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斑羚飞渡》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1
动物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对动物多一点关心、关爱、理解、宽容和忍让,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变得完美无暇。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并没有做到对动物的尊重,还不顾后果的去伤害和猎杀它们,导致了一个个悲剧故事的发生。
《斑羚飞渡》这本书故事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寓意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回味。这本书的作者是动物大王沈石溪所写。他原名沈一名,1925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边疆生活了十八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对于斑羚的认识我只停留在书本上。它是动物中的跳远冠军,即使这样也难逃被猎杀的厄运。就像沈石溪爷爷所写:斑羚是我们这一带猎人最喜欢的猎物。虽然公、母羊头上都长着短小如匕首的尖利的羊角,但它性格温顺,死到临头都不会反抗,猎杀时不会有危险。即使是这么温顺的.动物也会有血性的一面,一个狩猎队追赶一群斑羚来到悬崖边,眼看着群斑羚走投无路,这时它们分成了两路,一路老的一路年轻的。第一只老的斑羚跳了出去接着一只年轻的也跳了出去,就要坠崖的一瞬间年轻的斑羚却踩着老斑羚跳了过去,其余的一对一对的纷纷效仿,年轻的斑羚都死里逃生了,年长的确牺牲了。我脑补了这一幕让人感动,第一对或许是意外,那么后来的呢?是心甘情愿做“垫脚石”给了年轻一代生的希望。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善良而温顺的斑羚面临着自然界的挑战和人类的猎杀,面对生死瞬间生的希望留给有希望的年轻一代,自己选择了有意义的死。我想那个捕猎对当时就会很震惊吧!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2
这个暑假,我读了《斑羚飞渡》这本书,让我深有体会,再次让我了解了爱的无私!
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到了伤心涯上,正准备大开杀戒,可又怕斑羚们集体跳下流沙河。于是,猎人们分成两队,一队到涯下的流沙河里打捞。可在下山的节骨眼上,斑羚群想出了一个逃生的办法:把斑羚群分成两拨,老少两组。一老一少一起跳,当小的跳到4米,还差2米时,老斑羚做跳板,让小斑羚再次起跳。小斑羚死里逃生了,可老斑羚却会死。这情愿为子孙开路的爱是无私的。
我要为这群小斑羚感到高兴,因为有这么一群无私的老斑羚为它们默默奉献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爱将世代相传,虽然老斑羚会死,可它们的这份爱会永远留在小斑羚的心里,当它的后代需要它飞渡时,它们也会站出来的。这不但是一次普通的飞渡,更是一次爱的飞渡!爱的教悔!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老斑羚”进行着“爱的飞渡”,他们传承着无私的爱:20xx年8月7日22时,舟曲县发生泥石流,肆虐的洪流在美丽的舟曲划出了一道道伤痕。暴洪中,惊慌的人们四处逃窜,那一刻,有人奔跑呼号,撤走了乡邻,自己却被洪水卷走。
有人会弃了在泥水中挣扎的亲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仅24岁的民警扬贡确东智在生死以线之间,没有跨出来到安全院墙的一步,他选择返回泥石流救邻居家的小姑娘,狰狞的泥水把他吞噬了,他走了,他只需跨一步就安全了,但他没有,他是好警察,他是人民的好公仆!
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我们一定要懂得爱,传承爱!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斑羚飞渡?,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上,后面是追捕的猎人与猎犬,前面是悬崖,与对面山峰相距六米,斑羚们都跳不过去。于是,斑羚老幼两代“空中对接”,所有老斑羚因做“桥墩”而坠崖,但它们的牺牲却换来了年轻一代的安然飞渡。
读了故事,我被老斑羚为保护幼斑羚而牺牲的壮举所震撼。在飞渡过程中,竟没有一只老斑羚偷偷为自己调换位置,它们都心甘情愿用生命为小斑羚们开通了活下去的道路。伤心崖上空的一道道弧线,那是一座桥,一座通往生存的桥,一座用死亡、无私与关爱搭起的桥!为了小斑羚,为了种族的未来,老斑羚们竟会那么从容地面对死亡。没有退缩,没有争夺,没有不愿,快速飞渡。老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让人不得不敬佩。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绿头乌雕侵食萨蛮猴群,猴群迅速“减员”。有一只叫“大白牙”的萨蛮猴为了种群的安全,悄悄潜入雕巢杀死了幼雕。不料被绿头乌雕发现,“大白牙”与乌雕拼搏,同归于尽。“大白牙”用它的牺牲换来了猴群的安全。
无论是老斑羚还是兵猴,它们都有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它们让我非常敬佩。于是,我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个愿为社会牺牲的人。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4
今天有幸看了文章《斑羚飞渡》。我深受感动。
在加罗山悲伤的崖山,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动人场景:一个猎人抓着一把抢
带着一只猎狗。把一群黑斑羚推进了山谷!绝望的黑斑羚没有任何关系。突然,镰头羊想出了一个办法,牺牲一半来拯救另一半。最后,小绵羊踩到了老绵羊的背上。到达了长达六米宽的彼岸。斑点羚羊族还有生存的希望!
最让我感动的是,小绵羊要借助老绵羊才能到达彼岸。也就是说,老羊的'队伍一定会掉进山谷,被消灭!其实老羊可以偷偷跑去年轻一点的队伍,可以避免死亡。但是他们没有!老羊心甘情愿地成为年轻黑斑羚的垫脚石。他们把种族的生存放在了一个会毫不犹豫的丢掉性命的地方!他们多伟大啊!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但是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像黑斑羚一样勇敢的人。比如外出救火的消防员也有生命危险。但在他们心里,灭火救人的人是第一位的。
但是有勇敢的人没有黑斑羚。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地震吗?一位姓范的老师得知地震后,没有带学生就跑了。真是失态!
我欣赏黑斑羚勇敢、机智、团结的精神。但是,我也讨厌猎人的自私和凶残。看完这篇文章,我慢慢地读了这本书。回想刚才惊心动魄的时刻。我希望猎人们停止猎杀黑斑羚,给它一个自由的世界。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5
那天,我从妹妹那里借来了一本书――《斑羚飞渡》 。当我打开书,读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沈石溪笔下来自尕玛尔草原的一只母红崖尕自小道羊的故事。
大家一定知道母羊要给小羊喂奶吧?可是这只红崖羊却给小狼喂奶,因为母狼因产仔失血过多而死了。公狼为了让小狼存活下去,便抓来了一只刚产过死胎、乳房饱满的红崖羊,给小狼喂奶。可是三个星期后,有猎人来了,公狼为了保护小狼仔,献出了生命。原来,不仅是人类,就是凶暴残忍的狼也懂得感情,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有奶便是娘,母羊不忍心离开小狼,便带了小狼一起离开了阴森的狼洞。它为了帮助小狼洗去凶残的狼性,拥有羊的温顺,便教小狼学羊叫,吃青草。可是小狼毕竟是狼的后代,无法改变狼的'习性。于是她放弃了小狼,怕它长大了会残害羊群,就把它丢弃在悬崖上。
几年以后,羊群又受到了狼夫妻俩的攻击,母羊被追杀,公狼不让母狼去吃母羊肉,红崖羊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曾经哺育过的狼仔。
母爱的力量是那么伟大!尽管狼是羊的天敌,可是母爱还是那样坚不可摧,更何况是人类。我们这些儿女,又有什么资格去说母亲哪里对你不体谅?公狼宁愿自己被饿一顿,也不让“母亲”***,更何况是人类?做母亲的又有什么资格因种种原因而丢弃孩子?读了这个故事更让我感到父母儿子之间互相体谅,才会有一个温馨而完美的家庭!
这篇读后感先是简单介绍了《斑羚飞渡》》的内容,然后将作者从《斑羚飞渡》》中获得的启迪娓娓述之笔端,饱含了对小狼仔知恩图报的敬佩和肯定,表达了作者对伟大母爱力量的赞美。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6
今年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厚厚的小说,它讲了大林莽动物世界的生死传奇。这些动物们有快乐、也有痛苦,有灵性、也有感情。
其中《斑羚飞渡》这篇小说讲的是:一次,有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到了伤心崖上,这群斑羚惊慌失措,胡乱逃窜。就在这时,头羊大声“咩咩”地叫了起来,所有的斑羚都害怕极了。这最危急的关头,领头羊起到了它最重要的作用——冷静地做出选择和判断——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生存!就是用老斑羚的身体做年轻斑铃的垫脚石,帮助成功飞渡过悬崖。这个办法成功了,但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整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看到这儿,我的眼圈红了,没有想到在面临种族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能想出这种办法来赢得生存的机会,我更没有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心甘情愿地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
动物之间的灵性和感情让我极为感动和震惊。我们应该对动物们友好相处,不要大批大批地猎杀它们;不要过多地砍伐树木,使鸟儿无家可归;不要把动物当作机器使用;更不要让它们死于非命!
没有了动物,生态就会遭到破坏,长期下去,更会严重地影响到人类自己的生存。世界不会因为一种动物的消失而灭绝,却会因为生态的不平衡而逐渐衰退、老化……造成这些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让我们和动物成为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