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大风》教案

2025/08/31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大班《大风》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大班《大风》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80%以上的幼儿能前后分腿肩上挥臂投掷,发展手臂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2、用观察同伴动作、游戏情境、模仿练习的方法,感知异侧跨步投掷的身体动作。

3、体验努力投掷到更远目标的成功快乐,产生想投的更远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

·幼儿喜欢向远处投掷物体。通过前期对本班幼儿的观察分析,幼儿投掷时手臂经前向上弧形上举置身体或脑后,有展肩动作,上肢多以肩关节为轴形成投掷。双腿向前或者侧方分开,通过观察幼儿在自然投掷中,有的幼儿投掷时腿部动作不明显或者原地不动,有的幼儿用同侧腿向前迈出的方式进行投掷,有的幼儿能够用异侧腿向前迈出的方式进行投掷。·会玩腿部的包剪锤、大风沙砾和风婆婆的游戏,观看过一些热带风情的图片。

2、材料准备:起点线两组;岛屿标记线六组;三色箭头若干;沙包、鸡毛毽子、纸球各27个;六块一组的大泡沫垫4块;小伞18把;幼儿右手画有小鱼的`图样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游戏 热身准备

1、听海涛及风声进场,感受海岛气息。

2、游戏:大风和沙砾。

小沙砾听风婆婆说小风、大风、龙卷风、台风等语言指令在大圆中逆时针做走、跑、扭动身体、划动手臂等动作。

3、游戏:风婆婆戏耍小沙砾。

4、游戏:包剪锤。

二、引入游戏情境 观察模仿动作交流讨论

1、自由四散练习,感知投远的动作。

2、集中讨论,动作。

3、比较前后与平行分腿的方法,哪个投的更远。

4、利用游戏情景帮助幼儿感知异侧分腿。

5、用异侧分腿的方式练习投掷动作。

三、多类材料投掷 巩固迁移动作

幼儿在大型玩具上进行寻宝的活动,根据不同颜色的箭头标记找到藏在滑梯不同部位的三种“材料”后到指定地点练习投掷。

教师提醒个别幼儿寻找不同的材料,观察幼儿的投掷动作,鼓励异侧分腿投掷。

四、放松活动 结束

1、放松活动。

幼儿拿着小伞收拾场地上的毽子沙砾、纸球沙砾和袋袋沙砾。

2、结束。

教师幼儿收拾材料离开场地。

大班《大风》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阅读多幅画面的绘本,能连贯地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尝试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人物状态。

看看、说说并理解大风来临前后人们内心情感的变化。

活动准备

1.简单了解不同工作的工作职责。

2.绘本《大风》、大绘本、电子书。

活动过程

一、大风快来了

1.师幼共同阅读绘本《大风》第2—3页。

教师:这是什么天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喜欢大风吗?为什么?

幼儿:刮风的天气。

幼儿:从图上可以看出,因为人们都跑回家了。我们不喜欢大风,因为有点恐怖。

教师:大风快要来了,你会担心什么?人们会做哪些防护工作呢?

幼儿:大风快来了,我得赶紧回家。我怕风吹过来把树刮倒,还有屋子也可能会倒塌。人们应该会把窗户关的紧紧的,然后钉上木板。

2.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第4—5页,引导幼儿感受建筑工人和学校

老师对台风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担心。

教师:大风快要来了,工地上的叔叔们和学校老师们分别做了

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幼儿:工地上的叔叔把一个个大铁罐从高塔上放下来。

3.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6—10页。

教师:还有谁会担心什么呢?

幼儿:面粉厂的老板担心麦粒会被风吹走;市长一晚上都在叹气,担心城市会被破坏;幼儿园的老师担心幼儿园的窗户没有关好;幼儿园的小朋友担心花瓣会被吹落。

二、大风来了

1.教师出示绘本第6—7页,引导幼儿感知理解面粉厂老板的担忧。

教师:大风来了,街道上变成了什么样子?

幼儿:大风可能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吹倒了……

教师:面粉厂老板回到了自己的家。他为什么要站在窗口张望,他可能在担心什么事?

幼儿:他在窗口看看风大不大,会不会把他晒的麦粒儿吹走呢?

教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建议给面粉厂老板?

幼儿:可以在风还没有变很大的时候把麦粒收起来,装在袋子里放在屋子里。

2.继续出示绘本第8—10页,鼓励幼儿猜测绘本之后的内容中有关市长、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园小朋友的故事情节。

教师:大风来了,大家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市长、幼儿园

老师、幼儿园小朋友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们在家里干什么?在担心什么?

幼儿:市长在担心城里的所有东西会被破坏;幼儿园的老师担心幼儿园的窗户没有关好;幼儿园的小朋友担心花瓣会被吹落。

教师:你们觉得大风过后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应该是树叶、花瓣很多都飘在地上,还有一些小树会被刮倒。

三、大风来过了

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11—17页,观察大风过后的城市。

教师:大风过后,城市变成什么样子了?大风做了哪几件事?哪几幅图讲了这些事?

幼儿:大风过后,大风把大铁罐吹到了高塔顶上;大风把学校倾斜的大楼吹正了;大风没有把面粉厂晒在外面的麦粒儿吹散,反而把里面的脏东西吹出来了;大风没有把幼儿园的玻璃打碎,反而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的。花儿开得更漂亮了,花瓣上还有晶莹的水珠呢!

2.幼儿自主讨论对大风的态度。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大风?为什么?

幼儿:我觉得这个大风很好,因为它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反而是做了好事。因为大风把大铁罐吹到了高塔顶上;大风把学校倾斜的大楼吹正了;大风没有把面粉厂晒在外面的麦粒儿吹散,反而把里面的脏东西吹出来了;大风没有把幼儿园的玻璃打碎,反而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的。花儿开得更漂亮了,花瓣上还有晶莹的水珠呢!

3.幼儿联想大风过后城市的其他变化。

教师:大风过后除了绘本中描写的.变化,还有其他的变化吗?

幼儿:大风过后,地上可能会有很多垃圾,还有自行车可能翻到了,还有一些广告牌有可能会倒塌……

大班《大风》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80%以上的幼儿能前后分腿肩上挥臂投掷,发展手臂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2、用观察同伴动作、游戏情境、模仿练习的方法,感知异侧跨步投掷的身体动作。

3、体验努力投掷到更远目标的成功快乐,产生想投的更远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

·幼儿喜欢向远处投掷物体。通过前期对本班幼儿的观察分析,幼儿投掷时手臂经前向上弧形上举置身体或脑后,有展肩动作,上肢多以肩关节为轴形成投掷。双腿向前或者侧方分开,通过观察幼儿在自然投掷中,有的幼儿投掷时腿部动作不明显或者原地不动,有的幼儿用同侧腿向前迈出的方式进行投掷,有的幼儿能够用异侧腿向前迈出的方式进行投掷。·会玩腿部的包剪锤、大风沙砾和风婆婆的游戏,观看过一些热带风情的图片。

2、材料准备:起点线两组;岛屿标记线六组;三色箭头若干;沙包、鸡毛毽子、纸球各27个;六块一组的大泡沫垫4块;小伞18把;幼儿右手画有小鱼的图样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游戏 热身准备

1、听海涛及风声进场,感受海岛气息。

2、游戏:大风和沙砾。

小沙砾听风婆婆说小风、大风、龙卷风、台风等语言指令在大圆中逆时针做走、跑、扭动身体、划动手臂等动作。

3、游戏:风婆婆戏耍小沙砾。

4、游戏:包剪锤。

二、引入游戏情境 观察模仿动作交流讨论

1、自由四散练习,感知投远的动作。

2、集中讨论,动作。

3、比较前后与平行分腿的方法,哪个投的更远。

4、利用游戏情景帮助幼儿感知异侧分腿。

5、用异侧分腿的方式练习投掷动作。

三、多类材料投掷 巩固迁移动作

幼儿在大型玩具上进行寻宝的活动,根据不同颜色的箭头标记找到藏在滑梯不同部位的三种“材料”后到指定地点练习投掷。

教师提醒个别幼儿寻找不同的材料,观察幼儿的投掷动作,鼓励异侧分腿投掷。

四、放松活动 结束

1、放松活动。

幼儿拿着小伞收拾场地上的毽子沙砾、纸球沙砾和袋袋沙砾。

2、结束。

教师幼儿收拾材料离开场地。

大班《大风》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能随儿歌指令移动身体位置,促进身体反应的灵敏度。

2、 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对乐曲结构的敏感性。

3、 学习设计芭蕉扇。

活动准备

“儿歌”:《芭蕉扇》、自制芭蕉扇、活动场地:蜘蛛洞

活动过程:

1、 让幼儿回忆故事《火焰山》

——孙悟空为什么要过火焰山?

——他为什么要借芭蕉扇?

——孙悟空是怎样借芭蕉扇的呢?

2、 请幼儿一起来学念儿歌:

——展示芭蕉扇道具,带幼儿念儿歌《芭蕉扇 》。

——请幼儿想象:芭蕉扇除了能熄火、生风、降雨外,还可以有什么超凡能力。

3、 玩一玩“芭蕉扇大风吹”游戏:

——简化儿歌歌词为口诀:“扇一扇,扇一扇,铁扇公主芭蕉扇,可以把人扇到某某(教室的某处)

——幼儿听随口令,假装被芭蕉扇扇过后,被吹到桌子下,椅子边,大门边等。

——换一位幼儿当“铁扇公主”,其他幼儿配合指令移动位置。

4、 做一做自己的`“芭蕉扇”

——引导

幼儿观察芭蕉扇的外形特点。

——取卡纸设计芭蕉扇花纹,剪下,粘在一次性筷子上,做成芭蕉扇。

大班《大风》教案 篇5

目标:

1、能用夸张的绘画方式表现绘本《大风》中某一事物动态的一致性。

2、大胆想象,体验大风带来的画面的夸张和有趣。

准备:PPT、作画工具、已上过绘本《大风》第一课时

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见它的影子,小时摇动树叶,大时推到房子。猜一自然现象。(风)

2、今天我们也要来看看有关风的书,《大风》你看过吗?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画面上有风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3、播放《大风》PPT,幼儿观看画面。

4、原来风是看不见抓不住的,画家叔叔用夸张的方法画出了被风吹起的柳树、头发、房子,才让我们感觉到了风。你觉得风还会吹起什么?

5、怎么样才能画出被风吹倒的东西呢?

(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还有许多许多的东西都可以被风吹倒呢,请你去画一画吧!

2、要求:请你画一样被风吹倒的东西,可以画很多个。

要让人家一看就知道你的风从哪里吹来的。

请你学学画家叔叔夸张的方法吧。

3、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小组指导。

重点:画面中事物的动态要一致。

(三)集中讲评,制作成书。

1、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大风吹起了什么?教师在空白处记录幼儿的语言。(大风来了,吹起了……)

2、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教师添画封面书名。

3、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书,我们回去给它添上美丽的小背景,再来读读自己制作的书吧!

大班《大风》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用身体动作进行模仿、表现的能力,增进幼儿对秋天的认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能按照一定的信号和要求做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铃鼓、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体能游戏《大风和落叶》。

1、讨论树叶飘落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风的大小与树叶飘落状态之间的关系,如:刮大风时,树叶是怎样飘落下来的?刮小风时,树叶又是怎样飘落下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来模仿与表现。

2、教师和幼儿共同商定游戏动作。

——幼儿扮小树叶,教师要用不同的铃鼓声来表示秋风的大小。

——师:什么样的铃鼓声代表什么样的风呢?

——师:当听到不同的铃鼓声时,应做什么样的身体动作来表示树叶的飘落呢?

——教师与幼儿共同商定动作(建议如下):

(1)当教师摇动铃鼓说:“起风了”时,幼儿可以自由地行走或慢跑。

(2)当教师快速地摇动铃鼓说:“刮大风了”时,幼儿可以自由地奔跑。

(3)当教师慢速拍打铃鼓说:“风小了”时,幼儿可以由快跑变为行走或慢跑。

(4)当教师摇动铃鼓说:“刮旋风了”时,幼儿可以做原地自己转圈的动作。

(5)当教师使劲拍动一下铃鼓说:“风停了”时,幼儿可以原地站住,然后慢慢地蹲下来。

3、根据共同确定的游戏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一起玩“飘落的.小树叶”的游戏。

——教师应根据幼儿活动时的具体情况来控制幼儿活动量的大小,注意幼儿走与跑的交替以及活动节奏快慢的变换。

三、放松活动。

——播放轻松的音乐,做放松活动,提示幼儿擦汗,出汗的换衣服。

活动应变

可以改用音乐表示秋风的大小,让幼儿随着音乐的旋律,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表现树叶的活动或动作。

活动延伸

可以鼓励幼儿改变、创新游戏。如玩“大风吹”的体育游戏:教师说“大风吹”,幼儿扮小树叶问“吹什么”,教师根据情况变化指令,如吹长头发的女孩子,长头发的女孩子就绕圈跑。

区角活动

环境创设

教师组织幼儿画一幅关于落叶的画,贴在主题墙内。

家园同步

幼儿和家长一起玩“大风和落叶”的体育游戏,并鼓励幼儿创新游戏玩法,发展幼儿创造力。

随机教育

日常游戏中,支持、鼓励幼儿创新玩法,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相关链接

附录:古诗《秋风词》

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大班《大风》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灵敏度。

2、锻炼幼儿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风的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观察幼儿今日穿着等方面的特征,提出相应问题

2、准备好少于今日人数一人的椅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规则介绍

1、所有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围成一个圈

2、站在中心的一个小朋友说:“大风吹”,其他小朋友回答:“吹什么?”

3、中心的小朋友就提出条件(例如:吹走红色衣服的小朋友)

4、符合条件的小朋友就要离开自己的座位去抢别人的位子

5、多出来的小朋友进行下一轮的提问

二、游戏问题设计

1、观察小朋友的特征,例如衣着、发饰等

2、发挥出更多的想象、思考,不仅在衣着,也可以在名字等方面提出条件

活动提示:

1、要注意少一张椅子

2、再幼儿提出重复条件的`时候,给予一些提示和引导

活动分析:

1、大班孩子观察的能力相对很好了,他们能够发现不同幼儿之间的相同点

2、但是有些幼儿为了提问或者好玩,不去抢位子,导致了一定的混乱

3、有些幼儿的能力相对不足,轮到自己提出条件的时候就有些迟疑

反思调整:

1、通过引导大班的孩子能够对自己的同学进行观察并且提出很多的问题,但是也有出现混乱的时候,此时需要老师去引导,劝说一些幼儿遵守秩序

2、每个幼儿在观察和表达能力上也是有差异的,因此老师需要提供一定的引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