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草房子》有感

2025/09/04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草房子》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草房子》有感 篇1

从我初看这本书时,就知道我的心中已经搭建起了一间“草房子”……

《草房子》是我今天去书店的一大收获。早已听说过曹文轩的大名,现在终于买到曹文轩的大作,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仿佛站在一大片斑斓的花海中,呼吸着空气。我翻动着书的每一页,都有一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在我脑子里转动。于是,我若有所思地看着、想着。

了今天,《草房子》已被我翻阅了一遍,感触颇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杜小康,一个由富家少年沦落成穷小子,这是一个不爱说话但心肠极好的人,他总在背后帮助别人。他很爱读书,很想读书,可现在穷得连书也读不了了。这样一个求知欲强的孩子,就因命运的捉弄而没有了以后的路。而另一个孩子——细马,一个残疾的男孩,他有身体上的缺陷,但他的心灵依然健全。他有主见,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懂得怎样保护自己,懂得……

《草房子》的结局有点悲伤,但应该也是一个注定的悲局。主人公桑桑离开了草房子,永永远远离开了,似乎失去了欢乐,失去了纯情,失去了美丽……

《草房子》——我把它珍藏着。因为我心中的草房子,没有消失——那一块永远快乐的地方。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叫草房子。

这本书融入了许多感情:哭、笑、高兴、痛苦…。主人公桑桑为了出风头在炎热的夏天穿着棉衣棉裤跳舞而热的大汗淋漓,这充分表现了他想讨人喜欢的心理。但是这一行为被油麻地的小秃子—陆鹤那顶雪白的帽子抢去了风头,于是后来引发了一场关于小秃子的尊严之战。还有当村里的富人杜小康伤了桑桑时,桑桑愤怒了。所以给他写了不让他当班长的小纸条。这更表现出了一个小孩的嫉妒心,但是这种心理谁没有啊。后来,秦大奶奶种艾时,桑桑不像他爸爸桑乔那样无理,而是同情着秦大奶奶。当老师蒋一轮对白雀有爱意时,桑桑无偿的给他们跑腿送信。这些表示桑桑已经能助人为乐了。当邱二爷死去时,养子细马一定要给邱二妈买房子,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最后桑桑的脖子长了一个肿块,桑桑他爸充分体现出了父爱,他到处寻医。最后桑桑的病终于好了。

啊!这是多么好的一本书啊!这本书既有让人感动亲情,宏伟的梦想。有什么力量都分不开的友情。什么东西都买不回来的尊严。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爱,因为这种爱已经超乎了我的'表达能力。

读《草房子》有感 篇2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花……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又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又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文轩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桑桑在油麻地小学读了六年书。六年中,从他与条件优越的同学杜小康暗中较量得失,并为之苦恼,到主动卖掉心爱的鸽子,为杜小康筹得摆杂货摊的启动资金;从跟妹妹抢吃,不守信用,到忍病带妹妹进城,桑桑在种种过程中进行了成长的洗礼。

桑桑从自己不守信用中明白了什么叫信用,信用就是答应好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不能言而无信。我也是这样长大的。记得四年前的某一天,我和朋友们约好了下午要在小广场上一起溜冰。可我言而无信,为了自己能去海洋馆玩儿,忘记了答应好朋友们的事,快要出发时,妈妈提醒我:“宝贝,你是不是还要和朋友一起去溜冰呀?”“哦,没关系,他们要是等一会儿等不到我,他们自然会回家的。”说完我们便出发了。玩了一下午回到家,我打算去看看朋友们回家了没。一到小广场,他们不但没走,反而一见我来了,就生气地问我:“下午去哪儿了?不是说好了来玩的吗?”“你这叫言而无信,知道吗?”我脸红了,没有回答他们,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听他们的训斥。

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没有了诚信,活着还有什么用?可是很多人都在欺骗别人,甚至有些孩子都丧失了诚信。可桑桑不会,他做人光明磊落,言而有信,完全是我们的榜样!

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家庭是因诚信而幸福,班级是因诚信而精彩,祖国是因诚信而强大!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养成诚信这个好习惯吧!

读《草房子》有感 篇3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的记忆。不管你的童年的记忆是快乐的,还是悲惨的。不管你以后飞得有多高,有多远,你都无法忘记你的童年。因为童年生活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也许,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题记

《草房子》这本书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六年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事情。六年里,他经历过死亡的考验;目睹了少男少女之间纯真的友谊;感受到了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闪烁着的人格光辉。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这本书语句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读完全书的最后一个字时,就像看完一场精彩的电影一般,扣人心弦,让让人久久地回味无穷。让我最难忘的一章就是第九章:《药寮》。《药寮》讲述了桑桑在他六年级时,得了一种叫鼠疮的病。其他的医生都不知道该怎么治疗都说这病没治了。后来,就在他们一家快要失去信心时,有一个郎中告诉了他们一个信息,在省外,有一个医术高超的老医生,或许可以治好桑桑的病。于是,桑桑和他的父亲日夜兼程,赶到了老医生的住处。结果,桑桑服了七天,就好了。让我最感动一部分,就是桑桑在生病时,在女教师温幼菊的药寮中,度过的一些日子。那段日子,是桑桑最痛苦的日子。但是,柔弱的女教师温幼菊,给了桑桑强大的力量 ,让他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这一章,让我感受到了,在死亡的面前,好好地活下去,才是最为珍贵的。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中有无限的感想。桑桑快乐的童年;油麻地镇人民的朴实,醇厚的风土人情;油麻地小学那帮纯真的孩子;以及那绿油油的稻田和哗哗的流水。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最珍贵的。在人与人的关系日益疏远,情感日益冷漠的当今世界也是最珍贵的吧。就像曹文轩在最后所写的那样: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读《草房子》有感 篇4

最近一段时间我跟着我们班的孩子一起读了《草房子》。《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之一。用诗一般美丽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百看不厌的江南水墨画: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

这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不幸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他们是那么纯真、善良,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纯净的美。文弱、恬静、清纯、柔和的纸月,不仅学习好,而且生性善良、懂事,她是那么完美,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变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桑桑变得干净了,不再抢妹妹的饼吃了,吃饭也变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洒得汤汤水水,当桑桑得了重病的时候,她用眼神鼓励他,默默地送去一篮子青菜和鸡蛋,把妈妈亲手缝制的书包送给桑桑:书包是我妈做的,可结实了,能用很多很多年。纸月把“很多年很多年”重重地说着,把自己的祝福和关心送过去。

读纸月的时候,我常常在心里和她做比较,看我离她有多远,我也要好像纸月一样,做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现在,珍惜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对别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平时要谨言慎行,也许我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够改变一个人。执着、倔强的美。陆鹤是个秃顶的孩子,常常被人戏弄,陆鹤十分苦恼,孤独,常常坐在河边偷偷的哭泣,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缺陷。但他从不放弃对自己尊严的守护,勇敢的承担了学校参加汇演的秃头角色,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让同学和老师对他刮目相看。他也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让大家改变对他的看法,只要心灵美,再丑陋的形象也会散发出动人的光芒。在陆鹤身上我懂得了,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药;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美,欣赏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勇于承担,坚韧无比的美。杜小康家曾经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但是一夜之间,父亲病了,为了给父亲治病,他的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到离家很远的大芦荡里去放鸭,当他们的鸭终于下蛋的时候,又不小心把鸭放进了别人家的鱼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鱼苗,鸭子和船统统被扣留了,他们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

但杜小康毕竟是杜小康,他没有自己怜悯自己,更没有让别人来怜悯他。他用稚嫩的肩头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杜小康的故事告诉我,富有的时候,不能浪费,不能高傲自大,贫穷的时候,也不要自卑,尽自己所能,克服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渡过难关。成长的美。这一切看似平常的往事深深地触动了主人公桑桑的心,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他再也不会抢了陆鹤的帽子,挂在高高的旗杆上,再也不会把父母的蚊帐拿去捕鱼……他帮细马放羊,陪孤单的秦大奶奶聊天,卖掉心爱的鸽子,把钱借给杜小康当做生意的本钱,忍着病痛的折磨坚持上学,最终战胜了病魔,考上了中学。

这就是人性之美散发出来的独特力量,《草房子》用这些最纯真的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充满了酸甜苦辣,苦难和幸福犹如白昼和黑夜一样,永远与我们相伴,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够逃避,要满怀希望,微笑着去面对。

读《草房子》有感 篇5

《草房子》是我在暑假里读的其中一本书,它是屠老师推荐的书,本来我并不看好它,但是,读完它后却发现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本书!

《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曾经获得过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等等40余种奖项。我曾经还读过曹文轩著的《我的儿子皮卡》,让我受益匪浅,而《草房子》就像是它的续篇,同样陪伴我成长!

《草房子》的主人公桑桑,他是一个顽皮、机灵、可爱并且心地善良的小男孩,他的爸爸是油麻地小学的校长,书里讲述的就是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的六年时光。曹文轩爷爷通过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人物,烘托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桑桑,这些平平凡凡的事和人,对桑桑有着极大的影响,比如说纸月,她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她的出现使原本邋邋遢遢的桑桑变得爱干净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终使桑桑成长,由顽皮捣蛋变得善良听话!也就是这些小故事,构成了桑桑的童年。

读完了《草房子》后,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我想这就是生活吧,其中酸甜苦辣辛五味成杂,看到桑桑,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我也是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他的想法,他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是如此熟悉,看着看着我就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中,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周围的人的各种各样的爱,一起悲,一起喜,一起淘气,一起成长,它是如此的贴近生活,让我感悟颇多,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开始期待我的蜕变!

《草房子》,一本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的书,一本男孩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