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手指谣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冬至到手指谣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冬至,我们在一起
二、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享受健康娱乐,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在这充满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节的步伐慢慢迈近,这正是我们举行活动的好时期,也是我们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大好时机。而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高中生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新奇的活动必定会踊跃参加。这也是为了展示高中生的青春风采,增进思想交流,繁荣校园饮食文化,拓宽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同时,借冬至佳节、圣诞气氛、元旦喜气以师生包汤圆的方式,在动手中共创和谐,在和谐中品味欢乐,在欢乐中放飞梦想,为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携手创造的每一次成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活动目的
1、冬至时节“吃汤圆”是中国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在今年冬至到来之际(12月22日)举办“第二届汤圆文化节”活动,围绕冬至节日书画展、包汤圆比赛一系列活动,让同学感觉到节日的温暖,并借此活动弘扬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包汤圆。给学生讲解“冬至”的含义。
2、借此机会,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协作精神。
3、临近期末,也借此机会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让大家用轻松的心态,来对待即将到来的考试。
4、以“丰富同学生活,增进师生之间感情”为宗旨,使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让同学们更好体验到从制作到品尝“汤圆”这一传统美食的全过程。品尝汤圆是为了品尝那含在汤圆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9:30—11:30预计时长2小时。
五、活动地点
餐厅
六、活动内容及流程
活动内容:包汤圆(提前准备好几枚洗干净的硬币,需找福汤圆,最后合影留念。注意别吃到肚子里!!!)、煮汤圆、吃汤圆、包汤圆比赛、敬老师吃汤圆(第一碗汤圆献给老师们,学生齐声喊:老师,你们辛苦了!请您吃汤圆!)。
游戏环节:包汤圆比赛(质量)将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馅料和汤圆皮进行包汤圆比赛。
判定标准1: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包的最多。汤圆数量一个一分,质量不过关的汤圆不计分,记录各组得分情况,得分最高为胜。
判定标准2:每小组选出5个汤圆进行评比,看哪些汤圆最好看美观,最有创意,评出手最巧的小组和个人,用汤圆摆造型,并合影留念(注意收集素材)。
七、前期准备
1、班主任宣传:关于冬至的由来(文字、视频)
横幅标语宣传:今日冬至汤圆明日三高骄子
温暖冬日
百饺盛宴
冬至冬至祝我福祉
冬至吃饺学习学好
(办公室柴彬负责,挂在餐厅,餐厅电子屏能用更好)
2、摄像、电视台录像制作宣传。(张霖负责摄影、顾校长联系电视台)
3、各班老师做好安全讲解和发动工作。
(1)以班级为单位包汤圆,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人员分工有班主任老师分配,根据实际情况,年级主任把老师分到班级(必须参加)。
(2)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物品有:拌好的汤圆馅、和好的面团、面粉,锅排4—6个(也叫盖排,放汤圆用的)、擀面杖(若干)、案板6个、勺子、围裙,袖头,口罩等(班级自备)。(注:老师把所带物品提前分给有条件的学生,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周二下午5:00前送到学校)
(3)活动期间播放音乐,烘托气氛(年级主任准备音响设备)。
4、学校提供面粉及和好的汤圆面和拌好的汤圆馅。(学校餐厅提供)
5、保持好班级所在区域的卫生,注意安全(刀具)。
活动期间不能任意涂抹面粉,吃饱不乱倒,杜绝浪费。
八、老师人员安排
班主任和配班教师
九、其它
1、安全教育、节俭教育(工具的使用)
2、学生带厨具要和家长沟通,征得家长同意和配合。
3、注意个人卫生(提前香皂净手)。
4、横幅内容:热烈祝贺“冬至,我们在一起”活动圆满成功!(餐厅门口悬挂)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范文(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到手指谣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l、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推荐阅读: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至到手指谣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 篇6
一、活动主题:
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玩耍,一起happy。
二、活动目的:
为了加深小伙伴们之间的认识,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升华彼此的感情;庆祝冬至。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对象:
六、参与策划人员:
七、活动主要内容:
八、活动流程:
活动流程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
1、参加本次冬至活动的小伙伴们和师兄师姐于7点20分到北门集合,并请每位小组的负责人负责自己本组的签到,签到无误后大家统一出发。
2、步行--分钟后,到达目的地时,每组负责人再次清点本组人数无误后,即可;如发现有人掉队,应立即马上与掉队小伙伴进行联系。
3、进入地点后,给一定的时间让大家休息一下,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
第二板块:
1、给每个组分配任务,二个组个组布置房间,我们设定的主题是--x(或更多人,这个不用限定人数)其余人视情况而定,可去帮助其他小伙伴或听从师兄师姐的安排。在此花费的时间大概限定在一个小时半。
2、接下来组织大家做寿司,既然是冬至那么做汤圆是必不可少的。做寿司的话,我们会先买材料,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熟米饭、寿司醋、黄瓜、胡萝卜、盐、醋、香肠、寿司帘、海苔。
步骤超级简单:
1、熟的米饭加入一勺寿司醋,拌匀。
2、黄瓜,胡萝卜切成条,用一点盐和醋腌制一下。
3、香肠也切成条。
4、寿司帘上铺一张海苔。
5、海苔上铺拌好的米饭。
6、铺满后,一端放几条黄瓜,胡萝卜和火腿肠。
7、开始卷,借用帘子的力量往前卷。
8、卷好,切开,建议找把快刀,刀上沾点凉水,不粘。
冬至到手指谣教案 篇7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xxxx年12月22日,晚上7:00—9:00
地点:暂定食堂三楼南侧
二、活动目的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我国北方历来有包汤圆的习俗,为了让大家能够真正过上冬至节,我们特别举行这次冬至聚会。
三、活动流程及任务分工
1、包汤圆教学
大概时长:20分钟
鉴于有些同学不会包汤圆,也为了能够让每位同学都能亲身动手参加这次活动,特设此活动。
现在需要资深“教师”三名,在活动当天为大家展示如何包汤圆,想学的的可以自己动手,三位“教师”要手把手教,确保每个想学的同学都能学会。
所以现在就需要各位“行家”踊跃报名!
2、包汤圆比赛
大概时长:40分钟
简单规则:一男一女为一组,二人合作包汤圆,组数不限。每组包20个汤圆,由三位“美食评论家”进行打分,胜出的一组将有丰厚的奖励。
评分标准(仅供参考):速度快(40分),汤圆美观(40分),两人配合默契、花样多(20分)
前期准备:需要统计大家谁会包汤圆,并随即分组,还有三位“评委”也要经过选拔。
3、文艺表演
大概时长:40分钟
在汤圆包完之后,中间有一段时间要等汤圆煮熟,这段时间内进行文艺表演,比如相声、歌舞、舞蹈等,务必使现场气氛活跃起来。
前期准备:由文艺委员负责鼓励大家积极展示才能并做好统计,最后交给班长,以便安排时间。
4、活动物资准备
1、汤圆馅、面,盘子等——乔明伟负责
2、“评委”、“参赛者”、“教师”人员报名及选择——刘瑞琪
3、现场照相、录像、录音,以及音乐的播放等(需电脑、照相机两部)——乔忠正、李璇
4、现场文艺表演者报名及统计——文艺委员们
5、活动期间饮料、零食以及娱乐工具等,外加比赛奖品——贾浩、张钊
四、活动预算
汤圆馅等:50元
现场零食等:100元
煮汤圆时的人工费等:50元
比赛奖品等:50元
合计: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