!再来说说住,当然对小岛来说最不缺少的就是树木了,可我又有何种能耐拖起比自己大那么多倍的木头呢,又有何德何能,去搭建自己的容身之处!

再来谈谈吃。相比之下解决吃的问题是最容易的,但我不是神农,更不能尝百草了,岛上植物繁多,解决吃的问题又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应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做生存的强者!

做生存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篇3

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一心想当一名水手。为了实现自我的梦想他毅然抛弃安逸、舒适、富足的家庭,离开亲爱的父母,与朋友一齐去探索。

探索在危险中不断地进行,灾难最终发生了。在一次航海中,他们的大船被搁浅,小艇被打翻,所有人被波涛吞吃,他虽死里逃生幸免于难但被一个接一个的大浪推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在经历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他重新对生活充满期望,他运用自我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在孤岛上开拓荒地、修建房屋、种植粮食、圈养牲畜、制造器具、缝制衣服……从生存下来,到生活下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就这样他独自一人生活了28年,把荒岛开发成“世外桃源”;把野蛮的土人(星期五)改造成侍从;把恶劣的绝境经营成自我的小王国。完成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

读完《鲁宾逊漂流记》一个高大的形象浮此刻我眼前,他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科学家、企业家。他就是天才的让人佩服的鲁滨逊。

联系我们学过的知识,鸟,若不经过破壳的磨练怎能体会“天高任鸟飞”的欢乐;鱼,若不经过海浪的冲击怎能体会“海阔凭鱼跃”的幸福;蝉,若不经过蜕变的痛苦怎能体会“居高声自远”的赞美!

我们也一样,必须经过困难、痛苦的锻炼,才能不断成长。

学习也是这样,也要充满信心,勤学苦练,勇往直前。正如哈佛大学的校训那样:“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干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成时代的伟人。环境优越生活舒适往往会诱发惰性,阻碍人的成长。环境恶劣生活困苦,反而会奋发向上,促使人的成长。我们要学习鲁滨逊在绝境中求生存的信念,在困境中不畏惧的精神。

信念比盲目重要,坚持比信念更重要……坚持,就是为了超越,超越了自然、超越了自我,就是奇迹!就是成功!向鲁滨逊学习!!

做生存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篇4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当你克服一次困难,那么你将又多一次自信;当你克服了一次困难,你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当你克服了一次困难,你将会变得更加勇敢。其实困难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逃避困难的那颗心啊!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鲁滨孙漂流记》的书。它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著作之一。本书中讲述了鲁滨孙在航海中遇到了海难,漂流到了孤岛生存了二十八年,最后得救了的传奇故事。在作者的笔下,鲁滨孙是一个积极乐观、不畏艰险、聪明能干、敢于探险……的人,读完这部小说,我不仅对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大为赞叹,还对鲁滨孙在坎坷经历中表现出来的刚毅和坚强不屈的品格钦佩至极。

最让我震撼的便是他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整整二十八年啊!鲁滨孙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与毅力去挑战种种困难,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凭借着自己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智慧战胜了困难。从遇难获生,从获生到生活,从孤独寂寞的生活到找到同伴,再到回到祖国。多少风风雨雨啊!他都挺过来了!支持他坚持三十年奋斗的就是毅力!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是不是因该向鲁滨孙学习呢?遇到困难是不是因该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呢?想想自己,我不禁感到十分惭愧。

比如,我以前是个钢琴爱好者。记得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我的兴趣很浓,练习的曲子很简单,每天都能自觉练习。随着曲子难度的慢慢提高,训练次数也越来越多。在困难面前,我开始逃避,面对重复多遍的练习,我开始讨厌。老师布置回家练习的曲子,我开始疏懒起来……结果呢?可想而知。面对鲁滨孙,我感到十分羞愧。

我想生活学习就像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便是惊涛骇浪中的一艘小船。让我们一起向鲁滨孙一样学习,不畏惧困难、不逃避困难,我们要克服困难!

做生存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篇5

同学们,你想过一个人孤孤单单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而又不能回来会是什么样子吗?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世界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书中鲁滨逊的种种经历,表现了他面对磨难决不低头,一直斗争下去的顽强意志。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鲁滨逊本是出身于一个有着幸福生活的中产阶级家庭,他本可以安乐地过完一生,但他却一心想要去航海。终于有一天,他不顾双亲的反对和规劝,坐上他父亲朋友的船出海了。但他的航海很不顺利,先是被摩尔人俘虏,后又被卖作奴隶,最终逃往巴西当种植园主。后来的一次航行中,船在南美特立尼达海岸附近触礁,航船上的人全部葬身海底,而鲁滨逊却九死一生,爬上一个荒岛,并在那里开始了长达28年的孤岛生活。

然而,现在的小孩大部分都不是很独立,都不是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一部分是家长帮自己做。大部分都把家长当成自己的挡箭牌。有谁欺负自己了,总在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让家长帮自己欺负别人。同学们,独立、坚强起来吧,凡事都不要依赖爸爸妈妈,学习、发扬鲁滨逊的精神品质,凭自己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读完书,我首先想到的是:鲁滨逊意志坚定,面对困难决不低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者在书中细致地描写了鲁滨逊是怎样历尽千难万险为自己搭了一个“家”,而后又怎样捕食,怎样自己制作工具……在这样的一个荒岛上,要做这些事近乎不可能,但是正是这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和求生的欲望,使他做到了,并且还在岛上生活了长达28年之久。我们生活中也要学习鲁滨逊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生活就像是一幅画,有的人画出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希望。而有的人却画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躁,秋天的凄凉,冬天的悲哀。画的色彩如何,全取决于作画人本身对生活的态度。鲁滨逊那种对生活不断追求,对交往的向往都源于他那对生活无比热爱崇尚的精神。只有意志坚定,面对困难不低头的人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做生存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篇6

轻轻翻开《鲁滨孙漂流记》,优美的文字映入我的眼中。书中的惊魂历险使我万分着迷。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面对危险时的沉着冷静令我万分敬佩。

我轻轻翻开第一页,“此书献给依赖父母的独生子女们。”看到这句话,我心中对这本书产生了些许反感。对,我们是独生子女,没错,我们是傲娇、依赖父母,整天都被爸妈宠着、惯着的。可,这又不是我们不想改,我们也在努力啊!为什么,要把这些名头滥加在我们头上呢?

可,当我的手沉重地翻过最后一页,我深深地折服了。鲁滨孙,一个19岁的少年,因为理想,出海冒险,却不幸沉船,来到一座孤岛。他从此过上了孤独的生活。但他没有放弃,在绝境中生活了28年,最终回到祖国。看完后,我的心中有了一个疑问,如果我是他?

如果,我是他。我会因为心中的理想,一而再地出海冒险吗?不,不会,因为我没有这个勇气,比起顺着心意在海上冒险,我更愿逆心而为,在陆地上过平稳安宁的生活。

如果,我是他。我能在海浪将我送上孤岛后,在岛上生活下来吗?不,不能,因为我没有像鲁滨孙那么冷静,岛上便是什么都有,我依旧会十分恐惧和害怕,我不敢去挑战新的事物。

如果,我是他。我会在野人向我这边逃来时,开枪救下“星期五”吗?不,不会。因为我十分胆小。我更愿躲得好一点,野人不会发现我的踪迹,将我杀害。

……

如果,我是他。我能像他一般在岛上生活28年吗?不,不可能。因为我没有鲁滨逊的勇敢、沉着与聪明。鲁滨逊,他在孤岛上发生的一切,都让我敬佩。如果,我是他,一定做不到!

或许之前,我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有过反感。如今,我对它只剩下喜爱了。鲁滨孙,他更让我敬佩与感动。他让我明白了在危险的时候,沉着冷静,就能突破难关,脱离危险。他完成了一件可称为不可能的事。我要向鲁滨孙学习,以他作为目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