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梦想的力量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②认识6个生字
学习重、难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
2、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3、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4、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让梦想成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板书)完成课题。
5、“读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6、“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现在就请你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畅、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的理解)。
②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1)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了相关句子,(理解瑞恩梦想的层层升级、变大)。
①“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②“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③“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生自由读)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体会产生梦想原因
三、交流实现梦想的过程
①自由读文,思考(组织交流)瑞恩的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梳理瑞恩实现梦想的过程。
(1)为了攒够买水泵的70元钱而做家务(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片断,大声朗读)。
(2)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3)在攒挖一口水井所需的20xx元和买钻井机时,因精神感人而得到了捐助。
②瑞恩得到哪些人的支持?人们为什么会支持他?
明确:瑞恩的同情心和爱心感动了更多富有爱心的人们。
(5)当瑞恩决定攒钱买钻井机时和他决定攒20xx元时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与开始相比,后来的瑞恩已体会到了攒钱的不易,但他仍坚定。
(6)组织讨论(小组讨论):是什么使瑞恩的梦想得以实现?
明确:极大的爱心和同情心,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点拨:瑞恩的梦想之所以会实现,除了他本人的努力外,还离不开更多富有爱心的人的帮助。
四、感受梦想的力量
1、组织交流:当瑞恩来到安格鲁村时,他受到了怎样的接待?他的梦想为安格鲁村带去了什么?(13—15)
感受梦想的力量——梦想让一个小小的孩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引导体会: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会流泪?
明确:为梦想的`实现向而流泪,为梦想的力量而流泪。
3、提问:“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的时候瑞恩多少岁?这时他的梦想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4、组织讨论:梦想的力量还体现在哪里?
交流:认识到小瑞恩的梦想不仅激励着他本人,同时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也是梦想力量的体现。
板书设计:
梦想的力量
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瑞恩的爱心、同情心——许多人的爱心、同情心
不懈努力 小爱凝聚成大爱无疆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3
课题: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方法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2.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插图
课时安排:
1课时40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
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设计意图: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
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认识6个生字。
【学习重点】
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名言,激情入文
教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板书课题:17﹡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教师出示文中重点词,让学生进行说话。
自由选择五个以上下面词语,并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非洲水井额外水泵
攒钱捐款钻井机流泪瑞恩的井
三、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1、读第一、二自然段。
(1)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3)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录像或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4)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
2、教师: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以及瑞恩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
(1)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2)小组学习,汇报。
(3)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4)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xx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5)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
(6)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
(1)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2)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①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
②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旬”“募”等6个生字,读准“放弃”“下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要地复述故事,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有过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指名回答。)
2.“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
今天我们就来来认识一个叫瑞恩的小男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二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词语。
放弃 下旬 募捐 水泵 颠簸 节奏 簇拥 筹齐 迫不及待 辛辛苦苦 一声不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指名回答。瑞恩的梦想是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瑞恩经过了不懈的努力,他先筹集70块钱,再筹集20xx块钱,最后筹集买钻井机的钱,终于使梦想成真。)
(3)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2.课件出示瑞恩的梦想: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指导朗读)
你有什么发现?(瑞恩的梦想在不断生长,越来越大。)
3.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 (17段)
三、精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 这两年,瑞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怎样实现他的梦想?
内容态度方法结果第一步凑够70元钱下定决心干活攒钱凑够了钱第二步凑够20xx元钱兴奋,没有放弃干活攒钱,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凑够了钱第三步买钻水井坚定老师、同学和社会上更多热心人的捐助挖了一口井
2.这三步在叙述时有详有略。(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你能把故事复述一遍吗?(指名复述故事。)
四、合作探究,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板块一】激励自己 :
1.瑞恩的第一个目标是70元买一个水泵,为此他做了哪些事情?
为地毯吸尘 ;哥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取得好成绩。
2.体会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类型事例,这一写法的好处。
3.出示:
当哥哥、弟弟尽情玩耍时,瑞恩在( ),因为( )
当全家人去看电影时,瑞恩在( ),因为( )
暴风雪后,当孩子们都躲在家里取暖时,瑞恩在( ),因为( )
4.为什么说这普普通通的几件事能体现梦想的力量很大?(激励自己,付出努力。)
3.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
【板块二】感动别人:
1. 70元买一个水泵,这对解决非洲儿童的用水问题够吗?远远不够,瑞恩接下来第二个目标是20xx元挖一口井。
可是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吗?(不能)那么这个任务是怎么完成的?(许多人伸出热情的手,献上爱心,纷纷捐款。)
2.补充了解捐款背后的故事: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去来25美元,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
一个叫珍妮丝的18岁的女孩儿,放弃了去听后街男孩的演唱会。而她已为此积攒了7年钱。
3.你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什么?(梦想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别人。)
【板块三】带去幸福:
1.瑞恩的第三个目标是什么?(买钻井机) 怎样实现的?(班上的同学加入捐钱打井行列。)
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
梦想实现,会给非洲人民带去什么?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有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有了水的幸福、快乐? 读倒数第二段。
出示老人的话。“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都是健康的。这要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对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播放非洲缺水的图片资料,再读此句话。
2.你感受到什么?
梦想,可以给人们带去幸福。梦想的力量真大啊!此时此刻,我们如何能不幸福地流泪。(出示课件,指导朗读“是呀”“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小结
当瑞恩有了梦想,不但会激励自己,而且还感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梦想实现之时可以给许许多多的非洲人带去健康,幸福,让非洲人民对瑞恩及加拿大人感激不已,从而促进了加非两国人民的友谊。梦想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学到这,我们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梦想的力量真是太伟大了! (再次朗读”是呀“”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板书:伟大。下面我们欣赏一下《爱的奉献》这首歌。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讲研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 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⑵ 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 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录像或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⑷ 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
2、教师:
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的朗读,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
⑴ 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⑵ 小组学习,汇报。
⑶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⑷ 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⑸ 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
⑹ 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
⑴ 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⑵ 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① 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
② 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五、回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2、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3、资料展示:
⑴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
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⑵ 非洲因缺水陷入贫困的故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非洲的水资源危机致使每年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在未来的20年里,非洲至少有5亿人口将由于缺水而生活在困境中。这将进一步导致他们由于缺少用于灌溉农作物的水,使得农业产量会继续减少。专家认为,未来23年,由于缺乏足够的水,非洲粮食产量将减少23%。
对于生活在尼日尔农村的人来说,到距离村子6公里外的水井去打水是她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附近的几个村子只有这一口水井,孩子们要喝水,庄稼更需要水,在他们这里,水就是命根子。他们精心浇灌着庄稼,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日益加重的旱情影响,肯尼亚北部地区数千人面临饥饿死亡威胁。近些年来,在非洲之角,每年都有几千公顷的森林消失,加重了当地的沙漠化和旱情,并引起缺水、饥饿等问题。世界粮食组织日前警告说,如果非洲之角的600万灾民不能得到及时和足够的援助,这一地区将面临人道主义灾难。近几个月来的干旱少雨已使东非地区以放牧为生的居民失去了数万头牲畜,一些牧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其他地区去寻找食物和水源。东非国家的旱灾已经危及上百万人的生存,灾民们饲养的牲畜都因干旱而死亡,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无力购买所需的食物。
近些年来,在非洲之角,每年都有几千公顷的森林消失,加重了当地的沙漠化和旱情,并引起缺水、饥饿等问题。世界粮食组织日前警告说,如果非洲之角的600万灾民不能得到及时和足够的援助,这一地区将面临人道主义灾难。近几个月来的干旱少雨已使东非地区以放牧为生的居民失去了数万头牲畜,一些牧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其他地区去寻找食物和水源。东非国家的旱灾已经危及上百万人的生存,灾民们饲养的牲畜都因干旱而死亡,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无力购买所需的食物。
梦想的力量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梦想的力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复述故事。
3、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只要坚持不懈,朝着目标前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的理想信念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非洲孩子生活的情景图,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课文
二、听朗读(划出生字词;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三、生字词:
下旬xún募mù捐
水泵bèng筹chóu齐
一声不吭kēng
颠diān簸bǒ
四、瑞恩的梦想: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五、瑞恩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70元钱一口井:决心靠自己去挣,做额外的家务活;
筹20xx元挖井:自己不放弃,好心人伸手援助;
攒钱买钻井机:同学们加入,人们热情捐款。
六、句子分析,如:
1、 “妈妈,给我70元钱。”1998年的一天,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港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说,“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用人物的语言开头,说明他心里十分着急。“迫不及待”和“冲”写出瑞恩急切心里。
七、瑞恩的品格:
善良、助人为乐、坚定、执著、勤奋等。
八、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
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梦想成真的过程,赞扬了瑞恩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九、习堂:写“我的梦想”
十、总结“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