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昆虫记》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这部书作为世界经典,给每个人都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象,我也受益良多,更多的让我想起了那一次难忘的科学实验……那是一节科学课,科学老师像以往那样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教室。他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引起了同学们的揣测与疑惑。甄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一起泡泡。实验器材都为同学们准备好了,你们高不高兴?”“高兴”大家异口同声发出了自已的心中所想。“上一节课为同学们讲了小苏达和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要开始做实验了。”他不紧不慢地讲着,同时拿出了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有:小苏打、醋、小匙等,甄老师井井有条地摆放好。他问了一下同学们:“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我也不例外。老师用欣许的目光看了一下同学们,随即选了朱雨晨来回答:“应该先放醋,醋和小苏打的比例应该是3:1。”
她的声音有些微弱,有着女孩子自然而然的怯弱。“答得很不错。”老师夸奖了她,虽然她没有表露得太过分,但是我从她眉梢之间看见了一抹喜色。老师拿着实验器材开始进行实验:他修长的手指一扣,将醋瓶打开;接着,他舀了3勺醋。醋的颜色淡黄,仿佛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后,甄老师打开了小苏打小瓶,舀了一满勺的小苏打。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微的粉末,像是新雪、圣洁淡雅。说时急,那时快,甄老师将装满小苏打的小匙轻轻一翻手,小苏打便掉进了装满醋的小碗里。“砰砰啪啪”蒸腾出了无数的白色泡沫,像是一座火山上的温泉“咕嘟嘟“地冒出水泡。这真是有趣,老师把材料发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
我试了几次,结果每次都一样,简直有趣极了!我冥思苦想:小苏打和醋为什么会有反应呢?想了半天没得到结果,哎!只能翻书找了。“小苏打和醋按3:1混合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那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面面相觑,随即看向老师希望能得到答案。我举起手,将书上的话大意讲了一下。老师朝我投去赞许的目光,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昆虫记”这本书让我收益颇丰,我不仅了解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更让我对小小昆虫充满了喜爱之情,你呢?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共十卷,可直接译为《昆虫学的回忆》。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是法布尔对昆虫最直接的研究记录,真实地记录着法布尔毕生研究昆虫的成果。在法布尔哪个时代,,昆虫学家主要是在实验室里做解剖与分类的工作,研究的是死昆虫。法布尔是第一个用田野实验的方法研究活生生的昆虫,研究昆虫本能与习性的昆虫学家,因此他成为了昆虫行为学的开山祖,《昆虫记》也因此在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法布尔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读了却比看那些无聊的戏剧小说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作,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和愚蒙。我们看了戏剧小说中所描写的用类的命运,受得深切的铭感,现在见了昆虫界的这些悲喜剧,正式这一种迫切的动心,令人想起种种事情来。
我一直哼害怕那些毛茸茸或长者多只足的昆虫,但从来没想过在《昆虫记》中的昆虫竟然会让我觉得如此可爱。这本书中,萤火虫、蚂蚁、毛毛虫、蜘蛛、老鼠……林林总总,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的景况,涵盖了关于昆虫的近视、保护自即、养育后代、劳作、狩猎及生死,几乎所有的季节。我惊叹,原来它们的世界时这么丰富而生动,法布尔将人类的感情融入其中,我的心也不禁随着它们的生活而起伏,仿佛自己也变成一只小小的昆虫,抖着翅膀加入了它们的大部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昆虫记》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观察,文学家一般的叙述,伴着我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昆虫记》是一部法布尔创作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揭秘整个昆虫世界的科普书籍,更是一部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昆虫史诗。
法布尔在完成他这部空前绝后的昆虫记时,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他用他那细腻的文笔将我们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如果沙砾耙起来很费力,黄足飞蝗泥蜂便猛地一用劲,发出一声高腔,令人想到伐木工挥起斧头时喊出的‘嗨哟’声”。能把昆虫描写得如此形象逼真的恐怕只有法布尔了。他的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已经广受读者喜爱,我也被深深地吸引。
罗斯丹曾赞誉法布尔“像哲学家一般地想,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我原先觉得昆虫特别恶心,一看见它们就害怕。现在,我饲养蜗牛已一个多月了,我发现它居然能勇敢无畏地在刀刃上爬行。自从读了《昆虫记》,我对昆虫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全新的改变。这位“无与伦比的观察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昆虫奇妙世界的大门。
我以前遇到虫子,从来不会仔细看一眼,甚至还会绕着走。而读了《昆虫记》之后,我便会放慢脚步或蹲下来,细细观察它们奇特的世界。我发现,昆虫的世界也是那样的多姿多彩。
法布尔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我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成为新时代的“小小法布尔”,为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法布尔是一个昆虫学家,也是昆虫学上的一个奇迹,因为他花了一生的时间来观察,研究昆虫和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所以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奇迹,现在我们来述说他的成就。
法布尔令我最感动的是他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就在法布尔写昆虫的毒素时,我大为震惊因为他采集了松毛虫的几滴血,滴在吸墨纸上再用绷带绑紧,当晚,法布尔感觉到剧烈的疼痛但他感到开心,因为这件事还没有人证实过但法布尔却证实了!这是他用自己的身躯去试验的,他早上醒来又把干虫屎放在乙醚中浸泡里 许久浓缩成了几滴,再用橡胶贴了起来,晚上他感到十分的疼痛和痒,剖开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手臂有一大快红肿的地放,第二天,红肿的地方都烂了看见里面鲜红的肌肉,连给他换药的人都感觉恶心,就是这地方使我震惊三、四个月这个烂的地方才好了起来,这可以看出法布尔的令人敬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法布尔就使用自己的生平经历来写这个著作的。 法布尔一个令人赞美的昆虫学家真是名富其实啊!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法布尔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读《昆虫记》有感 篇5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因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称誉。
我敬佩他优美的文字。你看,他这样描写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象: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18世纪宽大撑红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列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读着这惟妙惟肖的语句,我不由得对法布尔肃然起敬。
我佩服法布尔细致观察的精神。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如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它有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上,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了整个身子的重量。”也许,这就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吧!
我敬佩他的顽强,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事业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的乐园,可他为了完成《昆虫记》,几乎是牺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在家人及世人的“偏见”中度过的,是在贫苦中挨过的,但他从未放弃对昆虫的研究,安于清苦,坐了一辈子冷板凳,最终成为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法布尔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昆虫记》更多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