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父与子》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父与子》读后感 篇1
看了题目,大家就知道我读了《父与子》这本书了。那么,我想问一句:”你看过《父与子》这本书吗?“没有?没有没关系,我先给大家讲上一个小故事。
”梦游“的儿子
9点了,爸爸把儿子抱上床后坐在背对着儿子房门的沙发上看书。但儿子有点饿了,于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咔嚓。“儿子打开房门出来了,爸爸听到动静回头一看,只见儿子紧闭双眼,摸索着走出来。儿子径直走向食品柜。爸爸走近一看,看到儿子背上有一张牌子,写着”梦游中!“看着儿子背后的牌子,爸爸无语。儿子大摇大摆地拿着零食走回房间。儿子边吃边想:嘿嘿,看来下次还能用这招。
现在你知道了吧。
《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它誉满天下、风靡全球。作者塑造了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处处充满着智慧之光,时时流露着纯真的父子之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父与子突然继承了两百万马克和一座豪华宫殿,于是他们决定去度假,但是为了救一个像人的路牌而在荒岛上过了一段时间……
这就是《父与子》,有兴趣你也可以去看看。
《父与子》读后感 篇2
妈妈从图片馆给我借了一本《父与子》全集,里面的一个个故事幽默搞笑,蕴含着一个个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哲理。
父亲光溜溜的头,小得像芝麻一样的眼睛,慈爱而亲切。儿子头发长长的都要卷起来了,调皮而可爱。
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做作业遇到了难题,爸爸看见儿子心不在焉的样子,问,儿子,你怎么啦?爸爸我作业不会做。儿子愁眉苦脸地说道。没关系,宝贝,爸爸来帮你做。说着,便把儿子抱在怀里,自己来帮儿子写作业。第二天,儿子开开心心去上学了。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儿子一问三不知,老师大发雷霆。下课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严厉地问:你的作业是不是自己做的,怎么错得一塌糊涂。儿子小声地说,是我爸爸做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依靠别人,不能对孩子太溺爱,否则长大以后就会一事无成。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一定要珍惜当下,好好努力,长大了做个报效祖国的有用之人。
看到最后一个漫画,有点舍不得和他们说再见,很感谢他们带给我的快乐,感动和启发!
《父与子》读后感 篇3
《父与子》这本漫画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自从妈妈给我买了这本书之后,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百看不厌。书里的漫画故事如救火、失败的音乐会和会走的箱子等等,每次看到都能让我喜不自禁,开怀大笑。
救火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儿子放学回来,看到从家里的窗户里冒出滚滚黑烟,以为家里着火了,就赶紧去打来一桶水从窗户里泼了进去,想把火扑灭,谁知道一桶水下去,黑烟没有了,却看到爸爸浑身湿乎乎的、像个落汤鸡一样拿着他的烟斗从窗户里怒气冲冲地探出头来。原来那滚滚黑烟是爸爸在家里抽烟抽出来的,儿子的这一桶水全浇到了爸爸的身上。哈哈哈哈!真是太好笑了!
书里诸如此类的幽默漫画一篇接着一篇,笑的我肚子都疼了。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除了它的幽默之外,关键是书中父亲和儿子的善良、乐观、遇到困难从不绝望的品质感动着我,他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温馨而快乐生活,表现出了人类最无私的亲情。我喜欢这本书,但我更喜欢书里的父亲和儿子!
《父与子》读后感 篇4
伟大的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这本深受大家喜爱的连环画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
书中的父与子其实就是卜劳恩与他的儿子,而书里描绘的故事也就是卜劳恩父子之间的故事。幽默搞笑的一个个故事,让我废寝忘食,大笑不止。
看过这本书后,我觉得里面的父亲很爱很爱他的儿子,有一篇叫《寻找出逃的儿子》,儿子用球打破了玻璃,父亲打他,儿子逃走了,父亲在家等,等了几个小时也不见儿子,心急了出去找,没找到,回家时儿子又打破一块玻璃,还被球撞了一下,看见儿子,父亲激动地抱起儿子……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父亲虽然严厉,但是爱子情深呀!还有一篇《哄儿入睡》,父亲用尽了各种方法,哄他的儿子睡觉,可儿子十分顽皮,不管父亲怎么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后,父亲哄得筋疲力尽,倒在儿子的身边睡了,这时候,儿子也搂着父亲的脖子甜甜地睡着了……
真是父子情深啊!看着看着,我不禁也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情形,我也甜甜地笑了,因为我也有深爱我的父亲,我感觉很幸福呢!
《父与子》读后感 篇5
《父与子》是由一组组生动有趣的画面组成的,它温馨、幽默,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感人至深。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子情深。
其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玻璃碎了》。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儿子不小心把玻璃窗打碎了,父亲在一怒之下把儿子赶了出去。当父亲的平静下来的时候,心里又开始后悔了。父亲想即使儿子把玻璃打碎了,也不能把儿子赶出去,而应该提醒他在玩的时候要注意。父亲越等越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作者只是在父亲身后画了几条线,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很着急的心情。
父亲实在等不及了,就出门去找儿子,作者在父亲的头上点了几个点,表示汗水,这样寥寥几笔,让读者感受到父亲的心急如焚,最后父亲终于找到了儿子。
我非常喜欢作者这种巧妙的方法,它画起来简单,只是寥寥的几笔,却包含了父亲和儿子之间浓厚的感情。
《父与子》读后感 篇6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他让我久久难以平静。这本书的名字叫《父与子》。
他讲的是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发生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很搞笑,父亲在故事中很爱儿子,而儿子机智聪明。他们因为一种原因而住进了一座宫殿。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雪人的反击,一个早上,父与子辛苦的堆了一个雪人,那个雪人有着圆圆的头,一定白里透红的小帽子。还有一个用萝卜做的鼻子,十分逼真。在晚上,一个捣蛋鬼觉得很有趣,就把雪人推到了。第二天儿子看见了十分伤心,父亲想:这个捣蛋鬼今天晚上他一定也会来,我有办法教训他。父亲做了一套雪人的衣服自己穿上,到了晚上,那个捣蛋鬼果然又来推雪人了。在他推时父亲猛的一踢,捣蛋鬼想:难道雪人活了?
读了这本书我被深深感动,我明白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无法衡量的,父亲可以为儿子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