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文学网整理的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精彩”、“表演”口头造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段。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出图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猴、直、紧、演、算”的字形。
(二)“马戏、好奇、喝彩、哄笑、绝技”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老师要带同学们看一场表演,什么表演呢?精彩的马戏表演。板书课题(精彩的马戏)。
谁看过马戏表演,什么是马戏呢?
(马戏,原指人骑马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也指节目中有经过训练的其他动物的各种表演)。
精彩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出色、优美)你们想看吗?
要想看到马戏表演,首先要过字词关。
(二)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对照生字表学习,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认为哪些字易错,在字下边画横线,想一想怎么记住它。
2.汇报自学情况。
应这样汇报:“猴”字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时候”的“候”少一竖。中间不要多加一竖。
直:里边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或“真”去掉“八”。
紧:左上是两竖,不要写成“忄”。第七笔的点不要丢掉。
演:右边是“宀、一、由、八”组成。不要丢掉“一”。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下边“廾”,不要写成“丌”。
“戏、扮、熊、狗、叔”几个字,可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
3.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猴子 小狗 黑熊 算术 叔叔 紧张 打扮 表演 马戏 直立)
(三)指导学生查字典,理解以下词语。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
喝彩:大声叫好。
绝技:没有人比得上的、独一无二的技艺。
(四)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逗分明,速度适宜。
“好奇”的“好”是多音字,读hào。
“喝彩”的“喝”也是多音字,读hè。
“跷”读“qiāo”不要读成“qiào”。
“瞅”读“chǒu”不要读成“cǒu”。
“算”读“suàn”不要读成“shuàn”。
2.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第一幅图:猴子表演爬竿。
第二幅图:黑熊表演踩木球。
第三幅图:山羊表演走钢丝。
第四幅图: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都挺有趣。
(五)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猴、紧”二字的书写。
(1)“猴”左中右结构,中间的“亻”旁,写在竖中线上,三部分要写紧凑。
(2)“紧”上中下结构,中间“幺”要紧凑些。
2.写其他字时,要注意看生字表,看清每一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时,写出笔锋。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出示字词卡片(猴子 小狗 黑熊 算术 叔叔 精彩 好奇 紧张 打扮 表演),指名读、开火车。(一个接一个)
同学们已顺利地通过了字词关,可以观看马戏表演了。
(二)看图学文,理解文意和图义。
1.出示第一幅图:
(1)你们看,这是什么节目?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猴子表演什么节目?板书:猴子爬竿
(2)猴子是怎样表演节目的?指名读2~4句。
学生评读。
结合图说一说倒竖蜻蜓是怎样的?
(头朝下,脚朝上,用手支撑着身体倒竖起来。)
图文结合说一说从哪儿看出猴子的样子很顽皮。(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还好奇地瞅着观众;穿着衣服,打扮得像个小孩;下肢自然分开,保持平衡;上肢紧紧抓住竿子,尾巴翘着……)读2、3句。(这两句具体写出了猴子是怎样表演的。)
(3)观众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应呢?
读第4句。
为什么观众会哈哈大笑?(看图说意思)
(4)指名有语气读这段,小结本段写法:先说表演什么节目,再讲是怎样表演的,最后讲了观众的反应。
2.出示第二幅图。
(1)看图说说,这是谁表演什么节目?
(2)看书第3自然段。黑熊表演了什么节目,它是怎样表演的,观众有什么反应?默读标出记号,(节目名称画“ ”怎样表演的重点词下点“.”观众反应下画“
(3)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看图观察黑熊的表情,说说从哪儿看出它很紧张。
说说“哄笑”的意思,再说说观众为什么会哄笑。(哄笑,许多人同时大笑。)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评读。
(5)练习填空:
笨重的(黑熊)(小心)地踩着木球,滚过中心点,是多么(紧张)啊!3.自己看图学文,读懂第4自然段。
(1)方法:山羊表演什么节目,怎样表演的,观众有什么反应。
同桌讨论自学情况。
(2)投影出示两句话。
读两句话。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细细,写出了山羊在什么样的钢丝上走。稳稳当当,写出了山羊走得怎么样。走过来走过去,写出了山羊怎么走。)
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认为第一句写得好,使我们感受到山羊表演得很精彩。读书上的1、2句,试背诵。
(3)山羊还表演了一个绝技,什么叫“绝技”?
(没有人比得上的、独一无二的技艺)从哪里看出山羊表演的是“绝技”?(圆板小;四只脚都踩上;圆板插在钢丝上会摇晃。)
小结:山羊表演了高难度特殊的技能,所以叫“绝技”。
(4)什么叫喝彩?(大声叫好)学一学怎样喝彩。
(5)尝试背诵。
先分部分读一读。
再分部分背,同桌互背、齐背、比赛背。
4.出示挂图三。
看图,说说还有哪些动物表演了什么节目。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动物们表演得这么精彩。
5.总结:我们今天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知道了,小动物们之所以能表演得这样精彩,离不开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的辛勤训练。因此我们应向叔叔、阿姨说一声:“谢谢!”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课文2、3、4自然段的写法,任选一个节目,学说一段话。
(二)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
(三)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着2、3、4自然段的写法说一段话。
(二)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
请同学当评委打分。标准是:读音准确、声音洪亮、有语气、句读分明、速度适宜。
(二)检查背诵第4自然段。
同桌互背、老师指名背。
(三)复习2、3、4自然段的写法,学说一段话。
1.2、3、4自然段的叙述方法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任选一个节目,想象一下表演得怎样精彩,说几句话。(可以是马钻火
圈、小猴骑车、小狗做算术??)。
(四)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
1.想词语是什么意思?
2.看词语在文中哪句出现。
3.自己说一句。
(五)练习。
1.连线:
精彩的
圆溜溜的
细细的
顽皮的
笨重的
2.填空:
( )地走着
( )地瞅着
( )地移动
3.选择正确读音画√。
跷跷板(qiāo qiào)
哄笑 (hōng hng)
喝彩 (hè hē)
好奇 (hào hǎo)
眼睛 钢丝 马戏 黑熊 猴子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篇2
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 蔡丽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初步理解“倒竖蜻蜓、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动物表演。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得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精心训练的结果。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析句欣赏3种动物表演的特点。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二三四段的写法,仿说一段话。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分享:请同学们欣赏小动物表演的节目。
一、谈话导入 , 揭示课题
1、刚才这些小动物表演的节目叫做“马戏”。
出示“_________的马戏”进行句式训练。把学生说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揭示课题
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哪个最好,说说为什么?(精彩)
②板书“精彩的马戏”,朗读揭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和新词的音。
2、反馈检查:读词语。
三、再次朗读,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表演?动笔划下来。
2、指名交流: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表演?
3、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这场精彩的马戏都有哪些节目?
4、选节朗读
①你最喜欢这三个马戏节目中的哪一个呢?就请你选择这个马戏节目所在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②抽读,纠正字音,指导长句停顿。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猴子表演节目的句子。指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读着这两个句子,你觉得猴子爬竿有趣吗?
你从哪里读出它的有趣呢?请你找找有关的句子或者词语来说一说。用△标出。
4、交流中读:理解“倒竖蜻蜓”
理解:好奇、瞅。
5、研读第四句
1)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观众,看着猴子那顽皮的样子,你会怎样?
2)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哈哈大笑)
3)朗读:让我们把观众的这种快乐之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6、分句读,理清结构。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黑熊表演节目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勾画句子,并交流并说说从哪个词看出精彩。
理解:笨重、直立、小心移动
2、女生读,男生表演。
3、那样精彩的节目人们有什么反应?理解:哄笑。
4、请用你们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节目的精彩。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学:山羊是怎样表演节目的?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分析:山羊怎么表演走钢丝的'?
4、比较句子:山羊在钢丝上走来走去。
在细细的钢丝上,山羊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
5、 山羊表演了几个节目?你是从哪个句子中读明白的。
1)理解“绝技” 2)为什么山羊表演的是绝技?看图片体会。
6、指导朗读。读出山羊表演的精彩。
7、看了山羊这么精彩的表演,观众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如果你是观众,你会怎么为山羊喝彩?
8、齐读第四自然段。
七、说话训练
1、这三个节目都这么精彩,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
都是先写谁表演什么节目,再写怎么表演,最后写观众的反应。(板书:节目、特点、反应)
2、马戏团的表演除了这些节目,还有哪些?你能像前面那样介绍下这些节目吗? (学生练习说话,教师指导。)
3、动物们为什么能表演这么精彩的节目?
八、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猴子爬竿 顽皮 哈哈大笑
熊踩木球 笨重 哄笑
精彩的马戏山羊走钢丝 出色 喝彩
小狗做算术
猴子骑车
马钻火圈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精彩”“表演”口头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所表演的精彩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有以下三个重点:
1、阅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除了要读准课文中出现的10个生字外,还要注意让学生读准以下两个多音字和三个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好、喝;易读错的字:跷、瞅、算。
2、教学生字时,要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好“猴、紧、演、算、直”等5个生字的笔画、笔顺及字形结构。
3、要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明白动物的精彩表演是由马戏团演员们训练出来的,懂得人是最有办法的。
教学思路:
本课是看图学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配有四幅图。教学时应从图入手,图文结合,指导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课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图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初读课文。主要应按以下三步进行:①揭示课题,看图说图意。②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③自学生字词。提出自学要求,然后采取自学汇报的形式学习生字词。教学时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突出生字的书写指导。
精读课文要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根据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逐段学习,强化学法指导。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各段的叙述方法基本相同,教师应重点指导学习第二段,其余两段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阅读,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第五段,是指导学生读懂第二句话的意思,懂得这句话是说动物能做各种表演是人训练的结果,讲清楚还是人有办法的道理。
精读课文后要总结全文,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资料:
戏:读xǐ。左右结构,字形左小右大。左边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马戏:原指人骑马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也指节目中经过训练的其他动物的各种表演。
猴:读hóu。左右结构,字形左窄右宽。右边的“侯”,与时候的“候”不同,书写时中间不要多加一竖。猴子:哺乳动物,全身有毛,形状略像人,种类很多。
扮:读bàn,不读fàn。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义:化装。
熊:读xiǒng。上下结构。上半部“能”字的两个“匕”字,书写时小撇不出头。下半部四点底,第一个点是左点,其他三个是右点,最后一点书写时应和第一点一样略大些。字义:兽名,能用两只后脚直立行走,也能爬树。有黑、白、棕等颜色。
直:读zhí。独体字。中间是三横、不是两横,也不是一竖。直立,就是站立。
紧:读jǐn。上下结构,上半部第二笔竖略长于第一笔竖。下半部是“糸”不要丢掉第三笔点,也不要写成“系”。紧张,是指人的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演:读yán。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宀、一、由、八组成。表演,即演出;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狗:读gǒu。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两部分上下基本齐平。字义:一种家畜,也叫“犬”,善于看守门户。种类很多。
算:读suǎn。上中下结构。共14画,第13画是竖撇,不是竖。中间是“目”,不是“日”。算术,数学的一个分科。
叔:读shū,不读shù。左右结构。左半部是“上”和“小”组成的,“上”不要写成“止”。叔叔,父亲的弟弟;或对比父亲年龄小一些的男子的尊称。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本课是说猴子对很多观众都看它表演感到奇怪。
瞅:读chǒu。北方方言,看的意思。
绝技:没有人比得上,独一无二的技艺。
倒竖蜻蜓:头朝下,脚朝上,用手支撑着身体倒竖起来。(可看第一幅插图帮助理解)
顽皮:一般指小孩很淘气。本课是说猴子的样子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这节课学习18课《精彩的马戏》(板书)请同学们看课题,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马戏)谁知道什么是马戏?“精彩”是什么意思?(精彩的马戏,就是动物经过训练表演的特别优美、非常出色的杂技节目。)
好,现在我就请同学们看一看什么是精彩的马戏。(用幻灯连续打出四幅图,让学生边看边说出每幅的意思)
二、教师范读课文。思考:这场精彩的马戏,主要讲了谁的什么精彩节目。
三、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四、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
五、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生字以词出现。)
马戏(xì):读字音,分析字形结构,(着重指导笔画)组词,讲词义。(结合插图理解)
猴(hóu)子:整体认读直呼音节,分析字形,讲字义,组词。
打扮(bán):拼读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打扮”说一句话。
黑熊(xiǒng):读字音,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匕”和“灬”部分),讲词义。
直(zhí)立:读拼音,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不要写错笔画)解词义。
紧(jǐn)张:读拼音,分析字形,(侧重笔画指导)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结合插图理解词义。
表演(yǎn):读拼音,分析字形,(侧重指导笔画笔顺)理解词义,练习口头造句。
狗(gǒu):读拼音,分析字形,讲字义,组词。
算(suàn)术:正音,不读shuàn,分析字形结构,(侧重指导笔画笔顺)组词。
叔(shū)叔:正音,不读shù,分析字形,解词义,练习口头造句。
指导书写生字(猴、紧、演、算、直)。
六、学生阅读课文。〔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和易读错字的读音,如:“好(hào)奇”不读(hāo);喝(hé)彩,不读(hē)。“跷”读qiǎo,不读qiāo。“瞅”读chǒu,不读cǒu。〕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先写猴子爬竿,接着写黑熊踩木球,然后写山羊走钢丝)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逐段研读课文。
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一句话概括地交待了时间——昨天、人物——我和妈妈、事情——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这是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写了几句话?哪几句话是写猴子的表演。观察第一幅图,说说猴子“倒竖蜻蜓”“圆溜溜”“好奇”“直笑”等词语,讨论:这段突出表现了猴子的什么特点?(顽皮)
观察第二幅图,说一说黑熊是怎样表演的。(黑熊很笨重,爬上大木球,直立着身子,滚动木球,它从翘翘板的那一头滑下来)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 “直立”“移动”“紧张”“哄笑”等词语,说说黑熊表演的怎样,突出了熊的什么特点。(紧张)找出表现黑熊表演时既紧张有趣又精彩的`句子读一读,把黑熊那种笨重的样子和表演时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出色”是什么意思。读第一句话,结合第三幅图,想一想,句中的“也”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山羊的表演和猴子、黑熊一样都很出色)结合“稳稳当当、绝技、小心地、拱桥”等词语,具体说说山羊表演了哪两个出色的节目,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说明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读最后一句话,回答“喝彩”是什么意思?观众为山羊喝彩说明了什么?(出色)
阅读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人们对这三个动物的表演的反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看猴子表演,人们直笑;看熊表演,人们哄笑;看山羊表演,人们喝彩。表演的精彩程度不同,所以人们的反映也不同。)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除了上面三个动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动物的表演?说一说课文最后一句话包含哪些意思?(①马戏精彩。②人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人的指挥。)
三、朗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四、总结全文(利用板书)指出文章叙述的特点有详写有略写,赞扬了人的智慧,说明了动物的精彩表演是叔叔阿姨们训练出来的,人真有办法。
第三课时
一、复述课文。
按照先说节目名称,再说节目是怎样表演的,最后说观众反映的顺序复述课文。(自由练习说、指名复述)
二、听写词语。(完成课后习题3作业)
三、指导朗读课文。(先自由读课文,再指名分段读,重点指导朗读第四段)
四、背诵课文。
提问:第四段写的是什么?(写山羊表演走钢丝的绝技)②它是怎样表演的?(板书:出色、稳稳当当、绝技、像一座拱桥、喝彩)
请同学们根据黑板提供的词语自由背这一段课文,然后再指名背诵。
附:板书设计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篇4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八
河北省玉田县教研室 贾庆明 郑坤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精彩”、“表演”练习说话。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3 提高学生细致观察图画的能力。
4 能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弄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爬竿、黑熊踩球、山羊走钢丝都很精彩”这一问题。(即:对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内容的理解)掌握10个生字。
2.教学难点:对“好奇、绝技、喝彩”等词的理解;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精彩”、“表演”这两个词的运用。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或幻灯片)、田字格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卡片指读、齐读:马戏。提起马戏,(板书)你们都知道,谁能说说什么是马戏?你们看过哪些马戏?(议答)马戏节目大家都喜欢看。今天,我们就学习看图学文第19课——《精彩的马戏》。(板书)大家齐读课题。这一课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表演的马戏节目呢?打开书,看书上的插图。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
书上有几幅插图?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先自己看图,然后说一说。(议答)图上画的是猴子、山羊等动物表演马戏的情景。你们觉得它们的表演怎样?(议答)这些动物表演的马戏的确吸引人。书上都叙述了哪些内容呢?看书。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并看看课文讲了哪些动物的马戏表演。(议答: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将四幅图中各种动物的表演都讲清楚了)
2.指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连贯;其他人边听边想,哪些段讲了四幅图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讲的?(议答:课文的二——四段的内容与四幅图内容吻合)先讲猴子爬竿(二段),再讲黑熊踩球(三段),接着讲山羊走钢丝(四段),最后讲小狗、马、猴子的表演(五段)。
3.区别两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指读:“喝彩”“好奇”(h8,h4o),然后用“喝、好”(h5、h3o)组词。
4.过渡: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猴子等动物表演的马戏节目。课题中说它们表演的马戏是怎样的?(精彩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些马戏是精彩的呢?下面我们结合图来学习课文。
四、学习第一段。
1.指读,想一想这段话讲什么意思?(讲昨天我和妈妈去看了马戏)
2.理解词语。指读:马戏。“马戏”是指马戏团里动物的表演。在这个词语中,“戏”是生字,用“戏”组词。(议答)“我”看到的马戏是一场(精彩的)马戏。指读:精彩。“精彩”是指动物的表演非常优美,出色,很吸引人,是对表演的称赞。齐读这个词。
3.指导读。既然看到的马戏很精彩,那“我”的心情怎样?(高兴)读这段话就得读出高兴、赞扬的语气,
尤其得注意“精彩”一词的语气。指读。
小结:这段就一句话,简单交代了什么时间、谁和谁去看马戏、“我”看到的马戏怎样精彩。看第二段。
五、学习第二段。
学习这段,我们按下面四步来进行。
1.了解图文内容。
(1)看图。仔细观察图画,看看猴子的衣着、动作姿势、脸上的表情各是怎样的,然后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议答)
(2)指读这段,看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什么内容?(这段共四句话,讲猴子爬竿表演)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指读。这句话讲什么?(介绍猴子爬竿的情景)这是先交代一个什么节目(板书)。指读“猴子”。猴子是怎样表演爬竿的呢?(板书)指读有关句子。(二、三句)这两句都是讲怎样表演的。
第二句。这句话讲什么?(讲猴子穿着衣服,像个小孩)板书:像个小孩。指读“打扮”。“打扮”指什么?(指猴子装扮出来的样子)把“打扮”的意思放到句子中去,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猴子穿着衣服,装扮出来的样子像个小孩。)看图,具体说说猴子怎样打扮?读这句要读出顽皮、可笑的语气。指读。
第三句。指读。这句讲什么?(讲猴子在竿上表演倒竖蜻蜓的情景。)看图,说说“倒竖蜻蜓”是怎样的姿势?(议答)板书:倒竖蜻蜓。书中是怎样写猴子面部表情的?指读。看图,说说什么是“圆溜溜”?猴子为什么“好奇”地瞅着观众?(议答)板书:好奇地瞅。这句具体描述了猴子爬竿时那顽皮的姿势和表情,读的时候要注意“圆溜溜、好奇”等词语,读出顽皮的语气。指读。
第四句。齐读。这句讲什么?(讲观众被逗得哈哈大笑)这是观众的反应。(板书)说说怎样笑才是“哈哈大笑”?观众为什么哈哈大笑?(议答)说说什么叫“顽皮”?(指猴子像小孩子似的,动作、表情很滑稽逗人,很淘气的样子)正因为猴子的表演顽皮、(板书)逗人,所以观众才“哈哈大笑”。(板书)透过“哈哈大笑”这个词想象一下场内是怎样的情景?观众心情怎样?(议答)读这句要读出高兴、开心的语气。指读。
3.练习有语气地读。
这段介绍猴子爬竿的表演,共四句话。第一句先讲猴子表演什么节目,二、三两句具体讲猴子是怎样表演的,突出了猴子的顽皮;最后一句讲观众的反应,突出了观众兴奋的心情。读这段话,要注意语气的变化:第一句要用兴奋的语气读出“我”高兴的心情;第二、三句要读出猴子顽皮、可笑的语气;第四句读出观众兴奋、开心的语气。指名读。
4.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爬竿很精彩。(复述、议答)
小结:第二段写猴子爬竿的精彩表演,突出了猴子的顽皮。
六、指导书写生字。
1.认识字的结构特点。
一、二段有3个生字,看课后生字表,想想这3个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都是左右结构)
指读:马戏猴子打扮
2.指导书写。“戏”左边不要写成“又”,最后一笔是点。“猴”左边是“犭”,右边“侯”字中间不要多加一竖,最后一笔是捺,书写时“亻”在竖中线左边。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个,生在本上仿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二段的学习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精彩的马戏》第一、二段,这段讲什么?分几步来学的?(议答:分四步来学的。第一步,先按顺序看图,说说猴子是怎样表演的,然后,读这段话,看看讲什么内容。第二步,结合图逐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弄清表演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应怎样。第三步,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这段话。第四步,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爬竿表演得很精彩)
根据议答,总结,出示学习方法:
指读,齐读学习方法。用上述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的三、四两段。
二、学习第三段。
1.指答学习过程的第一步,然后看图,自由读课文。复述、叙述图上内容。(略)这段共五句话,讲黑熊踩木球的表演。
2.指答第二步学习要求,然后结合图读课文,读完后同桌交流一下学习结果。接下来进行议答。
什么节目:第一句讲表演什么节目。表演的.节目是“黑熊踩木球”。(板书)指读:“黑熊”,用“熊”组词。黑熊是一种很笨重的动物。它表演踩球一定非常好看,因此,“我”说“……也很好玩”。读这句要用什么语气?(很喜欢黑熊的语气)指读。
怎样表演:二、三、四句是讲黑熊怎样表演踩球。指读。注意黑熊的表演过程,然后按顺序说说。(黑熊爬到球上→直立起来→小心移动双脚,让木球滚到板上→球刚过中心点,跷板一头掉下来。黑熊非常紧张)(板书带点的词语)提示:这个环节可让学生用事先剪好的硬纸画片,到前面边粘贴演示边叙述。指读:“紧张”。“紧张”什么意思?黑熊为什么紧张?(紧张指黑熊精神不安。其它略)透过“紧张”一词可以看出,这个节目难度大,黑熊对演出也很认真。读这三句话时要想象黑熊表演时紧张、认真的情景,并注意这些词,读出认真而紧张的语气。指读。
观众反应:第五句讲观众反应。指读句子。说说什么是“哄笑”?(许多人同时出声大笑。)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不用“哈哈大笑”,而是说观众一阵“哄笑”呢?(议答)指读这句,想象观众由紧张到哄笑的情景。 小结:这一段突出了踩球表演的难度大和黑熊的紧张,下面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这一段。
3.练习朗读。读这段话也要注意语气变化。第一句要读出“我”喜欢这个节目的语气;第二、三、四句要从“爬到、直立、小心、刚…就…”等词语中去体会黑熊的紧张;第五句要读出台下一片哄笑的气氛。指读。
4.指答第四步做什么,并回答。
三、学习第四段。
1.按学二、三段的方法,先一步步地自学课文,然后同桌交流学习结果。
2.检查自学结果。分四步议答。
〈1〉图上内容。(略)这段内容共六句话,讲山羊走钢丝的表演。指读这一段。
什么节目:第一句讲山羊表演走钢丝很出色。(板书)指读“走钢丝”。什么是“走钢丝”?(议答)表现走钢丝的过程叫什么?(表演)指读:表演。“出色”是什么意思?(特别好,不同一般)“出色”(板书)是对山羊表演的称赞。指读句子。
怎样表演:二、三、四、五句讲山羊走钢丝的情景。①山羊是怎样表演的?(读第二句)板书:走来走去。“稳稳当当”是什么意思?(议答)读这句要读出“稳”、“不慌不忙”的语气。指读。②三、四、五句写山羊表演什么,怎样表演。(用书上的话叙述表演过程)比较句子异同,并理解“绝技”。
(这两句都写山羊表演时身子弯起来。但第二句用拱桥的形状来比喻山羊身子弯的程度,这个表演很费劲,困难大,也十分惊险。这样的表演没有谁能比得上,独一无二,所以叫“绝技”)
读这三句话要读出惊险、不慌不忙的语气。指读。
观众反应:第六句讲观众反应。“喝彩”指大声叫好。(板书:喝彩)想象一下,观众可能怎样为山羊叫好?读这句要读出称赞的语气。指读。
练习有语气地读。第一句读出称赞的语气;第二句读出“不慌不忙”的语气;第三句用称赞的语气;
四、五句读出既惊险又不慌不忙的语气;最后一句用称赞的口气。指读。
从“稳稳当当”、走来走去、碗口大、四脚踩上、像一座拱桥”等语语中可以看出表演精彩。
四、学习第五段。
1.指读这一段,看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意。
第一句:讲小狗、猴子和马的表演挺有趣。板书: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有趣。看图说说小狗、猴子、马的表演情景。
第二句:指读。这句讲谁怎么样,(讲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真有办法。板书)指读:“叔叔”。结合前面内容说说他们怎样有办法。
(议答)想想:这些动物的精彩表演是怎样得来的?(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这句讲“我”看过马戏后的想法,赞扬了叔叔、阿姨训练动物有办法。读这句要用称赞的口气。指读。
五、总结。
《精彩的马戏》着重讲了猴子、黑熊、山羊的精彩表演,指出动物们的精彩表演是演员精心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
六、指读全文。
七、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熊”:上下结构。下面是四点底。上面,左上是撇折、点两笔;右边
“直”:上下结构。“真”字去掉下面两点。
后写“小”字。“算”:上中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中间是“目”,下边三画:横、撇、竖。“叔”:左右结构。左上是“上”字,不是“止”字。
第三课时
一、完成课后第3题。
1.指读题目,明确要求。
2.指读、齐读词语:猴子、小狗、黑熊、算术、打扮、直立、顽皮、表演、走钢丝、小心地、精彩
3.抄写词语,易错字教师揭示。(如:直、算、演等)
4.用“表演”“精彩”练习说话。
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上词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语义和用法。
练习练句。教师可提示举例,开扩造句思路。如:①“六一”儿童节,我们都上台表演了节目。②芳芳的节目表演得可好了。③新年联欢会上的节目真精彩呀!④大家为秋生的精彩表演鼓掌。
二、完成课后第4题。
1.练习背诵第四段。
指读这一段,说说有几句话,分别讲什么。(共六句话。第一句讲表演什么节目。二、三、四、五句讲山羊怎样表演,先讲山羊怎样在钢丝上走,再讲山羊表演绝技,接着讲圆板大小,最后讲怎样站在圆板上,第六句讲观众反应。)
引背:这一段写表演什么节目?(背第一句)→山羊是怎样表演的?(背第二句)→山羊还表演了什么?(背三、四、五句)→观众反应怎样?(背第六句)师生共同试背这段。
自由练习,按“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应”的提示试背。
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精彩、表演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3、提高学生细致观察图画的能力。
4、能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弄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爬竿、黑熊踩球、山羊走钢丝都很精彩。
教学难点:
对好奇、绝技、喝彩等词的理解;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三、教具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1.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精彩的马戏。
课文中有2个多音字,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喝彩好奇喝好喝水好玩1、谁来读一读?1、大家一块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2、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1-4段,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插图,边读边看边想: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待会儿提出来。
3、小朋友,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马戏节目有很多,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节目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2、3、4自然段,并用横线勾出表示节目名称的词语。用波浪线勾出表示观众反应的词语。(板书节目名称,请三位学生上台板书表示观众反应的词语。)
4、(放屏幕)同学们,猴子爬竿逗得观众哈哈大笑,黑熊踩木球引起一阵哄笑,山羊走钢丝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可见这三个节目确实都很精彩,那它们的表演精彩在哪儿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读2、3、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三个节目都很精彩?读完之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这个问题。(板书:顽皮、紧张、出色)
5、把今天学习的1-4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要读得有感情。
6、总结:
小朋友,课文主要写了这三个节目,从动物表演的经过和观众的反应都可以看出这三个节目很精彩。那么,动物们能演出这么精彩的节目,是谁的功劳呢?我们下节课再一块儿学习讨论。
7、完成课后第三题。
1、请一人读题目要求。
2、全班齐读词语。
3、用精彩、表演练习说话。
4、抄写第三题的词语。
5、红花题:用精彩、表演书面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