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昆虫记》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昆虫,大家都一定见过吧!在路边,在树上,在草丛……随处可见,可是你知道这些昆虫的名字和生活习性吗?想必你也不大清楚吧。可是法国的一个小男孩——法布尔,却是一个了解各种昆虫习性的“科学家”。他长大后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昆虫学家,最终他将自己一生的收获都编进了一本书——《昆虫记》。
这本书生动有趣地讲了各种昆虫的生老病死、生活习性,如蚂蚁,蜜蜂、马蜂等等。它们全部被法布尔一一观察过,因此法布尔也受了不少苦,一次他被一整窝的马蜂蜇了手。为了观察红蚂蚁和黑蚂蚁的战争,一蹲就是好几个钟头,但是这些苦都是值得的,他写出了昆虫界的“荷马史诗”,也让人们更加了解了昆虫!
在这本书里,我最想说一说的一种昆虫就是——蝉。蝉在寓言故事中总是像蚂蚁乞讨,不劳而获,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是蚂蚁霸道!书中写到:有一天,蝉在树上吸食树的汁液,许多昆虫见里都想来喝上一口,蚂蚁知道来立马爬到蝉的井边,他们不惜用一切办法去霸占这口井,他们咬蝉的腿尖,爬上蝉的后背,有的还想拔来蝉的“吸管”!最后,蝉被蚂蚁扰得生气了,他离开了井,走之前还向蚂蚁撒了泡尿,你看蝉多么清高,不与蚂蚁这些小人们计较。没想到蚂蚁是寓言中的蝉,而蝉是寓言中的蚂蚁呢!
法布尔的这本《昆虫记》幽默生动地叙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他描写的每一种昆虫都各具特点,例如:蝉是那么的可爱、高尚,蚂蚁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他赞扬了蝉的这种不为小事计较,宽容大方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自从我读过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后,就深深地被它们震惊了。
里面写到的昆虫的品种很多;会做“圆球”的蜣螂“音乐天才”蝉、凶残的黄蜂、“亮晶晶”的萤火虫等。
我最喜欢的就是母甲虫,并不是因为它有着美丽的外表,而是因为它对孩子的爱。它的卵是放在梨的最厚部分,这里的材料粘得很紧,只有少许的空气。这样,它的卵就会被闷死在里面。因此,母甲虫为了不让它可爱的小甲虫受到死神的威胁,就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预备一个墙壁薄薄且精致透气的小房间,让它的孩子居住。其实,梨的中央也是有少许空气的。但是,对于柔弱的小蛴螬来说,那还是远远不够的。等它到中央吃食物的时候,已经是很强壮了,对于稀薄的空气已经完全适应了。母甲虫为什么会想出这个聪明的办法呢?是因为母爱!难怪人们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
我最讨厌的则是贼甲虫,是因为它们不靠自己的劳动来寻找食物,只会用卑鄙的手段来获取别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这不劳而获的贼甲虫真是太可恶了!同时,我们也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要有警惕感。
当我读到“但到了相当的高度,仍然难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不但球滚落下去,连自己也被拽下来……有时经过一二十次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成功”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虽然不是大数目,但对于一只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圆球,经过险陡的斜坡,攀登简直无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虫来说,却是多么大的挑战啊!有时,甚至可能将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学习的小甲虫呀!想起我以前玩电脑游戏,总是选“简单”这一级别,跟那只小甲虫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虫,都知“勤奋+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们呢?五年级的学生,当老师布置几道难题时,同学们刚开始是蛮起劲的,没过几分钟,就没耐心了。这些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也不是困难到极点。况且,也总有做出来的人,为什么别人能做出来,而我们却做不出来呢?那是因为我们太懒惰了,没有上进心,只会向简单的题目挑战,不敢向困难的题目挑战。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题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战,那么,也就是永远的弱者。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法布尔不仅是个昆虫学家,还是一个文学家。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耐读正和他那细腻风趣的文笔有关。很显然,在他的眼里,这个昆虫的世界是如此有趣,他是那么地热爱这些昆虫,所以笔下的昆虫都是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他对昆虫充满了感情,在这里,昆虫就是他的朋友。
当他想去挖黄蜂的窠巢时,选择早上动手,因为这时候“我希望清晨的冷气多少可以为它们降降火气,削弱它们的恼怒和气焰。”他说“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且优雅的身材。”说到蜜蜂的寄生虫,法布尔愤愤不平:“这些心狠手辣的强盗鸠占鹊巢,把别人的家占为己有,却毫无羞愧之心。到了来年,巢穴的主人早已惨遭不幸,而坏事做尽的恶棍却顺利地迎来了自己的幼虫。”清道的甲虫犀头母亲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孩子,连续四个月不吃不喝,实在困了就在旁边睡上一小会儿,打个小盹。法布尔对这样的牺牲精神赞赏有加:“这位母亲就是这样辛苦地看守它的卵,为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真是操碎了一颗心。”这样的文字,读起来会是觉得在读科普文章吗?不,这就是文学作品,有趣神奇的文学作品。
读着《昆虫记》,我不得不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牺牲精神所震撼。他可以为了观察捕蝇蜂,站在烈日下半天不动;他可以为了了解蜣螂的做球过程,躺在地上与蜣螂为伍,脏?那算什么;他可以冒着被黄蜂蜇伤的危险(实际上经常被蜇),无遮无挡地站在蜂窝旁看蜜蜂如何喂养它们的孩子;他可以在松树林里和松毛虫相伴到深夜;他可以整天整天地呆在昆虫室,眼睛不敢眨一下地观察那些幼虫的孵化过程……也许任何人的人生都该这样吧,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为之付出,为之牺牲,才能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我相信他是快乐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吃再多的苦,也是一种乐趣。
读完这本书,我想说,感谢法布尔,因为这世界有这么个奇人,有他一辈子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才可以读到这本奇特的书。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我们都曾被文字感动过,那些单一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为一部名著,它是可以让人用一生来阅读、品味的。读了法国生物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后,我对这部名著肃然起敬。
《昆虫记》是一部描述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食性和婚习的昆虫学著作。法布尔呕心沥血,用了毕生的光阴、细腻的笔触去描写昆虫的世界。他拥有一片美丽的土地,那是他的荒石园,也是另一个世界。达尔文曾评价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而我认为他是昆虫真正的朋友。
走进书中,在另一个世界里畅游,透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我看到的是“手脚麻利,摔起跤来让人替它捏一把汗,但它却总是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奋勇地滚动着大粪球”的舒氏西绪福斯蜣螂,它的顽强与坚持不懈令我敬佩;我看到的是圣甲虫们“在一堆牛粪堆儿上,你争我夺的劲头”,它们为了生存的努力让我欣慰;我还看到了“未雨绸缪,对严冬如此这般防范”的松毛虫正在加把劲干活,它们面对环境的忧患心让我感慨……
我看到法布尔用真理来打破《蚂蚁与蝉》这个寓言,用事实告诉了我们,蝉的自力更生、聪明机智,而蚂蚁则是窃取蝉的食物的强盗,是在秋季蝉鸣已了时,将蝉扯碎、肢解、弄烂,当做食物过日子的坏蛋。法布尔用有力的证据,改变了人们对蝉的看法,使我们对另一个世界的小生灵有了另一种爱。“鳃角金龟用歌声表达痛苦,用沉默表示欢乐”,法布尔的这句话证明了他真正是一个了解昆虫的人。多少年与昆虫、花草作伴,使他对于歌声有了不同的理解,那是对昆虫的尊重与热爱。他听见了蟋蟀在演唱交响曲,此起彼伏,抑扬顿挫,他知道那是自然的声音,那是最接近灵魂的触动,比起遥远的恒星,这样有苦有乐的生命的颤动,才是最美好的东西。
是谁说研究昆虫必须要在显微镜下看它们垂死挣扎?法布尔的做法改变了人们的观点,他对昆虫的尊重告诉了我们生命的重要。这本《昆虫记》是一部奇迹,它所记录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那是由蚂蚁、螳螂、蜘蛛、蟋蟀等等组成的一个大家庭;那是法布尔用了一生的精力,为小昆虫们描绘的动人诗篇;那是他每日蹲着身子,与昆虫嬉戏中体现出的探求真理、不断求索的精神。
合上《昆虫记》,却依然回味在书间。我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法布尔正在充满浓郁普罗旺斯气息的荒石园里,拿着放大镜,全神贯注,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此时,我也沉醉了,昆虫们那可爱的身影,那悦耳的鸣叫,那动情的故事,那美妙的世界,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读《昆虫记》有感 篇5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介绍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在读《昆虫记》时,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务,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法布尔再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挡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读《昆虫记》有感 篇6
我们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总是充满了各种有趣的事情。我原来以为只有人类的世界才是多彩的,现在我发现了一个更多彩的世界,那就是昆虫世界。暑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就是昆虫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精力写的《昆虫记》。在这本书里,法布尔向我们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趣事,包括它们的习性、特点,觅食和婚俗,这是那么的奇妙的事情啊!
读着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和法布尔一起在院子里、在田野里、在山上一起观察着、研究着昆虫们。我们扒开草丛,闻着泥土的气息,拿着放大镜,和昆虫们热情的交谈着。你看!在初夏,屎壳郎正奋力地滚着粪球、蝉蜕掉了壳正在大声的高歌……
但我同时也倾听到了昆虫们的控诉,人类乱砍乱伐,已经造成昆虫的生存空间在缩小,大量的灌木丛消失了,昆虫们失去了家园;人类频繁的使用农药,昆虫们常常因为人类的农药而死于非命,昆虫们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生活;人类凭借自己的喜好随便灭绝某一种昆虫,人类完全不懂,每一种昆虫的存在都有它的规律,人类没有权力去终结任何一种生物。如果从外星球来一个生物来随意灭绝我们,我们是何感想呢?昆虫的世界和人类的世界一样平等,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如果我们失去了昆虫世界,我们人类的世界也将不存在了。为了昆虫、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爱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