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2025/09/07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2、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1、会准确表达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课堂形态:

目标引领—问题带动—师生共学—反馈矫正—巩固提升

教学环节

一、问题带动

自学90例4,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1、这道题是知道什么?求什么?

2、比较这道题的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3、解答这道题的两种算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二、师生共学

汇报交流

1、这道题是知道单位“1”和分率,求对比量。

2、算法一,先求增加的图书,再求现有图书;(单位“1” ×增加了百分之几分率=增加的图书)

算法二,先把增加了百分之几,转化成今年图书是原有图书的百分之几,再求现有图书。(单位“1” ×现有图书占百分之几=现有图书)

3、这两种算法要用到的数量关系都是单位“1” ×分率=对比量。

三、反馈矫正完成课后做一做的第1题。

四、巩固提升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题。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十九的第7题。

教学反思

通过对家庭作业中共性问题的集中评讲,巩固了常用数量关系多的(少的)÷单位“1”=多了(少了)百分之几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再次明确了分数(百分数)问题中三个必备的'常用数量(单位“1”、对比量和分率)及数量关系。在有了解决分数问题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自学,很容易获得成就感,而且在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中,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分率和对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单位“1” ×增加了百分之几=增加的图书单位“1” ×现有图书占百分之几=现有图书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并渗透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小明比小红大3岁

师问:通过这句话你知道是谁和谁比?谁大?

2.红花比黄花多7朵

师问:通过这句话你知道谁和谁比?(红花和黄花比)谁多谁少?(红花多黄花少)

师说:如果老师问通过这句话,你能知道什么?请你从这两方面来回答。下面我们再练一道题。

3.鸡比鸭少15只

师问:通过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4.摆一摆

(1)第一行摆8个圆,第一行比第二行多3个圆,第二行摆几个?

(2)第一行摆8个圆,第二行比第一行多3个圆,第二行摆多少个?

5.看图回答问题

(1)出示红花黄花图

师问:红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

红花和黄花比谁多?谁少?

和黄花同样多的有几朵?比黄花多几朵?

师说:如果老师将黄花的朵数盖住,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红花有15朵,比黄花多7朵,求出黄花的朵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8。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8

例8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

(1)读题。自由小声读、默读、指名读。

(2)找已知、求。教师在题上标出,并画出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谁和谁比?哪种花多?那么红花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怎样求黄花?(这道题是红花和黄花比,红花多,把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黄花多7朵,从15朵里去掉比黄花多的7朵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即黄花多少朵)

(4)列式计算15-7=8(朵)答:黄花有8朵。

2.小结

师说:做这种应用题,关键找出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求小的用减法计算。

3.做一做

有鸡32只,鸡比鸭多15只。有多少只鸭?

师问:你认为哪句话最重要?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求大数还是求小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独立解答此题。

4.改一改

师说:在例8中,如果把第二个条件改成“红花比黄花少8朵”应该怎么解答?

出示改好的题:

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少8朵。黄花有多少朵?

(1)读题。(2)找准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①画实物图分析;②画线段图分析;③摆红圆、黄圆分析。

以上三种方法任选一种,理解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求小、怎样计算。(红花和黄花比,红花少,黄花多,求黄花也就是求多的,用加法计算)

(4)列式计算 15+7=23(朵)答:黄花有23朵。

5.比一比

师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都是红花和黄花比,知道红花求黄花。不同的是例8中黄花是少的,所以用减法计算,而改一改后,黄花成多的了,所以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摆一摆

(1)圆形有7个,圆形比三角形少2个,三角形有几个?

(2)三角形有8个,三角形比圆形多2个,圆形有几个?

2.说一说哪种跟哪种比

(1)黑熊比白熊多8只。(2)科技书比故事书少20本。

3.说一说哪种跟哪种比,哪个大,哪个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

(1)黑兔9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白兔有几只?

(2)白兔12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黑兔有几只?

4.拍手游戏

(1)老师拍8下,学生比老师少拍3下,学生拍几下?

(2)老师拍3下,学生比老师多拍5下,学生拍几下?

5.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河里有26只鸭,比鹅多12只。河里有鹅多少只?

(2)小光有74张邮票,小光的邮票比小华的多16张。小华有多少张?

(3)日照乡服装厂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生产服装356件。一月份生产了2738件,二月份生产了多少件?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教学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正叙的这类应用题相比,要求的问题和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的`,区别是另一个已知条件的叙述方式相反。学生容易见多几就加,见少几就减,为了避免这类错误,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安排了五个练习。前三个是让学生会通过一句话分析谁和谁比,谁大谁小,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第四个练习是摆一摆,继续通过练习明确谁和谁比,谁多谁少。第五个练习,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引出今天要学的新课。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求小数用减法,求大数用加法。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通过动手操作摆三角形,体会谁多谁少。再通过口答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求大数还是求小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通过拍手游戏,继续巩固今天的新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5道应用题,学生是不会再觉得困难的。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1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差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思。

3、使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教学准备: 例题挂图,小棒。

设计思路:本课是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应用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一行:◇◇◇◇◇◇◇◇

第二行:○○○○○

◇ 比 ○ 多( )个。

◇ 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 ○ ( )的,另一部分是比 ○( )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挂图,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

(2)师生共同分析数量关系。

(3)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出“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红花,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几朵红花”的结论。

(4)列式:12—8=4(朵)

口答:小磊比小雪少4朵红花。

(5)再让一位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小组内的学生说一说。

2、教科书第73页的“做一做”。

(1)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求我比你少几本书,就是求你比我多几本,或你我相差几本。)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

谁能说说例4与例3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例4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3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这两题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的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三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篇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

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

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三)、小结:

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

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2、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1、会准确表达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课堂形态:

目标引领—问题带动—师生共学—反馈矫正—巩固提升

教学环节

一、问题带动

自学90例4,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1、这道题是知道什么?求什么?

2、比较这道题的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3、解答这道题的两种算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二、师生共学

汇报交流

1、这道题是知道单位“1”和分率,求对比量。

2、算法一,先求增加的图书,再求现有图书;(单位“1” ×增加了百分之几分率=增加的图书)

算法二,先把增加了百分之几,转化成今年图书是原有图书的百分之几,再求现有图书。(单位“1” ×现有图书占百分之几=现有图书)

3、这两种算法要用到的数量关系都是单位“1” ×分率=对比量。

三、反馈矫正完成课后做一做的第1题。

四、巩固提升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题。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十九的第7题。

教学反思

通过对家庭作业中共性问题的集中评讲,巩固了常用数量关系多的(少的)÷单位“1”=多了(少了)百分之几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再次明确了分数(百分数)问题中三个必备的常用数量(单位“1”、对比量和分率)及数量关系。在有了解决分数问题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自学,很容易获得成就感,而且在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中,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分率和对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单位“1” ×增加了百分之几=增加的图书单位“1” ×现有图书占百分之几=现有图书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P24——P25,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学生汇报发现。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四第6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鸟吃了多少只虫?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四第7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五、随堂练习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