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父与子读后感

2025/09/01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父与子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父与子读后感 篇1

书,是有趣的。它可以带我们傲游知识的海洋。就连漫画中的人物,也被书的魔力深深的折服了呢……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讲《父与子》中的一个故事吧!

一天晚饭时,妈妈将香喷喷饭菜端上桌,却发现只有爸爸坐在那儿,她疑惑地说:“儿子怎么没来?”爸爸说:“在看书呢,我去叫他。”就这样,爸爸走进了儿子的房间。说:“儿子,去吃饭吧,今天有你爱吃的土豆烧牛肉。”“好,我现在就去。”儿子一边说一边不紧不慢地走了出去。这时,爸爸偷偷怙了一眼那本书……

儿子和妈妈都在桌子前了,儿子夹起了一块土豆正准备向嘴里送时,妈妈突然说:“孩子,我们等爸爸来了在一起吃!”“好吧,好吧!”儿子无奈的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妈妈有些生气指着门大声说:“快去把你爸爸给我叫出来!他在里面绣花呀!菜都凉了!”儿子见妈妈真的有点儿生气了,连忙跑去找爸爸。结果他看见了更让人生气的一幕!“爸爸!你怎么看我的书啊?去吃饭快点儿!”爸爸十分尴尬摸了摸头走了出去。

只见,父与子狼吞虎咽的'吃完了晚饭,便像风一样跑进了房间看书去了。妈妈看到这一幕摇了摇头笑了笑,便去厨房洗碗了……

看来这本书真是有趣啊,父与子这种爱看书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来学习,常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同样也是我们的知心好友。所以我们也爱护书,喜欢读书,这样才会丰富我们的生活。

父与子读后感 篇2

《父与子》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讲的是长着刺猬头、调皮、可爱、喜欢搞恶作剧的儿子。和长着秃头、大胡子、慈祥、和蔼、幽默的爸爸。他们俩之间发生的许多有趣的故事。看后,让我们哈哈大笑,回味无穷。

比如说,爸爸要自拍,可是爸爸长着秃头,拍出来的照片会不好看,于是叫儿子来帮忙,儿子倒立在爸爸的头上。“咔嚓”一声,照片出来了,爸爸用剪刀对半剪开,“耶”!爸爸大叫一声,我真帅,我有头发了。儿子呢,也很有趣。有一次奥运跑步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儿子要看比赛,因此,他站的比较近,爸爸叫他站远一点,儿子却不听爸爸的话,爸爸想揍儿子。儿子见情况不妙,撒腿就跑,爸爸在后面穷追不舍。儿子健步如飞,跑到了终点。一不小心拿了个冠军。我最喜欢的是《战争允许一切手段》这一篇故事,讲的是儿子和爸爸在浴缸里玩船模大战,儿子的劲太小,总是打不中爸爸的船模,爸爸却百发百中,这下儿子生气了,趁爸爸把儿子的船模放入水中时,儿子突然打开浴头,把爸爸淋成了落汤鸡,儿子趁爸爸去换衣服时,儿子把爸爸的船模放入水中。只见儿子是多么聪明、顽皮、可爱!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看了他们的故事,图画中的含义,使我很受启发和教育,我也想起了我与爸爸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双休日,我和爸爸去小区里打球,我的发球被爸爸的反手给拍死了。于是我火了,他的发球我也一拍扣死了,爸爸输的心服口服。虽然书中的这对父与子都有缺点,但他们的父子感情很深厚,心地善良,纯真可爱,热心助人,我非常喜欢他们。

父与子读后感 篇3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父与子》全集,里面的一个个故事幽默搞笑,充满温情,我经常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哈哈大笑。

书里的父亲是一个胖乎乎的人,秃着头,慈爱而亲切,还有点童心未泯,儿子留着刺猬头,调皮而可爱。父与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处处蕴含着父亲与儿子之间深深的爱。而我更喜欢那个顽皮,有点爱捣乱,却又透着机灵的儿子。在漫画《绘画的局限》中儿子的顽皮捣蛋和机灵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天,儿子在家里打曲棍球,一不小心打破了镜子,几块碎片掉在了地上。儿子害怕父亲批评,焦急的坐在地上冥思苦想。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用曲棍球棒把镜面全部打碎,再用颜料在原来的在原先挂镜子的墙壁上画上父亲的样子。画好后,父亲正好来照镜子,儿子看着父亲,生怕他看出破绽。父亲一边照“镜子”里的自己,一边打着长长的领带,当他身时,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是带着领结的,可他刚才明明是打领带的呀!儿子观察到父亲疑惑的表情,急忙溜走了。

“瞧,文中的儿子机灵吧!”

还有一集特别好玩,父亲带着孩子去拾破烂,被门前的管家拦住了,管家气愤的说道:“唉,唉这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父亲愤怒的拉着孩子走掉,换了一件新衣服。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管家见了忙说:“贵宾,你请。”到了里面父亲说了一句:“这下可以安心捡破烂了吧!”

其实这篇小说没有说明什么,它也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记录了一对父子的美好生活,记录了这位父亲对孩子的付出,父亲对孩子的期盼。他带领着孩子跨向了成功的道路!

父与子读后感 篇4

我喜欢读《父与子》,每当读它,我总是觉得内心像拂过一缕春风,轻轻的、暧暧的;每当读它,我总是对父亲充满了深深的爱意。

《父与子》是德国大师奥·卜劳恩创作的漫画集。他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记录了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无言地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忘不了父子俩的形象:脑袋扁圆,总穿一件马甲的父亲,一头乱发,小不点儿的儿子。

《父与子》的每一副漫画都很有趣,其中有一篇叫《寻找逃走的儿子》,儿子用球打破了玻璃,父亲打他,儿子逃走了。父亲在家等,等了几个小时也不见儿子,心急了出去找,没找到,回家时看见儿子又打破了一块玻璃,还被球撞了一下,看见儿子,父亲激动地抱起儿子……这一抱,深深的父子情流露出来,让我特别感动。

想到我的父亲,从小对我宠爱有加,但从不溺爱我。他经常和我谈心,就像朋友一样。无论白天我和父亲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晚上的饭桌旁,我们依旧谈笑风生。即使我说错了话,他也不会责怪我,只是淡淡地说“下次注意就行了。”他似乎永远那么深沉,如山一样耸立在我身后,高大威严。

每次有困难,他虽然从不帮我克服,却永远是第一个来激励我的人。考试考得好,他很少夸奖我,只是拿着试卷一遍遍地看;我成功了,他只是淡淡地说一句“继续保持”,饭桌上却能听到他更多的话语……。其实父亲的爱我们有时感受不到,因为它藏得隐蔽,藏得深沉。

我喜欢《父与子》这本书,因为它告诉了我:父爱深深,我是父亲的宝贝,父亲是我这辈子要恩谢的人!

父与子读后感 篇5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的父与子很了不起!文章里写的是: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3万余人在短时间内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位父亲的儿子被压在废墟下。父亲不顾劝阻,坚持挖掘,挖到第38小时,儿子被救了出来。

父亲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毅力呢?因为他时时刻刻地想着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亲相信自己的儿子没有死,于是不顾劝阻,坚持挖掘,终于发现了孩子;发现孩子后,父亲还问儿子:“这里有几个小孩活着?”发现自己的儿子后,还关心别的孩子,这难道不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吗?儿子也很了不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儿子在绝境——发生大地震时,临危不乱,鼓励其他孩子不要害怕,坚持了38小时;看见了光明后,他关心其他的孩子,并说:“让别的同学先出去吧。”

这种具有关爱同学的精神的孩子,难道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吗?一个不怕困难,坚持救子的父亲和一个关爱同学的儿子让我们明白:生活中,你不免会碰到一些“绝境”,对付它们的办法就是临危不乱和不让它们击退你。总的来说就是,遇到困难要临危不乱,还要有不怕困难的决心,这样,困难就不敢逼近你,光明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