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400字
文学网整理的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400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400字 篇1
今天,我读了曹文轩叔叔的著作——草房子。由于是太喜欢这本书,我读了没多长时间就读完了。文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比如说光头的陆鹤、调皮机灵的桑桑、笛声优美的蒋一轮、温文尔雅的温幼菊、美丽动人的白雀等等,让你一看就可以记下来,并且印象深刻。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数班长杜小康了。一开始,杜小康家的生活富裕,学习很好,被全票通过当上了班长,可是由于一系列的事故,杜小康家变得一贫如洗,而且由于一件事,桑桑对他的态度也不好了。由于家庭贫寒,杜小康不得不辍学回家,虽然回到了家,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读书,一直苦苦地央求爸爸让他回到学校。但一直没有实现,最后在很极端的情况下,竟然去学校偷了同学的书……
我被杜小康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杜小康虽然知道家庭很不好,但是他仍没有忘记读书、忘记学习。由于不能读书,竟违背良心去偷别人的书,偷虽然不对,可是这一点可以体现出什么?体现的不就是杜小康对学习深深的渴望吗?我们有些孩子,很不喜欢读书,都希望一辈子呆在家中,永远不去学习。我们都应该知足了!和杜小康比起来,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杜小康想读书都不能读啊!
让我们也向杜小康学习,变成一个热爱读书的好孩子!
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400字 篇2
让我念念不忘的其实不是《草房子》这本书,而是记忆中和它一样美好的少年时光。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我很喜欢《草房子》这本书,以至于第一次送女生礼物就送了这本书,那时候觉得桑桑代表了一种单纯无瑕的少年形象,他面对喜欢的人总会踌躇不决,他贪玩又善良。油麻地的人淳朴而真实,就像金庸先生笔下快意泯仇的江湖,这里的世界也常常让那时的我向往。
第一次是从高中里的《孤独之旅》课文里看到这本书,才发现杜小康并不是书的主角,后来看了《草房子》,在后来又买了《山羊不吃天堂草》《细米》《根鸟》,其实描写的大都是少男或少女成长的心路历程,这和曹先生的成长经历可能有很大关系,后来虽然长大了,可他依然能保持童心,写出这么多让人感动的作品。
我们每个人都被时间催促着长大,变得从容稳重并以为这就是成长,只是偶尔看到镜中迅速成熟的脸觉得有些陌生。有那么一大批人被中国的城镇化浪潮席卷着进入了大城市,当他们思念故乡的时候,却发现现实中的故乡已经物是人非,可是他们依然会喜欢故乡。
因为心里永远喜欢的地方,就是故乡。
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400字 篇3
感人的、风趣的、“行侠仗义”的……这本书记录着一个名叫桑桑的男孩的童年,他的童年,“丰富多彩”,就像是许多副美丽的画。
从起先桑桑来到了油麻地,上了油麻地小学,认识了许多真实、要好的同伴: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他们,在有困难时,互相帮助,有好事时一起分享,甚至有同伴家里“破产了”,桑桑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或者,他们的同伴被欺负了,桑桑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拳头……到后来,在秦大奶奶身上,发生了许多趣事,可是,秦大奶奶最后为孩子们与油麻地,牺牲了。还有发生在大人身上的情感纠葛,桑桑在与朋友、与草房子、与这里的一切离别时的感人一幕。这永远不朽的草房子好像是就代表着小孩深厚的友情,代表大人诗情画意般的爱情,代表着老人钢铁般的顽强意志!这六年,是桑桑接受人生启蒙的六年。也许,这六年比桑桑读十年书还要重要。
我想,这本书中蕴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学习的。这里面的桑桑、细马他们,已经远远超过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可也许,桑桑他们那种精神倒映着的影子,就是未来的我们!在我的眼里,那草房子永远是金色、最美的!桑桑他们那深厚的友情,也是世上最美的!
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400字 篇4
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的小学生活。
本文分九个章节来讲述桑桑在油麻地所发生的一些故事,从残疾人“秃鹤”对人格自尊坚守,最终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以及因身世谜而被受板仓小学同学欺负的纸月,在桑桑的帮助下成功摆脱了他们欺负;蒋一轮老师与白雀一段纯洁的爱情故事;秦大奶奶从一个处处与学校做对的老人,变成一个保护学校而献身的老人,无处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杜小康由于家庭巨变,从一个优越家庭轮为一无所有的失学儿童,为家庭生计而在校门口摆小摊,不卑不亢的经营;细马是邱二爷家过继的儿子,因为是江南来的,口音不一样,所以上学时受到同学的嘲笑,所以不原学习去放羊,邱二妈的冷言冷语让他想逃回家的念头,而邱家最后得靠细马这个顶梁柱;桑桑得了鼠疮,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父亲带他千里迢迢求医,结果几次都失败了,父亲想让桑桑在临死前见到最美好的事物,实现他的愿望,最后还是达成心愿。
桑桑这个小男孩因为是校长的孩子,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自始至终的生活在草房子里面。于是他就成了连接所有在草房里活动着的人物和事件的一个见证者。这里面有和他一般大年纪的同学,也有教书的老师。这些人物形象性格分明,各有特色。
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400字 篇5
《草房子》这本书令我爱不释手。
故事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曾是麻油地的主人,可后来却是麻油地西北角小屋里的孤寡老人。她本来是一个令麻油地人最憎恨的死老太婆,她的小屋曾是麻油地小学的一处污点。直到有一次,她救了不慎落水的乔乔,自己却掉进了河里。被大家救起后,她已经奄奄一息。在大家的悉心照顾下,几天后她终于能勉强下床走动。后来她不再来学校捣乱,而是做起了学校的“保卫工”,她不让鸡鸭跑进学校,不让学生乱采植物……
成了大家信赖的好伙伴。最后,她却为了保护学校的一个南瓜而落水死亡。是什么让她成为大家的好伙伴?是什么让她为了学校而不惜放弃生命?答案必然是爱!因为爱,让她获得了一颗感恩的心。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管人有多忙,都应该多多关心老人,让他们不再感到寂寞和孤独。
故事中,我最佩服的是杜小康,他生长在红门里,曾是麻油地最富有的人家,却在一瞬间一贫如洗。名列前茅的他只好退学,随着父亲赶鸭子。从小娇生惯养的他没有悲观退缩,而是更加勇敢坚强,在校门外摆小摊过日子都不感到羞涩。杜小康的勇敢告诉我们:灾难来临时不能悲观退缩,可以用微笑去面对。
《草房子》中的故事魔力般地吸引着我,故事主人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美让我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