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我》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我们和我》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我们和我》教案 篇1
一、课件导入:
播放视频和图片,导入新课:前面内容我们学习知道了垃圾和水污染给对我们的影响,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类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环境问题呢?(同学讨论):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学生查阅资料、整理、收集
三、学生汇报资料(教师小结)
四、介绍相关污染内容
1、关于大气污染:
(1)、说一说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简要说说原因。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大气污染状况和原因的内容,请学生谈一谈感想。
(3)、讨论,哪些做法污染大气?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介绍一些空气质量好的旅游、名胜地,简要说明那里为什么空气质量好。介绍几个著名的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4)、说一说,我自己能做些什么?
2、关于白色污染:
(1)、出示一些白色污染严重地区的图片,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白色污染的内容,谈一谈感想。
(3)、讨论,我们平时的行为在加剧白色污染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4)、人们想出了什么应对措施?比较认识可降解塑料。教师介绍可降解塑料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效果。
3、在我们的`环境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污染呢?
五、面对这些污染问题,你有什么建议么?
六、关于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1、课件播放一些珍稀动植物。提问学生:你认识他们吗?请学生介绍他熟悉的珍稀动植物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2、他们为什么稀少?阅读教科书,了解人类活动对这些动植物生存的影响。
3、人类现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师介绍我国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
4、讨论,人类的活动对环境起着怎样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七、小结: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八、总结: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条件,我们每天生活在环境中,也在无时的改变创造着环境。环境的好与坏与我们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我们和我》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制定计划,采用走访、等形式中的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调查,了解一种植物的生产、加工、以及成为我们食物的过程;能用排序、分类的方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并将整理的信息记在记录本上;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本小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2.积极与小组同学合作;乐于倾听其他组的研究情况,并进行评议;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了解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并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植物的例子。
内容设计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用到植物,特别是在“食”上。本课设计的活动主要是植物与我们饮食的关系,最后讨论一下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关系。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
(1)了解能吃的植物有哪些。第二单元中的种植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此时,生长周期短的植物,如蚕豆、豌豆等,已经可以收获能制定计划,采用走访、生产基地调查、市场调查、收集图书、网上查找,本课从收获春天的植物的`果实入手,引出“能吃植物有哪些?”的问题上。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前测,了解学生对于生活中的食物来源途径知道多少。
(2)调查一种植物怎样到我们餐桌上的。学生先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然后兴趣相同的同学组合成小组,共同调查这种植物是怎样生产、加工,最后成为我们的食物的。在调查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植物的生产是一个社会化的复杂过程。调查过程中,小组同学合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和汇报。
(3)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植物。植物除了可以做我们的食物,还可以在其他方面为人类服务,如美化环境。让学生讨论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要位。
教学准备
活动(1):了解当地常见的食用植物种类:粮食、蔬菜、水果、干果各有哪此,收集它们被生产、运输、销售、加工过程的资料。
活动(2):搜集植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其他资料,如:美化环境(观赏植物)、衣(棉花、桑叶)、住(建筑、家具)行(草鞋、行道树、花坛)等方面以及茶叶、中草药等特殊用途的植物。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各种各样的果实
看到这些果实,你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可以吃吗?
生: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它怎样吃?
师:好的,同学们,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解答。
一、选择一种植物,了解它的一生。
1.出示一份研究计划
日期:20xx年6月9日
温度:18——29℃
小组成员:柯奇、王丽、刘云辉、金煊
研究计划: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1.访问别人
2.查书
3.上网查资料
4.分小组,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
3.教师提供各种提供信息的资料计算机书集等
5.各小组交流。
二、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讨论:植物和我们有哪些联系?
2.汇报:生活——食物、穿衣——居住——走路、药用——制成药
板书:种子—植物—开花—结果实——产品
作业:查阅有关种植技术的发展。
小结:小组交流时气氛热烈,小组交流的方式非常适合这样的课,因为孩子们这方面知识很丰富,如果采用举手发言的方式,但想必会让许多孩子丧失许多表达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举手发言的机会与时间。
《我们和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
2.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并提高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道酵母发面的原理,懂得人类对微小世界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表一或表二)每组一份酵母菌发面材料: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
学生准备:整理收集的资料,完成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并且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填写在收集表中,大家完成了吗?
2.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交流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3.一组同学在交流的时候,大家注意仔细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他们交流后提出来。
二、资料交流会
(教师组织学生按序分组汇报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教师:哪组同学愿意先来交流你们收集到了哪方面的资料?
1.学生汇报。
(等一组汇报之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这一组的资料进行评价和质疑,由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按这样的方法,组织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并对交流的资料进行讨论评价。
——及时结合学生所谈到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如学生谈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时,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有这样的科学家的自豪之情,也可适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向袁隆平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欲望。
2.教师小结:大家收集的材料真丰富!像同学们刚才所介绍的,人类确实在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既有食品、医学方面的,也有农业、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等其他方面的,这些发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有些同学还每天都在享受着这些发现所带来的成果。
三、尝试用酵母菌发面
(出示: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大家看,这是什么?
1.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酵母。
很多同学早餐都要吃馒头或者包子,那么馒头、包子是怎么制作的呢?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要经过发酵这个过程,通过发酵可以使面粉体积膨胀,而发酵就离不开酵母。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尝试着怎么使面粉发酵吧!
2.教师示范:
先用一小烧杯( 50 毫升)水将酵母( 10 克左右)化开,再加入面粉( 100 克左右)和匀,揉成面团,然后放入塑料量杯中。
3.教师:
现在我们来观察面粉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每隔 20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组织学生分组尝试面粉发酵的实验。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坚持记录:面粉发酵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课外继续观察记录,下节课一起交流面粉的变化情况。
《我们和我》教案 篇4
课 题: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呼吸的研究活动来认识空气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流通对保证呼吸卫生的重要意义。
3.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
重 点: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来认识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难 点: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1.教师:今天我们把门窗关着上课吧。
2.请大家趴在桌上,记录我们一分钟呼吸多少次,数完后,请在记录本上记录下来。
3.刚才是安静时的呼吸次数,如果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有变化吗?会有什么变化?
做一会静力性动作,如用力弯曲手臂等,然后马上记录呼吸频率,并写在记录本上。
4.比较:安静时和运动时呼吸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由这个问题引出人是通过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等知识。一般来说,学生能够自己说出来,如果不行,老师要讲解,或让学生看课文中的“资料与拓展”。
5.如果我们不呼吸呢?引出游戏:憋气比赛,看谁坚持的时间长。通过这个比赛让学生认识到,人不能不呼吸。
6.想一想,今天我们把门窗关闭着上课,你有什么想法呢?
小组充分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大致会说出下面的一些情况:我们感觉有点闷。
在封闭的教室里,氧气不足;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又吸进来了;新鲜空气少,二氧化碳多,所以觉得闷,对身体不好。
7.体验活动:分男女生,到教室外的走道上站一会,体验教室外和教室内的空气给我们的感觉。活动完毕后问:“你们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学生会回答:“打开门窗!”由此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体验推向高潮。
8.想一想,在冬天,我们往往把门窗紧闭着上课,这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好处的,但天气又冷,不敢开窗,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9.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呢?我们对这些情况调查一下。
夏天空调房间里的空气流通问题;
家庭里的空气流通问题;
大商场是如何解决通风问题的;
城市里的空气污染问题。
《我们和我》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热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正处于繁花似锦的春天,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喜欢做些什么呢?
2、谈话:是啊!春天代表着美好,代表着幸福,代表着希望,大家每天都在享受着春天。可是,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却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双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失去了如花一般灿烂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对那些战火硝烟中的孩子们说一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3、板书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标上节号,纠正错音。
2、字词质疑: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
3、诗歌的哪几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了种种不安宁?
(1-4)
最后一节说了什么?(发出祈盼)
三、品读第一部分,了解战争。
1、作者描写了哪些地方?请快速默读课文1-4节,用圆圈圈出来。
2、指名朗读1-4节
3、自由读文,同桌讨论完成表格。
4、简单描述,这些景物给大家什么感觉?
5、是啊,原先的景象是多么美好呀!谁愿意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诗句
6、可是,现在这些景物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生回答(大海是怎样的?……)
7、原先的景物是那样美好与宁静,而现在却是这样凄惨与荒凉,把这前后决然不同的两种景物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
8、从这些强烈的对比中,你意识到了什么?
9、在每一节的'末尾作者都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你现在明白了这究竟是为什么?一切都是因为战争,一切都是战争惹的祸。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内心除了可惜之外,更多的是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吗?个别读。谁能读得更愤怒些?齐读
10、(残酷的战争不仅破坏蔚蓝色的大海,还破坏了金黄色的沙漠、深蓝的夜空和绿茵茵的草地,你们愤怒吗?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请几个同学读这几句)
11、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愤慨和抗议来朗读前4节。
四、激情朗读第5节,体会感情。
1、目睹战争带来的凄惨与荒凉后,我们特别渴望、特别祈盼什么?让我们有感情朗读第5节
2、读了这节,你有哪些感受呢?
3、有感情朗读:(引读)是啊!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齐读)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4、同学们,想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有什么?请模仿以上句式写一两句。
例如:有一个家庭,温馨的家庭,
不被轰鸣的大炮拆散!
5、(多么美好的愿望呀!我们还希望战火中的孩子……)
(齐读)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还和我们一样干什么?你说:和我们一样(
6、同学们,这里有个省略号,你觉得省略了什么呢?
7、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是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再次发出对和平的呼唤。高声朗读第5节。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学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板书: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2、你想对战火中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3、小结: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因为战争的灾难,人们不再幸福,让我们一起祈盼,我们一起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吧!
六、拓展延伸
1、自由读《儿童和平条约》。
2、读了之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我们和我》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和我》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和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诗文,享受春天
1、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吧!诗的题目叫:《享受春天》
出示:享受春天(课件)
蔚蓝的大海
是海鸥们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
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在鲜花中读书
享受春天……
2、自己读读这首小诗,把小诗读通顺,能读出感情最好。
3、再读小诗,选择你认为最美的一句反复品读,边读边想象:读了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交流:学生描述眼前的景色之后,读相应的句子,并指导朗读。(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与宁静。)
5、齐读小诗,说说:
读了这首诗,你们想对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说些什么?(享受春天的幸福和快乐。)
二、研读诗文,回味苦涩
1、是呀,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多么幸福,尽情享受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然而此时此刻,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在隆隆的战火中,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
2、课件演示: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话说吗?(战争摧毁了平静)
小结:是啊,是战争让孩子们……是战争让人们……是战争战争打破了梦幻般的春天。
3、出示:自由读诗歌1~4小节,边读边想: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当学生说到“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挤走了蜥蜴和甲虫的梦幻”时,教师追问:“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还挤走了什么?”
学生回答:“挤走了人和动物们的家园、挤走了宁静的生活、挤走了亲人的生命、挤走了快乐……”
“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痛苦、悲伤、憎恨,还有残缺的家庭、残缺的梦幻……”
第一节:理解“巡弋”、“不速之客”
第三节:给“频频”换个词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感受到了战争强大的破坏力以及带给动物和人类的伤害,体会到了战争的苦涩,从而憎恶战争的情感早已悄然萌发!)
4、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四小节有一个共同点?(每一小节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
5、通过刚才的对比,我们知道了战争给世界,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作者发自内心的质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课件)
把你的理解用朗读来体现出来。
引读: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大海上自由飞翔的海鸥不禁会问:
在沙漠中有梦幻般生活的甲虫不禁会问:
星星和月亮会问:
踢足球的孩子会问:
作者会问:
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不禁会问:
战争使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海鸥的乐园,海鸥不禁疑惑:……
战争使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挤走了蜥蜴和甲虫的梦幻,蜥蜴和甲虫不禁会问:
战争中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星星和月亮很不安宁,星星和月亮不禁会问:
战争使绿茵茵的草地上再也没有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为此踢足球的孩子很悲愤:……
战争使很多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作者不禁要质问:……
战争使那么多人不能享受春天,不能享受快乐,我们不禁要抗议:……
师:你说,这究竟是为什么?(战争,无知的人们)
5、——战争带来的战火只是改变了大海、沙漠、夜空和草地吗?
小练笔:你也能像作者那样的.用诗歌格式来写一写?
——填空:
(美丽)的(校园),
本该(充满快乐的读书声),
可是如今(倒塌的教学楼)
(不能让孩子们再安心上学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充满希望,再享春天
1、如果这时有个希望,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这是咱班孩子的心声,让我们说出我们的心声吧!
出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期盼”的意思,期盼什么?)
板书:祈盼有雪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鲜花中读书
我想这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代表每一个善良的人,大声地说出我们的心声吧!生再读最后一小节。
3、我想有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这些处于战火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摆脱战争,不再有战舰和水雷,不再有坦克和大炮,不再有频频发射的导弹,不再有到处散落的地雷碎片,不再有伤害,不再有痛苦,到那时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美丽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会属于他们,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4、学到这儿,你觉得享受春天就是享受(和平),祈盼春天就是祈盼(和平)。
板书:祈盼世界和平
四、享受春天,深知责任
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自由读,齐读重点段落
小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
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我们一样——齐读: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雪白的教室
祈盼世界和平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我们和我》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孩子通过游戏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学习他们的自强不息。
2、教育幼儿学会尊重、照顾残疾人。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光盘、眼罩、小球、筐子、图片、、铃鼓、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盲人走路”
1、小朋友蒙眼依次进入教室,寻找小球。体验看不到光明的人的'感觉 ,听声音寻找老师。
2、提问: 你蒙着眼睛走路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这样方便吗?
你是怎样找到小球的?又是怎样找到老师的?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他们属于残疾人)
3、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
重点:从语言上尊重他们,不再盲道上设置障碍。
4、小结:看不见美丽世界是很不幸,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通过辨别声音,手指触摸来完成的。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帮助我们周围看不见的人们。你还知道那些人是残疾人?
二 、游戏“运球”
1、我们的小手都能干什么?没有手该怎样做这些事情呢?现在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2、把你的手藏起来,先碰碰肩膀、再拍拍腿。
3、用你身体的来运球。你会怎样做?
4、小结:不用手有什么感觉? 保护好自己,不触摸危险的东西
三、游戏“走路”
1、认识残疾人标志,坐在轮椅上的人一般是那里残疾。
2、用腿走路很正常,可是不用腿能走路吗?小朋友试试。
3、游戏“用手走路”,小朋友有什么感觉?
4、游戏“运粮食”
5、小结:没有腿很不方便,他们整天只能坐在轮椅上,需要照顾,我们小朋友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四、看照片、光盘。知道如何帮助残疾人、学习他们的勇敢坚强、我们都是健康的人,好好保护自己,多多关心别人,尊重残疾人、谦让残疾人。这样你会在快乐中长大。
活动反思:
这节课因为准备充分,游戏活动多,幼儿很感兴趣。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在积极参与中,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痛苦,懂得了在生活中应该帮助残疾人,并且学会保护自己。