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西文学 > 情感 > 生活随笔 > 正文

百席生香

作者: 张晓琴2023/09/18生活随笔

百席,深深吸引我的是这个村庄的名字,这是一个让人产生遐想的村名,关于美好和繁荣;这是一个烟火气缭绕的村名,关于睦邻和友善;这是一个人丁兴旺的村庄,关于繁衍和传承。一个村庄的名字,就是一组功能巨大的搜索引擎,指引着我向历史的纵深追溯,开启一次寻根之旅。

听村里的老人讲,百席村得名与百席湾有关。百席湾是百席村十二个湾中的一个,在村部的南面。相传,百席湾原名夏家湾,有夏氏宗族在此祖居,靠着勤耕苦读,夏氏成为本地望族。兴盛发达后,夏氏举合族之力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宗族祠堂。落成之日,族人竞相前往祝贺,周边的村民甚至路人也来参加这小村子百年难遇的盛况,酬宾的酒席开了一席又一席,竟达百席之多。这长年沉寂之后的热闹,一时轰动长江两岸。天长地久,夏家湾的称谓就在众人的口口相传中,被百席湾所替代,几代人后,知道百席的人多,知道夏家湾的少,百席湾的称谓就这样延续下来。

历史的纵深在于传承,土地的纵深在于深耕。在百席村文化展示馆中,当我把目光投向革命年代,我看到了一群人带领更多的人奔向民族解放征途的山呼海啸、前仆后继。我带着无比的敬畏,记住了这样一些名字,他们是百席湾的赵之壁、张前湾的张金照、冯仕进湾和秦家咀湾的赵之香、赵德生,还有无数我没记住名字的人,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或在后方为新四军生产军需,或在黄冈挺进支队浴血奋战,或在情报站担任联络员。那时,赵家咀是新四军联络点,也是秘密补给地。脚下的土地记得,乡亲们是如何忍饥挨饿,把白花花的大米送往前线,化作了子弟兵奋勇杀敌的一腔血性;把肥美的鱼肉禽蛋做给负伤的子弟兵吃,养壮了子弟兵伟岸的身躯,敛聚出白刃拼刺刀的胆气。那些昏黄的煤油灯盏记得,多少婆婆、大嫂、小妹在油灯下缝补军服,一针针扎牢的是血肉相依,一线线连起的是军民一心。雪冻的土地更知春天的温暖;鲜血浇灌的土地更懂牺牲的泰山之重。血性哺育出大爱,哺育出敦厚淳朴,哺育出踏实坚韧。一代又一代人,守着这片土地,守着他们的村庄,繁衍不息,自强不息。

真正能让人内心长久幸福的,必然是优秀文化的滋养。一个村庄永不消逝的魅力在于它文化底蕴的深厚,在于它文化因子的活力。当我参观百席村文化展示馆后,我明白,展示馆的建成,远非一人之力,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这是基层文化建设接力的成果。

初看展厅的设置,或许并不让人耳目一新。许多村级文化展示的形式大同小异,但如果我们保持一份耐心,仔细读完、看完、听完展示的内容,再走进村庄深处,我们不得不赞叹百席村文化展示的独特。这份独特,既有匠心独运,更有情感皈依。那些饱含情感律动的红色画卷,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卓绝奋战的黄昏和黎明,我们能看到战士的热血在战场溅洒,能触摸到枪械上战士的体温,能看到革命者点燃燎原的星火,在暗夜发出万丈光芒。而耕读持家、和睦友善、诚信不欺的传统文化,争做好人、争做善事、患难与共的村落文化,又向我们诠释了为何一场宗族庆典能坐满百席、众人捧场的乡土伦理体系。

真正让我折服的,是村委会组织本村贤达编纂的一本书,书名叫《百席——一个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村庄》,38万字的一本书,读到"百席名师"部分,我记住了一个人,村民叫他"斗笠先生".先生本名叫赵德美,百席村赵家独屋人。他从小家境贫寒,读了一年半私塾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成人后,勤于农耕,兼作篾器维持生计。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走村串户的民间手艺人,走到哪里,就把春联、喜联、祭联写到哪里。能把一位平凡的手艺人称为"师",受到全村人的敬重,与其说是他超人的天赋折服了众人,不如说折射的是村庄对文化的渴求,对文化人的特殊情感,这份情感内敛外溢为尊重和崇敬。一个尊重文化的村庄,是可持续发力、持续兴盛的村庄;而对文化人的尊重、爱惜,更是人心向好、人心向上的最好写照。我特别喜爱对他的称呼"斗笠先生",这称呼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辨识度,亲到了骨头缝里,也说明了文化人与村民相处的随和无间,更说明了文化育人的观念对村庄深远的影响。斗笠先生作为百席村乡土文化的代表,其负载的深远的文化意义,又岂止于十里之乡!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优秀的乡土文化不能停留在字面上,她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要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检索,更要经得住人心的称量,百席村的"爱心超市"就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传递着一种力量。村里的志愿者开通了手机App,村民有需求可以用手机点单,他们参与维修、照看老人、扫地、理发等公益性活动,根据工种和时长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用积分在"爱心超市"里兑换相应的礼品,所需资金从村级经济积累中支出。

一花含春,一管窥豹,百席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凡人小事已见端倪。我真想哪时候赶上百席村开百席时,和村民们在席上说说心里话,聊聊村上事,喝杯丰收酒,那"百席生香"的场面,多么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