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爱心树读后感600字

2025/09/03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爱心树读后感600字(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爱心树读后感600字 篇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幼酷爱读书,最近,一本名叫《爱心树》的书深深感动了我。

这是一本很薄很薄的书,但读过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棵大树与一个小男孩儿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小男孩经常去和树玩儿,树很快乐,但是,男孩儿渐渐长大了,不再去和树玩儿了,树很孤独。之后,男孩儿向大树要钱,要房子,要船,大树都给了男孩儿,但她很快乐,最后,大树只剩下树根。

啊!这棵大树不正像我们的父母吗?他们含辛茹苦的将我们养大,不求一点回报。我们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是父母给我们买,我们想要什么东西,他们都尽量满足。他们只求我们有出息,长大后不要向他们一样,吃苦受累。

这棵大树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他们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我们的身上,将汗水挥洒在讲台上。面对我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毫不吝啬的将知识传授给我们,带我们在“知识海”遨游。他们同样不求回报,只要我们取的好成绩,老师们就非常开心。

这棵大树不正像我们的朋友吗?他们会在你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你最诚挚的帮助;他们会在你不开心时,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博你一笑。他们也不求回报。

在日常生活中,“爱心树”的身影经常出现,我们要感谢他们为我们的付出。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和老师,用诚挚的帮助与笑容,来感恩自己的朋友。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做一颗小小的爱心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求回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家行动起来吧!

爱心树读后感600字 篇2

我今天带了一本书回学校和我的同桌一起看。书名叫《蓝兔子的秘密树洞》,里面的故事可多了!比如:《巨人的花园》、《半只鸡》和《长袜子皮皮的故事》等。

其中我们最喜欢的就是《爱心树》,这篇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儿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儿都跑来和它一起玩,他们很快乐。可是随着时光流逝,男孩儿长大了。大树感到了孤寂。一天,孩子来看大树,"我需要一些钱。"于是大树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孩子。后来又一天,长大了的孩子来了,"我需要一幢房子。"于是大树把所有的树枝都给了孩子。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又回来了,"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 于是大树又把自己的树干给了孩子。又过了很久,已经变老了的孩子回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太累了",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我们读完爱心树以后,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令人伤心又动人故事,男孩不停地向树索取,树为男孩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非常快乐。而且连鑫还告诉我这里边最感人的是,爱心树,因为它付出了所有小男孩想要的东西。并且我们觉得“我现在只有一个老树墩真是抱歉”这段话实在是太感人了,大树给小男孩东西的时候,大树依然很快乐,因为一定要乐于帮助的。如果真的有爱心树的话,我会每天给大树浇水、施肥、上土等等,这样才能让大树健康的成长,同时就觉得我们的父母就像爱心树,无私的为我们服务,无私的给我们爱,直到死。

啊!这种爱一直帮助着我们,呵护着我,让我们 幸福快乐。在这儿,我衷心的对爸爸妈妈说 :我爱你们!

爱心树读后感600字 篇3

谢尔·希尔弗斯坦用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节奏,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我请10岁的女儿一起来读这本不同凡响的书,女儿的直觉反应是这本书有太多太多的内涵,多得有些她都读得不太懂。是什么让她费解呢?女儿说,她不理解大树为什么对男孩这么好?男孩为什么老是不高兴?不理解大树什么都不需要,大树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连最后剩下的树墩也会挺直身子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我突然明白了,这正是天才的谢尔大叔的高明之处!阅读的理解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我自己就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更加理解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心,才更加理解“给予”二字的崇高含义。

我要在下次孩子生日的时候,郑重地送给她一本,让她用成长的经历,用“心”来读懂这本书;我还要在下次回家的时候,给自己的父母献上这么一本,我要告诉二老,自己早就读懂了这份爱心,只是从来也没有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

在这篇大作里,天才谢尔大叔用足了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表现手法。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是风格纯朴直白,如平常说话的形式,带有叙述性;它的曲调简单重复、多半没有旋律,节奏平稳,有很多低音线条和有力的节奏,而且还略带有几分淡淡的忧郁气息。

天才谢尔大叔的作品虽然简洁,但给人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虽然平白,但因其颤动的心弦给人以心灵的冲击;虽然忧伤,但却填充了心中那份微微的缺憾。

心有多重,人生就有多重,爱有多深,人生就有多沉。让我们记住这位撼动人们心灵之树的大师——谢尔·希尔弗斯坦。

爱心树读后感600字 篇4

从前有棵大树,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男孩每天都会跑到树下玩。大树很快乐。

时光流逝,孩子已经是个少年了,他需要一点钱,大树让他把身上的苹果拿去卖。大树很快乐。

很久以后,三十而立的孩子来了,他需要一座房子,大树就让他把树枝砍断盖一座房子。大树很快乐。又过了很久,五十不惑的孩子来了,他需要一条船去远方,大树就让他把树干砍下来做一条船去远方。大树很快乐。

后来,六十而知天命的孩子又来了,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一坐,大树让他坐在自己仅有的树墩上。大树很快乐。

这就是《爱心树》的故事。这本书一共只有一千多字,但内容精彩,语言生动,以图文并茂的新颖方式展开描写。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人性,刻画出了一棵伟大、无私的大树,反衬出一个自私自利、贪婪的孩子。作者以树喻人,在大树身上,仿佛看见一个母亲的身影,无私、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关爱那个孩子,孩子需要什么,大树就尽自己最大能力给予,不求回报。

其实,爸爸妈妈都是一棵棵爱心树,给了我们蜜一般的温暖。在我们受到挫折、遇到风浪时,为我们遮风挡雨;在我们受到打击、碰见困难时,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鼓舞;在我们学习不好时和我们一起冲破难关,生病时对我们嘘寒问暖,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在我们之中,有些孩子也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论父母怎么关爱他们,他们还是挑三拣四,长大后像寄生虫一样依赖着父母。真希望这样的人也看一看这本书,关心、回报自己的父母。

爱心树读后感600字 篇5

很早就读过《爱心树》这本书,当我与它刚刚见面的时候,在我幼稚的心灵里,这不过是一本讲述了大树与男孩故事的故事书。可随着我逐渐长大,我读出了其中隐含的深义。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常常和一棵大树一起玩耍,小男孩爱这棵树,大树也爱小男孩。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不再来树下玩耍,他来向大树索求他需要的东西。于是大树把枝条、果实、树干都奉献给了孩子。最后,孩子变成了老人,他回到树下,坐在仅剩的老树根上休息,大树很快乐。

这本书是我很快读完的一本书,但至今我仍然会一次次翻开它,去体会那早已熟悉的故事。合上书,已是泪浪满面。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每天重复着,也只道是寻常了。我懂得,深深地懂得我爱我的妈妈,但谁又能预测到未来的我是否也已远走高飞,去追梦。而母亲又是否时常感到孤寂,每一刻地牵挂着身在异地的孩子呢?

是她,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教会我们奔跑和跳跃,用那双温暖的手,呵护着我们成长。而我们已长大,她却慢慢衰老,再也没有精力追逐迫不及待要逃离的我们,让我们不要走。

孩子挣脱了母亲的怀抱,却发现这世界并非充满鲜花和掌声。处处是黑暗和寒冷。这时想起了家的温暖,想起了那永远有着一盏点亮的灯,在等待着他。当他累了,倦了,千里迢迢赶回家去敲门的时候,却发现敞开的门内早已空无一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就像天空中划过的流星,稍纵即逝。

母爱又何尝不像大树,她为我们无尽的奉献,却从不曾向我们索取。多为母亲做些事情吧,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别让生命留下遗憾。

爱心树读后感600字 篇6

小男孩的索取,与大树的给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读完《爱心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每当大树给予小男孩一样东西时,大树为什么总是很快活?我带着这个问题,反复思考了很久,再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给予别人时,心头总是愉悦的,这也许就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含义吧!想来想去,最后把思想定格在了一句话上:给予是快乐的!

大树给予小男孩是那么慷慨,就像我们的父母对待我们一样!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有人还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父母凭什么要养育我们,凭什么要对我们百依百顺?他们甚至可以抛弃我们,对我们不理不踩,不管不问!可是他们却并没有这么做,毕竟血浓于水,亲情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一生一世都在为我们担心,最后头发白了,年龄大了,人也不中用了,他们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儿女,如果孩子都不管自己了,那么他们肯定会孤独,肯定会伤心的!我读了这篇文章,就更加坚定了长大后要孝顺父母!我们就好比那个不断索取的小男孩,父母就是那颗不断给予的大树,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不做一个不折不扣的“乞讨者“。

人类是索取的小男孩,地球是给予的大树,人类不但索取,甚至还危害地球!如果人类不及时悬崖勒马,那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会毁于一旦!地球没有了,那人类又会在哪里呢?

《爱心树》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回报,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让我受用无穷!

《爱心树》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对它非同一般!因为它里面不但有文字和图片,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非它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