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标点符号》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标点符号》教案 篇1
一、能力要求:
D级,表达运用。
二、考点诠释:
在汉语表达中,标点符号对表情达意起着一种重要的辅助作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本考点能力层级是属于运用,必须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试题的难点往往在于标点易混处和标号、点号连用的处理。标点符号试题的特点是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火热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
三、高考回眸:
纵观前几年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一是基本用法的考查较多地集中在顿号、冒号、括号、书名号、问号和引号地易混、易错之处;二是把标点符号地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这就告诉我们:在复习训练中应该弄清16种标点符号中有哪几种在实际运用中易混易错,并通过相应的练习进行操练,以达到“眼明心亮”;审视标点符号的正误一定要和理解句意结合起来。
四、命题规律:
内容上在16种标点中,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和破折号为考查重点,考查点均为标点使用的易混处。
形式上高考题型基本有四种:
1、选择题,要求辨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2、选择题,给出语段的标点空缺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标点,如1998年的的10题;
3、修改填空题,在运用短文中存在着标点、语法、词法及句意表述的毛病,要求指出有错误的句子(有的给标点)并修改,如1996年和1997年的的31题。
4、表述题,要求指出因标点位置不同而导致的表意差异,如2004年福建卷的第22题。
五、知识要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有:
1、能够正确理解语义,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
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
3、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4、具有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主要是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标号主要表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大类:点号
5、注意:
问题一: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只用一个书名号,书名在前,篇名在后,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问题二: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6、着重号——要求特别注意的字、词、句,庸着重号表明。
例句: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7、连接号——起连接作用的符号。主要用法如下:
用法一:两个相关的名词苟存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用法二: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用法三: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类型。
用法四: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例句:见P25页
8、间隔号——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书名号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表示。
例句:见P25页
9、专名号——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表示。
例句: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六、高考样题
见《三五丛书》P38页94、95、97、98、04年的高考题。具体分析如下:
94年高考题详解:题目考查要求是找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具体分析如下——
A项考查的是引号,双引号引到最后,都是耿大妈说的内容,正确;句号在此号之内,也正确。问题出在了单引号上:俗话是“礼多人不怪”,“吗”是耿大妈的语气词,因此后单引号应引在“怪”后,而不应该把“吗”也引进去。另外引用内容作为一句话的组成部分,第二个冒号属于多余,应该删去。
B项的错误在于误用问号。问号要用在表疑问句末,本句其实不是疑问句,尽管句子有疑问词“怎么”,可是从句子内容看,它是向别人说明一件事的,并不是提出问题的;本句是陈述句,句中应用逗号,句末应该用句号。
C项考查的是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但是,解释说明的语句如果插在句子中间,可以在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本句中“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是解释说明语句,并且插在句中,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用法正确。
D项错在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上。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表示一句话结束;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标点放在引号外。本句引用“神形兼备,充满生机”,是作为作者自己话的宾语,引文不应带句号,应把句号移到引号之外,作全句末尾的标点。
95年高考题详解:题目考查要求是找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具体分析如下——
A项的顿号用法有误。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组的停顿,表示最小的停顿,但是“三四”读起来并不停顿,又不会产生歧义,所以中间不用加顿号。
B项中的分号使用错误。分号前面的内容尽管是一个较大的停顿,但因为前面两句是分说内容,最后一句是表示总结性的话,所以应该用冒号,表示总括前面内容。
C项错在书名号的误用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既不是书名,也不是篇名,更不是报刊名,因此不用书名号。由于它是需要指出的专名,故可以用引号。
D项中叹号表感叹语气,问号表示反问语气,用得正确。另外“道”前后都是作家的话,所以“道”后的逗号也用得正确。
97年高考题详解:题目考查要求也是找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具体分析如下——
本题涉及到顿号、引号和括号的使用。
A项“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和“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分别为两组并列词语,中间只能用逗号,用法正确。
B项逗号用错。有人说“海尔——波谱”既非引用也无特殊含义,不宜用引号,这个理由不充足,作为专用名词(或叫特殊称谓)它是可以用引号的,此项的错误在于“旁边”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以表示层次。
C项括号中的内容不是对上文的解释,而是必须明确的内容,应删去括号,在前面加逗号。
D项中的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因为“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分句并列,而不是句内成分并列。
98年高考题详解:题目考查要求是找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具体分析如下——
本题考查了句号和逗号,逗号和分号,书名号和双引号及句号和问号的区别。
①处前面所引对联和“这”构成复指主语,当然应该用逗号;②处明显应该用逗号;③处是文章名应用书名号;④句不是问句,应该用句号。因此应该选A项。
04年广东高考题详解:题目考查要求是找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具体分析如下——
A项考查分号的用法。分号前后是两组表并列关系的分句,用分号表示并列关系使用正确。
B项考查双引号的`用法。双引号里的内容是引用者文句内容的一部分,引文里最后的点号省略,所以引号里不用句号,句号用在双引号之外。
C项考查冒号的用法。冒号之后的内容为间接引用,所以不用双引号。
D项考查逗号的用法。由于“妈妈大声地训斥我”前后都有说话的内容,所以冒号用错,应为逗号。
七、应试策略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综合性是指多种标点的连用,技巧是指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活用)
策略一:解决标点活用的考题,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等级
如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
举例说明: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加标点:
1.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2.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惩奖议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代会理事。
3.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4.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解答:1、2句用冒号,3、4句用破折号。上面四个例句中,似乎都有总说和分说部分,但为什么1、2句用冒号,3、4句用破折号呢?
①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分所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引用冒号;例句1、2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总说部分的一一叙述。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例3句中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是对四大发明的注释,例4句的“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是对中国人民的注释。
②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
例3句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例4句可以说成“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起帮凶作用。”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③从语气方面分析,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停顿的时间较长;而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中间停顿的时间很短。
策略二:标点符号的判定,还要结合语境、语意
例如:
5、“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四婶慌忙说。
6、“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地说。
两个句子意思差不多,一个长式句,一个变式句,但标点符号都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单句,“祥林嫂,你放着吧!”只不过在主谓之间停顿了一下,而第6句,谓语提前,但感叹号还是放在单句之后。
7、我们清楚看到,上海市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
8、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例7句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例8句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再如分号,用在表示偏正关系的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产生歧义。例如:
9、桥砖是深褐色的,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代工程的坚美。
10、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鉴赏一会儿。
例9句是转折关系的偏正复句,例10句是因果关系的偏正复句,两者都用了分号。原因是两者用上逗号及很容易同前后的意思混淆,如果用上句号又会把前后的意思割断,用上分号就显得前后关系清楚。
八、自学内容
以《三五丛书》为自学蓝本,自主阅读P40——49页中有关的内容,特别是“知识清单”中有关标点符号误
用的说明。
九、训练内容
以《三五丛书》中P49——54页中的高考模拟题为训练内容,做错的对照答案一定要进行订正。
《标点符号》教案 篇2
一、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使用依据:
1、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2、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解说》
三、标点符号的种类:
1、标号九种: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
2、点号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四、复习重点:问号、顿号、冒号、分号、破折号、书名号、逗号
五、复习难点:引号、括号、省略号
六、试题类型:语基选择题语运改错题
七、突破重难点
1、问号的用法
①无疑而问(问句充当了句子成分)不用问号
如: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②选择问只在最后一问用问号
如: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③连续问每一问都用问号
如: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④倒装问中问号置于末尾
如:你到底去不去呢,小张?
2、顿号的用法
①分句间不用顿号
②不同层次的词语并列应区别开来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③连词“和”“与”“及”“或”“或者”前不用顿号
④概数之间不用顿号
如:她大约十七八岁。
⑤集合词语间不用顿号
如:我们要搞好干群关系。中小学生老中青三结合
3、冒号的用法
①冒号提示下文,总结上文
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②冒号后面(至句末点号处)的内容都属于提示内容,否则为误用
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
(一)个人服从集体;
(二)少数服从多数;
(三)下级服从上级;
(四)全党服从中央。
③同一句话中只用一处冒号
④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4、逗号的用法
①并列谓语(短语)间用逗号
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并列补语(短语)间用逗号
如: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③并列词语加语气词时用逗号
如:校园里种着花呀,草呀,树呀。
5、分号的用法
①句中无逗号时不能直接用分号(分行并列时可用)
②并列分说时列举项中已用句号则并列项间不用分号
6、书名号的用法
①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
如:我最近看了《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上的《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篇文章。
②戏曲名、影视名、歌曲名、文件名、图画名
如:《涛声依旧》这首歌真好听。
③栏目名不用书名号,用引号
如:要想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可以收看“百家讲坛”。
7、破折号的用法
作用:①解释说明
②意思的递进
③话题的转换或转折
④声音的延长
⑤表示夹注
⑥总结上文
与冒号的区别:①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时用冒号
②破折号表示夹注时可删去注释,句子内容、形式仍然是完整的,冒号则不行
破折号前面的点号一般不用,但为了突出“递进、转折”时也可用
8、省略号的用法
①省略号后不用“等”“等等”
②并列词语在三个以上时才用省略号
如:(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箱子、耀、水赖、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③列举时省略的部分充当了修饰限制成分时不用省略号
如:小说、散文、诗歌等评奖活动,不知搞过多少次。
④可以表示话语的'断续,而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9、括号的用法
①句内括号的位置应紧贴被注释、说明的成分,括号内的句子中间的标点照用,但最后一个标点应省去
②句外括号补充注释全句内容,正文的标点放在括号前,括号后不用标点。括号内的标点符号照常使用
10、引号的用法
①作用:引用、强调、否定、反语、特定称谓
②引文独立而完整,引文末尾的标点照用且放在后引号内。
如: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③引文不独立,不管它是否完整,后引号前都不用标点(问号、叹号除外)
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黑格尔曾经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我一进门,就看见一条“今天你浪费了时间了吗?”的标语。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④“某某说”前后标点符号的用法
如:“今天很冷,”老师说,“大家多穿点衣服。”
八、注意几个特殊的句子
①啊,多么美丽的景色!
②朱自清以“荷塘月色”为题,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
③爷爷教导我说:“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④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九、复习建议
①熟悉《标点符号用法》(第二册180页)
②记住特殊用法的例句
③重点关注点号的搭配使用
④做练习时要敏感发现它们与例句的异同
《标点符号》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了解逗号的功能。
2. 克服逗号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毛病。
3. 能对写作中出现的标点错误进行修改。
重点:了解逗号的特点
难点:在写作过程中减少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逗号的功能及作用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小于分号大于顿号。它是句子中点号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它用途最广,用法最灵活,因此也最难掌握。
二.逗号在运用过程中常出现的几种错误
1.逗号误用为句号。一句话还没说完而需要停顿一下,就用逗号;有时候单独看是一句话,但跟上下句联系起来看,意思还没说完,也应当用逗号。
2.逗号、句号误用为分号。分号表示复句内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在该用逗号的地方误用分号,会造成意思割裂;再该用句号的地方无用分号,则会影响层次的清晰。
3.逗号、句号误用为问号。问号常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有的句子里虽然用了疑问代词,但并不是疑问句,就不宜用问号。
4.逗号、句号误用为叹号。叹号常用在感叹句的`末尾,表示感叹的语气。语气强烈的祈使句也可用叹号。有些句子是陈述一件事,就不宜用叹号。
三.修改下列句子中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在原题中修改。
1.银盘似的月亮挂在空中。把柔和的光洒向田野、堤岸、风车和磨房。
2.小明虽然在跑道转弯的地方摔了一跤。但是他忍着疼痛,坚持跑到了终点。
3.走到山顶上看见一座凉亭;我们都觉得累了,就坐在亭子里休息;一阵阵山风吹来,个个都感到心旷神怡。
4.他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
5.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决定。
6.将来,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书籍将出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同学们,让我们爱书吧!从书籍中吸收营养,汲取力量!去攀登科 学的高峰!
7.在起草和修改时,除了注意避免误用标点符号的毛病外,还应留意不要多加或漏加标点符号。下面一段话就存在多加或漏加现象,请修改。
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唱了起来。祝你生日快乐,这支歌,大家唱过了不知多少遍,但,今天唱,觉得格外有意义。因为,我们是在庆贺班主任黄老师 ———— 一位即将光荣退休的模范教师的六十诞辰。
8.到八达岭参观的人,都称赞长城是个伟大的工程!
9.我已经把书,送 给她了。你难道要我,去向她讨回?
10.他默默地想是哪位同学给他寄来这本书?这本畅销书可真是难买哪?
11.李小楼同学虽然手上擦破了皮。可他不愿离开植树工地,仍然挥锹挖土;坚 持劳动。
四.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读书的真正乐趣在哪里呢 我想 在于求真 求善 求美 读科学之书可以求真 使知识完善 读道德之书可以求善 是思想完善 读文艺之书可以求美 使心灵完善 读书之乐就在于追求这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幸福 多读书 读好书 为求真 求善 求美而读书 真是乐趣无穷啊
五.巩固练习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认真的看过这些信后,郑重的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 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 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洪民一本正经地说,“ 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儿准能完成” 。
2.下面所列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
湖北省法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 )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 )金钱的多少( )表示着人情的轻重( )礼品的贵贱( )显示出关系的亲疏( )
A :“。,。,。” B :,,。,。 C ,。,;,。 D ,,,;,。
3.选出标点正确的一句( )
A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B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D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4.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年四月七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六.送你一首《标点符号 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少不了。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去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喜怒哀乐感叹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解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清楚都称好。
【反馈检测】
修改下列句中用错的标点符号(在原句中修改)
1,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 。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
2,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注意.
3,大家都去当元帅,都去发号施令,那谁去开枪开炮,谁去冲杀搏击 。
4,川西的北部,海拔三,四千公尺的地方,原来是森林区。
5,一边想,一边做,想,要用做来证明 ,做,要用想来指导.
6,"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这衣服合我的身吗 ?"
7,唐朝的张族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8,《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9,这次我们班获奖的同学较多,有大胖,小牛,铁蛋……等人.。
10,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11,最近,《中学生学习报》社的记者采访了,我校的王老师。
《标点符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齐背字母表。
(2).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D F B N
W m g s f b n z q
(2).指名认读对照。
(3).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Q( ) D( ) M( )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标点符号歌》。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讲解。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 出示三个句子。
b. 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渐渐”的意思。
c.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子就熟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义。
d. 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化,这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 出示句子,自由读。
b. 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 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 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 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重要?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练读。
(4) 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背。
(2) 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 集体齐背。
(2) 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 揭示谜底。
(3) 教师范读。
(4) 学生自由练读。
3. 练习。
(1) 同桌互读。
(2) 指名读。
(3) 反复练读。
4. 反馈。
(1) 指名试背。
(2) 集体背。
(3) 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可爱的.……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 出示观察图画的要求。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 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 指导说话。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3) 指导学生按从头至尾的顺序说说小动物的样子。
三.练习
1. 学生同位练说。
2. 指名说。
3. 评议、补充。
4. 指名说。
《标点符号》教案 篇5
一、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使用依据:
1、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2、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解说》
三、标点符号的种类:
1、标号九种: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
2、点号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四、复习重点:问号、顿号、冒号、分号、破折号、书名号、逗号
五、复习难点:引号、括号、省略号
六、试题类型:语基选择题语运改错题
七、突破重难点
1、问号的用法
①无疑而问(问句充当了句子成分)不用问号
如: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②选择问只在最后一问用问号
如: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③连续问每一问都用问号
如: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④倒装问中问号置于末尾
如:你到底去不去呢,小张?
2、顿号的用法
①分句间不用顿号
②不同层次的词语并列应区别开来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③连词“和”“与”“及”“或”“或者”前不用顿号
④概数之间不用顿号
如:她大约十七八岁。
⑤集合词语间不用顿号
如:我们要搞好干群关系。中小学生老中青三结合
3、冒号的用法
①冒号提示下文,总结上文
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②冒号后面(至句末点号处)的内容都属于提示内容,否则为误用
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③同一句话中只用一处冒号
④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4、逗号的用法
①并列谓语(短语)间用逗号
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并列补语(短语)间用逗号
如: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③并列词语加语气词时用逗号
如:校园里种着花呀,草呀,树呀。
5、分号的用法
①句中无逗号时不能直接用分号(分行并列时可用)
②并列分说时列举项中已用句号则并列项间不用分号
6、书名号的用法
①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
如:我最近看了《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上的《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篇文章。
②戏曲名、影视名、歌曲名、文件名、图画名
如:《涛声依旧》这首歌真好听。
③栏目名不用书名号,用引号
如:要想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可以收看“百家讲坛”。
7、破折号的用法
作用:①解释说明
②意思的递进
③话题的转换或转折
④声音的延长
⑤表示夹注
⑥总结上文
与冒号的区别:①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时用冒号
②破折号表示夹注时可删去注释,句子内容、形式仍然是完整的.,冒号则不行
破折号前面的点号一般不用,但为了突出“递进、转折”时也可用
8、省略号的用法
①省略号后不用“等”“等等”
②并列词语在三个以上时才用省略号
如:(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箱子、耀、水赖、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③列举时省略的部分充当了修饰限制成分时不用省略号
如:小说、散文、诗歌等评奖活动,不知搞过多少次。
④可以表示话语的断续,而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9、括号的用法
①句内括号的位置应紧贴被注释、说明的成分,括号内的句子中间的标点照用,但最后一个标点应省去
②句外括号补充注释全句内容,正文的标点放在括号前,括号后不用标点。括号内的标点符号照常使用
10、引号的用法
①作用:引用、强调、否定、反语、特定称谓
②引文独立而完整,引文末尾的标点照用且放在后引号内。
如: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③引文不独立,不管它是否完整,后引号前都不用标点(问号、叹号除外)
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黑格尔曾经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我一进门,就看见一条“今天你浪费了时间了吗?”的标语。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④“某某说”前后标点符号的用法
如:“今天很冷,”老师说,“大家多穿点衣服。”
八、注意几个特殊的句子
①啊,多么美丽的景色!
②朱自清以“荷塘月色”为题,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
③爷爷教导我说:“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④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九、复习建议
①熟悉《标点符号用法》(第二册180页)
②记住特殊用法的例句
③重点关注点号的搭配使用
④做练习时要敏感发现它们与例句的异同
《标点符号》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2.能力目标:
熟悉句子,标点符号的输入。
3.情感目标:
增加学习计算机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掌握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上机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可以在电脑中输入句子,可是句子中有字、词组还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怎么输入呢?
二、学习标点符号的'输入:
1.切换到中文标点符号。单击“点和逗号”按钮就可以切换到中文标点符号状态,就可以输入标点符号了。
师先演示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练习输入。
2.标点符号输入练习,。?!、:;等。学生尝试输入。
三、中英文切换学习。
在输入中碰到英文怎么办呢?
方法:
1.讲解单击abc图标就可以进行中英文切换。
2.师演示,先单击abc图标,图标变成a这时就只能输入拼音,(教师输入)。然后再单击a图标,变成abc就又可以输入汉字了(教师输入演示并带领学生一起做。)
3.学生自己练习输入:我家的名字拼音是。
《标点符号》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标点符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